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數(shù)讀賽力斯:抱華為大腿有錯嗎?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數(shù)讀賽力斯:抱華為大腿有錯嗎?

華為可不是當初的東風集團。

文|數(shù)讀智車

婦女節(jié)這天,AITO的官方微博發(fā)布了一則宣傳海報。其中,“ AITO 問界”變成了“ HUAWEI 問界”。華為終端很快轉載了微博,真正的母公司賽力斯卻沒有任何表示。

這樣尷尬的局面去年就曾發(fā)生過。有車主摳掉了 “賽力斯”尾標,貼上了“HUAWEI”的標識。

賽力斯與華為,就好比杜蘭特在勇士,梅西在大巴黎,外人都知道雙方別別扭扭,但還要保持著表面和諧。

賽力斯是怎么和華為扯上關系的?目前的處境如何?本期我們來探討一下賽力斯。

先看結論:

1、賽力斯開始于企業(yè)家張興海個人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始人家族掌管公司經營,股權穩(wěn)定。

2、賽力斯的成長軌跡中,與東風集團的合作是重要轉折點。

3、作為第一個選擇華為智選模式的車企,賽力斯這一步很激進

4、與華為合作后,迅速加快了賽力斯在新能源的進展

5、問界交付的第一年,表現(xiàn)極為亮眼,是與華為合作帶來的正向作用

6、與華為合作并不是當初的賽力斯與東風集團,賽力斯更像以生產換技術

7、當前賽力斯進入了高營收、高虧損的發(fā)展態(tài)勢,虧損不斷擴大,考驗經營

8、開年后,問界銷量斷崖式下滑,逆境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就是雙方關系

Vol.1/ 團隊構成

賽力斯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86年。創(chuàng)始人張興海創(chuàng)立了“重慶巴縣鳳凰電器彈簧廠”,主要從事家用電器的彈簧加工。憑借技術創(chuàng)新,這家公司成為長安汽車座椅彈簧的供應商。

1996年,張興海創(chuàng)立重慶長安減震器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摩托車、汽車減震器。一度連續(xù)13年位居摩托車減震器行業(yè)產銷第一。

2002年,張興海進入摩托車制造領域,隨后卻趕上了“限摩令”,轉型汽車成為選擇。此時,恰巧趕上東風汽車公司尋找合作伙伴。

2003年,雙方合資成立東風渝安車輛有限公司(后改名東風小康),成為國內汽車行業(yè)的首個國營加民營的車企。

東風小康的核心產品是微型面包車,產品非常成功,一度與五菱宏光、長安之星并稱“中國微車三巨頭”、“三大拉貨神車”。

2007年,重慶小康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成立,2011年更名為重慶小康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這便是小康股份、如今的賽力斯。也是這一年,東風小康微型車銷量達到100萬輛,發(fā)展邁入快車道。

2016年,小康股份成功上市。至此,賽力斯走過了第一階段。

在小康股份上市的這一年,特斯拉Model 3發(fā)布,新能源的大潮洶涌。

一位27歲的年輕人在美國成立了一家名為“SF Motors的新能源汽車公司”,隨后獲得了小康股份的投資,這個年輕人就是張興海的兒子張正萍。

SF MOTORS公司后來更名為SERES(中文名賽力斯),收購了馬丁·艾伯哈德(特斯拉最初的兩個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InEVit公司與團隊,獲得電驅動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電池系統(tǒng)等“三電”技術。

在國內,小康股份將一級子公司旗下的東康新能源更名為“金康新能源”,啟動25億元的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

2017年,小康股份獲得全國第八張新能源生產資質。新能源汽車成為戰(zhàn)略重點。

轉型過程中,同步進行的是資本層面的調整。上市初,小康股份發(fā)布39.6億元定增,隨后失敗。一年后發(fā)行可轉債募資15億。

2018年,SF5和SF7在硅谷發(fā)布。只是,新能源進展并不順利。公開的數(shù)據(jù)顯示,賽力斯SF5在2020年的銷量只有791輛。

如同當年的東風集團,華為適時出現(xiàn)。

雙方在2020年4月就開始跨界融合,推出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到2021年,雙方就賽力斯新能源汽車項目合作協(xié)議正式簽約。并在當年12月推出了新品牌AITO。

2022年,AITO表現(xiàn)極為亮眼,7月,小康股份更名為賽力斯,張正萍表示,“希望借助這次更名,繼續(xù)強化賽力斯在用戶心中的品牌認知,這也符合公司向新能源汽車戰(zhàn)略轉型的決心和我們既定的發(fā)展方向。”

回顧37年的發(fā)展歷程,從彈簧到配件到摩托車,再到微車和新能源,賽力斯并不像長安、吉利、比亞迪那般有存在感,合作、借力對其發(fā)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Vol.2/ 核心競爭力

賽力斯的起步,開始于張家三兄弟,如今也有著濃烈的家族企業(yè)味道。

董事長張正萍是創(chuàng)始人張興海之子,執(zhí)行董事兼賽力斯CMO張正源,監(jiān)事會主席張正成是張興海的侄子。

由于是從傳統(tǒng)企業(yè)轉型,因此賽力斯的管理團隊并不是蔚小理的模式,其團隊相對穩(wěn)定并且多數(shù)此前已經在賽力斯關聯(lián)公司擔任重要職務。

比如總裁馬劍昌曾擔任重慶小康副總裁兼海外事業(yè)部總經理、重慶小康進出口公司總經理。

CEO劉昌東,此前是重慶小康副總裁兼發(fā)動機事業(yè)部總經理。

CTO許林,此前擔任過東風小康汽車技術中心總經理、東風小康汽車公司副總經理等。

CPO(首席制造官)岑遠川,履歷主要都在賽力斯,重慶小康減震器事業(yè)部配套部部長、摩托車事業(yè)部總經理,東風小康副總經理兼采購中心總經理等。

而股權關系上,相比于持續(xù)融資稀釋股權,賽力斯的股權結構穩(wěn)定,主要股東都是張家和東風集團關聯(lián)企業(yè)。張家三兄弟100%控股的重慶小康控股持有賽力斯30.98%的股權,重慶渝安持股4.93%,張興海夫人嚴敏持股1.93%,張家直接或間接持股合計37.84%。東風汽車公司和東風汽車集團合計持股27.75%。

股權關系穩(wěn)定,能夠保證賽力斯的戰(zhàn)略執(zhí)行足夠堅決。從2016年到2021年,賽力斯的營收從161.9億變?yōu)?67.2億,幾乎原地踏步;利潤卻從盈利5.14億變?yōu)樘潛p18.24億,很少有企業(yè)能夠忍受這樣低迷的狀態(tài)。

但穩(wěn)定的股權和管理層,保證了大廈不會從內部崩塌。

Vol.3/ 核心競爭力

在此前的年報中,賽力斯列舉了幾項核心競爭力,包括:

自主研發(fā)的整車平臺

可覆蓋從緊湊型到全尺寸各級別轎車、SUV及MPV車型的開發(fā),支持搭載多樣化的動力系統(tǒng)、先進的電子電氣架構和高階自動駕駛技術,可實現(xiàn)不同車型的高度自動化生產

純電驅增程平臺

一升油可發(fā)3.2度電,全域強動力、低能耗、微噪聲

產品線布局豐富

主要代表車型包括問界M5、M5 EV、M7、賽力斯SF5、風光MINI EV等。覆蓋了新能源車、燃油車,純電型、增程型,乘用車、商用車。

智能制造能力

公司在重慶兩江、沙坪壩、雙福、長壽及湖北十堰等地擁有多處生產基地。旗下的賽力斯兩江智慧工廠依據(jù)工業(yè) 4.0 要求打造。

作為傳統(tǒng)車企,賽力斯有整車制造的基礎;有已經成熟的產品線作為保障;身位上市公司,還有更豐富的融資手段;而且管理團隊穩(wěn)定且無需磨合,這些都能少走彎路。在海外市場,賽力斯表現(xiàn)比較積極,截至2022年,賽力斯已累計出口汽車近50萬臺。

但這些基礎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礙。微車賣得足夠好,卻對高端化造成了影響,沿用東風小康的關鍵詞,會遇到諸多阻力。而孵化的新品牌賽力斯,幾乎是從0開始做品牌。

從SF5最初的發(fā)展也能看出,品牌知名度和認可度是賽力斯的一大硬傷。想要快速彌補這個缺口,與品牌知名度更高的華為合作或許是最理想的效果。

但華為不是東風集團,如果說賽力斯與東風集團是抱團取暖,那么與華為的合作就有些破釜沉舟的味道。

與華為合作的車企不在少數(shù),華為主要提供三種方式:

售賣標準化汽車零部件產品的零部件模式;

提供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 Huawei Inside 模式(簡稱“HI模式”);

深度參與產品、整車設計以及提供銷售網(wǎng)絡渠道的智選模式

阿維塔、極狐、埃安都是第二種模式,而賽力斯則是第三種模式。

據(jù)界面新聞報道,“華為不僅提供零部件,而且還參與設計、質量把控、用戶體驗以及軟件OTA等環(huán)節(jié)。”

“華為閉環(huán)掌握所有數(shù)據(jù)、車型重要參數(shù)的標定以及主要銷售渠道。”

“問界相關的汽車數(shù)據(jù)會最先上傳給華為,賽力斯需要的話要跟華為方面提出需求。”

從問界M5開始,華為發(fā)布會公布新車型,汽車在華為零售終端展銷,如今連“AITO”這個品牌都要被“HUAWEI”取代。

這種深度綁定的模式自然有其優(yōu)勢。事實也證明,與華為共同推出的新品牌AITO,在2022年有著非常亮眼的表現(xiàn)。

Vol.4/ 產品及表現(xiàn)

目前,雙方合作發(fā)布了3款車型:問界M5、問界M5 EV、問界M7,也是目前賽力斯主要在售的新能源車型。

價格區(qū)間在26-38萬之間,車型是中型和中大型SUV,并未涉及轎車車型。在價格、車型上覆蓋并不完善,雙方的目標是2026年實現(xiàn)100萬輛產銷規(guī)模,預計后續(xù)發(fā)新車型會覆蓋更大的范圍。在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輔助功能上,問界顯得比較有誠意,選裝較少,多數(shù)功能所有車型都會配置。

從M5交付開始,問界的銷量就占據(jù)了賽力斯銷量的90%以上,且8月開始基本等同于賽力斯銷量,甚至一度占據(jù)集團新能源銷量的9成以上,因此可以說賽力斯非常依賴問界。

橫向對比銷售數(shù)據(jù),M5是賽力斯更為成功的車型。這款車型從3月開始交付就沖上了乘聯(lián)會的榜單,哪怕最慘淡的月份也沒有跌落。

但中大型SUV的M7,產品設計就存在疑問。定位于6座中大型SUV,M7配置了三排座椅,可實際上M7的車身直比M5長0.25米,最后一排的空間太小,且一旦中間座椅調整成零重力,后排幾乎無法坐人。

圖:問界M7實拍,圖片來源:汽車之家

M7作為新款車型卻表現(xiàn)出頹勢,最初交付的幾個月登上過榜單,但隨后便跌落榜單,目前仍然未能重新回歸。

縱向對比,問界大大加快了賽力斯在新能源賽道上的步伐。M5交付的第一個月就達到了3045輛,8月-12月,賽力斯整體銷量沖上了新能源廠商榜單,一度力壓蔚來、理想、長城等廠商躋身前十。相比SF5五年磨一劍交付不足千輛,堪稱不同物種。這也直觀展現(xiàn)了品牌形象對于車企的價值。

若不是華為,或許賽力斯不會有去年的關注度和市場表現(xiàn)。

2022年,問界的黑馬表現(xiàn),讓賽力斯看起來僅用了一年就從舞臺邊緣走到了舞臺中央,可以與新勢力、傳統(tǒng)車企掰手腕。

可進入2023年,形勢卻急轉直下。1月,問界僅交付了4475輛,從去年4月開始,問界就未曾出現(xiàn)過這么慘淡的局面。到了2月,問界干脆沒有公布交付量,按照賽力斯公布的產銷數(shù)據(jù)估算,2月可能只有3500輛左右。

這絕不是好兆頭,雖然今年以來,汽車行業(yè)整體都表現(xiàn)低迷,但哪怕遭遇滑鐵盧的小鵬尚且還能保持5000以上的交付量,問界如此大幅度下滑,著實讓人有些意外。

更麻煩的是,賽力斯整體的產銷比在走高,二月,賽力斯的產銷比高達1.34倍,生產的車比銷售的車輛多出上千臺,這會進一步帶來庫存壓力。

從“HUAWEI問界”的宣傳口徑變化可以看出,加大“含華量”可能是助推銷量的一個策略,但這樣做,似乎在放大賽力斯與華為合作的負面作用。

Vol.5/ 財務狀況

對于雙方的合作,外界一直質疑賽力斯是“代工廠”,此次“HUAWEI問界”事件后,關于華為獨立造車的聲音再度喧囂起來。

雙方的合作中,華為深度參與,賽力斯負責研發(fā)、生產和交付。對于“代工廠”的質疑,余承東做出過回應,但他的話很耐人尋味。

“車廠已經有這個能力,為什么我們要再去建工廠,自己去造車?沒必要。中國的汽車工廠閑置很嚴重,我們把閑置的資產充分利用,是對社會資源最大的保護,車廠掙大錢,我們掙小錢。”

一方面,這段話中,車廠的角色似乎還是提供工廠;另一方面,車廠在這個過程中真的能掙大錢嗎?

有投資者問道,華為是否會拿走銷售利潤大頭,賽力斯回答是“問界系列車型產品銷售全部計入賽力斯營業(yè)收入。”但實際上這句話并未明確說清利潤分配。

現(xiàn)實情況是,賽力斯的營收在擴大,虧損也在大規(guī)模擴大。上市后一直到2019年,賽力斯一直處于盈利狀態(tài),而在于華為深度合作后,賽力斯虧損持續(xù)擴大,2020年虧損17.29億,2021年虧損18.24億,預計今年將虧損35億元到39億元之間,虧損將擴大一倍。2021年的現(xiàn)金及等價物余額為13.19億,遠不及上市初的43.66億。經營活動現(xiàn)金流量也在2021年出現(xiàn)凈流出情況。1-2月高漲的產銷比,可能會給業(yè)績進一步帶來壓力。(關于最新一季財報的情況,將會在財報發(fā)布后進一步分析)

作為車企的賽力斯,不一定愿意接受華為的設定。從費用開支看,賽力斯的銷售和管理費用的確沒有明顯增加,但研發(fā)費用卻在連年高漲,從2017年的4.68億漲到2021年的9.48億。

據(jù)界面新聞報道,賽力斯“也想自己掌握閉環(huán)數(shù)據(jù)”,組建了相關團隊進行數(shù)據(jù)收集和分析,目前團隊規(guī)模在幾十人左右。雙方維持著微妙的平衡。

知情人士稱,賽力斯正在對SERES 5進行測試,1月13日,SERES 5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車展亮相。賽力斯也在有意識地加快非AITO品牌的探索。

余承東毫不掩飾地說,AITO問界就是華為生態(tài)汽車,問界這個生態(tài)品牌就是華為主導的生態(tài)品牌。但在官網(wǎng)上,車型的詳細介紹頁都是“賽力斯 華為聯(lián)合設計”,賽力斯在前,華為在后。

類比東風小康,或許問界做得好,等同于賽力斯做得好,但不同之處是,當初賽力斯與東風是深度綁定關系。華為不會只與賽力斯一家合作,傳言奇瑞、北汽和江淮等會陸續(xù)加入智選模式,此前廣汽埃安、北汽極狐、長安阿維塔采用了HI模式。華為希望做大生態(tài),自己的角色像“水、電、燃氣”的提供者。

可賽力斯或許更期待講一個 “東風小康2.0”的故事。

簡報:

參考資料:

1.賽力斯官網(wǎng)、賽力斯上市公司公告

2.小康股份的野心和難題 作者:大摩財經

3.【獨家】問界更名打破兩家公司平衡:華為掌控所有數(shù)據(jù),賽力斯不甘做局外人 作者:界面新聞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賽力斯

3.9k
  • 賽力斯車輛自動爆窗專利公布,可提高駕乘人員自救成功率
  • 賽力斯:2月合計銷量21329輛,同比下降39.43%

華為

7.7k
  • 盤前機會前瞻| 華為每年投入超60億激勵開發(fā)者,鴻蒙系統(tǒng)迎來快速釋放期,這幾家鴻蒙產業(yè)鏈企業(yè)有望持續(xù)受益(附概念股)
  • 9月11日投資早報|延遲退休決定草案提請審議,華為發(fā)布全球首款三折疊屏手機,今日一只新股上市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數(shù)讀賽力斯:抱華為大腿有錯嗎?

華為可不是當初的東風集團。

文|數(shù)讀智車

婦女節(jié)這天,AITO的官方微博發(fā)布了一則宣傳海報。其中,“ AITO 問界”變成了“ HUAWEI 問界”。華為終端很快轉載了微博,真正的母公司賽力斯卻沒有任何表示。

這樣尷尬的局面去年就曾發(fā)生過。有車主摳掉了 “賽力斯”尾標,貼上了“HUAWEI”的標識。

賽力斯與華為,就好比杜蘭特在勇士,梅西在大巴黎,外人都知道雙方別別扭扭,但還要保持著表面和諧。

賽力斯是怎么和華為扯上關系的?目前的處境如何?本期我們來探討一下賽力斯。

先看結論:

1、賽力斯開始于企業(yè)家張興海個人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始人家族掌管公司經營,股權穩(wěn)定。

2、賽力斯的成長軌跡中,與東風集團的合作是重要轉折點。

3、作為第一個選擇華為智選模式的車企,賽力斯這一步很激進

4、與華為合作后,迅速加快了賽力斯在新能源的進展

5、問界交付的第一年,表現(xiàn)極為亮眼,是與華為合作帶來的正向作用

6、與華為合作并不是當初的賽力斯與東風集團,賽力斯更像以生產換技術

7、當前賽力斯進入了高營收、高虧損的發(fā)展態(tài)勢,虧損不斷擴大,考驗經營

8、開年后,問界銷量斷崖式下滑,逆境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就是雙方關系

Vol.1/ 團隊構成

賽力斯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86年。創(chuàng)始人張興海創(chuàng)立了“重慶巴縣鳳凰電器彈簧廠”,主要從事家用電器的彈簧加工。憑借技術創(chuàng)新,這家公司成為長安汽車座椅彈簧的供應商。

1996年,張興海創(chuàng)立重慶長安減震器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摩托車、汽車減震器。一度連續(xù)13年位居摩托車減震器行業(yè)產銷第一。

2002年,張興海進入摩托車制造領域,隨后卻趕上了“限摩令”,轉型汽車成為選擇。此時,恰巧趕上東風汽車公司尋找合作伙伴。

2003年,雙方合資成立東風渝安車輛有限公司(后改名東風小康),成為國內汽車行業(yè)的首個國營加民營的車企。

東風小康的核心產品是微型面包車,產品非常成功,一度與五菱宏光、長安之星并稱“中國微車三巨頭”、“三大拉貨神車”。

2007年,重慶小康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成立,2011年更名為重慶小康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這便是小康股份、如今的賽力斯。也是這一年,東風小康微型車銷量達到100萬輛,發(fā)展邁入快車道。

2016年,小康股份成功上市。至此,賽力斯走過了第一階段。

在小康股份上市的這一年,特斯拉Model 3發(fā)布,新能源的大潮洶涌。

一位27歲的年輕人在美國成立了一家名為“SF Motors的新能源汽車公司”,隨后獲得了小康股份的投資,這個年輕人就是張興海的兒子張正萍。

SF MOTORS公司后來更名為SERES(中文名賽力斯),收購了馬丁·艾伯哈德(特斯拉最初的兩個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InEVit公司與團隊,獲得電驅動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電池系統(tǒng)等“三電”技術。

在國內,小康股份將一級子公司旗下的東康新能源更名為“金康新能源”,啟動25億元的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

2017年,小康股份獲得全國第八張新能源生產資質。新能源汽車成為戰(zhàn)略重點。

轉型過程中,同步進行的是資本層面的調整。上市初,小康股份發(fā)布39.6億元定增,隨后失敗。一年后發(fā)行可轉債募資15億。

2018年,SF5和SF7在硅谷發(fā)布。只是,新能源進展并不順利。公開的數(shù)據(jù)顯示,賽力斯SF5在2020年的銷量只有791輛。

如同當年的東風集團,華為適時出現(xiàn)。

雙方在2020年4月就開始跨界融合,推出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到2021年,雙方就賽力斯新能源汽車項目合作協(xié)議正式簽約。并在當年12月推出了新品牌AITO。

2022年,AITO表現(xiàn)極為亮眼,7月,小康股份更名為賽力斯,張正萍表示,“希望借助這次更名,繼續(xù)強化賽力斯在用戶心中的品牌認知,這也符合公司向新能源汽車戰(zhàn)略轉型的決心和我們既定的發(fā)展方向。”

回顧37年的發(fā)展歷程,從彈簧到配件到摩托車,再到微車和新能源,賽力斯并不像長安、吉利、比亞迪那般有存在感,合作、借力對其發(fā)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Vol.2/ 核心競爭力

賽力斯的起步,開始于張家三兄弟,如今也有著濃烈的家族企業(yè)味道。

董事長張正萍是創(chuàng)始人張興海之子,執(zhí)行董事兼賽力斯CMO張正源,監(jiān)事會主席張正成是張興海的侄子。

由于是從傳統(tǒng)企業(yè)轉型,因此賽力斯的管理團隊并不是蔚小理的模式,其團隊相對穩(wěn)定并且多數(shù)此前已經在賽力斯關聯(lián)公司擔任重要職務。

比如總裁馬劍昌曾擔任重慶小康副總裁兼海外事業(yè)部總經理、重慶小康進出口公司總經理。

CEO劉昌東,此前是重慶小康副總裁兼發(fā)動機事業(yè)部總經理。

CTO許林,此前擔任過東風小康汽車技術中心總經理、東風小康汽車公司副總經理等。

CPO(首席制造官)岑遠川,履歷主要都在賽力斯,重慶小康減震器事業(yè)部配套部部長、摩托車事業(yè)部總經理,東風小康副總經理兼采購中心總經理等。

而股權關系上,相比于持續(xù)融資稀釋股權,賽力斯的股權結構穩(wěn)定,主要股東都是張家和東風集團關聯(lián)企業(yè)。張家三兄弟100%控股的重慶小康控股持有賽力斯30.98%的股權,重慶渝安持股4.93%,張興海夫人嚴敏持股1.93%,張家直接或間接持股合計37.84%。東風汽車公司和東風汽車集團合計持股27.75%。

股權關系穩(wěn)定,能夠保證賽力斯的戰(zhàn)略執(zhí)行足夠堅決。從2016年到2021年,賽力斯的營收從161.9億變?yōu)?67.2億,幾乎原地踏步;利潤卻從盈利5.14億變?yōu)樘潛p18.24億,很少有企業(yè)能夠忍受這樣低迷的狀態(tài)。

但穩(wěn)定的股權和管理層,保證了大廈不會從內部崩塌。

Vol.3/ 核心競爭力

在此前的年報中,賽力斯列舉了幾項核心競爭力,包括:

自主研發(fā)的整車平臺

可覆蓋從緊湊型到全尺寸各級別轎車、SUV及MPV車型的開發(fā),支持搭載多樣化的動力系統(tǒng)、先進的電子電氣架構和高階自動駕駛技術,可實現(xiàn)不同車型的高度自動化生產

純電驅增程平臺

一升油可發(fā)3.2度電,全域強動力、低能耗、微噪聲

產品線布局豐富

主要代表車型包括問界M5、M5 EV、M7、賽力斯SF5、風光MINI EV等。覆蓋了新能源車、燃油車,純電型、增程型,乘用車、商用車。

智能制造能力

公司在重慶兩江、沙坪壩、雙福、長壽及湖北十堰等地擁有多處生產基地。旗下的賽力斯兩江智慧工廠依據(jù)工業(yè) 4.0 要求打造。

作為傳統(tǒng)車企,賽力斯有整車制造的基礎;有已經成熟的產品線作為保障;身位上市公司,還有更豐富的融資手段;而且管理團隊穩(wěn)定且無需磨合,這些都能少走彎路。在海外市場,賽力斯表現(xiàn)比較積極,截至2022年,賽力斯已累計出口汽車近50萬臺。

但這些基礎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礙。微車賣得足夠好,卻對高端化造成了影響,沿用東風小康的關鍵詞,會遇到諸多阻力。而孵化的新品牌賽力斯,幾乎是從0開始做品牌。

從SF5最初的發(fā)展也能看出,品牌知名度和認可度是賽力斯的一大硬傷。想要快速彌補這個缺口,與品牌知名度更高的華為合作或許是最理想的效果。

但華為不是東風集團,如果說賽力斯與東風集團是抱團取暖,那么與華為的合作就有些破釜沉舟的味道。

與華為合作的車企不在少數(shù),華為主要提供三種方式:

售賣標準化汽車零部件產品的零部件模式;

提供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 Huawei Inside 模式(簡稱“HI模式”);

深度參與產品、整車設計以及提供銷售網(wǎng)絡渠道的智選模式

阿維塔、極狐、埃安都是第二種模式,而賽力斯則是第三種模式。

據(jù)界面新聞報道,“華為不僅提供零部件,而且還參與設計、質量把控、用戶體驗以及軟件OTA等環(huán)節(jié)。”

“華為閉環(huán)掌握所有數(shù)據(jù)、車型重要參數(shù)的標定以及主要銷售渠道。”

“問界相關的汽車數(shù)據(jù)會最先上傳給華為,賽力斯需要的話要跟華為方面提出需求。”

從問界M5開始,華為發(fā)布會公布新車型,汽車在華為零售終端展銷,如今連“AITO”這個品牌都要被“HUAWEI”取代。

這種深度綁定的模式自然有其優(yōu)勢。事實也證明,與華為共同推出的新品牌AITO,在2022年有著非常亮眼的表現(xiàn)。

Vol.4/ 產品及表現(xiàn)

目前,雙方合作發(fā)布了3款車型:問界M5、問界M5 EV、問界M7,也是目前賽力斯主要在售的新能源車型。

價格區(qū)間在26-38萬之間,車型是中型和中大型SUV,并未涉及轎車車型。在價格、車型上覆蓋并不完善,雙方的目標是2026年實現(xiàn)100萬輛產銷規(guī)模,預計后續(xù)發(fā)新車型會覆蓋更大的范圍。在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輔助功能上,問界顯得比較有誠意,選裝較少,多數(shù)功能所有車型都會配置。

從M5交付開始,問界的銷量就占據(jù)了賽力斯銷量的90%以上,且8月開始基本等同于賽力斯銷量,甚至一度占據(jù)集團新能源銷量的9成以上,因此可以說賽力斯非常依賴問界。

橫向對比銷售數(shù)據(jù),M5是賽力斯更為成功的車型。這款車型從3月開始交付就沖上了乘聯(lián)會的榜單,哪怕最慘淡的月份也沒有跌落。

但中大型SUV的M7,產品設計就存在疑問。定位于6座中大型SUV,M7配置了三排座椅,可實際上M7的車身直比M5長0.25米,最后一排的空間太小,且一旦中間座椅調整成零重力,后排幾乎無法坐人。

圖:問界M7實拍,圖片來源:汽車之家

M7作為新款車型卻表現(xiàn)出頹勢,最初交付的幾個月登上過榜單,但隨后便跌落榜單,目前仍然未能重新回歸。

縱向對比,問界大大加快了賽力斯在新能源賽道上的步伐。M5交付的第一個月就達到了3045輛,8月-12月,賽力斯整體銷量沖上了新能源廠商榜單,一度力壓蔚來、理想、長城等廠商躋身前十。相比SF5五年磨一劍交付不足千輛,堪稱不同物種。這也直觀展現(xiàn)了品牌形象對于車企的價值。

若不是華為,或許賽力斯不會有去年的關注度和市場表現(xiàn)。

2022年,問界的黑馬表現(xiàn),讓賽力斯看起來僅用了一年就從舞臺邊緣走到了舞臺中央,可以與新勢力、傳統(tǒng)車企掰手腕。

可進入2023年,形勢卻急轉直下。1月,問界僅交付了4475輛,從去年4月開始,問界就未曾出現(xiàn)過這么慘淡的局面。到了2月,問界干脆沒有公布交付量,按照賽力斯公布的產銷數(shù)據(jù)估算,2月可能只有3500輛左右。

這絕不是好兆頭,雖然今年以來,汽車行業(yè)整體都表現(xiàn)低迷,但哪怕遭遇滑鐵盧的小鵬尚且還能保持5000以上的交付量,問界如此大幅度下滑,著實讓人有些意外。

更麻煩的是,賽力斯整體的產銷比在走高,二月,賽力斯的產銷比高達1.34倍,生產的車比銷售的車輛多出上千臺,這會進一步帶來庫存壓力。

從“HUAWEI問界”的宣傳口徑變化可以看出,加大“含華量”可能是助推銷量的一個策略,但這樣做,似乎在放大賽力斯與華為合作的負面作用。

Vol.5/ 財務狀況

對于雙方的合作,外界一直質疑賽力斯是“代工廠”,此次“HUAWEI問界”事件后,關于華為獨立造車的聲音再度喧囂起來。

雙方的合作中,華為深度參與,賽力斯負責研發(fā)、生產和交付。對于“代工廠”的質疑,余承東做出過回應,但他的話很耐人尋味。

“車廠已經有這個能力,為什么我們要再去建工廠,自己去造車?沒必要。中國的汽車工廠閑置很嚴重,我們把閑置的資產充分利用,是對社會資源最大的保護,車廠掙大錢,我們掙小錢。”

一方面,這段話中,車廠的角色似乎還是提供工廠;另一方面,車廠在這個過程中真的能掙大錢嗎?

有投資者問道,華為是否會拿走銷售利潤大頭,賽力斯回答是“問界系列車型產品銷售全部計入賽力斯營業(yè)收入。”但實際上這句話并未明確說清利潤分配。

現(xiàn)實情況是,賽力斯的營收在擴大,虧損也在大規(guī)模擴大。上市后一直到2019年,賽力斯一直處于盈利狀態(tài),而在于華為深度合作后,賽力斯虧損持續(xù)擴大,2020年虧損17.29億,2021年虧損18.24億,預計今年將虧損35億元到39億元之間,虧損將擴大一倍。2021年的現(xiàn)金及等價物余額為13.19億,遠不及上市初的43.66億。經營活動現(xiàn)金流量也在2021年出現(xiàn)凈流出情況。1-2月高漲的產銷比,可能會給業(yè)績進一步帶來壓力。(關于最新一季財報的情況,將會在財報發(fā)布后進一步分析)

作為車企的賽力斯,不一定愿意接受華為的設定。從費用開支看,賽力斯的銷售和管理費用的確沒有明顯增加,但研發(fā)費用卻在連年高漲,從2017年的4.68億漲到2021年的9.48億。

據(jù)界面新聞報道,賽力斯“也想自己掌握閉環(huán)數(shù)據(jù)”,組建了相關團隊進行數(shù)據(jù)收集和分析,目前團隊規(guī)模在幾十人左右。雙方維持著微妙的平衡。

知情人士稱,賽力斯正在對SERES 5進行測試,1月13日,SERES 5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車展亮相。賽力斯也在有意識地加快非AITO品牌的探索。

余承東毫不掩飾地說,AITO問界就是華為生態(tài)汽車,問界這個生態(tài)品牌就是華為主導的生態(tài)品牌。但在官網(wǎng)上,車型的詳細介紹頁都是“賽力斯 華為聯(lián)合設計”,賽力斯在前,華為在后。

類比東風小康,或許問界做得好,等同于賽力斯做得好,但不同之處是,當初賽力斯與東風是深度綁定關系。華為不會只與賽力斯一家合作,傳言奇瑞、北汽和江淮等會陸續(xù)加入智選模式,此前廣汽埃安、北汽極狐、長安阿維塔采用了HI模式。華為希望做大生態(tài),自己的角色像“水、電、燃氣”的提供者。

可賽力斯或許更期待講一個 “東風小康2.0”的故事。

簡報:

參考資料:

1.賽力斯官網(wǎng)、賽力斯上市公司公告

2.小康股份的野心和難題 作者:大摩財經

3.【獨家】問界更名打破兩家公司平衡:華為掌控所有數(shù)據(jù),賽力斯不甘做局外人 作者:界面新聞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祥云县| 加查县| 黄平县| 光泽县| 酒泉市| 嘉义县| 综艺| 峨眉山市| 三都| 沁源县| 珲春市| 修水县| 江西省| 江都市| 朔州市| 隆德县| 石家庄市| 巴中市| 汶川县| 莆田市| 伊通| 神木县| 昆明市| 罗田县| 深泽县| 班玛县| 麻江县| 夏邑县| 顺平县| 喜德县| 安岳县| 蓬溪县| 乐安县| 徐水县| 石屏县| 浦城县| 陕西省| 团风县| 治多县| 新巴尔虎右旗| 宁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