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馬悅然
大全能源(688303.SH)去年憑借硅料賺翻,毛利率近75%。
3月15日晚,大全能源披露年報,該公司去年營收約309.4億元,同比增加185.6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91.21億元,同比增加234.06%。
去年硅料市場供應緊缺,大全能源的硅料價格和毛利大幅上漲,且三期B階段擴建項目于當年一季度達產,產能釋放推動了銷量增加。
分季度看,前三季度大全能源營收情況相差不大,分別為81.3億元、82.1億元和83.4億元。由于三季度硅料價格漲至年內高位,該公司該季凈利達全年高點,為55.6億元,占全年比重約三成。
去年11月末,硅料價格迎來年內首降,年末價格降至24萬元/噸,距離年內高點降超兩成,大全能源業績也受到明顯影響。四季度,大全能源營收62.6億元,凈利潤40.4億元,環比下跌27.3%,為全年季度最低。

大全能源業務較為單一,光伏行業是其全部收入來源,該公司主要生產多晶硅,用于加工硅錠、硅片、電池 片和電池組件等太陽能光伏產品。
去年,大全能源的單晶硅片用料產量及營收占比約達99%,該產品毛利率達74.79%,同比增加了9.22個百分點。
同期,大全能源多晶硅片用料營收雖然總體不高,僅1.96億元,但同比漲了5.45倍,且這部分毛利率較上年增加了34.57個百分點。多晶硅片用料指用于多晶鑄錠并生產多晶硅片的多晶硅。

大全能源年報數據顯示,去年其多晶硅年度平均銷售價格23.1萬元/噸,同比增長61.62%;毛利率達74.69%,相比上年提升了9.14 個百分點。
隨著新疆三期B階段項目的達產,該公司產能從2021年初的7萬噸增至去年的10.5萬噸,產能同比增長50%。
同期,大全能源實現多晶硅產量13.4萬噸,超過其預計的13萬-13.2萬噸,同比增長54.54%,占國內多晶硅產量比重為16.18%。這一占比相比2021年下滑1.57個百分點。
2022年,大全能源簽訂長單合計采購量約129萬噸,收到部分長單預付款約11.5億元。該公司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的客戶包括隆基綠能(601012.SH)、晶澳科技(002459.SZ)、天合光能(688599.SH)、TCL中環(002129.SZ)、上機數控(603185.SH)、美科、高景太陽能等。
年報顯示,該公司最大客戶的銷售占比為29.94%,前五大客戶的銷售占比為73.63%,客戶集中度較高。
在N型光伏產品方面,大全能源表示,其N型硅料已經實現批量供給,獲下游主流客戶的驗證通過。
除光伏硅料外,大全能源也在布局集成電路所需的半導體級硅料技術。該公司在內蒙古包頭市規劃的2.1萬噸/年半導體級硅料產能中的一期1000噸半導體級硅料項目,將于今年三季度投產,將擇機進行后續2萬噸/產能的建設。
大全能源稱,中國半導體級硅料仍主要依賴進口,國內只有個別公司具有少量的半導體級硅料,是中國集成電路發展的“卡脖子”環節。未來隨著信息化向智能化的社會變革,中國集成電路的大規模發展迫切需要建立安全、穩定、高效的國內供應鏈體系。
大全能源曾在2021年年報中指出,多晶硅行業存在產能大幅增加、競爭加劇、價格進一步下降的風險,其有業績大幅下滑或虧損的風險。2022年年報里,大全能源并未談及產能過剩問題,而是提及技術落后可能會導致公司市場競爭力被削弱、甚至淘汰。
2023年,隨著幾大硅料項目陸續投產,國內硅料產能將有所上升。但大全能源表示,根據相關行業數據統計,下游產能擴張的速度更快。從全產業鏈產能匹配角度看,硅料環節的供需關系將在2023年依舊維持緊平衡。
今年,大全能源內蒙古包頭一期10萬噸多晶硅產能預計將于4月投產,并于6月達產;其內蒙古包頭二期10萬噸多晶硅項目預計今年底建成投產。
屆時,大全能源產能將達到30.5萬噸,將同比上漲1.9倍??紤]到年度檢修等因素,大全能源預計2023年多晶硅產量將達19萬-19.5 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