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燃油車駛入黃昏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燃油車駛入黃昏

降價潮,燃油車的最后一舞。

文|零態LT 張堯

編輯|胡展嘉

近日,在東風汽車大規模補貼下,引發了車市地震。

3月以來湖北地區推出了購車超級大促銷活動,湖北政府通過與東風集團的政企聯合補貼,補貼力度從5000元至9萬元不等。其中,指導價21.19萬元的東風雪鐵龍C6共創版,補貼金額高達9萬元,政企綜合補貼后僅需12.19萬元。

在東風系帶動下,不少燃油車車企也紛紛加入了降價促銷潮,新能源車企的降價潮來的更早,早在1月特斯拉率先降價引戰,比亞迪也在3月開啟了一輪降價。不完全統計,目前正在降價促銷的汽車品牌不少于40個。

一位東風代理商告訴零態LT:最近一周的降價,實在是逼不得已。原本中國第三大汽車集團,擁有日法韓四個合資品牌十數個大型工廠,一個月的銷量只有千臺上下,看看東風停車場上積壓的庫存車就知道,不促銷做不下去了。

汽車行業“油轉電”必然趨勢下,燃油車開始最后一舞。

01 超低價促銷東風率先求變

牽頭引起這波降價潮的是湖北省東風汽車集團。

三月伊始,一張“湖北史上最強購車優惠季開啟”的宣傳海報引來熱議,湖北省政府聯合車企和經銷商,對東風旗下多個自主與合資品牌開展了驚人補貼,為期一個月。

如此降價力度,被網友調侃稱,“21萬的C6老氣橫秋,12萬的C6成熟穩重”,“21萬的C6槽點滿滿,12萬的C6毫無破綻”。在如此大力度補貼下,法系車型原本廣為詬病的配件貴、故障多的問題瞬間都不是問題了。

在這波降價潮下,湖北多家原本門庭若市的東風系4S店人滿為患,訂單量猛漲。在湖北的4S店基本到了3月8日就沒了庫存。有4S店銷售人員表示,“雪鐵龍C6現在連訂單都不接了。別說現車,連展車都沒有了。”

對于東風集團這次跳樓式降價,是政企合作由地方政府和企業各承擔一半,降價原因有二,其一是湖北地區汽車產業鏈條承壓,其二是主流新能源車企降價帶來的影響。

從整個汽車消費市場來看,開年以來呈現萎靡的狀態。根據乘聯會3月8日發布的數據,2023年前兩個月,國內乘用車累計零售量為267.9萬輛,同比下降19.8%。新能源汽車銷量保持了增速,但燃油車下滑更為明顯,2月燃油乘用車銷量為95.1萬輛,同比下跌3%,環比下跌1%。

湖北省是全國范圍內汽車產業鏈最完整、集群最突出的省份之一,聚集了25家頭部整車廠、1400多家零部件企業、1578家汽車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燃油車時代,湖北汽車產量在全國范圍內也是名列前茅,僅次于廣東、上海和吉林,位列第四,但近年來,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突圍,湖北逐漸掉隊。

作為湖北龍頭企業東風汽車集團的發展牽動著整個湖北汽車產業的命脈。在2022年12月,湖北省企業聯合會、省企業家協會發布的全省100強企業名單中,東風集團在規模營收、利潤總額以及納稅總額都穩居全省第一。

曾經在90年代走在汽車行業變革前沿的東風汽車集團,在經營體制改革后,先后與法國雪鐵龍、標志,日本本田、日產,韓國起亞等跨國車企成立合資公司,一舉躋身國內頭部車企行列。

近年來,東風汽車集團銷量不斷下滑。2017年~2021年,四年銷量從412萬輛一路下滑至327.53萬輛。到了2022年,整個集團的銷量更是跌落至246.45萬,同比下降11.19%,在中國七大國有汽車集團中排名墊底。

目前,東風集團乘用車品牌包括東風標志、雪鐵龍,東風日產、本田、英菲尼迪,新能源品牌嵐圖,以及自主品牌風神、風行等。

東風集團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轉型沒達到預期,自主品牌、新能源品牌和合資品牌發展的都不太好。

具體到品牌來看,除了東風日產、本田之外,其他品牌銷量十分堪憂,英菲尼迪還一度傳出敗退中國的消息。此次降價幅度最大的東風法系車,2022年一年總銷量只有五六萬輛,不足巔峰時期銷量的1/6。而唯一能搬得上臺面的東風日產與東風本田,去年在中國的銷量也分別同比下滑20.9%與17.8%。

如果東風汽車崩盤,對于武漢乃至整個湖北的打擊不言而喻。

通過此次大幅降價,對東風集團銷量拉動效果顯著。據統計,大幅降價促銷以來,東風本田在湖北省的25家特約店日均賣車294輛,較2月增長359%。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湖北僅僅靠降價穩住汽車產業大盤并不是長久之計,接下來只有加碼布局新能源賽道,才能保住行業地位。

02 大洗牌來了

但不可否認的是,湖北東風系的降價像一顆石頭砸到水面,掀起了一陣波瀾。

全國各地多城市接連出臺相關政策,包含上海、浙江、河南、四川、黑龍江、山西、云南、海南和貴州等數十個省市跟進出臺相關政策以促進汽車消費。以河南為例,河南將購車補貼政策延續至2023年3月底,對在省內新購汽車按購車價格的5%給予消費者補貼。

在東風集團帶動下,多家燃油車企也加入了價格戰。據紅星資本局統計,已有至少30個汽車品牌參與到價格戰,最高優惠超過10萬元,而價格戰的發起者包括車企、地區經銷商等不同主體,降價的方式包括直接降價、抵現、保險補貼等多種形式。

圖:燃油車降價表(零態LT制圖)

一汽豐田更是激進推出了“買一贈一”政策。根據網上流傳的一張某深圳豐田4S店最新的宣傳海報稱:“既然都掀桌子了,WHO怕WHO,那就干吧…”顯示,一汽豐田20周年感恩禮享季,即日起至3月31日止,買bZ4X電動SUV送威馳。

一汽豐田官網顯示,旗下首款電動車bZ4X起售價為19.98萬元。3月初,已有經銷商打出“限時降價6萬”的廣告,即銷售價格低至13.98萬元。報道稱,該4S店回應確實推出了此活動,目前準備的 2 臺威馳車已經全部送出,該活動已經結束。

另外一家值得關注的是比亞迪,2月初,比亞迪推出秦PLUS DM-i 2023冠軍版,將混動車價格降至10萬以內,在這個格區間,擊中了東風集團的主力車型。公告顯示,東風集團1-2月累計汽車銷量29.68萬輛,同比下降49%。

3月7日,上汽通用別克宣布,截至3月31日,旗下多種車型均享有補貼資格,湖北消費者可享政企補貼最高7萬。

中國一汽也在3月1日面向吉林省消費者推出“旗惠吉林——億元限時惠民補貼”活動,補貼范圍覆蓋一汽紅旗、一汽解放、一汽奔騰、一汽-大眾、一汽豐田品牌等乘用車和輕型貨車產品,補貼總額達1.5億元,單車補貼金額最高可達37000元。

車企直接補貼之外,經銷商們也蠢蠢欲動。以廣州地區為例,廣汽本田皓影、雅閣優惠2萬-3萬元,一汽-大眾推出任意品牌置換攬巡、攬境,可享受16000元置換支持,廣汽豐田漢蘭達落地30.88萬元,預售期間再享5000元購車禮。

傳統BBA也加入了降價潮,近日“奔馳C級優惠11萬、奧迪A6裸車價即將降至22萬、寶馬3系將來優惠完的價格在17萬出頭”等消息廣為流傳。雖然如此降價幅度并非車企官方口徑,但奔馳、寶馬和奧迪的多款燃油車產品確實推出了降價優惠。

具體來看,奔馳C級、E級車型優惠幅度大概在6萬~7萬元左右;寶馬3系、5系大約為10個點;奧迪A4、A6、Q5等車型優惠也在6萬~7萬元左右。

在業內人士看來,燃油車這次大規模的降價潮,與“國六B”標準息息相關。

據了解,2019年7月起我國開始實行國6排放標準,彼時被稱作有史以來最嚴格的排放標準,而國6B標準將更為嚴格,比如將一氧化碳排放標準由每公里700毫克降至500毫克,非甲烷烴排放由每公里68毫克降至35毫克等,該標準預計于今年7月1日開始實施。

乘聯會此前預測稱,隨著國六B標準執行日期逼近,車企將會逐步加速老車型清庫,價格也將松動。事實上,從“國四”到“國五”、從“國五”到“國六”,其實在每次國標切換期間,車市都會迎來一輪降價潮。

有業內觀點認為,燃油車這波降價潮預示著燃油車時代已經進入黃昏,屬于新能源汽車的時代已來。

03 新能源并非一片坦途

去年三月份,比亞迪官方宣布停止燃油車輛生產,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一年時間內比亞迪轉型成效顯著。2022年,比亞迪銷量超180萬輛,正式超過燃油車“老大哥”一汽-大眾,這也成為新能源時代到來的標志性事件。

而在新能源車市場內卷也在加劇,特斯拉、比亞迪帶頭屠殺造車新勢力們。

今年1月,特斯拉率先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打響“價格戰”。1月6日,特斯拉官宣調價,國產車型Model 3、Model Y全系降價,最高降幅達4.8萬元。彼時有消息稱,降價當日特斯拉全國提車數量已破萬,3天內特斯拉中國獲3萬輛汽車訂單。

特斯拉在國內市場的勁敵比亞迪,也在3月份開啟了降價。據比亞迪官微顯示,比亞迪兩大主力車型“宋PLUS 新能源”及“海豹”從2023年3月10日至31日開展專項限時營銷活動,其中宋PLUS車系下訂可88元抵扣6888元購車款,而海豹可88元抵扣8888元購車款。

另外兩款比亞迪新車也加入了價格戰,3月2日新上市的比亞迪秦PLUS DM-i 2023冠軍版,售價下探至9.98萬元,比亞迪DM-i車型首次殺入10萬元以內。

在特斯拉的帶動下,國內一眾造車新勢力們紛紛開始卷價格,首當其沖的是被特斯拉Model3沖擊到的20萬級別的新勢力們,今年一月以來,問界M5 EV、M7,小鵬G3i、P5、P7,飛凡R7等新勢力旗下車型開始官宣降價,降價幅度2萬~3.6萬元不等。

圖:2023新能源汽車降價表(零態LT制圖)

此外,隨著2月份蔚來886車型升級換代,老款車型迎來清庫存,多種優惠疊加后綜合降價可達10萬元。進入3月,隨著小鵬P7i的上市,老款小鵬P7將享受額外的1萬元現金優惠和7000元保險補貼。零跑2023款新車C01降價3.5萬-5.8萬元,C11降價1.6萬-6萬元,T03的購車門檻也降至最低2.26萬-5.99萬元。

但在競爭白熱化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降價策略并不一定有效。在1月緊隨特斯拉降價后的AITO問界,2月的銷量不增反減,環比下降了21.68%。

李想指出,20個點的毛利率是企業長期健康發展的最低毛利率。目前特斯拉和比亞迪的毛利率都超過20個點,相比之下,造車新勢力們的毛利率普遍低于該水平線。

不過,有行業分析師表示,讓新能源車企們降價的底氣是鋰電原料即將迎來降價。

3月8日,據上海鋼聯發布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跌6000元/噸,均價報36.7萬元/噸。李想判斷,碳酸鋰價格會長期穩定在每噸20萬元-30萬元。蔚來創始人李斌預測,四季度碳酸鋰價格有望降至20萬元/噸。

此外,動力電池的其他原材料鎳、鈷、錳價格也將迎來下滑。業內預測,到今年年底,動力電池價格可能跌到350元一度甚至更低。伴隨著電池的降價,造車成本將進一步被壓低。

新能源車并非一片坦途,“如果說今年是新能源汽車對于燃油車的重點進攻的話,明年開始則會是全線開展。”車fans創始人孫少軍表示,“如果形勢沒有大的變化,整個新能源汽車陣營會一起卷到,讓燃油車無路可走”。

燃油車進入黃昏期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當下汽車市場已經進入了造車新勢力品牌和轉型新能源賽道的傳統車企之間的競爭格局,比亞迪和特斯拉之外,孰能坐穩第三把交椅,是接下來的關注重心。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燃油車駛入黃昏

降價潮,燃油車的最后一舞。

文|零態LT 張堯

編輯|胡展嘉

近日,在東風汽車大規模補貼下,引發了車市地震。

3月以來湖北地區推出了購車超級大促銷活動,湖北政府通過與東風集團的政企聯合補貼,補貼力度從5000元至9萬元不等。其中,指導價21.19萬元的東風雪鐵龍C6共創版,補貼金額高達9萬元,政企綜合補貼后僅需12.19萬元。

在東風系帶動下,不少燃油車車企也紛紛加入了降價促銷潮,新能源車企的降價潮來的更早,早在1月特斯拉率先降價引戰,比亞迪也在3月開啟了一輪降價。不完全統計,目前正在降價促銷的汽車品牌不少于40個。

一位東風代理商告訴零態LT:最近一周的降價,實在是逼不得已。原本中國第三大汽車集團,擁有日法韓四個合資品牌十數個大型工廠,一個月的銷量只有千臺上下,看看東風停車場上積壓的庫存車就知道,不促銷做不下去了。

汽車行業“油轉電”必然趨勢下,燃油車開始最后一舞。

01 超低價促銷東風率先求變

牽頭引起這波降價潮的是湖北省東風汽車集團。

三月伊始,一張“湖北史上最強購車優惠季開啟”的宣傳海報引來熱議,湖北省政府聯合車企和經銷商,對東風旗下多個自主與合資品牌開展了驚人補貼,為期一個月。

如此降價力度,被網友調侃稱,“21萬的C6老氣橫秋,12萬的C6成熟穩重”,“21萬的C6槽點滿滿,12萬的C6毫無破綻”。在如此大力度補貼下,法系車型原本廣為詬病的配件貴、故障多的問題瞬間都不是問題了。

在這波降價潮下,湖北多家原本門庭若市的東風系4S店人滿為患,訂單量猛漲。在湖北的4S店基本到了3月8日就沒了庫存。有4S店銷售人員表示,“雪鐵龍C6現在連訂單都不接了。別說現車,連展車都沒有了。”

對于東風集團這次跳樓式降價,是政企合作由地方政府和企業各承擔一半,降價原因有二,其一是湖北地區汽車產業鏈條承壓,其二是主流新能源車企降價帶來的影響。

從整個汽車消費市場來看,開年以來呈現萎靡的狀態。根據乘聯會3月8日發布的數據,2023年前兩個月,國內乘用車累計零售量為267.9萬輛,同比下降19.8%。新能源汽車銷量保持了增速,但燃油車下滑更為明顯,2月燃油乘用車銷量為95.1萬輛,同比下跌3%,環比下跌1%。

湖北省是全國范圍內汽車產業鏈最完整、集群最突出的省份之一,聚集了25家頭部整車廠、1400多家零部件企業、1578家汽車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燃油車時代,湖北汽車產量在全國范圍內也是名列前茅,僅次于廣東、上海和吉林,位列第四,但近年來,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突圍,湖北逐漸掉隊。

作為湖北龍頭企業東風汽車集團的發展牽動著整個湖北汽車產業的命脈。在2022年12月,湖北省企業聯合會、省企業家協會發布的全省100強企業名單中,東風集團在規模營收、利潤總額以及納稅總額都穩居全省第一。

曾經在90年代走在汽車行業變革前沿的東風汽車集團,在經營體制改革后,先后與法國雪鐵龍、標志,日本本田、日產,韓國起亞等跨國車企成立合資公司,一舉躋身國內頭部車企行列。

近年來,東風汽車集團銷量不斷下滑。2017年~2021年,四年銷量從412萬輛一路下滑至327.53萬輛。到了2022年,整個集團的銷量更是跌落至246.45萬,同比下降11.19%,在中國七大國有汽車集團中排名墊底。

目前,東風集團乘用車品牌包括東風標志、雪鐵龍,東風日產、本田、英菲尼迪,新能源品牌嵐圖,以及自主品牌風神、風行等。

東風集團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轉型沒達到預期,自主品牌、新能源品牌和合資品牌發展的都不太好。

具體到品牌來看,除了東風日產、本田之外,其他品牌銷量十分堪憂,英菲尼迪還一度傳出敗退中國的消息。此次降價幅度最大的東風法系車,2022年一年總銷量只有五六萬輛,不足巔峰時期銷量的1/6。而唯一能搬得上臺面的東風日產與東風本田,去年在中國的銷量也分別同比下滑20.9%與17.8%。

如果東風汽車崩盤,對于武漢乃至整個湖北的打擊不言而喻。

通過此次大幅降價,對東風集團銷量拉動效果顯著。據統計,大幅降價促銷以來,東風本田在湖北省的25家特約店日均賣車294輛,較2月增長359%。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湖北僅僅靠降價穩住汽車產業大盤并不是長久之計,接下來只有加碼布局新能源賽道,才能保住行業地位。

02 大洗牌來了

但不可否認的是,湖北東風系的降價像一顆石頭砸到水面,掀起了一陣波瀾。

全國各地多城市接連出臺相關政策,包含上海、浙江、河南、四川、黑龍江、山西、云南、海南和貴州等數十個省市跟進出臺相關政策以促進汽車消費。以河南為例,河南將購車補貼政策延續至2023年3月底,對在省內新購汽車按購車價格的5%給予消費者補貼。

在東風集團帶動下,多家燃油車企也加入了價格戰。據紅星資本局統計,已有至少30個汽車品牌參與到價格戰,最高優惠超過10萬元,而價格戰的發起者包括車企、地區經銷商等不同主體,降價的方式包括直接降價、抵現、保險補貼等多種形式。

圖:燃油車降價表(零態LT制圖)

一汽豐田更是激進推出了“買一贈一”政策。根據網上流傳的一張某深圳豐田4S店最新的宣傳海報稱:“既然都掀桌子了,WHO怕WHO,那就干吧…”顯示,一汽豐田20周年感恩禮享季,即日起至3月31日止,買bZ4X電動SUV送威馳。

一汽豐田官網顯示,旗下首款電動車bZ4X起售價為19.98萬元。3月初,已有經銷商打出“限時降價6萬”的廣告,即銷售價格低至13.98萬元。報道稱,該4S店回應確實推出了此活動,目前準備的 2 臺威馳車已經全部送出,該活動已經結束。

另外一家值得關注的是比亞迪,2月初,比亞迪推出秦PLUS DM-i 2023冠軍版,將混動車價格降至10萬以內,在這個格區間,擊中了東風集團的主力車型。公告顯示,東風集團1-2月累計汽車銷量29.68萬輛,同比下降49%。

3月7日,上汽通用別克宣布,截至3月31日,旗下多種車型均享有補貼資格,湖北消費者可享政企補貼最高7萬。

中國一汽也在3月1日面向吉林省消費者推出“旗惠吉林——億元限時惠民補貼”活動,補貼范圍覆蓋一汽紅旗、一汽解放、一汽奔騰、一汽-大眾、一汽豐田品牌等乘用車和輕型貨車產品,補貼總額達1.5億元,單車補貼金額最高可達37000元。

車企直接補貼之外,經銷商們也蠢蠢欲動。以廣州地區為例,廣汽本田皓影、雅閣優惠2萬-3萬元,一汽-大眾推出任意品牌置換攬巡、攬境,可享受16000元置換支持,廣汽豐田漢蘭達落地30.88萬元,預售期間再享5000元購車禮。

傳統BBA也加入了降價潮,近日“奔馳C級優惠11萬、奧迪A6裸車價即將降至22萬、寶馬3系將來優惠完的價格在17萬出頭”等消息廣為流傳。雖然如此降價幅度并非車企官方口徑,但奔馳、寶馬和奧迪的多款燃油車產品確實推出了降價優惠。

具體來看,奔馳C級、E級車型優惠幅度大概在6萬~7萬元左右;寶馬3系、5系大約為10個點;奧迪A4、A6、Q5等車型優惠也在6萬~7萬元左右。

在業內人士看來,燃油車這次大規模的降價潮,與“國六B”標準息息相關。

據了解,2019年7月起我國開始實行國6排放標準,彼時被稱作有史以來最嚴格的排放標準,而國6B標準將更為嚴格,比如將一氧化碳排放標準由每公里700毫克降至500毫克,非甲烷烴排放由每公里68毫克降至35毫克等,該標準預計于今年7月1日開始實施。

乘聯會此前預測稱,隨著國六B標準執行日期逼近,車企將會逐步加速老車型清庫,價格也將松動。事實上,從“國四”到“國五”、從“國五”到“國六”,其實在每次國標切換期間,車市都會迎來一輪降價潮。

有業內觀點認為,燃油車這波降價潮預示著燃油車時代已經進入黃昏,屬于新能源汽車的時代已來。

03 新能源并非一片坦途

去年三月份,比亞迪官方宣布停止燃油車輛生產,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一年時間內比亞迪轉型成效顯著。2022年,比亞迪銷量超180萬輛,正式超過燃油車“老大哥”一汽-大眾,這也成為新能源時代到來的標志性事件。

而在新能源車市場內卷也在加劇,特斯拉、比亞迪帶頭屠殺造車新勢力們。

今年1月,特斯拉率先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打響“價格戰”。1月6日,特斯拉官宣調價,國產車型Model 3、Model Y全系降價,最高降幅達4.8萬元。彼時有消息稱,降價當日特斯拉全國提車數量已破萬,3天內特斯拉中國獲3萬輛汽車訂單。

特斯拉在國內市場的勁敵比亞迪,也在3月份開啟了降價。據比亞迪官微顯示,比亞迪兩大主力車型“宋PLUS 新能源”及“海豹”從2023年3月10日至31日開展專項限時營銷活動,其中宋PLUS車系下訂可88元抵扣6888元購車款,而海豹可88元抵扣8888元購車款。

另外兩款比亞迪新車也加入了價格戰,3月2日新上市的比亞迪秦PLUS DM-i 2023冠軍版,售價下探至9.98萬元,比亞迪DM-i車型首次殺入10萬元以內。

在特斯拉的帶動下,國內一眾造車新勢力們紛紛開始卷價格,首當其沖的是被特斯拉Model3沖擊到的20萬級別的新勢力們,今年一月以來,問界M5 EV、M7,小鵬G3i、P5、P7,飛凡R7等新勢力旗下車型開始官宣降價,降價幅度2萬~3.6萬元不等。

圖:2023新能源汽車降價表(零態LT制圖)

此外,隨著2月份蔚來886車型升級換代,老款車型迎來清庫存,多種優惠疊加后綜合降價可達10萬元。進入3月,隨著小鵬P7i的上市,老款小鵬P7將享受額外的1萬元現金優惠和7000元保險補貼。零跑2023款新車C01降價3.5萬-5.8萬元,C11降價1.6萬-6萬元,T03的購車門檻也降至最低2.26萬-5.99萬元。

但在競爭白熱化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降價策略并不一定有效。在1月緊隨特斯拉降價后的AITO問界,2月的銷量不增反減,環比下降了21.68%。

李想指出,20個點的毛利率是企業長期健康發展的最低毛利率。目前特斯拉和比亞迪的毛利率都超過20個點,相比之下,造車新勢力們的毛利率普遍低于該水平線。

不過,有行業分析師表示,讓新能源車企們降價的底氣是鋰電原料即將迎來降價。

3月8日,據上海鋼聯發布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跌6000元/噸,均價報36.7萬元/噸。李想判斷,碳酸鋰價格會長期穩定在每噸20萬元-30萬元。蔚來創始人李斌預測,四季度碳酸鋰價格有望降至20萬元/噸。

此外,動力電池的其他原材料鎳、鈷、錳價格也將迎來下滑。業內預測,到今年年底,動力電池價格可能跌到350元一度甚至更低。伴隨著電池的降價,造車成本將進一步被壓低。

新能源車并非一片坦途,“如果說今年是新能源汽車對于燃油車的重點進攻的話,明年開始則會是全線開展。”車fans創始人孫少軍表示,“如果形勢沒有大的變化,整個新能源汽車陣營會一起卷到,讓燃油車無路可走”。

燃油車進入黃昏期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當下汽車市場已經進入了造車新勢力品牌和轉型新能源賽道的傳統車企之間的競爭格局,比亞迪和特斯拉之外,孰能坐穩第三把交椅,是接下來的關注重心。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铜峡市| 甘泉县| 和顺县| 象州县| 浙江省| 纳雍县| 团风县| 青铜峡市| 鸡泽县| 峨眉山市| 霍林郭勒市| 沙坪坝区| 宁阳县| 略阳县| 金秀| 石狮市| 连南| 南宫市| 安徽省| 石屏县| 疏勒县| 日土县| 德保县| 钟山县| 陇川县| 湛江市| 临江市| 修武县| 江都市| 饶阳县| 冀州市| 遵化市| 收藏| 雷州市| 瑞安市| 兴宁市| 孙吴县| 华阴市| 河西区| 桑植县| 德令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