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CGx
如果在某個節點,角色選了另一條路,將會迎來怎樣的結局?這個容易讓人腦洞大開的問題,是許多人二創靈感源頭,該思路在日本也常被用于ACGN內容創作,人們稱其為“IF線”。
不過近日,一部已經更新到第三季的國產動畫,播放至第8集時突然宣布進入IF線,在粉絲之間引發了討論。有些人認為同一個IP、不同的走向,讓“事情變得有趣了起來”,也有觀眾表達了不滿“早知道這樣就不追動畫了”,還害怕后續原創內容“不如原作”。這部出乎各位粉絲意料的作品,便是《我家大師兄有點靠譜》。
“現在開始,在座每一位都只是動畫黨”
動畫《我家大師兄有點靠譜》改編自凌宇沫創作的網絡條漫《我家大師兄腦子有坑》(以下簡稱《兄坑》),原作從2015年起在網絡上連載,目前漫畫尚未完結。
故事里的兩位主角,一位是穿越至修仙界后,認為自己是炮灰NPC、努力求生顯得“腦子有坑”的逍遙門大師兄東方纖云,另一位是帶著上一世記憶的重生者、立志奪回一切的逍遙門二師弟印飛星。漫畫連載初期以及改編動畫第一季播出時,讀者與觀眾都因無厘頭搞笑日常入坑,但隨著劇情發展,大家逐漸意識到沙雕之余,角色們其實肩負著難以抵抗的命運悲劇。
這樣的設定,注定將為粉絲們留下意難平之處,加上劇情里曾出現“大師兄輪回尋找最優解”的設定,似乎都讓如今的官方“IF線”在情理之中。凌宇沫宣布動畫為首條IF線時,也透露出值得注意的幾點:
一是改編動畫和《我家大師兄腦子有坑》正傳漫畫將走向不同結局,關鍵角色、關鍵節點有所調整,作者給出的提示是魔教百媚教原教主“易莫離”設定變化將引發蝴蝶效應;
二是IF線并非一時興起的決定,作者表示系列動畫由第三季起進入IF線是自己與合作方、動畫導演、動畫制作組自動畫首季起就討論過的事情;
三是如果IP發展順利,未來《兄坑》還會推出小說、真人劇、電影、動畫電影等不同形式的IF線作品,當故事數量到達一定程度后,會為每條線確立單獨的名字。
對此有觀眾猜測,IF線是否與漫畫更新頻率低、改編動畫所需內容量大有關,被作者直接否認,“動畫(就算出得快)能快到明年第四季、25年第五季、26年第六季,也還是原作進度快”。從作者發布的IF線說明來看,也能夠感受到這一決定與IP接下來的衍生計劃息息相關,官方想要以漫畫為出發點,用同樣的角色,分散出不同的故事內容,全面杜絕劇透的同時,提供更多內容可能性,將IP世界觀擴大,且進一步豐富角色形象。畢竟《兄坑》的發展不僅僅關乎創作者凌宇沫的意愿,還需要考慮到內容公司即出品方的需求。
出品方對于IP發展的期望
《兄坑》漫畫幾乎每一話開頭,除了寫明參與創作的人員外,還會標注作品由么么噠工作室、劇象漫畫聯合出品。
么么噠工作室便是作者凌宇沫的漫畫工作室,至于劇象漫畫,根據凌宇沫2020年針對“兄坑作者變成劇象漫畫”的回應稱,該公司是其合作方,負責“漫畫上傳賬號和官博、活動”。
簡單來講,《兄坑》內容創作由凌宇沫負責,劇象漫畫為漫畫提供支持且肩負起IP運營的使命。另一方面,根據凌宇沫所說的“動畫版權在投資方手里”,《兄坑》改編動畫前兩季的出品人,排在首位的均為梁巍,這位正是劇象漫畫母公司劇角映畫的創始人&董事長。理清之后,我們不難感受到雙方圍繞《兄坑》這一IP的密切合作關系。
首季動畫片頭
公司對于漫畫IP的支持,一方面令各方分工明確,內容開發效率和最終質量有所保障,另一方面,也意在樹立標桿,為IP及參與創作的團隊打開知名度,再將開發經驗用于后續內容當中。
迄今為止,市場上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例如好傳動畫的《大理寺日志》,早在RC的漫畫連載前,就已進入IP的項目策劃環節。《大理寺日志》與《大護法》《霧山五行》《風雨廊橋》等作一同,將好傳動畫與“原創”標簽緊緊聯系到一起;一汪空氣創作《非人哉》的成績,也離不開分子互動的IP孵化,后續旗下《萬圣街》《有獸焉》皆為網感、賣萌、治愈并存的風格。
從各個漫畫IP的內容表現與開發流程來看,IP不只關乎創作者個人能力的發揮,公司顯然期望在商業方面能取得更多回報。
其實劇角映畫在漫畫IP開發方面亦有目標,即建立“古風宇宙體系”。根據梁巍2017年的采訪所述,公司頭部漫畫作品包括《兄坑》《燕山派與百花門》和《天下第二就挺好》,另外兩部的角色在《兄坑》動畫中曾進行聯動。那時候,三部IP開發在陸續推進,也有劇角映畫版權售出/網劇開拍的消息傳出。
不過站在現在回顧過去,一切沒有按照公司預期發展,影視寒潮讓IP方變得艱難。除了《兄坑》,另外兩部漫畫作品已經完結。《燕山派與百花門》僅推出了動態漫畫,改編真人劇全員采用新生代演員,目前處于待播狀態,《天下第二就挺好》的衍生開發進展則更為緩慢——顯然,IP方將期望放在仍在持續更新、擁有一定忠實讀者的《兄坑》身上。
目前《兄坑》漫畫仍在微博、嗶哩嗶哩漫畫、快看、騰訊動漫連載,新章節為付費內容,作品于騰訊動漫獲145萬收藏,快看人氣值達159.71億,在嗶哩嗶哩漫畫則進入兩大榜單前列,分別為女生榜第五、國漫榜第十。衍生內容方面,《兄坑》擁有同名橙光游戲、授權廣播劇,M站(現貓耳FM)還上線了獨家彩蛋、專訪,不過最受關注的當屬改編動畫,尤其是第一季泡面番以搞笑、反差劇情取勝,在B站獲得了1.9億播放。
《兄坑》的IP方期待未來的衍生成績,而接下來,新的衍生內容出品方又可能會產生自己的內容訴求,那么提供“官方認定的IF線”成了一個不錯的解決方式。
由于占據好奇心、注意力在互聯網時代便是一種勝利,IP用“IF線”的方式博取粉絲的新鮮感無可厚非;新增可供付費的內容,再度衍生,就如同日本動畫的官方同人/外傳/平行宇宙作品,若成績尚可,便能作為獨立IP進行商業化運作。
理想前景固然美好,不過,《兄坑》一來便將動畫設置為“IF線”,讓因動畫入坑的粉絲接受這一點并不容易,最終還需落到老生常談的內容上。IF線成功的前提是主線故事、角色塑造的完整,目前部分漫畫讀者在討論《兄坑》更新頻率,有動畫觀眾反饋動畫細節尚未補全、人物塑造ooc等問題,也有忠實粉絲表示喜愛動畫的改動。
近兩集熱評的觀眾態度
對于整個IP而言,進入IF線的《兄坑》動畫,其最終成績不僅關乎觀眾對原創內容的接受度、內容創作團隊的能力,其實也是對IP粉絲粘性的一次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