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2CC新傳媒
3月9日,三八婦女節的第二天,本著好奇心,筆者一到辦公室就聽到了同事的討論:“三八節大家買了嗎?”
“沒什么要買的。”
“感覺還沒有雙11的活動大?!?/p>
……
聽了一圈,發現只有00后的我,在天貓旗艦店購買了剛需用的芙麗芳絲洗面奶和且初卸妝膏,瞬間覺得自己格格不入了。
然后,筆者又看到抖音電商發布的一組數據:3月1日-6日,平臺女性用戶下單占比高達69%,女性消費者展現出了強勁的購買力。
筆者又在行業群內看到有人這樣的提問:“今年三八節化妝品電商銷售為什么差?”同時附上了一張不是很清晰的圖,其中就有某電商平臺諸多旗艦店的銷量呈現下滑狀態,且有的店鋪是攔腰砍半。
為了探明真相,筆者又在各大群里詢問了“三八節大家買了嗎”的話題,發現無論是80、90后,還是00后,都表示參與度不高。
一邊是女性話題本自帶熱度,3月8日一早,詞條“婦女節 不是女生節不是女神節”就已掛上微博熱搜第一。同時,各大平臺發布了消費強勁的數據,而品牌早就在2月就展開了各類節日營銷、備貨等工作。
一邊是身邊的同事朋友們鮮有人消費和囤貨,那么如火如荼的三八節營銷真的有用嗎?看了這么多走心的營銷內容,請問你有印象嗎?
花式節日營銷,一樣都少不了
1、Mistine蜜絲婷:頂流男星的代言加持
“蔡徐坤是當紅炸子雞嗎?”筆者問。
“當然是啦!”00后的朋友回答。
3月7日,Mistine蜜絲婷就通過正式官宣歌手、原創音樂制作人蔡徐坤成為代言人,同時發布了官宣視頻。
視頻中,蔡徐坤以一頭金發搭配著白色套裝的夏日男友形象出鏡,層次豐富的鏡頭語言、人物與產品畫面的不斷轉換,不禁讓人直呼過癮,蔡徐坤手持Mistine防曬的臉部特寫更是讓網友清一色的評論“太帥了”、“買同款”。
據悉,Mistine在三八節前一晚官宣代言人,這個時間節點正是為了三八大促,視頻僅發布一天,天貓發布的銷售數據顯示,Mistine的交易金額相較去年38節同比增長了53%。據悉,和去年同期的3.8大促首戰相比,Mistine今年3.8首戰預售銷量增速達100%。
與頂流男星合作,并在節日前官宣,這一形式并不創新,可謂是早些年的傳統項目,Mistine仍選擇“偶像代言+爆款產品+節日大促”的組合,讓爆品快速出圈,讓品牌達到一定的聲量,可見其想要在節日大促中想(dai)贏(huo)的迫切性。
2、蕉下的《驚蟄令》,驚天動地的一場投其所好
3.8節前期,筆者在朋友圈刷到了蕉下節日視頻——《驚蟄令》,看完整個視頻,筆者除了聲音和視覺的震撼外,發現從開頭到結尾,蕉下將品牌定位放在了“輕量化戶外”這5個字上,這也意味著蕉下將從原來的專業防曬品牌,轉型成為一個戶外生活方式品牌。
該視頻中,結合中國傳統的節日——驚蟄,同時道出了年輕家庭喜歡戶外游的的喜好,賦予了蕉下獨特的創新氣質,也讓其快速破圈,打破原有的大眾想象,樹立起全新的輕量化戶外品牌形象。
至于消費者會不會買其重新定位后,推出的服飾和鞋類新品,這又是后話了。
3、7 or 9高跟鞋:不販賣焦慮,而是兜售浪漫
此次三八節,7 or 9高跟鞋帶來了最浪漫的一支品牌片《請你跳一支舞》,短片中,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女性伴隨著品牌專門創作的慵懶BGM《The blue ballroom(藍色舞廳)》和輕柔舒緩的旁白翩翩起舞,好像是生活中的那些美好瞬間在通過舞蹈向我們訴說著。
“在什么時候,你會跳起舞來?”
“聽到一件開心的事”
“遇到讓你放松的人”
“或是一個默契的眼神”
……
沒有對女性焦慮的肆意渲染,只有美好安靜的表達。
不販賣焦慮,而是兜售浪漫,是7or9本次3.8節傳播的首要目標。7or9 借這支短片鼓勵所有女性去熱愛日常里的快樂,釋放真實的自己,盡情起舞。似乎這不是那么商業化的營銷視頻,而是一次為女性溫暖有力的發聲,她主張女性可以更自由、更輕松的做自己。
此外,其還在微博、小紅書等平臺發起了#7or9請你跳一支舞#的互動,邀請網友參與進來,通過這樣有趣新奇的互動形式,建立起消費者對品牌的情感認同。
節日營銷的美妝成績單,你怎么看?
每逢佳節,最忙的是營銷人和電商人。
1、三八節:消費復蘇不及預期
今年的三八節,依舊忙,依舊是各大平臺和品牌的拉鋸戰,在淘系依舊把三八大促分成了預售時段和尾款時段(2.27—3.4號是預售時間,3.5—3.8號是支付尾款時間)。
在疫情過后的消費復蘇下,“三八大促”被寄予厚望,開年首促+春季上新+女性節日,三八節可謂是buff疊滿。然而,據天貓發布的3月4日、5日的各品類銷售數據顯示,2023年相較于2022年的銷售額整體呈現下滑趨勢,僅戶外登山用品、男鞋以及騎行配件三個品類實現正增長。
而常年是女性消費的大頭品類——美妝、護膚各個類目均同比下滑,消費復蘇不及預期。
據天風證券就研究所數據顯示,天貓三八節(2023.3.1-2023.3.4)預售期間,無論是雅詩蘭黛、歐萊雅、寶潔,還是資生堂、愛茉莉、LG健康生活,國際美妝集團旗下品牌銷售額均有下滑,尤其是歐萊雅集團,除了巴黎歐萊雅同比增長25.7%,蘭蔻、科顏氏、赫蓮娜、修麗可均呈現下滑態勢,科顏氏下滑最厲害,同比下降為59.7%。此外,雪花秀同比下降58.8%,WHOO后同比下降53.4%,雅詩蘭黛同比下降41%,海藍之謎同比下降42%。
雖然天貓美妝類目整體下滑,但也有一些優秀的品牌在逆勢增長。
國貨頭部品牌珀萊雅在天貓公布的三八節(2023.3.1-2.23.3.4)數據中,對比2022年三八節(2022.2.27-2022.3.4),同比增長了62.9%,占2022年三八節全周期比例為80.5%;丸美則同比2022年三八節增長了22.7%,占2022年三八節全周期比例為64.2%;可復美更是同比增長高達319.5%,占2022年三八節全周期比例為193.2%。
而在抖音美妝中,三八節(2023.3.1-2023.3.4)國際品牌并未像天貓平臺呈現明顯的“滑鐵盧”,除了雪花秀下滑-79.3%,資生堂下滑-5.1%,赫蓮娜同比增長155%,雅詩蘭黛同比增長99%,SK-II同比增長30%。
國內上市公司陣營中,珀萊雅抖音銷售額同比增長92.6%,丸美同比增長56.7%,可復美同比增長146.3%。
2、逆勢增長的背后,是國貨更擅長營銷破圈
近年來,隨著國貨品牌快速成長,無論是傳統品牌還是新銳品牌,都在不斷創新、突破,尤其是營銷破圈和消費者鏈接上,更是打出了一手好牌。
例如,花子西3.8特別策劃活動,對話《敏感力》,以情感和態度與女性用戶深度溝通;
百雀羚發布《用十年去懂你》短片,展現了不同職業社會女性的另一面;
HBN分別邀請了三位不同職業的女性圍繞《求真的決意》進行討論,并聯合“中國日報”、“新世相”推出原創人物記錄故事片……
通過圍繞女性關注的話題,在三八婦女節中說好品牌故事,同時替某一群體發聲,節日的情感營銷相比單純的代言和說教式的廣告,更能打動人心,這也是為什么國內優秀的頭部企業逆勢增長的原因之一。
節日營銷的幾點思考
每年都有不同節日的紛至沓來,作為商家,該如何有效營銷呢?筆者有幾點以下不成熟的建議:
1、卷打折、滿減、買贈,或對品牌帶來傷害
對于三八節、雙11這樣的大型購物狂歡,低價囤貨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品牌也需確保短期的低價,不要對品牌造成長期的傷害。
商家在策劃活動前,也需要根據節日特點和營銷目標鎖定不同的人群,構建人群畫像,而不是盲目的推廣引流。同時,把大促作為拉新的手段外,還要注重復購率等指標。
2、節日營銷,更要注重情感認同
在特定的節日通過向消費者傳達不同的情感,引起消費者的情感認同,好的情感營銷能提高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也是戰勝競爭對手的有力武器。
以丸美為例,今年三八婦女節之際,丸美聯合楊笠共同發布了《眼光高,錯了嗎》態度視頻,隨著視頻的發出,各大平臺的KOL相繼“站臺”,網友們也參與其中,發表自己對于女性“眼光高”的看法,話題熱度持續攀升。值得一提的是,該話題也使得丸美廣受好評,在為女性發聲的同時,向我們傳達了品牌成立20多年以來“高眼光”的自我要求,賺足了消費者的好感,這一波情感營銷可謂是非常成功。
需要注意的是,強調節日營銷,但是不能造成節日掠奪營銷。我想“走心”,你卻想“走腎”,這就本末倒置了,這也是為何有些品牌的節日營銷只做到了形式,而未能真正地找到“神”。
3、日常功課要做好,如功效和名稱可視覺化
“什么樣的視頻內容會讓你印象深刻?”
筆者在跟朋友聊天過程中,朋友安利了HBN發光水的推廣視頻。其視頻開頭就用燈光打著瓶身,整瓶看去都是密密麻麻的小分子氣泡,目光一下子被吸引了,緊接著去黃提亮、熬夜黨救星、海藍之謎同款活性小分子氣泡等Slogan。
“看了后,挺讓我心動的,尤其是效果的可視覺化。”朋友表示,通過視頻能看到產品的功效,一定程度上能吸引其購買的欲望。
據悉,HBN發光水的推廣視頻是其日常定期發布的內容,并非三八節的營銷視頻。
可以看出,產品的功效及名稱可視覺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吸引消費者,定期的引流推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到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除了節假日的營銷外,日常營銷過程中品牌也要做好的功課,持續吸引年輕消費者的目光。
4、商家回歸本質,先利他再自利
每逢佳節,原本是開心、歡樂的日子,而商家卻把節日營銷戰線越拉越長,希望在這個戰場上,既要贏得銷量,又要得人心,往往有時候兩全不能其美。面對越來越理性的年輕消費者,想要短時間內贏得人心,需要創意、文化植入,需要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先利他再自利,更需要產品力和服務的后續支撐。
商業,往往是要回歸原點,才能看清本質。所以,熱鬧非凡的節日營銷背后,更需要一場冷思考。
至于什么時候才能讓消費復蘇到疫情前?據易觀千帆的數據顯示,淘寶、京東、拼多多三家平臺近30日的日活數據如下圖,即使是在三八大促期間,三個平臺的日活數據也不高,甚至不是30內活躍度的最高點。
平臺活躍度不高,可見消費者的越發理性,消費者的購買力恢復仍需一段時間,或許下一次大促會讓市場整體回暖,或許是等經濟回暖之時,就是消費信心提升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