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資界PEdaily
黑色周末。
“人生第一次親身經歷48小時內知名銀行暴雷、擠兌到破產。”
這是周末全球創投圈始料未及的一幕——生存了40年且為風投機構和初創企業提供服務與資金的硅谷銀行(SVB),在一夜之間轟然倒塌。
創投圈一夜無眠,存款放在硅谷銀行的投資機構、創業公司度過了一個煎熬的周末。
度過恐慌的時刻,大家的情緒有所緩和。一天前,據悉有的VC機構合伙人和財務準備奔赴美國,聯系好了硅谷律師參與后續處理事宜,同時會重點跟美元LP當面說明具體情況。
不過最新消息傳來,硅谷銀行總行今天(3月13日)重新營業。
更為震撼的是,美聯儲理事會官網顯示,從3月13日星期一開始,儲戶將可以支取所有的資金,與硅谷銀行決議相關的任何損失都不會由納稅人承擔。
325家風投機構聯合聲明:硅谷銀行不能倒
“我們已經緊急跟項目方反饋延遲打款。”
北京一家知名雙幣基金投資人王潛坦言,破產事件發生后,好幾個項目因為硅谷銀行事件可能無法交割。他所在的機構也收到了部分LP的問詢——擔憂出資的資金被放在硅谷銀行,“初步核實下來,我們被鎖的盤子不算大,算是不幸中的萬幸,現在內部正在積極為后面可能發生的情況做準備。”
這一切來得實在突然。大量風險投機構尚未來得及提款,周末大家都被不安氛圍包圍著,一個微信群名為“SVB維權群”的群組在短短兩三小時內便達到了500人上限,里面不乏一些大家熟悉的投資人面孔。
網上流傳一份硅谷銀行中國客戶名單,當中不乏我們熟知的知名VC/PE機構,而每一家涉及到的存款金額令人憂心,111億美元、23億美元、7.77億美元、20億美元、25億美元、57億美元.....需要指出的是,這是一年前的存款記錄,也許當中大部分金額已經投了出去,實際金額也許要小得多,真實情況尚不得知。
“這次可能半個VC圈都陷進去了。”3月11日,一位投資人在朋友圈感嘆。如今回過頭看,這依然是一場創投圈海嘯,驚心動魄。
成立于1983年,硅谷銀行主要客戶是投資機構和創新企業,零售業務僅占比3%不到,但卻靠著與機構投資者和創業公司合作成為全球最佳銀行之一。
簡單來說,硅谷銀行更像是一個VC設立投資的借貸中心,也是創業者的補充融資機構,一頭是VC和機構客戶放錢,另一頭則是將錢借給拿過風投機構融資的創業公司。這也意味著,相比向商業銀行貸款所需要具備的苛刻條件和冗雜流程,硅谷銀行的資金更高效,且更加靈活方便。
多年來,憑借低息融資給中小企業,硅谷銀行尤其活躍,曾成功幫助過Facebook、Twitter等明星公司,在全球創投界和科技行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擁有大量中國儲戶,是不少美元融資創業公司和美元基金的首選開戶行。
因此,硅谷破產最主要的受害者來自創投圈。訪談一圈,絕大多數美元GP向我們表示他們在SVB賬上的資金占比并不高,受影響程度也較為可控。但無論如何,美元基金們無法避免地承受著來自LP和被投企業資金被鎖的壓力,“特別是純美元幣種的基金。”王潛說,受大環境影響,其實很多有實力的美元基金在過去三年里逐漸將資金比重放在了人民幣基金端,這使得他們在這一次危機中多了一條腿走路。
而對比來看,那些純人民幣基金朋友們這兩天的狀態猶如隔岸觀火,“還是要真正地Long China啊。”
為了避免更糟糕的情況,頭部VC已經開始行動——截至3月12日,已有包括紅杉在內的325家風投機構,簽署了一份共同的支持硅谷銀行聲明;此外,雇用超過22000名員工的650名創始人也共同簽署聲明表示,要求監管部門阻止災難發生。
這份來自風投界的聲明由風險投資公司General Catalyst牽頭,聲明中稱:“硅谷銀行一直是風險投資行業和我們創始人值得信賴的長期合作伙伴。四十年來,它一直是服務美國創業行業和支持創新經濟的重要平臺。”
“過去48小時發生的事件令人深感失望與擔憂。如果SVB被收購并適當資本化,我們將大力支持并鼓勵我們的投資組合公司恢復與他們的銀行業務關系。”聲明中表示。
所有人都在焦急等待最新情況。
創業者一夜無眠,上市公司周末排隊發公告
“如果被套,被投企業的處境反而更麻煩,特別是拿了美元融資的中國創業公司,以及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企業。”王潛透露,盡管國內一些VC機構在月初就嗅到了危機,先一步通知被投企業撤資,但更多的創業公司在錯愕之中被迫接受了這個事實。
想起上周五提款的畫面,劉欣依然心有余悸,“幸好收到了投資人的提醒,幾乎卡在最后一刻提出了款項,累計數十萬美金。轉出狀態是正常的,但要到周一才能到賬,不確定是否能真的回來,以及能回來多少。”
她是一家寵物創業公司的創始人,身邊的創始人朋友幾乎過半都是SVB的儲戶,因為國內時差問題少了好幾個小時的反應時間,他們當中大多數還沒來得及轉出資金。
破產發生后,美國著名創業孵化器YC CEO Garry Tan在采訪時透露,旗下有三分之一的項目、約1000余家創業公司所有的錢都在硅谷銀行,甚至下周將發不了工資和房租。他更是將這次暴雷稱為“初創企業的滅絕級別事件”。
“當年做VIE架構的時候,硅谷銀行幾乎是中國創業公司境外資產存放的唯一選擇。”事情發生時,創業者何青還在和朋友吃飯,突然收到手機彈窗的SVB遭遇擠兌的消息,顧不上吃飯趕緊完成資產轉移。因此。即便在周末,不少美股和港股上市公司緊急發布公告。
諾亞控股公告稱,目前在SVB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少于1百萬美元,占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額0.2%以下。
而醫療成了“重災區”。堃博醫療公告,截至公告日期,公司在SVB持有約1180萬美元存款,占集團截至3月10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約6.5%,除此之外,公司并不存在SVB相關風險敞口。
騰盛博藥公告,截至2月28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在SVB持有的現金和銀行余額不到9%,并未透露具體數額,不過強調公司現有的現金和銀行余額仍然足以滿足公司未來3年的營運資金。
基石藥業公告,截至公告日,公司在SVB設立的營運賬戶中僅有少量現金結余.....
其中,最為轟動的是王興。3月11日,針對美團創始人王興在SVB存款6000多萬美元的舊聞,美團資本市場部對問詢的投資者回復郵件表示,美團沒有存款在硅谷銀行,因此近期硅谷銀行事件對公司無影響。
3月12日,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發布微博稱,“我們從來沒有在硅谷銀行開過戶,從來沒有存過款。”
余震的恐慌情緒仍在蔓延,非SVB儲戶的中國創業者也開始擔憂。王明,一位中國醫療企業的創始人,在暴雷前日剛簽署一家美元機構的投資,沒想到一覺醒來硅谷銀行倒閉了,排名前10的美國區域性銀行最有可能面臨壓力,而他的公司便是其中之一的儲戶。
保險起見,他緊急聯系投資方協調更換打款銀行,“怕錢打過去了,銀行爆了,公司臨時拿不到錢,出現經營危機。”
最新消息:美國決定兜底
還會有下一個嗎?
雖然事情出現轉機,但創投圈緊繃的神經依然沒有放松下來。
部分投資機構收到來自律所的建議:雖然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會基于 SVB 的內部記錄向每一位存款人出具接管證明,但管理人自身也應當獨立地對其及其所管理的美元基金在 SVB 賬戶中的資金情況進行記錄和核對,并及時向美元基金LP解釋說明。
各方已經行動起來。硅谷銀行破產后第一天,據說OpenAI創始人Sam Altman一直在向硅谷陷入困境的初創公司創始人匯款,不需要提供任何的借款文件,只是說“send me back whatever you can whenever you can ”。
早些時候,有人在社交媒體上提議推特公司收購美國硅谷銀行,并將其變為“數字銀行”,對此馬斯克迅速回復稱“持開放態度”。
與此同時,英國最大的商業街銀行被給予24小時的最后期限來拯救硅谷銀行英國分行,使其免于破產,因為英國央行準備將其納入破產程序。據英國天空新聞報道,包括巴克萊銀行和勞埃德銀行集團在內的貸款機構已被要求考慮是否可以對硅谷銀行英國分行提出收購要約。
此前,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周日表示,她正在與銀行業監管機構密切合作,以應對硅谷銀行的倒閉并保護儲戶,但并未考慮大規模救助。
但情況出現了大轉彎,美國金融監管機構最終決定為硅谷銀行儲戶存款托底——設立一個由財政部提供資金的新貸款計劃。根據該計劃,硅谷銀行的儲戶周一將可以支取所有資金。新的計劃將提供長達一年的緊急貸款。
至此,惡化的局面暫時得到了控制。
不過此次硅谷銀行破產,讓無數人想起了2008年雷曼銀行破產的一幕,曾有觀點認為新一輪經濟危機正在美國金融圈醞釀。誰會是下一個“硅谷銀行”?
此前,有媒體整理的十家可能步硅谷銀行后塵的銀行名單分別是,Customers Bancorp Inc、第一共和銀行、Sandy Spring Bancorp Inc、New York Community Bancorp Inc、First Foundation Inc、Ally Financial Inc、Dime Community Bancshares Inc、Pacific Premier Bancorp Inc、Prosperity Bancshares Inc、Columbia Financial Inc。
高盛交易部門的報告指出,目前對沖基金已經針對部分銀行建立新的空頭倉位,其中除了第一共和銀行以外,還包括Signature Bank(SBNY)、Zions Bancorporation(ZION)、 KeyCorp(KEY)和Truist Financial Corp(TFC)。
顯然,籠罩在全球上空的陰霾依舊沒有散去。
(文中王潛、劉欣、王明、何青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