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3000年古老作物,靠減脂一夕“上位”,魔芋還有什么潛力可挖?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3000年古老作物,靠減脂一夕“上位”,魔芋還有什么潛力可挖?

魔芋“上位”,任重道遠。

文|Foodaily每日食品 Monica Dai

近日,主營魔芋粉的湖北一致魔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一致魔芋”)在北交所上市,成為“魔芋第一股”。

根據招股書內容顯示,2019-2021年,一致魔芋分別實現營收3.66億元、3.79億元、5.01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863.72萬元、4435.45萬元、5935.27萬元。2022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收3.39億元,歸母凈利潤為5605萬元,凈利潤增長32%。

魔芋行業開始進入紅利期,不止體現在一致魔芋的業績上,根據中國魔芋協會統計,2010—2020年魔芋整體市場復合增長率為26%。且據華經產業研究院統計,2021年我國魔芋市場規模為33.67億元,同比增長17.19%,預計2022年增長至39.8億元。

事實上,一直以來,魔芋都帶有濃重的地域色彩,多出現在云南、貴州、四川、湖北等地的日常餐桌之上。

但隨著近幾年減脂及健康飲食的浪潮興起,憑借著“低卡、飽腹”等標簽,魔芋的健康屬性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如蒟蒻果凍、魔芋毛肚等,魔芋及魔芋制品在食品方面的應用逐漸擴大,從零食到代餐都少不了它的參與,不僅提振了魔芋行業,也推動著魔芋深加工的發展進步。

君屹資本報告顯示,2015年之前,中國魔芋行業以種植及初加工為主導,產品多以原料形式進出口;2015年后,魔芋深加工產品的市場規模快速擴張。

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雖能靠無熱量、減脂一朝風起,消費者對魔芋的認知也受限于此。但Foodaily觀察到,雖然日本的魔芋是從中國傳去的,但當下魔芋產業在日本已經非常成熟,甚至每年的5月29日還被定為“魔芋日”。

除了低卡飽腹,魔芋這一食材還有哪些值得挖掘地潛力?從地域作物到初加工再到深加工,魔芋在中國市場經歷了怎樣的變遷?背后的推動因素是什么?本篇文章,Foodaily將揭開魔芋這一食材的“神秘面紗”。

01 中國魔芋的苦與樂:應用雖多,卻困于減脂“光環”

魔芋,又稱蒟蒻、妖芋、鬼芋等,是天南星科魔芋屬的多年宿根草本植物,主要產于東半球熱帶、亞熱帶,中國為原產地之一,主要生長在我國云、貴、川等地區。

且魔芋種類繁多,全球約有160多個品種,中國就有20多種,據一致魔芋介紹,“目前在中國,花魔芋為廣泛栽種的品種。”

從川渝餐桌到預包裝,中國魔芋的千年食用史

實際上,魔芋在中國已有上千年的栽種食用歷史,據悉其首次出現的古籍為先秦《爾雅》。不過在翻閱古籍資料中,Foodaily能找到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蜀都賦》,書中記載:“其圃則有蒟蒻茱萸,瓜疇芋區。”劉良特別注釋稱“蒻,草也,其根名蒻,頭大者如斗,其肌正白,可以灰汁煮,則凝成,可以苦酒淹食之,蜀人珍焉。”

意思是,掘出根后,將其搗爛或者切成片狀,在磨碎、加入堿或草木灰同煮、酸堿中和后,魔芋就成了可食用的美食。

那個時候,川蜀百姓就懂得用魔芋制作美食,他們用草木灰浸泡的水來處理魔芋,使其變成可口的魔芋豆腐。直到今天,很多地方仍然在采用同樣的方法來制作這種口感特別的食品。

四川可以算得上是國內最愛吃魔芋的地方,無論是爆炒、煎炸、水煮、涼拌都能烹飪地游刃有余,魔芋燒鴨是四川經典的魔芋菜肴。

盡管中國食用魔芋已久,但長期以來,我國的魔芋加工停留在初加工狀態。據一致魔芋的介紹,1986年,劉佩瑛教授帶領西南農業大學和航天部 7317 研究所聯合攻關,研制出中國的第一臺魔芋精粉機,解決了魔芋產業最重要的設備難題,這才帶動了我國魔芋產業的發展。

經過三十余年的發展,中國魔芋產業以市場為導向,形成從種植加工到制品開發和市場營銷的產業鏈。隨著產業化的發展,我國相繼出臺了魔芋精粉(GB/T 18104-2000)、魔芋粉(NY/T 494-2010)等行業標準。隨著對魔芋粉的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不斷深化,魔芋粉的應用場景得到了較大程度拓寬。

到目前為止,精加工的魔芋粉更多被應用于食品領域,如魔芋爽、素毛肚、魔芋面等,當然也在逐步從過去單純的食品原料領域拓展到美妝用品、醫療保健、工業制造領域。

“興于減脂,限于減脂”,中國魔芋應用場景單一

到現在,魔芋已經不僅僅是餐桌上的美食,健康價值開始進一步被發掘。2000年5月膳食纖維被列為繼糖、蛋白質、脂肪、水、礦物質和維生素之后第七大營養素,這為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空間。

而魔芋的主要成分為葡萄糖甘露聚糖(KGM),這是一種可食用植物纖維,不易消化且熱量極低,具有吸水性強、黏度大、膨脹率高的特點,飽腹感強,可以滿足人們對飲食快感和控制體重的雙重追求。

所以在消費端,魔芋與代餐、減肥、減脂等關鍵詞有較強的關聯性,魔芋制品的“減肥”功能已存在于廣大消費者心智中。

基于魔芋飽腹感強、富含膳食纖維的特點,魔芋在食品領域的應用涉及最多的是代餐,各種添加魔芋粉的代餐食品也層出不窮,魔芋清水食品如魔芋面、魔芋結、魔芋粉絲等在輕食、預制菜與方便食品領域中廣泛應用......還有代餐粉、代餐奶昔、代餐餅干等系列代餐食品。

其次是由魔芋加工成的休閑食品,如魔芋爽、素毛肚等成為減脂人群“打打牙祭”的首選項。代表大單品是“魔芋爽”,衛龍、鹽津鋪子、良品鋪子、三只松鼠等多家零食品牌都在布局。

不過顯然,即使是在食品領域,我們也未看到更多樣化的魔芋產品形態。當前消費者主要關注魔芋在減肥領域中的突出效果,事實上,魔芋在餐飲預制也具有廣闊前景。魔芋產業的未來還是需要通過科技創新來拓展在更多領域的應用,不斷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才能推動產業健康發展。

上游企業玩家不足,魔芋開發尚有空間

在產業上游,從事魔芋產品研究的企業也屈指可數。相關行業資料顯示,育種、基因方面有恩施農科院魔芋研究所;原料精粉加工方面有強森魔芋、新星魔芋等;深加工工藝則有江南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上海交大、一致魔芋、上海北連五家;消費端有衛龍、魔樂哥(一致魔芋)、百草味、三只松鼠等常見品牌。

圖片來源:一致魔芋提供

其中,一致魔芋深耕精深加工以及魔芋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除了食品領域外,還在環保美妝材料等方面頗有建樹。

在食品領域,一致魔芋除了推出火雞面、膳食纖維飲品、螺螄粉、熱干面等面對消費者的C端產品外,還開發出魔芋晶球、蒟蒻QQ球、水晶凍粉等面向B端的茶飲原料。美妝方面,一致魔芋開發生產了魔芋洗臉撲,但企業營收主要來源還是魔芋親水膠體(魔芋粉)的收入。

一致魔芋稱:“魔芋親水膠體性能優異、應用領域廣泛,近年下游市場需求逐年增長,但倘若市場偏好出現重大變化,或出現新興替代產品,可能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圖片來源:一致魔芋

縱觀國內,魔芋產業仍存在著不足之處。而在鄰國日本,自魔芋傳入后已經成為日常副食,魔芋之于日本飲食,就如同豆腐之于中華飲食一樣普世,公開資料顯示,日本是世界最大的魔芋消費國家。

且目前,日本是國際上研究利用魔芋水平最高的國家,魔芋產業在日本已經非常成熟。從整個魔芋產業發展層面而言,我國與日本還有差距。那么,魔芋在日本是怎樣成為國民飲食的呢?

02 日本全民炫魔芋:魔芋如何千變萬化?

健康問題凸顯,魔芋熱潮來襲

明天皇時期,魔芋作為僧侶飲食文化的代表,隨漢傳佛教進入日本。1776年,水戶藩的中島藤右衛門研發出將魔芋塊莖切片、曬干、制粉的加工工藝,從此魔芋逐漸成為日本的大眾食物。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日本逐漸完善地從魔芋球莖中分離出葡甘聚糖顆粒物(魔芋精粉),邁上了對魔芋的深加工之路。

到了20世紀60年代,日本掀起了城市化浪潮,向締造經濟奇跡前進。但在享受城市文明果實的同時,快節奏的都市生活、日常高糖高鹽高脂的西式快餐飲食、少量的運動,使得人們的身體如同燥熱的經濟一般快速膨脹,并引發了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從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日本12—19歲青少年糖尿病的患病率增長了6倍。

90年代,日本進入老齡化社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腸胃等主要消化器官功能的減退導致身體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與吸收營養物質,對可溶性膳食纖維等功能性食品需求強烈。魔芋作為健康食品的價值愈發凸顯,全民“炫”魔芋的時代來臨。

魔芋熱潮快速蔓延,催生出了各種做法,烤魔芋、煮魔芋、煎魔芋、魔芋刺身、壽喜鍋……在常見的黑白兩色魔芋外,日本滋賀縣近江八幡市還有一種叫做“赤魔芋”的特產,形似血旺,是在普通魔芋粉制作加工過程中添加三氧化二鐵(Fe2O3)得來的。

此外,人們還會在魔芋制作中加入青海苔、豆乳、梅子、辣椒粉、酢橘、紫蘇等各種各樣的食材,制作出五彩繽紛的魔芋。每年的5月29日還被定為“魔芋日”,日本厚生省還明確規定中小學生配餐中必須有魔芋食品,可見日本人對魔芋的“愛之深、情之切”。

圖片來源:大場食品

2010年,國內一支考察隊進入日本,僅在山梨縣的一家西尺溪谷魔芋專賣店,就找到了200多種不同的魔芋食品。

隨著日本魔芋加工產業成熟,市場空間趨向穩定。據日本魔芋協會調查,2020年日本人均魔芋食品消費金額為621日元(按同期匯率折算約合40元人民幣),魔芋食品總消費額為765億日元。

邁步時代,發掘餐桌之外新場景

在日常飲食之外,魔芋在日本包裝食品領域較為典型的產品是魔芋面和魔芋果凍。

魔芋面研發初期的受眾人群是糖尿病患者,但隨著人們對碳水化合物攝入的控制,魔芋面逐漸走向大眾市場。日本紀文食品自2013年推出“0克糖面”產品以來,不斷豐富產品矩陣,成為超市和便利店的主打產品,到2020年累計出貨量已超過8000萬。此外,2016年起,該產品以“Healthy Noodle”的名稱在北美銷售,成為海外熱銷產品。

且0克糖面至今已迭代多次,最重要的一點是“如何提高面條的滿意度”。紀文食品依據消費者的期望進行改進,例如改變面條的成分和粗細,開發出圓面和細面條類型、不使用雞蛋和小麥作為原料,方便過敏體質的人食用。

并考慮到平時不做飯或不擅長做飯的群體,還推出了自帶調味醬汁的產品,簡單方便。因為春夏季節,人們偏愛冷食;而秋冬季節,人們偏愛溫暖身體的食物,所以此系列每個季節都會更新2-3款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

圖片來源:PRTIMES

在魔芋果凍方面,伴隨著零食的健康化趨勢,功能性魔芋果凍開始走向市場。2020年,三得利推出了“Puruhada Konnyaku Acerola Jelly”和“Same Aloe &White Grape Jelly”兩款產品,以富含葡萄糖神經酰胺為特點,稱其具有“鎖住皮膚水分”的能力。

圖片來源:PRTIMES

2021年,ORIHIRO關注到疫情時代人們對免疫保健產品的需求,推出產品“Purunto Konjac Jelly”血漿乳酸菌果凍,血漿乳桿菌是世界上首個據報道作用于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 (pDC) 的乳酸菌,有助于維持健康人的免疫功能。近年來,ORIHIRO陸續推出添加了乳酸菌、薔薇果精華、葡萄糖神經酰胺等具特定成分的蒟蒻果凍,以更多元的方式幫助消費者維持身體健康。

圖片來源:PRTIMES

食用價值之外,魔芋還廣泛應用在日化、化工、醫療等領域。3月1日,日本盛株式會社發售了一款“mai pair しろたまスクラブ”磨砂膏,使用100%天然魔芋提取物(葡甘露聚糖)和大米提取成分,實現溫和去角質的功效。TEE-FACTORY則用魔芋制造了冷凍魔芋海綿“Tsururin Kororin”,起到替代洗面奶和沐浴露的效果,更加的環保可持續。

圖片來源:PRTIMES

除了在下游遍地開花,魔芋在上游新技術開發中也占據著重要位置。

日本企業Sydecas(西德科斯有限公司)開發出的下一代魔芋原料NinjaPaste是一種以獨特技術保持魔芋糊狀的材料,通過與其他材料混合,增強目標纖維并形成魔芋凝膠,實現強力粘合成型。因此,可以在不使用小麥面筋、雞蛋或淀粉糖漿的情況下,利用原料的優點來制作蛋白質棒。目前,由NinjaPaste和蔬菜制成的可持續健康肉感已成功上市,既保留了蔬菜的鮮味也利用NinjaPaste實現了耐嚼口感。

圖片來源:NinjaFoods

03 中國魔芋還能如何發展?

從在日本的應用情況來看,魔芋在中國尚有開發空間。

提升消費認知,擴容市場空間

一方面,長期以來受制于我國飲食結構習慣,膳食纖維攝入情況并不理想,《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攝入量》中推薦的膳食纖維攝入量為25-30g/日,目前離推薦攝入量存在較大差距。

作為行業領軍企業,一致魔芋也指出:“隨著當前社會經濟發展與居民購買力增長,居民膳食結構將持續改善,膳食纖維也將愈發受到重視,這為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也為開發出健康美味的膳食纖維為人體提供必須的膳食纖維提供了良好的商業潛力。”

如今后疫情時代,消費者的健康意識愈加強烈,與日本魔芋飲食文化興起的背景相似,慢性病的預防、老齡化等趨勢愈加明顯,市場需求缺口不斷增大,就給了魔芋更好的發展空前,但前提是,企業需要是依據當前的市場需求針對性的展開產品研發,用更強的功效性以及更好的產品力取勝。

另一方面,當前國內消費者對魔芋的認知仍待提升。如魔芋精粉消費量,2020年中國大陸人均魔芋精粉消費量不足0.1kg,相比于周邊國家也處于較低水平,甚至不足日本的二十分之一。所以對于魔芋的消費者認知教育,也應該成為企業的重要戰略,提高消費者的認知水平,亦有利于魔芋整個市場的進一步擴大。

打造地域名片,助推經濟發展

在日本,魔芋不僅可以成為飲食文化,做成花式產品,還能為地方產業經濟做出重要貢獻,例如群馬縣。

據資料顯示,群馬縣是日本魔芋產量第一的地方,其出產的魔芋占日本總量的92%。但群馬縣并非只是一個單單出產魔芋的“生產機器”,而是利用文化傳播擴大當地的影響力。

借助旅游浪潮,群馬縣在當地修建了魔芋主題的體驗公園,消費者不僅可以購買到五花八門的魔芋產品,還可以參觀魔芋工廠,親自體驗魔芋的制作過程。

圖片來源:日本群馬縣觀光局微博

群馬縣政府還利用當地的留學生資源為國際化開拓了一條新路。2012年1月,群馬縣政府及該縣食品廠商、飯店店主等設立“魔芋海外戰略研究會”,邀請留學生們試吃提意見,協助開發新的魔芋產品,推進魔芋產業的國際化進程。

前文曾提到,在中國,魔芋也有較強的地域生長特性,主要生長在云、貴、川等地區,那么除了產業園之外的建設,還可以給魔芋融入更多的地方文化元素,或許能做到有場景、能體驗、有產品的產業帶發展,從地方旅游、服務業等角度也能進一步帶動魔芋市場教育。

總之,作為一種自帶“魔力”的食材,魔芋有潛力成為當下健康飲食浪潮的“主角”,背后的價值依然等待挖掘。

參考資料:

[1]《魔芋,你是從魔界來的芋頭嗎?》,日料棧

[2]《魔性,魔法,魔力,魔芋》,FoodWine吃好喝好

[3]《站在風口上的健康食材,魔芋行業內部數據大揭秘!》,檸檬創投社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3000年古老作物,靠減脂一夕“上位”,魔芋還有什么潛力可挖?

魔芋“上位”,任重道遠。

文|Foodaily每日食品 Monica Dai

近日,主營魔芋粉的湖北一致魔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一致魔芋”)在北交所上市,成為“魔芋第一股”。

根據招股書內容顯示,2019-2021年,一致魔芋分別實現營收3.66億元、3.79億元、5.01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863.72萬元、4435.45萬元、5935.27萬元。2022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收3.39億元,歸母凈利潤為5605萬元,凈利潤增長32%。

魔芋行業開始進入紅利期,不止體現在一致魔芋的業績上,根據中國魔芋協會統計,2010—2020年魔芋整體市場復合增長率為26%。且據華經產業研究院統計,2021年我國魔芋市場規模為33.67億元,同比增長17.19%,預計2022年增長至39.8億元。

事實上,一直以來,魔芋都帶有濃重的地域色彩,多出現在云南、貴州、四川、湖北等地的日常餐桌之上。

但隨著近幾年減脂及健康飲食的浪潮興起,憑借著“低卡、飽腹”等標簽,魔芋的健康屬性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如蒟蒻果凍、魔芋毛肚等,魔芋及魔芋制品在食品方面的應用逐漸擴大,從零食到代餐都少不了它的參與,不僅提振了魔芋行業,也推動著魔芋深加工的發展進步。

君屹資本報告顯示,2015年之前,中國魔芋行業以種植及初加工為主導,產品多以原料形式進出口;2015年后,魔芋深加工產品的市場規模快速擴張。

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雖能靠無熱量、減脂一朝風起,消費者對魔芋的認知也受限于此。但Foodaily觀察到,雖然日本的魔芋是從中國傳去的,但當下魔芋產業在日本已經非常成熟,甚至每年的5月29日還被定為“魔芋日”。

除了低卡飽腹,魔芋這一食材還有哪些值得挖掘地潛力?從地域作物到初加工再到深加工,魔芋在中國市場經歷了怎樣的變遷?背后的推動因素是什么?本篇文章,Foodaily將揭開魔芋這一食材的“神秘面紗”。

01 中國魔芋的苦與樂:應用雖多,卻困于減脂“光環”

魔芋,又稱蒟蒻、妖芋、鬼芋等,是天南星科魔芋屬的多年宿根草本植物,主要產于東半球熱帶、亞熱帶,中國為原產地之一,主要生長在我國云、貴、川等地區。

且魔芋種類繁多,全球約有160多個品種,中國就有20多種,據一致魔芋介紹,“目前在中國,花魔芋為廣泛栽種的品種。”

從川渝餐桌到預包裝,中國魔芋的千年食用史

實際上,魔芋在中國已有上千年的栽種食用歷史,據悉其首次出現的古籍為先秦《爾雅》。不過在翻閱古籍資料中,Foodaily能找到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蜀都賦》,書中記載:“其圃則有蒟蒻茱萸,瓜疇芋區。”劉良特別注釋稱“蒻,草也,其根名蒻,頭大者如斗,其肌正白,可以灰汁煮,則凝成,可以苦酒淹食之,蜀人珍焉。”

意思是,掘出根后,將其搗爛或者切成片狀,在磨碎、加入堿或草木灰同煮、酸堿中和后,魔芋就成了可食用的美食。

那個時候,川蜀百姓就懂得用魔芋制作美食,他們用草木灰浸泡的水來處理魔芋,使其變成可口的魔芋豆腐。直到今天,很多地方仍然在采用同樣的方法來制作這種口感特別的食品。

四川可以算得上是國內最愛吃魔芋的地方,無論是爆炒、煎炸、水煮、涼拌都能烹飪地游刃有余,魔芋燒鴨是四川經典的魔芋菜肴。

盡管中國食用魔芋已久,但長期以來,我國的魔芋加工停留在初加工狀態。據一致魔芋的介紹,1986年,劉佩瑛教授帶領西南農業大學和航天部 7317 研究所聯合攻關,研制出中國的第一臺魔芋精粉機,解決了魔芋產業最重要的設備難題,這才帶動了我國魔芋產業的發展。

經過三十余年的發展,中國魔芋產業以市場為導向,形成從種植加工到制品開發和市場營銷的產業鏈。隨著產業化的發展,我國相繼出臺了魔芋精粉(GB/T 18104-2000)、魔芋粉(NY/T 494-2010)等行業標準。隨著對魔芋粉的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不斷深化,魔芋粉的應用場景得到了較大程度拓寬。

到目前為止,精加工的魔芋粉更多被應用于食品領域,如魔芋爽、素毛肚、魔芋面等,當然也在逐步從過去單純的食品原料領域拓展到美妝用品、醫療保健、工業制造領域。

“興于減脂,限于減脂”,中國魔芋應用場景單一

到現在,魔芋已經不僅僅是餐桌上的美食,健康價值開始進一步被發掘。2000年5月膳食纖維被列為繼糖、蛋白質、脂肪、水、礦物質和維生素之后第七大營養素,這為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空間。

而魔芋的主要成分為葡萄糖甘露聚糖(KGM),這是一種可食用植物纖維,不易消化且熱量極低,具有吸水性強、黏度大、膨脹率高的特點,飽腹感強,可以滿足人們對飲食快感和控制體重的雙重追求。

所以在消費端,魔芋與代餐、減肥、減脂等關鍵詞有較強的關聯性,魔芋制品的“減肥”功能已存在于廣大消費者心智中。

基于魔芋飽腹感強、富含膳食纖維的特點,魔芋在食品領域的應用涉及最多的是代餐,各種添加魔芋粉的代餐食品也層出不窮,魔芋清水食品如魔芋面、魔芋結、魔芋粉絲等在輕食、預制菜與方便食品領域中廣泛應用......還有代餐粉、代餐奶昔、代餐餅干等系列代餐食品。

其次是由魔芋加工成的休閑食品,如魔芋爽、素毛肚等成為減脂人群“打打牙祭”的首選項。代表大單品是“魔芋爽”,衛龍、鹽津鋪子、良品鋪子、三只松鼠等多家零食品牌都在布局。

不過顯然,即使是在食品領域,我們也未看到更多樣化的魔芋產品形態。當前消費者主要關注魔芋在減肥領域中的突出效果,事實上,魔芋在餐飲預制也具有廣闊前景。魔芋產業的未來還是需要通過科技創新來拓展在更多領域的應用,不斷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才能推動產業健康發展。

上游企業玩家不足,魔芋開發尚有空間

在產業上游,從事魔芋產品研究的企業也屈指可數。相關行業資料顯示,育種、基因方面有恩施農科院魔芋研究所;原料精粉加工方面有強森魔芋、新星魔芋等;深加工工藝則有江南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上海交大、一致魔芋、上海北連五家;消費端有衛龍、魔樂哥(一致魔芋)、百草味、三只松鼠等常見品牌。

圖片來源:一致魔芋提供

其中,一致魔芋深耕精深加工以及魔芋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除了食品領域外,還在環保美妝材料等方面頗有建樹。

在食品領域,一致魔芋除了推出火雞面、膳食纖維飲品、螺螄粉、熱干面等面對消費者的C端產品外,還開發出魔芋晶球、蒟蒻QQ球、水晶凍粉等面向B端的茶飲原料。美妝方面,一致魔芋開發生產了魔芋洗臉撲,但企業營收主要來源還是魔芋親水膠體(魔芋粉)的收入。

一致魔芋稱:“魔芋親水膠體性能優異、應用領域廣泛,近年下游市場需求逐年增長,但倘若市場偏好出現重大變化,或出現新興替代產品,可能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圖片來源:一致魔芋

縱觀國內,魔芋產業仍存在著不足之處。而在鄰國日本,自魔芋傳入后已經成為日常副食,魔芋之于日本飲食,就如同豆腐之于中華飲食一樣普世,公開資料顯示,日本是世界最大的魔芋消費國家。

且目前,日本是國際上研究利用魔芋水平最高的國家,魔芋產業在日本已經非常成熟。從整個魔芋產業發展層面而言,我國與日本還有差距。那么,魔芋在日本是怎樣成為國民飲食的呢?

02 日本全民炫魔芋:魔芋如何千變萬化?

健康問題凸顯,魔芋熱潮來襲

明天皇時期,魔芋作為僧侶飲食文化的代表,隨漢傳佛教進入日本。1776年,水戶藩的中島藤右衛門研發出將魔芋塊莖切片、曬干、制粉的加工工藝,從此魔芋逐漸成為日本的大眾食物。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日本逐漸完善地從魔芋球莖中分離出葡甘聚糖顆粒物(魔芋精粉),邁上了對魔芋的深加工之路。

到了20世紀60年代,日本掀起了城市化浪潮,向締造經濟奇跡前進。但在享受城市文明果實的同時,快節奏的都市生活、日常高糖高鹽高脂的西式快餐飲食、少量的運動,使得人們的身體如同燥熱的經濟一般快速膨脹,并引發了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從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日本12—19歲青少年糖尿病的患病率增長了6倍。

90年代,日本進入老齡化社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腸胃等主要消化器官功能的減退導致身體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與吸收營養物質,對可溶性膳食纖維等功能性食品需求強烈。魔芋作為健康食品的價值愈發凸顯,全民“炫”魔芋的時代來臨。

魔芋熱潮快速蔓延,催生出了各種做法,烤魔芋、煮魔芋、煎魔芋、魔芋刺身、壽喜鍋……在常見的黑白兩色魔芋外,日本滋賀縣近江八幡市還有一種叫做“赤魔芋”的特產,形似血旺,是在普通魔芋粉制作加工過程中添加三氧化二鐵(Fe2O3)得來的。

此外,人們還會在魔芋制作中加入青海苔、豆乳、梅子、辣椒粉、酢橘、紫蘇等各種各樣的食材,制作出五彩繽紛的魔芋。每年的5月29日還被定為“魔芋日”,日本厚生省還明確規定中小學生配餐中必須有魔芋食品,可見日本人對魔芋的“愛之深、情之切”。

圖片來源:大場食品

2010年,國內一支考察隊進入日本,僅在山梨縣的一家西尺溪谷魔芋專賣店,就找到了200多種不同的魔芋食品。

隨著日本魔芋加工產業成熟,市場空間趨向穩定。據日本魔芋協會調查,2020年日本人均魔芋食品消費金額為621日元(按同期匯率折算約合40元人民幣),魔芋食品總消費額為765億日元。

邁步時代,發掘餐桌之外新場景

在日常飲食之外,魔芋在日本包裝食品領域較為典型的產品是魔芋面和魔芋果凍。

魔芋面研發初期的受眾人群是糖尿病患者,但隨著人們對碳水化合物攝入的控制,魔芋面逐漸走向大眾市場。日本紀文食品自2013年推出“0克糖面”產品以來,不斷豐富產品矩陣,成為超市和便利店的主打產品,到2020年累計出貨量已超過8000萬。此外,2016年起,該產品以“Healthy Noodle”的名稱在北美銷售,成為海外熱銷產品。

且0克糖面至今已迭代多次,最重要的一點是“如何提高面條的滿意度”。紀文食品依據消費者的期望進行改進,例如改變面條的成分和粗細,開發出圓面和細面條類型、不使用雞蛋和小麥作為原料,方便過敏體質的人食用。

并考慮到平時不做飯或不擅長做飯的群體,還推出了自帶調味醬汁的產品,簡單方便。因為春夏季節,人們偏愛冷食;而秋冬季節,人們偏愛溫暖身體的食物,所以此系列每個季節都會更新2-3款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

圖片來源:PRTIMES

在魔芋果凍方面,伴隨著零食的健康化趨勢,功能性魔芋果凍開始走向市場。2020年,三得利推出了“Puruhada Konnyaku Acerola Jelly”和“Same Aloe &White Grape Jelly”兩款產品,以富含葡萄糖神經酰胺為特點,稱其具有“鎖住皮膚水分”的能力。

圖片來源:PRTIMES

2021年,ORIHIRO關注到疫情時代人們對免疫保健產品的需求,推出產品“Purunto Konjac Jelly”血漿乳酸菌果凍,血漿乳桿菌是世界上首個據報道作用于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 (pDC) 的乳酸菌,有助于維持健康人的免疫功能。近年來,ORIHIRO陸續推出添加了乳酸菌、薔薇果精華、葡萄糖神經酰胺等具特定成分的蒟蒻果凍,以更多元的方式幫助消費者維持身體健康。

圖片來源:PRTIMES

食用價值之外,魔芋還廣泛應用在日化、化工、醫療等領域。3月1日,日本盛株式會社發售了一款“mai pair しろたまスクラブ”磨砂膏,使用100%天然魔芋提取物(葡甘露聚糖)和大米提取成分,實現溫和去角質的功效。TEE-FACTORY則用魔芋制造了冷凍魔芋海綿“Tsururin Kororin”,起到替代洗面奶和沐浴露的效果,更加的環保可持續。

圖片來源:PRTIMES

除了在下游遍地開花,魔芋在上游新技術開發中也占據著重要位置。

日本企業Sydecas(西德科斯有限公司)開發出的下一代魔芋原料NinjaPaste是一種以獨特技術保持魔芋糊狀的材料,通過與其他材料混合,增強目標纖維并形成魔芋凝膠,實現強力粘合成型。因此,可以在不使用小麥面筋、雞蛋或淀粉糖漿的情況下,利用原料的優點來制作蛋白質棒。目前,由NinjaPaste和蔬菜制成的可持續健康肉感已成功上市,既保留了蔬菜的鮮味也利用NinjaPaste實現了耐嚼口感。

圖片來源:NinjaFoods

03 中國魔芋還能如何發展?

從在日本的應用情況來看,魔芋在中國尚有開發空間。

提升消費認知,擴容市場空間

一方面,長期以來受制于我國飲食結構習慣,膳食纖維攝入情況并不理想,《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攝入量》中推薦的膳食纖維攝入量為25-30g/日,目前離推薦攝入量存在較大差距。

作為行業領軍企業,一致魔芋也指出:“隨著當前社會經濟發展與居民購買力增長,居民膳食結構將持續改善,膳食纖維也將愈發受到重視,這為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也為開發出健康美味的膳食纖維為人體提供必須的膳食纖維提供了良好的商業潛力。”

如今后疫情時代,消費者的健康意識愈加強烈,與日本魔芋飲食文化興起的背景相似,慢性病的預防、老齡化等趨勢愈加明顯,市場需求缺口不斷增大,就給了魔芋更好的發展空前,但前提是,企業需要是依據當前的市場需求針對性的展開產品研發,用更強的功效性以及更好的產品力取勝。

另一方面,當前國內消費者對魔芋的認知仍待提升。如魔芋精粉消費量,2020年中國大陸人均魔芋精粉消費量不足0.1kg,相比于周邊國家也處于較低水平,甚至不足日本的二十分之一。所以對于魔芋的消費者認知教育,也應該成為企業的重要戰略,提高消費者的認知水平,亦有利于魔芋整個市場的進一步擴大。

打造地域名片,助推經濟發展

在日本,魔芋不僅可以成為飲食文化,做成花式產品,還能為地方產業經濟做出重要貢獻,例如群馬縣。

據資料顯示,群馬縣是日本魔芋產量第一的地方,其出產的魔芋占日本總量的92%。但群馬縣并非只是一個單單出產魔芋的“生產機器”,而是利用文化傳播擴大當地的影響力。

借助旅游浪潮,群馬縣在當地修建了魔芋主題的體驗公園,消費者不僅可以購買到五花八門的魔芋產品,還可以參觀魔芋工廠,親自體驗魔芋的制作過程。

圖片來源:日本群馬縣觀光局微博

群馬縣政府還利用當地的留學生資源為國際化開拓了一條新路。2012年1月,群馬縣政府及該縣食品廠商、飯店店主等設立“魔芋海外戰略研究會”,邀請留學生們試吃提意見,協助開發新的魔芋產品,推進魔芋產業的國際化進程。

前文曾提到,在中國,魔芋也有較強的地域生長特性,主要生長在云、貴、川等地區,那么除了產業園之外的建設,還可以給魔芋融入更多的地方文化元素,或許能做到有場景、能體驗、有產品的產業帶發展,從地方旅游、服務業等角度也能進一步帶動魔芋市場教育。

總之,作為一種自帶“魔力”的食材,魔芋有潛力成為當下健康飲食浪潮的“主角”,背后的價值依然等待挖掘。

參考資料:

[1]《魔芋,你是從魔界來的芋頭嗎?》,日料棧

[2]《魔性,魔法,魔力,魔芋》,FoodWine吃好喝好

[3]《站在風口上的健康食材,魔芋行業內部數據大揭秘!》,檸檬創投社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邻水| 长寿区| 浪卡子县| 彭州市| 陵水| 博爱县| 乌拉特前旗| 乡城县| 西昌市| 射洪县| 桑植县| 内黄县| 玉环县| 祁门县| 深州市| 锡林浩特市| 额济纳旗| 扎鲁特旗| 军事| 禄丰县| 汉川市| 南京市| 西乌珠穆沁旗| 武城县| 白山市| 徐水县| 留坝县| 临汾市| 晋宁县| 灵璧县| 岳池县| 汾西县| 许昌市| 夏河县| 宝丰县| 内丘县| 桓台县| 于田县| 汶上县| 留坝县| 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