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礪石商業評論 周董石
1、防守的阿里
中國電商領域里最擅長進攻的阿里巴巴集團,近年做起了防守。放在三年前,這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2019年11月15日,阿里巴巴第二次赴港上市,張勇在就任集團董事局主席后的第一封致股東信中,對剛剛20歲的阿里充滿信心,豪言阿里要成為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
張勇的底氣,源于阿里電商遠超同行的業務體量。那一年,阿里淘寶天貓GMV總量近6萬億,排名第二的京東剛剛突破2萬億,拼多多還在1萬億左右。
面對老對手京東,阿里基于淘寶孵化出了中高端差異化品牌天貓商城。對于主打低價的拼多多,阿里2020年初上線了淘寶特價版,也就是后來的淘特。而早在2016年,阿里就布局了淘寶直播,這比抖音做直播電商還要早兩年。最初抖音還是阿里的盟友,做著為淘寶輸送流量的活兒。
即便在本地生活領域,阿里也不落下風,由口碑、餓了么、盒馬、飛豬、哈啰以及高德組成的業務矩陣群,與美團打的有來有回。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阿里國內電商是整個行業唯一的超級豪強。它只需坐鎮中場,揮動旗子,子業務便能“吊打”一切對手。
短短三年,這種格局徹底變了。據研究機構測算,2022年,拼多多GMV或超3萬億,抖音電商GMV接近1.5萬億。兩家新電商平臺合計GMV已達阿里國內電商業務的55%,這還不包含微信生態3萬億GMV的小程序私域電商,以及老對手京東。
以低價起家的拼多多,靠直播帶貨躥紅的抖音,外加借“種草”起家的內容電商小紅書,幾大平臺以嶄新、迅猛、層出不窮的進攻方式,蠶食著阿里國內電商份額。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2年,全國網上零售同比增長依次為16.5%、10.9%、14.1%、4%。電商增速整體下滑,支撐消費的環境也在急劇變化。國民經濟增速駛入新常態,疫情下消費疲軟,甚至持續60多年的人口自然增速也在2022年首次轉負......所有這些都推動了零售業底層邏輯的改變:人口紅利消失殆盡,市場進入存量博弈時代。
阿里國內電商不得不由攻轉守。首先是子業務的防守,比如2021年程道放在接手淘寶直播后進行了戰略收縮;再如大肆擴張的淘特開始節支,有計劃地裁撤部分虧損嚴重的業務......
到了2022年,大淘寶主站開始全面退守。一位長期隱于中后臺的“老人”,開始為阿里守業。其便是阿里的11號員工戴珊。
2、戴珊的“拿來主義”與反攻
2021年12月6日,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發布內部信,新設立“中國數字商業”和“海外數字商業”兩大板塊,宣布戴珊接替蔣凡出任中國數字商業板塊總裁,分管大淘寶(包含淘寶、天貓、阿里媽媽),B2C零售,淘菜菜,淘特等業務。
該板塊為阿里貢獻了近七成的收入,此前低調且不為外界熟知的戴珊,一下成為阿里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在掌舵國內電商業務前,戴珊孵化了主打下沉市場的淘寶特價版與淘菜菜。往前推,她做過阿里的首席人才官和首席客戶服務官,再之前她甚至還當過一線客服。客戶服務、運營管理以及B端突破能力,是戴珊的強項。
戴珊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對淘寶天貓的組織架構進行根本性改革。她取消了原有的事業群架構,設立產業運營及發展中心、平臺策略中心、用戶運營及發展中心三大中心,致力于打破淘寶與天貓的壁壘,造出一個統一的大淘寶。
此前,淘寶與天貓的關系相對混亂。淘寶孵化天貓后,產品運營仍然集中在淘寶一個APP上,但在商家層面兩者獨立運營,張凱夫負責淘寶商家,吹雪負責天貓商家。這就造成了淘寶供給天貓流量,但兩者彼此競爭商家資源的不平衡局面。組織架構調整后,淘寶天貓初步形成合力。
此后戴珊又做了一個大動作。她叫停了以GMV為增長目標的發展模式,數月后宣布了淘寶天貓“從交易到消費”的新戰略。這成為戴珊日后業務擴張與收縮的最重要依據。
打通組織架構并確立戰略方向后,戴珊開始圍繞淘寶主站,進行了大量“手術刀”式的業務調整,這幾乎貫穿了整個2022年。
在戴珊主導下,淘寶直播與逛逛的地位大幅提升,這兩個板塊的負責人分別是道放和千城。戴珊對他們的要求是:做好內容,讓大淘寶更有趣、更好逛。盡管都背負了內容任務,媒體也總將兩者放到一起說,但二者本質上是兩條不同的商業路徑。
直播的首要目標是賣貨,以即時交易量來評估成敗,內容只是輔助角色。而逛逛的核心是內容種草,最頂部“視頻”“發現”菜單可以依靠內容促成消費,也可以將好內容留存沉淀到“關注”菜單再消費,三者協作打造了一個閉合的消費鏈路。
本質講,直播代表的快消概念,體現的是阿里當下的交易變現力量。而逛逛代表的內容種草,則是一種長期消費主義理念。當下阿里雖然更依賴交易,未來卻要更倚重消費,這也是從交易到消費戰略邏輯所在。
戴珊對大淘寶的變革是全方位的、大刀闊斧的,但這一年阿里國內電商并沒有顯著的模式創新,也沒有積極擴張的主張與力量。在業務層面,抖音、快手兩大直播平臺走到了淘寶前面,而逛逛又被看作“偷師”小紅書,阿里儼然一副追趕者的模樣。
但這并不意味著阿里在一味防守。如果用一個詞匯描述2022年阿里國內電商的姿勢:那便是戰略防守下的戰術反攻。圍繞淘寶直播,戴珊打了幾場漂亮的反擊戰。比如,淘寶直播成為整個淘系2022年增長最快的業務之一;再者,淘寶直播成功地從如日中天的抖音手里搶來了交個朋友、遙望、無憂傳媒、東方甄選等多個頭部MCN機構。
精彩的出招,源于淘寶直播近年修煉的扎實內功。2021年,淘寶直播在戰略收縮中,做了幾件有意義的事。一是加大了對第二梯隊主播以及商家自播的扶持力度,提升了整體轉化率;二是做大貨品運營團隊規模,從豐富貨品池下功夫,為主播匹配更適合、更有吸引力的貨品。如今,淘寶直播近千人團隊中有三分之一的員工在圍繞貨品池下功夫。
主播能力的提升、貨品數量的擴大,以及二者適配性的提高,讓淘寶直播在與對手的競爭中找到了優勢。淘寶直播也在2022年守住并鞏固了基本盤。
逛逛對小紅書的比較優勢更為明顯,小紅書最缺乏的可供“拔草”的商品池,恰恰是逛逛的最大依仗。根據官方數據,2021年年底逛逛月活便超2.5億,日活也突破5000萬,一舉超越小紅書。兩者開始較勁,2022年年底小紅書的月活達到2.6億。反倒是2022年地位大幅提升的逛逛,至今未透露最新的月活數據。
從某種意義上講,整個2022年戴珊以一種“拿來主義-消化吸收-提升運用”的方式,倔強地守衛著阿里的電商主陣地。
2022年第四季度,淘寶天貓廣告及傭金收入同比下滑了9%,之前兩個季度下滑速度分別為10%、7%。考慮到第四季度疫情、零售紅利消失以及大淘寶戰略轉型等幾大因素,這個成績似乎也無法過多指摘。
2022年,大淘寶雖然還未完全從頹勢中走出,但已基本穩“定”下來,行業已經期待阿里的下一步動作了。
3、阿里要從何處進?
2023年,張勇吹響了阿里反攻的號角。
在2022年年底組織調整中,張勇說阿里要從“定”到“進”。還有一個版本,說張勇在內部也會強調從“守”到“進”。融合兩個版本便是一個更加清晰的脈絡:2022年及之前防守,2022年末至今逐漸穩定下來,2023年后要相機而進。
2022年,戴珊的工作重心,都在圍繞前兩件事展開。今年戴珊的首要任務,則是為阿里國內電商尋找更有力的業務支撐,開啟戰略反攻。
阿里近日傳出幾個消息:一個是阿里管理層確定了淘寶2023年的五大戰略,分別是直播、私域、內容化、本地零售和價格力(更加強調價格力),但具體策略尚不明確。另一個是2023年工作重點依然是“從交易走向消費”,進一步提高淘寶天貓的用戶體驗和客戶價值。第一個像手段,第二個似目標,二者殊途同歸。
聚焦五大戰略,淘寶直播以及本地零售服務,在2023年依然會繼續強化。但這幾塊業務已經基本邁入正軌,根本性變革的空間在縮小。而不管從戰略表述(強調)、客戶價值目標還是當下劍拔弩張的電商環境來看,價格力似乎更有看點。
去年11月,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強勢回歸后直言,低價是京東成功的最重要的武器,他甚至將價格放在比品質和服務更優先的位置。經過短暫醞釀,3月6日京東“百億補貼”跑步上線,劉強東迫不及待地要將低價優勢奪回來。從歷史看,這是京東第三次價格戰,第一次是2010年與當當打圖書戰;第二次是2012年前后與國美蘇寧打家電戰,如今是跟新電商開戰。
與京東相比,用戶“淘便宜好貨”模式,貫穿了淘寶的整個生命周期。但一切隨著拼多多的入局徹底變了。阿里的淘特、京東的京喜非但沒有遏制住拼多多的成長,反而雙雙深陷其中。
如今京東已經先一步應戰。大淘寶的“價格力”戰略也在不斷醞釀。可以預見,2023年電商的價格肉搏戰將會多么激烈。
在2022年第四季度電話會上,張勇被問及如何看待同行的低價補貼,他的回答是,價格是十分重要的客戶體驗,但僅通過低價補貼和低水平競爭無法改變格局,“只有技術和商業機制創新,才能真正讓商家把最好的商品和價格給到消費者,形成正循環。”
張勇的主張為戴珊掌舵的大淘寶確立了基本的價格策略。與京東的大干快上不同,大淘寶要依靠技術與商業創新,打造長期的價格力。這也意味著,百億補貼與阿里國內電商短期無緣,戴珊的戰略進攻很難從價格地帶發起。
在阿里的五大戰略中,只剩下了私域與內容化。從某種意義上看,內容化是大淘寶公域、私域的鏈接器。
在淘寶APP首頁最頂端,“訂閱”與“推薦”將淘寶分成了私域與公域兩大陣地。除了主界面不同之外,公域與私域在底部子菜單欄完全相同,這等于是將私域置于公域同等地位,也反復驗證了“公域對應即時交易,私域承載未來消費”的邏輯。
但私域不可一日建成,如何沉淀用戶是關鍵。戴珊的重要抓手是內容化。比如在內容化主陣地逛逛,其頂部“發現”“視頻”子菜單中有趣有料的內容,最終會引導用戶走向關注(私域)。
2023年,戴珊將逛逛與主頁推薦交由一人把控,逛逛中的優質內容還可以高頻出現在首頁中,公域也被進一步打通。
在公域促轉化形成交易,在私域凝聚用戶形成消費力,這是內容化戰略的核心邏輯。如今,公域內以直播促交易聲量越來越大、效果越來越明顯。3月7日晚,TVB淘寶直播間首場營業,便引來了485萬人圍觀,實現了2350萬交易額。
相比,逛逛自身以及大淘寶整個私域聲量日漸不顯。但承載消費的私域,卻是戴珊“從交易到消費”主張的核心一環。
不同于單純短視頻趣味化、碎片化,即來即走的特點,內容電商是一種更加明確、穩定的消費模式。用戶在私域的積累,就如搭建一個品類齊全的購物超市,平臺對癥下藥,就可以無限做長消費鏈,深挖消費潛力。這也極有可能是戴珊戰略進攻的主要突破口。
4、結語
從張勇2021年12月6日的內部信算起,戴珊已經掌舵大淘寶近500天。
總的來看,戴珊在掌舵大淘寶500天后,很好地完成了應對各個核心競爭對手的防守動作,穩住了阿里巴巴的電商基本盤。同時通過一系列的組織架構調整,重擺業務陣型,實現了淘寶與天貓兩個旗艦App的協同合力,并明確了未來“從交易到消費”的戰略發力點。
但在神仙打架的中國電商市場,這些還遠遠不夠,也不符合張勇最早對戴珊的期待。尤其在張勇明確提出“由定到進”的新階段時,便需要戴珊在“直播、私域、內容化、本地零售和價格力”等幾個核心戰略上找到更明確的戰略破局點,來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促使大淘寶重回增長。
在“守、定”方面已經做得不錯的戴珊,如何在未來幾年帶領大淘寶全面反攻,將是公眾對她最大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