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酒大數據中心
基建投資與酒業發展有著非常大的相關性。
對于消費品來說,基建投資前置可以強化其“自我加速”機制。從長遠來看,基建投資周期可能會提高商務活動的頻繁度,這就為酒類消費提供了更多的場景。
當下,更多的資金涌向了大基建,酒業的向上發展愈發堅韌。
截至3月5日,已有北京、上海、天津、廣西、內蒙古、寧夏、安徽、福建、甘肅、廣東、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江蘇、山東、四川、云南等18個省市區發布2023重大投資項目清單,總投資項目超過3萬個,總額超過41萬億元(僅統計公布投資額的總和)。
與去年同期相比,無論是項目還是總額,都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
除未披露確切清單的內蒙古、廣東之外,16個省市區重點項目名單中,涉酒項目達145個,主要分布在貴州、安徽、四川、河南、福建、山東等11個省市區。
145個重點項目涉及什么?
梳理上述145個涉酒項目可以發現,白酒的技改擴產項目為主要內容,尤其是在貴州。
3月10日,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透露,全國規上白酒企業釀酒總產量為671.24萬千升,同比下降5.58%。這已是白酒行業連續第六年出現產量下降。
在此背景下,各地上馬白酒增產闊能項目,會進一步導致產能過剩的危機嗎?
在宋書玉看來,高品質白酒產量依然有限,白酒產業整體產能過剩與優質白酒供給不足的結構性矛盾將長期存在。換言之,本輪技改擴產的落點在于強化優質基酒儲能,或許可以緩解上述結構性矛盾。
值得關注的是,當下的技改擴產并不只是單純地擴建生產基地,而是向著數字化、生態化轉型,符合產業轉型升級的要求。
與此同時,酒旅等綜合類項目的比重有所提升。
如今的酒業,正在走向消費升級時代、互聯時代、體驗時代和溝通時代,酒旅融合有助于在形象提升、文化重塑、品牌再造、營銷創新等方面推動企業乃至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而此類項目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可以助力中國酒業探索更多的成長可能性。
盡管白酒占據了涉酒項目的大多數,但此次涉及的品類仍稱得上是豐富多樣,覆蓋啤酒、葡萄酒、果酒、烈酒、茶酒等。
這恰好契合了中國酒業“各美其美 美美與共”的行業新格局。
悄然分化
去年同期,貴州、安徽分別以70個、24個酒類項目領跑各省酒業投資項目數量榜。而今,二者位次未變,但項目數量卻有升有降。
貴州重大涉酒項目共92個,增長31.43%。其中收尾項目10個,續建項目40個,新建項目31個,預備項目11個。據云酒頭條(微信號:云酒頭條)不完全統計,上述項目涉及產能超59萬噸,遠超貴州省在2022年約45萬噸的產量。
與白酒行業整體產量的連年下降相反,貴州白酒產量在近三年內是大幅上升,其營收也連年上升,2022年醬香白酒實現利潤總額974.8億元,占據了貴州十大工業產業利潤總額的69.18%,占全國白酒行業累計利潤總額(2201.72億元)的44.27%。
由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貴州涉酒項目的數量能夠一騎絕塵了。
與其大幅增長不同,安徽酒類項目的數量有所減少,較之去年同期減少了25%。其中,有7個A類項目、11個B類項目,包括傳統產業升級改造與文化產業。
近年來,酒業對釀酒源頭越來越重視,徽酒也是如此。古井貢酒在2021年就建立了古井貢酒糧食研究院,此次又開展了糧食與物資儲備庫項目,可以說是將“用好糧 釀好酒”的理念貫穿始終。
“穩”字當頭
排在酒業投資第三位的是四川,其項目數量不增不減仍是10個,以超出1個的成績“險勝”去年的“探花”河南。
從入選項目來看,川酒的發展方向仍然是規模化、智能化、助大扶強。此外其產區項目有所增加,有瀘州生態白酒產業集群基地項目、射洪市酒糧基地項目、中國白酒金三角優質醬酒基地項目(一期)等。
如今,“產區表達是中國白酒的核心表達”已是行業共識,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是中國酒業“十四五”期間的主旋律。
在四川這個大產區內,瀘州、宜賓、邛崍、綿竹、遂寧等產區都已漸次崛起。
從高舉“川酒振興”大旗,到推動川酒高質量發展,再到壯大白酒產業集群、打造產業鏈示范區,川酒一直以自己的節奏向前發展,并取得了產量、營收、產值等方面的重大突破,成為了中國酒業的“定盤星”。
河南的酒業項目出現“腰斬”,從去年的18個銳減到了如今的9個。
但從項目內容來看,卻也是豫酒穩步發展的寫照。9個涉酒項目中,4個是出自豫酒前三的企業,即仰韶、杜康與寶豐,且都是從綜合發展的層面出發。
自2017年提出“豫酒振興”以來,豫酒在政策端發力、產業端革新等方面,形成了一股向上的力量,雖然上升幅度不大,但一直走在穩步上升的道路上。
不可忽視的后繼力量
福建和山東,經濟發展處于不同賽道,在酒業的存在感也不可同日而語,但在酒業投資項目上卻是相差不大,同時也都比較豐富。
數量上,二者分別是5個與4個;分類上,二者皆涉及了白酒、啤酒以及文化產業,只是福建還包含了果酒,而山東的文化產業與葡萄酒有關。
業內人士表示,福建的酒類產業發展正在逐漸抬頭。
同樣開始“抬頭”的還有寧夏、云南、廣西、甘肅、海南。
寧夏專注于葡萄酒以及釀酒葡萄的生產種植,云南有白酒、烈酒的另一種樣子,廣西因地制宜,甘肅堅守傳統……而海南的項目雖然只是與酒相關的種業創新,但從諸多酒企“到海南去”,以及酒業創新與投資大會落戶海南等事件足以說明,海南與酒業的關系正在加深。
由此來看,在酒業投資增速加快、投資量級擴大的同時,投資區域也在拓展。
與貴州、安徽等地相比,這些區域的投資項目還很渺小,但酒業本就是由大大小小不同的生態構成,有大生態的飛速發展,也有小生態的生存空間。未來,他們或許能夠聚沙成塔,成為中國酒業不可忽視的后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