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紅周刊 秦佳麗
樓市漸暖,家居建材行業也跟著出現回暖勢頭。多位業內人士向《紅周刊》反饋,家居建材行業終端訂單量環比回升明顯。其中,有定制家居企業銷量增長兩至三成。
據定制家居、陶瓷、建筑裝飾領域業內人士向《紅周刊》反饋,這幾大行業最近暖風頻吹,包括有的行業銷售情況相比疫情期間大增二三成的喜訊,以及產品價格的相對穩定等。
如果從細分行業2022年業績對比來看,約7成定制家居企業實現業績增長或扭虧為盈,但部分陶瓷類建材裝飾企業業績仍陷在“寒冬”。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家居建材行業的整體回暖趨勢已經確立,各細分行業均在尋找新商機、新的利潤增長點。據《紅周刊》了解,部分家居建材企業推崇業務多元化,積極開發新能源、生物醫療等高端制造業客戶,謹慎對待房企的大宗業務,“除非是優質房企”。
定制家居銷量大增,家居建材市場價格整體趨穩
瑞德家居創始人顏端年最近忙于參加各類行業活動,比如2月份以來一波接一波的家居展銷會和家具博覽會,以及線下家居賣場的“3·15”系列促銷活動。“自疫情放開之后,整個家居行業都開始騷動起來,不像以前那樣沉默。從家居賣場到工廠源頭,年后都在做各式各樣的準備。”顏端年向《紅周刊》表示。
據其介紹,目前家居建材市場尚未完全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不過,同疫情期間相比,近期定制家居行業的銷量至少增加了百分之二三十。
經過疫情期間市場低谷期的行業出清,顏端年發現當前家居同行有了新變化。“大家不再像以前那樣習慣做單一的成品家居,大方向變成了做定制家居,比如把窗簾、燈飾等產品結合起來整裝定制。”顏端年解釋道,“成品家居銷售近年有一定困難,利潤率不斷下滑,行業競爭白熱化。業內索菲亞、歐派等大的家居企業最早推出了整裝模式,后續一些小品牌和小廠商也開始跟著做。”
與顏端年的感覺類似,多位陶瓷、建筑裝飾領域業內人士向《紅周刊》反饋銷售行情升溫。金螳螂副總裁陰皓明表示,相關提振政策帶動房地產市場復蘇背景下,建筑、家居行業同樣受益,從去年12月份以來,建筑市場回暖形勢明顯。金意陶品牌負責人關爾山指出:“據客戶反饋,終端訂單量有回升,價格沒有太大變化。”
家居建材市場近期已然傳遞出復蘇跡象。據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數據,由于剛性需求釋放、各類促銷政策及主題活動激發消費潛力,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自去年底開始環比回升。2022年12月及今年1月,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銷售額分別為718.25億元、783.95億元,環比上漲18%、9.15%。
不過,與去年原材料成本上漲掀起一輪家居建材提價潮不同,近期家居市場終端價格變化不大。顏端年介紹,家居生產原材料包括無紡布、海綿、五金、木材等。此前無紡布、五金成本有所上漲但已趨穩;木材成本則跟進口區域有關,如果是來自鄰近的東南亞市場,那么成本變化不大;而由于國內進口牛皮主要來自巴西,目前皮質材料方面可能因當地‘瘋牛病’受到影響。”
不過,顏瑞年認為,原材料價格上漲波動問題,近期在市場終端不會有顯著體現:“家居行業競爭還是激烈,大家反而在用各種促銷手段獲客,銷售價格沒有明顯抬升。”
《紅周刊》近日走訪多家線下家居門店了解到,盡管目前家居賣場銷量回升,但客單價有下調趨勢,客戶整體預算不如往年。某全屋定制家居門店設計師崔寧(化名)表示,目前客戶仍然看重價格,習慣在幾個門店之間來回比價,傾向定制中低端價位的產品。其所在門店便新近推出了“88折”優惠。
而作為傳統家居簽單量高峰季,崔寧將市場銷售行情轉暖更多寄希望于3月份。“不止我們指望3月,客戶也指望3月。”據介紹,“年前很多計劃裝修的客戶,臨到過年并不著急,直到關注‘3·15’期間的線下優惠活動。”
某頭部定制衣柜品牌門店工作人員也談道:“通常情況下一二月份是家居市場的銷售淡季,而每年3月幾乎都是家居裝修市場銷量最高的月份,一般“3·15”節點之前我們施行2022年的舊報價,之后就會延用2023年的報價,到時候基礎價格可能會有10%的漲幅。很多猶豫的客戶一到這個節點基本就能敲定。”
不過,與定制家居、陶瓷企業門店近期的“價格戰”不同。陰皓明認為,由于資源有限及市場需求釋放,建材市場價格穩步上調幾乎是一種長期趨勢。“一方面,國家現在環保令抓得很嚴,建材行業里面一些產能落后、環保不達標的小作坊正被行業出清,其結果是,在產業品質提升的同時,產品價格也會有一定幅度的上漲;另一方面,決定市場價格的無非是市場供需,現在需求量增加了,但供貨還是原來的水平,建材價格上漲是正常的事。”
“比如,公共建筑裝修的大量石材都來自天然大理石、天然礦場,屬于不可再生資源。金螳螂做裝修業務的時候會用到‘魚肚白’天然大理石,一種非常高端的石材,十年前價格大約在6000元/平方米,現在價格在14000元-15000元/平方米。由于市場供應比較稀缺、礦場越來越少,會導致它的價格越來越高。”陰皓明解釋說。
定制家居企業實現業績反轉,建筑裝飾企業仍在“泥潭”
事實上,家居企業的復蘇趨勢,在2022年度業績預告上已經初步體現,《紅周刊》了解到,近一年經過加強大宗工程業務的風險控制,定制家居企業多數實現業績反轉。不過,建材家居其他行業細分板塊表現分化,部分建筑裝飾類企業尚未擺脫上游房地產行業債務違約,導致公司應收賬款增加,業績明顯下滑。
據同花順iFind數據,目前發布2022年度業績預告的10家定制家居企業中,有7家預計均實現盈利和凈利潤增長。其中,歐派家居、索菲亞、好萊客預計實現凈利潤規模居前,分別預計實現凈利潤26.66億元至27.99億元、9.5億元至11億元、4.05億元至4.7億元,同比增長幅度為0%至5%、675%至797%、520%至620%。
此外,皮阿諾、我樂家居、美之高、頂固集創等近期均披露業績預喜公告,2022年度凈利潤增幅超過100%,其中皮阿諾、我樂家居、頂固集創3家實現扭虧為盈。
計提減值風險逐漸出清,是定制家居企業扭轉業績頹勢的重要原因。前述扭虧為盈的公司普遍提到,公司2021年度計提各項減值損失合并報表凈利潤基數較小,而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公司2022年度預計計提各項減值損失同比大幅減少。
以皮阿諾和頂固集創為例,《紅周刊》了解到,2021年,皮阿諾、頂固集創計提減值損失分別為9.8億元和2億元,達該年凈利潤虧損額度136%、230%。其中,皮阿諾涉及恒大集團、中南集團、中國奧園、海倫堡4家出險房企的計提壞賬準備達4.65億元。而在最新年度業績預告中,兩家企業均表示本報告期公司強化業務風險管理,計提的應收款項信用減值損失較上年同比減少,凈利潤對比上年增長幅度較大。
與定制家居企業業績反轉形成對比,以陶企為代表的建筑裝飾板塊逾六成企業預計錄得凈利潤虧損。據iFind數據,目前發布2022年度業績預告的19家A股建筑裝飾類企業中有12家企業預虧。其中,錄得年度業績首虧的帝歐家居、蒙娜麗莎虧損規模最大,分別預計實現凈利潤-16億元至-12億元,-4.6億元至-3.2億元,同比降幅達1836%至2414%、201%至246%。
該類建筑裝飾企業尚未擺脫上游房地產行業的債務違約風險。業績預告顯示,報告期公司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逾期顯著增加而造成的計提信用減值損失,是前述建筑裝飾企業凈利潤下滑的重要原因。結合蒙娜麗莎披露的《關于2022年半年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2022年半年度公司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損失合計5.36億元,達報告期內凈利潤虧損金額的108%,其中,公司就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等債權計提信用減值損失涉及融創、綠地、陽光城、榮盛等10余家房地產客戶。
對于家居建材市場的分化表現,顏端年認為,這與產品特質和市場需求有關:“與面向精裝修市場的定制家居板塊不同,陶瓷、建筑裝飾板塊以固定成品為主,很難根據消費者千變萬化的需求定制,尤其是C端客戶群體方面,目前90后消費群體個性化追求比較多樣。”
家居建材企業尋求業務多元化,謹慎選擇地產商合作
《紅周刊》了解到,由于因房地產企業深度捆綁而遭致業績拖累,近年家居建材企業普遍收縮大宗業務或戰略工程業務,將重心放在資金流動性更強的工程經銷商業務或零售業務渠道。
譬如,皮阿諾在2022年度業績預告中表示,其將防范風險放在首位,聚焦保利、中海、華潤、遠洋等央國企地產商,大宗工程業務總量戰略性下滑,另積極拓展工程經銷商業務;蒙娜麗莎表示,2022年公司戰略工程渠道因采取謹慎策略,主動收縮部分風險較大的房地產客戶訂單,戰略工程渠道營業收入下降。
據企業去年中期業績公告,2022年上半年,蒙娜麗莎經銷業務銷售收入16.41億元,同比增長7.31%;工程戰略業務銷售收入12.53億元,同比下降15.56%。同期皮阿諾零售業務營收3.61億元,同比增長6.77%;大宗工程業務營收1.99億元,同比減少59.60%。
不過,盡管過去一年家居建材企業收縮房地產集采工程業務,但有業內人士表示,B端大宗業務仍然具備廣闊的市場需求。“之前我們跟恒大合作,應收賬款壓力確實比較大。接下來不至于說完全不跟地產商合作,但會選擇優質的地產商客戶,要求付款有保障,不要抵房、商票等。”陰皓明補充道,“家居建材行業業務結構還可以多元化。以往我們的客戶以地產商為主,現在可以向生物醫療、新能源汽車等高端制造業客戶轉型;再是跟國家整體經濟形勢合拍,例如在城市更新領域尋找更多客戶。”
顏端年表示,其依然會拓展B端渠道。“比如我們之前重點放在了C端零售板塊,但接下來會開始面向華為、富士康等大型企業,以及醫療機構、學校等開展集采業務;再是順應國家正在推行老城區改造,推進‘家居下鄉’業務——這跟以前家電下鄉業務不同,家居屬于大件物品,很多老城區客戶群體置換和處理起來比較困難,需要以舊換新。”
關于該輪家居建材市場環比復蘇是否具備可持續性,顏端年持樂預期。在其看來,除了因疫情限制減少、行業利好政策持續推出,大量小型廠家和商家在三年疫情期間的淘汰出局,也使得目前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顏端年認為,定制家居板塊將迎來發展紅利。“家居建材市場細分領域發展不是特別均衡。目前定制家居板塊增長比較明顯,未來應該會有3—5年的紅利期。業內例如索菲亞、歐派家居、好萊客等定制家居業務這幾年都在增長。部分做成品家居的企業,都在進軍定制市場。”
不過,陰皓明認為,建材行業接下來的走勢一定程度上取決于相關政策的可持續性,以及房地產市場復蘇表現:“如果后續相關政策能夠持續貫徹并且優化,那么其對地產上下游產業鏈都是有促進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