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子象
時隔12年,韓國總統即將再次踏上日本領土。3月9日,韓國總統辦公室通報,總統尹錫悅將在16日應邀訪問日本。這將是2011年以來,韓國總統首次對日本進行國事訪問。
這一消息來得并不意外。3天前,尹錫悅政府宣布重磅計劃稱,放棄要求日本公司對韓國戰時勞工受害者的賠償,并將主導建立一個基金會負責賠償事宜,資金主要來自曾受益過日本賠償政策的韓國公司。韓國政府同時表示希望日本企業能夠自愿出資。
戰時勞工賠償問題是日韓之間難解的眾多歷史恩怨之一。1910年至1945年,日本在占領朝鮮半島期間,強迫約75萬韓國人充當勞工、20萬韓國女性成為“慰安婦”。
2018年,韓國最高法院裁決兩家日本公司(新日鐵和三菱重工)對15名韓國戰時勞工進行賠償。日本政府拒絕接受,堅稱兩國在1965年恢復外交關系時,就已經解決了所有的戰時賠償問題,同時做出激烈反應,限制向韓國出口高科技材料,甚至將韓國從優先貿易伙伴名單中刪除。韓國指責日本將貿易問題武器化,訴諸世貿組織的同時,還威脅終止軍事情報共享協議。兩國關系自此跌至谷底。
在兩國多年的對峙和拉扯后,尹錫悅政府的最新舉動標志著韓國的巨大讓步。斯坦福大學國際政策講師斯奈德 (Daniel Sneider) 稱韓國做出了巨大妥協,在推動兩國關系正常化進程中,“韓國的貢獻遠遠超過日本”。日本靜岡大學政治學教授Susumu Kohari表示,與日本仍然堅持拒絕賠償或道歉的做法相比,尹錫悅政府正在讓步。
尹錫悅政府的妥協,表明韓國將鞏固美日韓的安全伙伴關系置于更優先地位。美國一直致力于撮合這兩個亞洲盟友間的關系,以幫助其應對朝鮮和中國。對于韓國的最新政策,美國總統拜登稱其為“開創性新篇章”。
尹錫悅自去年5月上臺以來,堅持“面向未來”的對日政策,他將改善對日關系作為主要外交目標之一。幾個月來,日韓關系不斷出現改善跡象,兩國領導人在大型國際會議期間已經舉行了三次會晤。在本月初的一次內閣會議上,尹錫悅將日本定位為“合作伙伴”,他稱“日本已經從一個軍國主義侵略者變成了與我們共享普世價值觀,以及在安全、經濟、科技和全球議程上合作的伙伴”。
對于尹錫悅的示好,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歡迎,稱其為“將日韓關系恢復到健康狀態的手段”。在尹錫悅的讓步計劃宣布數小時后,兩國貿易部門就表示將開展談判恢復貿易關系,韓國還暫停了就日本貿易限制向世貿組織提起的訴訟。在這種背景下,尹錫悅的官宣訪日自然“水到渠成”。
不過,日本共同社表示,韓國政府解決與日本的戰時勞工問題是出于現實考慮,但不太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兩國間長期存在的棘手問題。實際上,日本國內也有擔憂,認為反日輿論高漲可能促使韓國政府日后為了支持率而突然推翻這一計劃,或者下屆政府上臺后推翻目前的對日友好政策。
然而,對于尹錫悅來說,此舉將為他帶來近在眼前的收益,在對外政策方面為他帶來更多話語權。在尹錫悅宣布對日和解新政策的第二天,白宮就宣布尹錫悅將在4月26日訪美,將為其舉行盛大的正裝歡迎晚宴。首爾國民大學日本問題專家Lee Won-deok表示,屆時尹錫悅將有更多外交影響力,因為通過與日本進行更密切合作應對地區挑戰,他已經解決了華盛頓的急迫需求。
不過,就韓國國內來說,尹錫悅正在進行的是一場政治賭博。在韓國反對派以及不少韓國民眾看來,尹錫悅此舉是為取悅美國而對日本做出的羞辱式讓步。反日情緒一直主導著韓國政壇和民間情緒,對宿敵的軟弱讓步,在韓國是相當嚴厲的指控。
實際上,尹錫悅的最新政策在韓國引發了強烈反彈。反對派稱尹錫悅的最新政策是韓日關系史上最嚴重的外交災難之一,53名在野黨議員發表聯合聲明稱,“受害國韓國正向加害國日本跪下投降”。對大部分普通韓國民眾來說,這一方案也是難以接受。在方案正式宣布之前,在今年1月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中,64%的韓國受訪者反對這樣的解決方案,23%的人支持。
在尹錫悅宣布最新政策的第二天,韓國戰時勞工受害者之一Yang Geum-deok坐著輪椅走上街頭抗議。現年95歲的她曾在十幾歲時被強制征召到三菱重工的飛機制造廠工作。在接受媒體現場采訪時,她表示自己需要的是日本的直接賠款以及重新道歉,拒絕接受尹錫悅安排的此種賠償協議。“我不知道尹錫悅來自哪里,他真的是韓國人嗎?即便餓死,我也不會接受這樣的賠償,”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