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銷冠”比亞迪都降價,新能源汽車賣一輛虧一輛?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銷冠”比亞迪都降價,新能源汽車賣一輛虧一輛?

今年新能源汽車2月銷量回暖,但“燒錢換量”的故事還在持續。

文| IT時報記者 孫妍

編輯|林斐 孫妍

特斯拉降價,逼得新能源汽車幾乎全線降價,燃油車也被逼上降價路,東風降幅最大,21萬元的東風雪鐵龍降價9萬元,相當于6折,但主要是由于湖北地區的高補貼。

汽車降價潮來了?2022年燃油車絕大多數銷量同比下跌17%左右,燃油車急了。

另一邊,今年新能源汽車2月銷量回暖,但“燒錢換量”的故事還在持續。

最近某家新能源車企尋求融資,一位投資人聽完路演后只問了一句:“你們凈利潤能達到多少?”得到的答案是不足3%。這位投資人后來談及此事時說道:“賣二十幾萬的車只賺幾千塊,那我還不如把錢存在銀行生利息。”

對新能源車企來說,以銷量換規模,才能解決當下的融資困局。

特斯拉最先舉起價格戰的大旗,把“蔚小理”逼上了絕路。

據《IT時報》調查,在上海,蔚來最高降7萬元,小鵬最高降5萬元,只有三家中銷量最高的理想較為佛系,僅提供1萬元的上海本地燃油藍牌換新能源綠牌補貼。

賺錢能力僅次于特斯拉的比亞迪也扛不住壓力,比亞迪銷售人員向《IT時報》透露,一個月內經歷了兩次降價,浙江地區最大降幅是1萬元。

國家新能源補貼于2022年12月31日終止, “國補”退潮期前迎來了一波搶購后,新能源汽車便賣不動了,2023年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巨幅下跌,批發銷量38.9萬輛,同比下降7.3%,環比下降48.2%。

而且搶購也提前“預支”了一部分購車需求,最明顯的是,春節假期后,老司機們都切身體會到上海街頭變堵了,小區里的綠牌占比高了。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車賣一輛虧一輛。縱觀全球主流新能源汽車企業,能盈利的只有特斯拉和比亞迪兩家而已。

據不完全統計,A股13家上市車企披露2022年度的業績預告,5家車企虧損,除了一騎絕塵的比亞迪以外,其他盈利的車企利潤來源還是靠賣傳統燃油車。造車新勢力“蔚小理”更是賣一輛虧一輛。

2月初,理想員工在脈脈上吐槽年終獎“打半折”引發熱議,網友調侃道:“對外宣稱銷量第一,對內公布銷量不達標。”

2022年前三季度,理想單季度凈虧損連續環比擴大,第三季度凈虧損16.46億元,是第一季度0.1億元的165倍。

即便如此,理想的毛利潤也高于蔚來和小鵬,2022年前兩季度均超過20%,蔚來2022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為13%~15%,小鵬則保持在11%~14%。

汽車的制造成本主要取決于生產規模,2022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以186.35萬輛的全年銷量打敗特斯拉成為全球“銷冠”,此前,特斯拉已穩坐三年銷冠的寶座。

造車新勢力“蔚小理”遠沒有達到比亞迪和特斯拉的規模效應,2022全年,“蔚小理”中賣得最好的理想累計交付13萬輛,連比亞迪的零頭都差很遠很遠。

另外在5家虧損的A股上市車企中,就有與華為合作的3家車企:北汽藍谷、賽力斯和江淮汽車。

這三家車企都與華為有智選車的合作,但華為救得了它們嗎?

近日有媒體曝出華為內部會議紀要,車BU CEO余承東非常有信心地表示,“全球汽車行業在大洗牌,就像十幾年前的手機行業一樣,可能會死掉一大批,我相信跟我們緊密合作的廠家一定能成為少數幸存者。”

但是,合作車企交出的成績單著實會讓余承東壓力很大。2022年,北汽新能源的總銷量僅為5.02萬輛,作為對比,新能源車企第二梯隊的零跑和哪吒銷量則為11.11萬輛和15.2萬輛。

北汽是第一家站出來與華為合作HI模式的車企,但極狐并沒有在市場上掀起巨浪,2022年北汽新能源母公司北汽藍谷凈利潤預虧52~58億元,短短三年時間,北汽藍谷累計虧損超過169億元。

為扭轉銷量困局,北汽與華為在2024年推出智選車,不同于極狐的合作模式,華為深入造車環節,而且進入華為的渠道銷售,一改以往車企為主導的HI模式。

華為定下的目標是,要讓合作伙伴在兩年內盈利。雖然仍是虧損狀態,但與華為合作的車企贏得了市場和用戶的關注,2月21日傳出與華為以智選模式合作后,江淮汽車當日大漲8%。在此之前,賽力斯卻因海報Logo變更以及華為研發人員大量撤離的傳言而股價跳水,2月14日賽力斯股價一度跌超5%。

汽車行業圈外人會覺得,車企都怕華為下場造車搶飯碗,但車企真正擔心的是,命脈握在電池廠商寧德時代手里。

“天下苦寧王久矣。”從寧德時代2022年度財報來看,毛利率為18.95%,凈利率為9.33%,僅看凈利率并非暴利,但是凈利潤總額為291億元。這是什么概念?從目前公布2022年財報的車企來看,凈利潤排名前三的車企比亞迪、長城汽車和長安汽車加起來,才能跟一個寧德時代抗衡。

真應了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的那句“車企給寧德時代打工”“動力電池成本已經占到我們汽車的60%,且不斷增加。”當時,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就坐在臺下。

比亞迪能夠在2022全年掙得凈利潤160~170億元,主要歸功于自研電池。多位內部員工都認為,其實比亞迪的銷量不如前年,之所以去年能保持較好的盈利情況,不僅是因為賣得好有規模效應,更是由于自研的刀片電池。

公開資料顯示,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市占率為48.2%,比亞迪則為23.4%,對車企來說,寧德時代的議價權很強。

車企自然將矛頭對準寧德時代,鋰礦價格上漲的“鍋”也一并讓它背了。

2019年碳酸鋰均價為4萬元/噸,2022年碳酸鋰均價漲至60萬元,15倍的漲幅。

最近碳酸鋰價格持續下跌,2月28日已跌破40萬元/噸,寧德時代也于近日向車企推出“鋰礦返利”計劃,看似向車企讓利,但細讀其核心條款:未來三年,一部分動力電池的碳酸鋰價格以20萬元/噸結算,但車企需要將80%的電池采購量承諾給寧德時代。這不就是 “對賭”嗎?

而在此計劃官宣之前的幾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成本調查中心剛剛前往寧德時代調研。

賣一輛虧一輛,靠融資輸血是不可持續的,“去寧化”是車企必然要跨出的一步。

蔚來計劃在合肥建一座電池工廠的傳聞甚囂塵上,加入了廣汽等車企的自研電池隊伍。馬斯克也給上游下了最后通牒:“鋰的價格已經到了瘋狂的水平!特斯拉可能不得不直接進入(鋰礦)開采和精煉領域。”

及時止損,才能狂飆。

排版/ 季嘉穎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比亞迪

9.5k
  • 超廣東近10萬輛,安徽一季度汽車產量居全國第一
  • 三家中國汽車制造商凈利超百億,只有一家公司由盈轉虧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銷冠”比亞迪都降價,新能源汽車賣一輛虧一輛?

今年新能源汽車2月銷量回暖,但“燒錢換量”的故事還在持續。

文| IT時報記者 孫妍

編輯|林斐 孫妍

特斯拉降價,逼得新能源汽車幾乎全線降價,燃油車也被逼上降價路,東風降幅最大,21萬元的東風雪鐵龍降價9萬元,相當于6折,但主要是由于湖北地區的高補貼。

汽車降價潮來了?2022年燃油車絕大多數銷量同比下跌17%左右,燃油車急了。

另一邊,今年新能源汽車2月銷量回暖,但“燒錢換量”的故事還在持續。

最近某家新能源車企尋求融資,一位投資人聽完路演后只問了一句:“你們凈利潤能達到多少?”得到的答案是不足3%。這位投資人后來談及此事時說道:“賣二十幾萬的車只賺幾千塊,那我還不如把錢存在銀行生利息。”

對新能源車企來說,以銷量換規模,才能解決當下的融資困局。

特斯拉最先舉起價格戰的大旗,把“蔚小理”逼上了絕路。

據《IT時報》調查,在上海,蔚來最高降7萬元,小鵬最高降5萬元,只有三家中銷量最高的理想較為佛系,僅提供1萬元的上海本地燃油藍牌換新能源綠牌補貼。

賺錢能力僅次于特斯拉的比亞迪也扛不住壓力,比亞迪銷售人員向《IT時報》透露,一個月內經歷了兩次降價,浙江地區最大降幅是1萬元。

國家新能源補貼于2022年12月31日終止, “國補”退潮期前迎來了一波搶購后,新能源汽車便賣不動了,2023年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巨幅下跌,批發銷量38.9萬輛,同比下降7.3%,環比下降48.2%。

而且搶購也提前“預支”了一部分購車需求,最明顯的是,春節假期后,老司機們都切身體會到上海街頭變堵了,小區里的綠牌占比高了。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車賣一輛虧一輛。縱觀全球主流新能源汽車企業,能盈利的只有特斯拉和比亞迪兩家而已。

據不完全統計,A股13家上市車企披露2022年度的業績預告,5家車企虧損,除了一騎絕塵的比亞迪以外,其他盈利的車企利潤來源還是靠賣傳統燃油車。造車新勢力“蔚小理”更是賣一輛虧一輛。

2月初,理想員工在脈脈上吐槽年終獎“打半折”引發熱議,網友調侃道:“對外宣稱銷量第一,對內公布銷量不達標。”

2022年前三季度,理想單季度凈虧損連續環比擴大,第三季度凈虧損16.46億元,是第一季度0.1億元的165倍。

即便如此,理想的毛利潤也高于蔚來和小鵬,2022年前兩季度均超過20%,蔚來2022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為13%~15%,小鵬則保持在11%~14%。

汽車的制造成本主要取決于生產規模,2022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以186.35萬輛的全年銷量打敗特斯拉成為全球“銷冠”,此前,特斯拉已穩坐三年銷冠的寶座。

造車新勢力“蔚小理”遠沒有達到比亞迪和特斯拉的規模效應,2022全年,“蔚小理”中賣得最好的理想累計交付13萬輛,連比亞迪的零頭都差很遠很遠。

另外在5家虧損的A股上市車企中,就有與華為合作的3家車企:北汽藍谷、賽力斯和江淮汽車。

這三家車企都與華為有智選車的合作,但華為救得了它們嗎?

近日有媒體曝出華為內部會議紀要,車BU CEO余承東非常有信心地表示,“全球汽車行業在大洗牌,就像十幾年前的手機行業一樣,可能會死掉一大批,我相信跟我們緊密合作的廠家一定能成為少數幸存者。”

但是,合作車企交出的成績單著實會讓余承東壓力很大。2022年,北汽新能源的總銷量僅為5.02萬輛,作為對比,新能源車企第二梯隊的零跑和哪吒銷量則為11.11萬輛和15.2萬輛。

北汽是第一家站出來與華為合作HI模式的車企,但極狐并沒有在市場上掀起巨浪,2022年北汽新能源母公司北汽藍谷凈利潤預虧52~58億元,短短三年時間,北汽藍谷累計虧損超過169億元。

為扭轉銷量困局,北汽與華為在2024年推出智選車,不同于極狐的合作模式,華為深入造車環節,而且進入華為的渠道銷售,一改以往車企為主導的HI模式。

華為定下的目標是,要讓合作伙伴在兩年內盈利。雖然仍是虧損狀態,但與華為合作的車企贏得了市場和用戶的關注,2月21日傳出與華為以智選模式合作后,江淮汽車當日大漲8%。在此之前,賽力斯卻因海報Logo變更以及華為研發人員大量撤離的傳言而股價跳水,2月14日賽力斯股價一度跌超5%。

汽車行業圈外人會覺得,車企都怕華為下場造車搶飯碗,但車企真正擔心的是,命脈握在電池廠商寧德時代手里。

“天下苦寧王久矣。”從寧德時代2022年度財報來看,毛利率為18.95%,凈利率為9.33%,僅看凈利率并非暴利,但是凈利潤總額為291億元。這是什么概念?從目前公布2022年財報的車企來看,凈利潤排名前三的車企比亞迪、長城汽車和長安汽車加起來,才能跟一個寧德時代抗衡。

真應了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的那句“車企給寧德時代打工”“動力電池成本已經占到我們汽車的60%,且不斷增加。”當時,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就坐在臺下。

比亞迪能夠在2022全年掙得凈利潤160~170億元,主要歸功于自研電池。多位內部員工都認為,其實比亞迪的銷量不如前年,之所以去年能保持較好的盈利情況,不僅是因為賣得好有規模效應,更是由于自研的刀片電池。

公開資料顯示,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市占率為48.2%,比亞迪則為23.4%,對車企來說,寧德時代的議價權很強。

車企自然將矛頭對準寧德時代,鋰礦價格上漲的“鍋”也一并讓它背了。

2019年碳酸鋰均價為4萬元/噸,2022年碳酸鋰均價漲至60萬元,15倍的漲幅。

最近碳酸鋰價格持續下跌,2月28日已跌破40萬元/噸,寧德時代也于近日向車企推出“鋰礦返利”計劃,看似向車企讓利,但細讀其核心條款:未來三年,一部分動力電池的碳酸鋰價格以20萬元/噸結算,但車企需要將80%的電池采購量承諾給寧德時代。這不就是 “對賭”嗎?

而在此計劃官宣之前的幾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成本調查中心剛剛前往寧德時代調研。

賣一輛虧一輛,靠融資輸血是不可持續的,“去寧化”是車企必然要跨出的一步。

蔚來計劃在合肥建一座電池工廠的傳聞甚囂塵上,加入了廣汽等車企的自研電池隊伍。馬斯克也給上游下了最后通牒:“鋰的價格已經到了瘋狂的水平!特斯拉可能不得不直接進入(鋰礦)開采和精煉領域。”

及時止損,才能狂飆。

排版/ 季嘉穎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历史| 增城市| 同仁县| 盐山县| 神农架林区| 寿阳县| 莱阳市| 韩城市| 彩票| 郎溪县| 夏津县| 应城市| 玉山县| 海阳市| 徐水县| 塔城市| 莫力| 泸西县| 万州区| 南丰县| 白城市| 叶城县| 惠水县| 乐平市| 保定市| 遵义市| 新化县| 清水河县| 无极县| 屏边| 屯门区| 上高县| 邢台县| 望谟县| 新郑市| 抚州市| 右玉县| 灵石县| 台山市| 怀安县| 凯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