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林子人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自2022年12月30日音樂劇《劇院魅影》中文版宣布了三位中國魅影的扮演者為阿云嘎、劉令飛、何亮辰以來,觀眾們就對女主角克里斯汀·戴伊的卡司充滿了好奇與猜測。經過7個月的漫長選拔,最終確認克里斯汀將由楊陳秀一、潘杭葦、林韶飾演。5月3日起,中文版《劇院魅影》將在上海開啟全國巡演。
克里斯汀是《劇院魅影》中的靈魂人物。這個角色對于演員的演唱和演繹能力要求都相當之高:她需要具備少女般的柔弱與天真,又要有豐沛的情感表達;在聲樂能力和舞蹈表現上,實力必須過硬。《劇院魅影》中文版音樂監督克莉絲汀·布洛姬表示:“理想中的克里斯汀是一位美麗的歌者,她需要兼備歌劇的正統唱法與音樂劇的表演能力。在聲樂層面,克里斯汀音域跨度極高,最高需要達到High E;同時為劇中芭蕾舞團的舞者,還需要具備良好的舞蹈能力。”
1986年《劇院魅影》首演時,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作為“初代克里斯汀”登臺,在音樂劇史上留下了雋永一筆。之后的37年間,席愛拉·博格斯(Sierra Boggess)、艾莉·愛沃特(Ali Ewoldt)等各具特色的克里斯汀也為劇迷所津津樂道。
中文版的三位女演員經過了五六輪線上線下面試,最終敲定。三位此前均已在歌劇領域嶄露頭角,但此次是她們第一次參演音樂劇。《劇院魅影》作為一部有跨界感的音樂劇作品——故事發生在巴黎歌劇院內,克里斯汀的設定是一位天賦異稟的女高音歌者兼芭蕾舞者,韋伯在創作本劇音樂時也借鑒了非常多的歌劇元素。
在接受界面文化(ID: Booksandfun)采訪時,楊陳秀一指出,在歌劇領域,觀眾關注更多的是表演者優美的聲音,而音樂劇強調更多的是表演者是否能通過演唱講述故事。《劇院魅影》既有傳統歌劇對聲樂的要求,也有音樂劇對故事感的要求,對演員來說是一個綜合能力的挑戰。

潘杭葦和林韶表示,她們會在飾演克里斯汀時琢磨如何呈現美聲和通俗的跨界感。潘杭葦說,“比如我們咬字的輕重,唱歌的發聲位置,讓觀眾能夠聽清楚唱詞的情況下又有共鳴腔體,不失掉(歌劇)音樂風格,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林韶發現,近年來用美通跨界的方式演繹國外經典作品得到了更多觀眾的喜愛和追捧,這種演唱形式勢必會成為與國際接軌的一個必然趨勢,“比如莎拉·布萊曼的歌聲既有陽春白雪的優雅,又有大眾喜愛的動聽和流行元素。全世界很多延長甲都在進行跨界嘗試,包括美聲圈內的韓國歌唱家曹秀美。她們都是值得我去學習和借鑒的。”
作為中國的首批“克里斯汀”,她們是如何理解這個角色的呢?潘杭葦認為,《劇院魅影》是以魅影為第一視角講述的故事,他對愛情的向往、性格中正邪交織的復雜性在音樂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在她的理解中,飾演克里斯汀這個角色時,除了要表現好她天真、浪漫、活潑的感覺之外,還要有幫助呈現魅影人物復雜性的意識。

楊陳秀一詼諧地將《劇院魅影》稱為“懵懂少女打工記”,“(克里斯汀)一開始是一個不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的人,她遇到了一些人一些事,在這個過程當中找到了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逐漸抓到了自己的力量,知道自己的人生其實在自己手上。”林韶也認為,《劇院魅影》不僅是一個關于魅影自我救贖的故事,更講述了克里斯汀的個人成長——她從一個普通的舞女蛻變為著名的歌劇女演員,她有超凡的天賦,也有狂熱的向往和加倍的努力。她對舞臺的向往,在一定程度上與魅影對光明和愛的渴望是相通的。
“從單純到成熟,克里斯汀從依賴魅影到學會自主選擇,自立自強,逃離魅影,與勞爾站在一起,我覺得她也打破了很多內心原本的枷鎖,成為一個光芒四射的大女主。”她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