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徐寧
3月7日舉行的朗盛品牌活動日上,朗盛亞太區總裁錢明誠表示,隨著中國宏觀經濟復蘇,預計今年下半年公司在華業績將有所反彈。
他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化學品市場,占據全球所有化學品銷售額的40%,預計到2030年占比將會接近一半。
去年前三季度,朗盛營收6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51億元),同比增長38%;凈利潤2.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0億元),同比增長約14%。該公司尚未公布2022年全年的財報。
朗盛董事會主席常牧天去年11月對外表示,全球部分地區的化學品需求已出現下降,同時,能源價格進一步上漲以及經濟衰退帶來的威脅,使得公司面對的外部形勢在去年四季度日益嚴峻。
朗盛的總部位于德國科隆。2004年,拜耳集團進行戰略重整分拆,將其化學品業務和部分聚合物業務進行了剝離,朗盛隨之誕生。
據錢明誠介紹,此前朗盛是全球最大的合成橡膠生產商。近年來,公司在不斷進行業務重組,以專注于進入波動性更小、利潤更平穩的業務。
朗盛計劃將自身業務精簡為高品質中間體、特殊添加劑以及消費者保護三個業務板塊。此前公司還擁有工程材料業務板塊,該板塊業務包括高性能材料業務部和聚氨酯系統業務部。
去年6月,朗盛宣布與安宏資本組建一家高性能工程聚合物合資企業。該合資企業計劃以3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61.83億元)的價格,收購荷蘭皇家帝斯曼集團(DEM)的工程材料業務。朗盛還會將自身的高性能材料業務部并入該合資企業,并在兩年內為聚氨酯系統業務部尋求外部發展機會。
朗盛近日公告稱,目前主管部門已經批準了上述合資企業的業務合并許可,該項交易預計將不遲于今年4月初完成。
此外,電池化學品業務和消費者保護業務是朗盛十分看好的發展領域。2021年4月,朗盛與鋰電池材料制造商天賜材料(002709.SZ)合作,進軍電池化學品行業。
錢明誠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電池領域的發展十分迅速,朗盛非常關注該領域,例如磷,氫氟酸等諸多化學品是電池必不可少的原料,而朗盛是這些原料的領先供應商。
在消費者保護業務上,朗盛先后收購了殺菌劑專業公司INTACE、消毒衛生解決方案提供商Theseo、特殊化學品制造商Emerald Kalama Chemical以及美國國際香精香料公司的微生物控制業務等。常牧天表示,通過對上述業務的收購,公司的消費者保護業務板塊得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