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書樂
獸醫也能上市,你沒看錯!
未來幾年,中國寵物數量預期將恢復增長,同時線下門店、寵物醫院也會迎來飛速發展。
數據顯示,中國的寵物醫療行業來說,增長率從2019年的17.8%降至2020年的5.7%,但在2021年出現強力反彈,增長率為27.6%。
同時,中國寵物市場經歷了長時間的擴張,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年輕一代對寵物的需求和意識不斷增強以及對陪伴的需求不斷增加的支撐下,中國寵物市場有望進入新的強勁增長階段。
寵物也正成為越來越多中國家庭中的重要一員。
在這樣的刺激下,寵物賽道也開始細分……
近日,寵物賽道的“明星”公司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下稱“新瑞鵬”)正式在美國證監會(SEC)公開遞交招股書,邁出赴美上市步伐。
若該企業順利登陸大洋彼岸,它將成為“中國寵物醫院第一股”。
招股書顯示,新瑞鵬本次IPO所募集款項計劃用于提升寵物醫療服務、加強品牌及研發。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在2021年中國整體寵物市場規模已經到了2660億元人民幣,報告預計至2026年,中國寵物的市場規模將提升至5380億,對應的,2021至2026年的年復合增長速度將達到15.1%。
換言之,這樣的大環境下,將會誕生一系列毛孩子巨頭,但新瑞鵬等細分賽道的新勢力,真能成嗎?
對此,《商學院》記者李婷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作為一種寄托和陪伴,寵物經濟本身的開銷是可控的,也是在經濟下行中的一種另類口紅效應。
年輕一代尤其是Z世代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以及個性化存在感的剛需,都在催動寵物經濟從過去的寵物買賣、寵物食品等粗放型狀態,垂直細分到寵物類型多樣、寵物需求多元的狀態。
諸如寵物咖啡館、貓咖和寵物運輸等細分領域也開始出現,這本質上都是Z世代對寵物陪伴給予了更高要求、更視為“家人”的一種人文情懷升華、消費升級的體現。
而新瑞鵬的爆發,也正是在這種氛圍之下成長,只是問題也不少。
僅以新瑞鵬而言,從其招股書顯示,新瑞鵬2020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新瑞鵬營收分別為30.08億元、47.84億元和43.15億元,凈虧損分別為10.00億元、13.11億元和11.09億元。
此外,旗下多家醫院曾遭行政處罰。
有負面,對于其IPO肯定會有一定的影響。
但作為寵物醫療而言,這個領域國內都是在試錯,因此一些“過界”的邊緣性試錯也在資本市場的容忍范圍內。
同時,寵物醫療在中國屬于新消費賽道,且有相當的技術、資質門檻。
新瑞鵬作為先行者已經打開了一定的市場空間,并走出深圳,向全國市場開啟孵化。
其前景較為廣闊,其給資本市場描繪的故事有相當說服力,IPO前景看好。
本質上來說,寵物產業內企業的護城河就在于垂直細分。
所以,愚以為,真正的護城河還是在研發和創意上,小到狗屋、大到寵物手術,都需要在技術上去形成差異化。
想要規模化發展,就必須找到自己垂直細分領域的切入口,如寵物裝備的盲盒,寵物醫療的技術設備,寵物清潔的成分配比等,形成寵物主人能感觸到的體驗,以及對寵物本體的服務到位。
換言之,寵物經濟要規模化,就必須面對消費者(主人)、用戶(寵物)達成雙效滿意,方能有可能規模化覆蓋。
從宏觀產業來看,我國寵物產業于20世紀90年代初剛起步,有觀點認為,目前該產業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
但這種想法過于樂觀。
目前國內寵物產業還是粗放型狀態,只是增速提高,卻并沒有真正在垂直細分領域形成更多藍海觸達。唯有垂直細分,才能讓這個產業的邊界和規模指數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