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景源
界面新聞編輯 | 劉素楠
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圍繞民營企業、公募REI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營商環境等熱點話題,全國人大代表、威達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桐宇帶來了多份建議。
她建議推動上海證券交易所支持民營產業園發行REITs,營造有利于民營企業公平競爭營商環境。
周桐宇指出,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為公募REITs擴募奠定了立法、擴募及財稅基礎。今年公募REITs頂層設計將更加完善、產品業態將更加豐富、募集規模將持續擴大。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月30日,全國目前在滬深交易所交易的基礎設施類公募REITs共有25只,其中園區基礎設施類公募REITs共有8只,發行規模合計為152.25億元,約占總體發行規模的19%,僅次于交通基礎設施類公募REITs,是國內公募REITs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周桐宇進一步指出,目前發行的公募REITs項目仍以國有股東背景為主,民營REITs目前僅有兩單,分別是國泰君安東久新經濟REIT、嘉實京東倉儲基礎設施REIT。
“REITs本身不是簡單的一次性融資行為,是需要集合運營持續性、基礎資產的持續獲取、持續建設及運營資金的投入等一系列要求。”周桐宇認為,目前REITs監管機構對民企是否具備這樣的綜合能力存在很大的疑問,這可能是民企在REITs試點的過程中較少的原因所在。
針對當前民營企業發行公募REITs的現狀和發行所存在的障礙,周桐宇建議,進一步推出加強民營企業或者民營產業園發行REITs的支持文件。
她認為,作為實體經濟和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產業園區“筑巢引鳳”,助力小微企業快速成長,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同時,產業園區也將助力區域產業生態的高質量發展,為區域科技創新、城市建設貢獻重要力量。
周桐宇建議,加大對民營背景產業園發行公募REITs的支持力度,降低對產業園規模的限制,側重于民營園區未來的成長性與盈利能力,支持中小產業園區在交易所發行公募REITs產品。
產業園REITs對底層資產的篩選比較嚴格。對此,周桐宇認為,民營產業園也須完善自身運營環境,做好發行REITs準備。要根據國家發布的REITs試點項目申報要求對于擬入池資產進行審查和篩選,在滿足用地性質、財務指標等基礎要求的前提下,結合融資規模、資金用途等綜合考量。
此外,今年周桐宇還帶來一份進一步營造有利于民營企業公平競爭營商環境的建議。
她認為,民營企業目前仍存在準入難、融資難、維權難等共性問題;在市場競爭、要素爭取、權益保護等方面,仍有繼續改革的必要和改善的空間。
為此,周桐宇建議,加強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頂層設計,研究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就民營企業市場準入、平等參與市場競爭、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等進行統一規范;在相關職能部門(比如中小企業局)開設一個民營口的管理機構,專門負責調研、反映、解決民企問題。
周桐宇建議,按照平等競爭原則,在投資核準、融資服務、財稅政策、土地使用、對外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等方面,民營企業與其他所有制企業享受同等待遇,降低民營企業的市場準入門檻。
她建議完善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各項配套政策,重點在民營企業市場準入、產權保護、投融資等方面加快形成完善的地方性法規規章體系;通過立改廢,對妨礙公平競爭、與市場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行全面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