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FIFA》是如何與FIFA鬧掰的?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FIFA》是如何與FIFA鬧掰的?

EA已經有了新動作,壓力又來到了FIFA這一邊。

文|體育產業生態圈 羽則

去年5月,游戲圈出了一件大事:EA和國際足聯(FIFA)官宣結束他們近30年的合作。這就意味著,伴隨很多球迷長大的《FIFA》與FIFA再無關系,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曾經的游戲《FIFA》將在2023年正式更名為《EA SPORTS FC》。

就在最近,根據天空體育的報道,EA與英超聯賽達成了一項價值約4.88億英鎊,為期6年的合作。這也是英超聯賽有史以來所達成的金額最大的協議。這事要是真成了也就代表著,《EA Sports FC》新作將會擁有英超的完全授權,其中也包括球員的真臉。

EA已經有了新動作,壓力又來到了FIFA這一邊。

說到這里,問題來了,本來親密無間的EA與國際足聯,為什么會走到現在的分手局面?在《FIFA》變成《EA SPORTS FC》之后,對這個游戲里的版權和玩法會有什么影響呢?

這一次,讓我們一起來走進「兩個FIFA」的世界。

01 兩個FIFA,互相成就

上世紀90年代之前,全世界談起FIFA并不會有什么誤解。答案是唯一的:國際足聯。

等到1993年之后,這個詞開始有了一個新的意思,那就是EA旗下得到了國際足聯授權而同名的足球游戲。(你說的FIFA到底是哪個FIFA?)

不過在開發階段,游戲最初并不是叫這個名字。

1991年,EA歐洲分部負責人馬克-劉易斯想要開發一款足球游戲,花費海量時間連畫數張大餅,終于說服了對足球并不感冒的美國總部。開發工作終于得以開始,但睿智的美國總部卻給這個游戲初定了一個名字,叫:EA Soccer。

是的,不是EA Football,而是EA Soccer。劉易斯看見這個天才般的想法,差點一口老血直接吐在了屏幕上。一個以歐洲為主要目標市場的足球游戲,直接用美國公司的名字再加一個不怎么受待見的Soccer,這是生怕能賣得出去嗎?

于是,他一邊想辦法拖延美國總部的英明決策,一邊委托歐洲區的營銷總裁去找國際足聯談判,希望能拿到這個更能讓歐洲球迷接受的官方授權。

1993年初,EA和國際足聯簽下五年協議,讓旗下的新游戲可以用《FIFA》來命名。初版協議金額沒有對外公布,但想必也沒有很多,因為雙方后來都在新聞稿里用過「微不足道」來形容。

1993年底,《FIFA International Soccer》發售,成為整個系列的開山之作。

雖然游戲本身還存在著不少問題,比如防守唯一的選擇就是鏟球,大部分游戲體驗就是一條龍vs撲單刀,然而這些都瑕不掩瑜,斜45度的等距視角、流暢的動作和FIFA冠名還是吸引了大量的歐洲玩家。明明只是12月才發售的游戲,卻以接近50萬份的銷量成為了EA當年的賣座之王。

這下,美國總部終于認清了足球游戲在全球究竟有著多么龐大的市場。他們很快從名字里拿走了Soccer這個「美國詞」,開始以FIFA+年份走起了年貨路線。更多的研發資金、更多的版權費用,與KONAMI(科樂美)的《實況足球》系列開始了漫長的相愛相殺,直到今天,他們終于成為了足球游戲的銷量之王。

如今的每一個周末,全球會誕生大約3億場虛擬足球比賽,在世界各地的《FIFA》游戲里吹響開場哨。其中的參與者,不僅有大量的球迷玩家,許多球員也參與其中,內馬爾、若塔等一眾現實球星都是重肝玩家。

用EA公司CEO威爾遜的話來說:「過去三十年,我們創造了數十億美元的價值,這是一個巨大和偉大的數字。我們可以驕傲地表示,自己創造了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游戲之一。」

客觀地說,國際足聯在此期間也壯大了很多。從1998年法國世界杯擴軍到32支球隊開始,他們把這項體育盛會在輿論熱度和商業層面不斷推向新的層級,并由此為中心瘋狂擴張著自己的影響力。但近些年電子游戲與電競市場擴張得更快,勢力對比也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兩個FIFA確實在這長達三十年的蜜月期里互相成就,攜手膨脹成了頂級印鈔機。但是,就像許許多多類似的故事一樣,雙方更有錢了,也就離分手更近了。

02 皆為利來,皆為利往

大家可能都想象不到,現在的《FIFA》游戲究竟有多么賺錢。

那在這兒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最初只是《FIFA09》資料片的夢幻球隊模式,也就是UT。這個融合了電競和氪金抽卡的玩法一經推出,很快改寫了足球游戲的傳統概念。玩家們通過比賽、充值等各種方式積累資金,再通過開包或者做任務等各種方式獲得球員卡牌,讓他們加入你操作的球隊。

付費增值服務的核心,必然是球員卡的推陳出新,在這點上,EA充分展現了為什么說掙錢才是人類突破想象力極限的原動力。

色彩上,紅橙黃綠青藍紫以及白加黑早就從輪替升級到了疊加;名頭上,周最佳、月最佳、年最佳、圣誕節、時刻卡、出生日期、退役傳奇、曾經的巔峰、未來的潛力……

不僅在視覺上做到了絢麗,而且在系列主題上也充分和現實世界產生聯動,調動游戲與足球文化的儀式感連接。

于是,UT模式也為《FIFA》帶來極其火爆的熱度,讓EA現在每一年大約能從中賺到12億美元。

這是什么概念?國際足聯從俄羅斯世界杯拿到的營收是61億美元,但世界杯畢竟四年才一屆,FIFA的「年貨」卻一直在出。而且這只是UT模式的氪金收入,如果再加上游戲本體的銷售額……現在大家都知道EA跑路的底氣從哪兒來了吧。

根據《紐約時報》和《福布斯》等多家媒體報道,EA和國際足聯在繼續合作方面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肯定就是錢。

雙方目前的協議已經進入到了十年合約里的最后一年,也就是持續到《FIFA 23》為止,金額是每年1.5億美元。即使國際足聯有著各式各樣的大牌贊助商,從EA拿到的這筆錢也是他們價值最高的單一商業協議。

但國際足聯并不滿足,他們希望新協議的金額能再翻一番,至少達到每個世界杯周期(四年)總價10億美元以上。

EA聽了不干了:給不起!不對,給得起我也不想給!

第二個方面,是雙方對于授權的使用范圍發生了分歧。

在國際足聯眼里,給EA的授權僅限于《FIFA》游戲本身。啥意思呢?大概就是你只能在給制作的游戲貼牌《FIFA》,但其他領域的操作就不能用這個名字。其他領域包括了電競賽事、延伸節目活動等方方面面,它們都是維系游戲整體營銷的關鍵環節。

根據《紐約時報》的消息,國際足聯十分之「喜歡」前面提到的那個UT模式,覺得應該有更多深層的參與和分紅。比如,他們也想單獨舉辦或者出售足球電競賽事的冠名權,而不是讓EA包攬了所有的風頭和好處。

那EA怎么想呢?他們想在游戲里做出更多突破傳統足球的新模式,甚至希望擴展到目前大火的NFT領域賺更多的錢。但國際足聯強調名字授權只包含談好的類型。想創新?那自己去做個單獨的新游戲吧!

當然,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你EA可以繼續搞比賽,當然,EA也可以拓展新領域,但你想干這些事有12345條方法……簡單來說就是……得加錢。

從EA的角度來看,國際足聯這行為純粹是閉著眼捏河豚,盲目膨脹啊。于是EA公司CEO威爾遜在內部會議上憤怒的表示:「我跟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說,‘錢是一回事,我們不會支付遠超這張授權書價值的錢。但這不是錢的事,而是我們想要提供更多玩家想要的玩法?!旧?,我們從國際足聯得到的只有包裝上的四個字母,以及世界杯??芍S刺的是,國際足聯授權如今卻成為了我們發展的一大障礙?!?/p>

EA首席執行官安德魯·威爾遜

不過,國際足聯也不是個「軟骨頭」。在EA宣布結束與國際足聯的合作后,國際足聯也表示目前正在與「領先的游戲發行商、媒體公司和投資者」討論開發2024年新的FIFA足球模擬游戲,并要和《EA Sports FC》直接競爭。

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在一份措辭強硬的聲明中堅稱,只有獲得官方許可的游戲才能為球迷所信任:「我可以向你保證,只有唯一擁有國際足聯名稱的游戲才將是玩家和足球迷可以玩到的最好游戲?!?/p>

可事實上,一張游戲封面上的名字好改,但經過EA二十多年開發的足球游戲引擎卻是一根難啃的「硬骨頭」,就連和它最接近的《實況足球》系列在競爭過程中也逐漸敗下陣來。

而著急上馬的新《FIFA》即便能破天荒地解決游戲層面的問題,《EA Sports FC》帶走的存量用戶將是另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玩家們對于游戲的習慣依賴與成型的文化社區積淀,早已超越了版權本身帶來的價值。同時,足球游戲的項目本身又很難帶來顛覆性的模式創新。綜合來看,新《FIFA》的上位之路可謂道阻且長。

03 當FIFA不再是FIFA

如今,EA和國際足聯的合作確定將結束,那么《EA Sports FC》系列究竟會迎來哪些改變呢?

事實估計還真的和威爾遜說的差不多,這個游戲系列最主要的損失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不能再用《FIFA》這個名字,二是從此失去了世界杯這項賽事的授權。

但是,玩家們最擔心的隊名、隊徽、球衣,球星名字和人臉模型,以及除了世界杯之外的各項賽事授權,基本上不會受到什么影響。

因為這些授權,根本就不在國際足聯的管轄范圍之內。

目前EA手上的那些比賽和球隊授權,來自他們和歐足聯、英超等聯賽、一些單獨球隊的200多項合作。和英超的續約,也說明了這點。

至于球員們的個人信息,來自與FIFPro的合作協議,而且這份協議剛剛在2021年續簽了一份「長期承諾」。EA在聲明中表示,目前持有超過 17,000 名球員、600支以上球隊和超過30個聯賽的版權。

由于名字過于接近,很多人可能經常把FIFPro和FIFA搞混。

但實際上,FIFPro全名叫做國際足球運動員協會,于1965年由法國、英格蘭、意大利、荷蘭等國球員代表在巴黎成立,發展到現在下屬擁有70多個國家/地區的球員工會。

這個組織雖然在2009年被國際足聯招安成為隸屬關系,但一直保持著獨立運營。也就是說,只要和FIFPro簽下協議的游戲,就可以使用在他們下屬70多個國家/地區踢球球員的姓名和肖像,不需要通過國際足聯。

FIFPro身上也有一些爭議。又比如伊布曾經在2020年炮轟:「是誰允許FIFA游戲使用我的名字和肖像的?是FIFPro嗎?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FIFPro的成員,也從未允許他們用我的名字和肖像來賺錢!」

不過這些都是屬于FIFPro的問題,按照目前的權利歸屬基本上影響不到《FIFA》或者其他購買了授權的足球游戲。即便《FIFA》未來換了新名字,也不會再像當年初代的《FIFA國際足球》那樣:英格蘭雙前鋒的名字一個是引擎開發工程師自己,另一個是項目主管的三歲兒子……

當然,《FIFA》系列這幾年也有不少槽點。他們最大的對手《eFootball》(原《實況足球》)持續拉胯之后,EA也好像失去了進步的動力,被輿論詬病為「年貨換皮」。所以,失去授權倒是能夠逼迫EA改變的機會節點。也許,未來的幾個月,也就是在《EA SPORTS FC》誕生之時,我們能夠迎來一款有史以來最好的足球游戲。

總而言之,未來兩年將會是全球體育游戲與電競市場競爭最激烈、最有趣的一段時間,我們也期待這種競爭能夠倒逼廠商與版權方進一步持續投入這個領域,帶來更有突破性的作品與賽事,為行業創造更好的未來。

站在新的起點,你認為沖破束縛又即將與英超確認合作的《EA SPORTS FC》值得期待嗎?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FIFA》是如何與FIFA鬧掰的?

EA已經有了新動作,壓力又來到了FIFA這一邊。

文|體育產業生態圈 羽則

去年5月,游戲圈出了一件大事:EA和國際足聯(FIFA)官宣結束他們近30年的合作。這就意味著,伴隨很多球迷長大的《FIFA》與FIFA再無關系,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曾經的游戲《FIFA》將在2023年正式更名為《EA SPORTS FC》。

就在最近,根據天空體育的報道,EA與英超聯賽達成了一項價值約4.88億英鎊,為期6年的合作。這也是英超聯賽有史以來所達成的金額最大的協議。這事要是真成了也就代表著,《EA Sports FC》新作將會擁有英超的完全授權,其中也包括球員的真臉。

EA已經有了新動作,壓力又來到了FIFA這一邊。

說到這里,問題來了,本來親密無間的EA與國際足聯,為什么會走到現在的分手局面?在《FIFA》變成《EA SPORTS FC》之后,對這個游戲里的版權和玩法會有什么影響呢?

這一次,讓我們一起來走進「兩個FIFA」的世界。

01 兩個FIFA,互相成就

上世紀90年代之前,全世界談起FIFA并不會有什么誤解。答案是唯一的:國際足聯。

等到1993年之后,這個詞開始有了一個新的意思,那就是EA旗下得到了國際足聯授權而同名的足球游戲。(你說的FIFA到底是哪個FIFA?)

不過在開發階段,游戲最初并不是叫這個名字。

1991年,EA歐洲分部負責人馬克-劉易斯想要開發一款足球游戲,花費海量時間連畫數張大餅,終于說服了對足球并不感冒的美國總部。開發工作終于得以開始,但睿智的美國總部卻給這個游戲初定了一個名字,叫:EA Soccer。

是的,不是EA Football,而是EA Soccer。劉易斯看見這個天才般的想法,差點一口老血直接吐在了屏幕上。一個以歐洲為主要目標市場的足球游戲,直接用美國公司的名字再加一個不怎么受待見的Soccer,這是生怕能賣得出去嗎?

于是,他一邊想辦法拖延美國總部的英明決策,一邊委托歐洲區的營銷總裁去找國際足聯談判,希望能拿到這個更能讓歐洲球迷接受的官方授權。

1993年初,EA和國際足聯簽下五年協議,讓旗下的新游戲可以用《FIFA》來命名。初版協議金額沒有對外公布,但想必也沒有很多,因為雙方后來都在新聞稿里用過「微不足道」來形容。

1993年底,《FIFA International Soccer》發售,成為整個系列的開山之作。

雖然游戲本身還存在著不少問題,比如防守唯一的選擇就是鏟球,大部分游戲體驗就是一條龍vs撲單刀,然而這些都瑕不掩瑜,斜45度的等距視角、流暢的動作和FIFA冠名還是吸引了大量的歐洲玩家。明明只是12月才發售的游戲,卻以接近50萬份的銷量成為了EA當年的賣座之王。

這下,美國總部終于認清了足球游戲在全球究竟有著多么龐大的市場。他們很快從名字里拿走了Soccer這個「美國詞」,開始以FIFA+年份走起了年貨路線。更多的研發資金、更多的版權費用,與KONAMI(科樂美)的《實況足球》系列開始了漫長的相愛相殺,直到今天,他們終于成為了足球游戲的銷量之王。

如今的每一個周末,全球會誕生大約3億場虛擬足球比賽,在世界各地的《FIFA》游戲里吹響開場哨。其中的參與者,不僅有大量的球迷玩家,許多球員也參與其中,內馬爾、若塔等一眾現實球星都是重肝玩家。

用EA公司CEO威爾遜的話來說:「過去三十年,我們創造了數十億美元的價值,這是一個巨大和偉大的數字。我們可以驕傲地表示,自己創造了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游戲之一?!?/p>

客觀地說,國際足聯在此期間也壯大了很多。從1998年法國世界杯擴軍到32支球隊開始,他們把這項體育盛會在輿論熱度和商業層面不斷推向新的層級,并由此為中心瘋狂擴張著自己的影響力。但近些年電子游戲與電競市場擴張得更快,勢力對比也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兩個FIFA確實在這長達三十年的蜜月期里互相成就,攜手膨脹成了頂級印鈔機。但是,就像許許多多類似的故事一樣,雙方更有錢了,也就離分手更近了。

02 皆為利來,皆為利往

大家可能都想象不到,現在的《FIFA》游戲究竟有多么賺錢。

那在這兒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最初只是《FIFA09》資料片的夢幻球隊模式,也就是UT。這個融合了電競和氪金抽卡的玩法一經推出,很快改寫了足球游戲的傳統概念。玩家們通過比賽、充值等各種方式積累資金,再通過開包或者做任務等各種方式獲得球員卡牌,讓他們加入你操作的球隊。

付費增值服務的核心,必然是球員卡的推陳出新,在這點上,EA充分展現了為什么說掙錢才是人類突破想象力極限的原動力。

色彩上,紅橙黃綠青藍紫以及白加黑早就從輪替升級到了疊加;名頭上,周最佳、月最佳、年最佳、圣誕節、時刻卡、出生日期、退役傳奇、曾經的巔峰、未來的潛力……

不僅在視覺上做到了絢麗,而且在系列主題上也充分和現實世界產生聯動,調動游戲與足球文化的儀式感連接。

于是,UT模式也為《FIFA》帶來極其火爆的熱度,讓EA現在每一年大約能從中賺到12億美元。

這是什么概念?國際足聯從俄羅斯世界杯拿到的營收是61億美元,但世界杯畢竟四年才一屆,FIFA的「年貨」卻一直在出。而且這只是UT模式的氪金收入,如果再加上游戲本體的銷售額……現在大家都知道EA跑路的底氣從哪兒來了吧。

根據《紐約時報》和《福布斯》等多家媒體報道,EA和國際足聯在繼續合作方面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肯定就是錢。

雙方目前的協議已經進入到了十年合約里的最后一年,也就是持續到《FIFA 23》為止,金額是每年1.5億美元。即使國際足聯有著各式各樣的大牌贊助商,從EA拿到的這筆錢也是他們價值最高的單一商業協議。

但國際足聯并不滿足,他們希望新協議的金額能再翻一番,至少達到每個世界杯周期(四年)總價10億美元以上。

EA聽了不干了:給不起!不對,給得起我也不想給!

第二個方面,是雙方對于授權的使用范圍發生了分歧。

在國際足聯眼里,給EA的授權僅限于《FIFA》游戲本身。啥意思呢?大概就是你只能在給制作的游戲貼牌《FIFA》,但其他領域的操作就不能用這個名字。其他領域包括了電競賽事、延伸節目活動等方方面面,它們都是維系游戲整體營銷的關鍵環節。

根據《紐約時報》的消息,國際足聯十分之「喜歡」前面提到的那個UT模式,覺得應該有更多深層的參與和分紅。比如,他們也想單獨舉辦或者出售足球電競賽事的冠名權,而不是讓EA包攬了所有的風頭和好處。

那EA怎么想呢?他們想在游戲里做出更多突破傳統足球的新模式,甚至希望擴展到目前大火的NFT領域賺更多的錢。但國際足聯強調名字授權只包含談好的類型。想創新?那自己去做個單獨的新游戲吧!

當然,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你EA可以繼續搞比賽,當然,EA也可以拓展新領域,但你想干這些事有12345條方法……簡單來說就是……得加錢。

從EA的角度來看,國際足聯這行為純粹是閉著眼捏河豚,盲目膨脹啊。于是EA公司CEO威爾遜在內部會議上憤怒的表示:「我跟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說,‘錢是一回事,我們不會支付遠超這張授權書價值的錢。但這不是錢的事,而是我們想要提供更多玩家想要的玩法。’基本上,我們從國際足聯得到的只有包裝上的四個字母,以及世界杯。可諷刺的是,國際足聯授權如今卻成為了我們發展的一大障礙?!?/p>

EA首席執行官安德魯·威爾遜

不過,國際足聯也不是個「軟骨頭」。在EA宣布結束與國際足聯的合作后,國際足聯也表示目前正在與「領先的游戲發行商、媒體公司和投資者」討論開發2024年新的FIFA足球模擬游戲,并要和《EA Sports FC》直接競爭。

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在一份措辭強硬的聲明中堅稱,只有獲得官方許可的游戲才能為球迷所信任:「我可以向你保證,只有唯一擁有國際足聯名稱的游戲才將是玩家和足球迷可以玩到的最好游戲?!?/p>

可事實上,一張游戲封面上的名字好改,但經過EA二十多年開發的足球游戲引擎卻是一根難啃的「硬骨頭」,就連和它最接近的《實況足球》系列在競爭過程中也逐漸敗下陣來。

而著急上馬的新《FIFA》即便能破天荒地解決游戲層面的問題,《EA Sports FC》帶走的存量用戶將是另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玩家們對于游戲的習慣依賴與成型的文化社區積淀,早已超越了版權本身帶來的價值。同時,足球游戲的項目本身又很難帶來顛覆性的模式創新。綜合來看,新《FIFA》的上位之路可謂道阻且長。

03 當FIFA不再是FIFA

如今,EA和國際足聯的合作確定將結束,那么《EA Sports FC》系列究竟會迎來哪些改變呢?

事實估計還真的和威爾遜說的差不多,這個游戲系列最主要的損失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不能再用《FIFA》這個名字,二是從此失去了世界杯這項賽事的授權。

但是,玩家們最擔心的隊名、隊徽、球衣,球星名字和人臉模型,以及除了世界杯之外的各項賽事授權,基本上不會受到什么影響。

因為這些授權,根本就不在國際足聯的管轄范圍之內。

目前EA手上的那些比賽和球隊授權,來自他們和歐足聯、英超等聯賽、一些單獨球隊的200多項合作。和英超的續約,也說明了這點。

至于球員們的個人信息,來自與FIFPro的合作協議,而且這份協議剛剛在2021年續簽了一份「長期承諾」。EA在聲明中表示,目前持有超過 17,000 名球員、600支以上球隊和超過30個聯賽的版權。

由于名字過于接近,很多人可能經常把FIFPro和FIFA搞混。

但實際上,FIFPro全名叫做國際足球運動員協會,于1965年由法國、英格蘭、意大利、荷蘭等國球員代表在巴黎成立,發展到現在下屬擁有70多個國家/地區的球員工會。

這個組織雖然在2009年被國際足聯招安成為隸屬關系,但一直保持著獨立運營。也就是說,只要和FIFPro簽下協議的游戲,就可以使用在他們下屬70多個國家/地區踢球球員的姓名和肖像,不需要通過國際足聯。

FIFPro身上也有一些爭議。又比如伊布曾經在2020年炮轟:「是誰允許FIFA游戲使用我的名字和肖像的?是FIFPro嗎?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FIFPro的成員,也從未允許他們用我的名字和肖像來賺錢!」

不過這些都是屬于FIFPro的問題,按照目前的權利歸屬基本上影響不到《FIFA》或者其他購買了授權的足球游戲。即便《FIFA》未來換了新名字,也不會再像當年初代的《FIFA國際足球》那樣:英格蘭雙前鋒的名字一個是引擎開發工程師自己,另一個是項目主管的三歲兒子……

當然,《FIFA》系列這幾年也有不少槽點。他們最大的對手《eFootball》(原《實況足球》)持續拉胯之后,EA也好像失去了進步的動力,被輿論詬病為「年貨換皮」。所以,失去授權倒是能夠逼迫EA改變的機會節點。也許,未來的幾個月,也就是在《EA SPORTS FC》誕生之時,我們能夠迎來一款有史以來最好的足球游戲。

總而言之,未來兩年將會是全球體育游戲與電競市場競爭最激烈、最有趣的一段時間,我們也期待這種競爭能夠倒逼廠商與版權方進一步持續投入這個領域,帶來更有突破性的作品與賽事,為行業創造更好的未來。

站在新的起點,你認為沖破束縛又即將與英超確認合作的《EA SPORTS FC》值得期待嗎?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沂市| 芦山县| 汕尾市| 叶城县| 洮南市| 水城县| 永靖县| 筠连县| 临夏市| 山阳县| 新龙县| 郸城县| 阳春市| 定陶县| 汉源县| 额济纳旗| 徐州市| 灵石县| 孟村| 陕西省| 珠海市| 伊金霍洛旗| 中方县| 抚顺市| 祥云县| 庐江县| 五家渠市| 岳阳市| 康平县| 广汉市| 塔河县| 白朗县| 城市| 广安市| 房山区| 平湖市| 马尔康县| 滦南县| 开封县| 龙州县| 伊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