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藍麗琦
繼首日人流量爆滿后,廣州今年首個家居大展——廣州設計周在次日(3月4日)的人流量不降反增,成為今年最熱門的展會之一。
界面新聞家居記者在首日前往第一個大場館——保利世貿中心博覽館(下稱“保利館”)時,只需排隊10分鐘即可入場。在次日前往第二個大場館——廣州國際采購中心(下稱“國采館”)時,在負一層則是排隊近40分鐘才成功進入展館觀展。
來到第三日(周日),觀眾熱情依舊高漲,一名來自福建泉州的參展商向界面新聞表示:“今天人也多,(排隊)可能會比昨天好一點,不過還是很熱鬧。”
多個參展商還對界面新聞表示,到目前都還沒有時間去看別人的展,希望能在第四日(周一)撤展前去逛一逛。
歷經三天的熱鬧場景后,廣州設計周在第四日過渡到些許平靜,部分參展商在下午3時表示,已經在收拾東西準備撤展。
這場“遲到”3個月的家居大展,總共啟動了3個大場館,囊括了18個小場館及1個夾層。
作為家居產業鏈聚集地華南地區今年的首個大型家居展,各企業帶來了什么產品?有什么創新概念?今年針對新經銷商是否拿出更大的誠意?這些都是大批前來觀展觀眾最關心的問題。
陶瓷衛浴企業策展奪目
整個展會現場最受關注的當屬陶瓷衛浴企業。
在第一大場館保利館的一樓,就齊聚了接近50家陶衛企業,且絕大多數來自陶瓷建材大省——廣東,其中相當一部分來自省內陶瓷主要聚集地佛山。另外,還有少數來自國際市場的頭部品牌,以及頗有格調的小眾設計品牌。
來自佛山的天古陶瓷(公司全稱“佛山市古天建材有限公司”)這次主要展示瓷磚應用在曲面墻上的效果。
天古陶瓷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表示,其主要是由30*30cm規格的瓷磚切割拼接而成,現在呈現的是馬賽克瓷磚的效果,這樣的策展主要是想表達:無論什么樣的墻面設計,他們的瓷磚都可以貼合墻面。


由巨璽瓷磚(全稱“廣東巨璽瓷磚有限公司”)打造的高端品牌HBI,此次與來自意大利的五金品牌SALO、瓷磚品牌LEA聯合策展——ROMA FORUM(意游羅馬)。展位的外形設計靈感來源于意大利古建筑——羅馬角斗場。
據現場人員介紹,HBI打造的是嚴選平臺,核心品牌是意大利前四的陶瓷集團LEA,目前的品類有瓷磚、巖板、門墻系統、私人巖板高定,未來還會把歐洲更多的產品和品類引進國內,放到HBI體系里。
此次HBI帶來一款在去年就上新的產品——藝術玻璃。根據肉眼可觀察到的細節,即在玻璃門內嵌紋理。同時,藝術玻璃的設計也是多樣化,內嵌的花紋大多為不同顏色、不同透明度、不同網格大小的絲網,同時還有多宮格的設計。
現場招商負責人表示,藝術玻璃的單價在七千元以上,主要還是針對別墅、大平層客群。




而來自西班牙的德賽斯巖板,則選擇把巖板“吊”起來,且表面有紅色的激光線條。
德賽斯中國運營總部運營中心總經理朱丹莉對界面新聞表示,去年是德賽斯進入中國市場的第10年,這次策展的設計不在于簡單看成品或者空間,“整體非常素,用了比較沉穩內斂的黑色調”,紅色激光是一個十字標準線條,想表達的是產品在鋪貼過程中的精準。
據悉,德賽斯目前的兩大板塊業務為櫥柜、全屋的家裝,后者包括比較常見的電視、沙發背景墻,以及衛浴空間場景的巖板。朱丹莉表示目前也在拓寬新業務范圍,“接下來考慮可能是樓梯踏步。”
同時,針對招商問題,朱丹莉透露,目前德賽斯已經實現每個省有至少2個大商,且相對穩定,“現在想要找的是經銷商,尤其是針對比較有消費力的二線城市,我們需要更多的經銷商去配合大商運營門店,然后大商去保證他(經銷商)所有交付環節的工作。”
德賽斯口中的是大商,是指除了具備普通經銷商的能力外(開店 交付),還要具備整個后端的加工服務能力。

具有相似展位設計創意的還有國內陶瓷頭部企業蒙娜麗莎。這家公司的展位選擇把瓷磚、巖板產品融入“自然”。地上鋪滿了沙石,在根據不同的產品意境放置不一樣的植物。
另一家頭部企業東鵬則只有旗下子品牌——ART+瓷磚來參展。ART+瓷磚此次的側重點也是定制巖板。
據現場人員介紹,客戶可根據個人需求去設計、定制巖板產品,“底板是巖板,在面上再做鎏金,包括絲網印刷”,此次展出的姑蘇繁華圖是由設計師為客戶根據長興當地的風土人情定制。



相比上述陶瓷企業,來自美國的衛浴企業龍頭科勒(KOHLER)展位偏小,主要集中展示了獨立的衛浴空間,以及電熱毛巾架、智能馬桶單品。
現場人員介紹,電熱毛巾架產品在去年做了改造,內部的導熱系統從通過液體導熱升級到了通過加熱絲去導熱,避免了產品用久之后內部液體流出而產生銅銹。
此外,科勒帶來的一款智能馬桶,除去智能開蓋、座圈加熱、水位調控、除菌等基本功能外,還后置了一個音響,可以根據用戶需求播放音樂,但全套售價起步6萬元。
除了這款“旗艦”產品外,科勒展示的另外兩款智能馬桶價格均在1萬元以下,相比德國的兩大品牌唯寶(Villeroy&Boch)、杜拉維特(Duravit)在設計深圳(2月27日)展出的產品價格更親民。
科勒中國區華南銷售主任表示,如果家里要換成智能一體化馬桶產品,必須是要把馬桶那一片拆成毛坯狀態才能進行安裝。所以針對無法拆除的用戶,推出了智能蓋板馬桶,這些則需要手動翻蓋,但基本的智能功能都會有。此外他還補充說到,“旗艦”產品在汕頭等一些粵東地區賣得最好。


各地小眾文化奔涌而來
在國采館的負一層,則聚集了多個不同地域的文化產品。
一個來自福建的文創產品展“呼聲”最高,其總策展人為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軟裝陳設分會專家孫少川,展會主題為“八閩久品”。此展聚集了12個原創設計品牌,大多數來自廈門和泉州。
展內的智能燈具產品主要來自立達信(LEEDARSON),其多款產品為觸控設計,只要觸摸產品頂部、底部或者特定的開關部位,就會開燈或者關燈,且亮度會隨著觸摸的時間長短而變化。
一名產品設計師介紹,觸控開關的設計,主要是希望在開關燈的時候,燈光會像流水一樣(蔓延),給用戶一種舒適的體驗。此外,現場可以觀察到,立達信的產品外觀比較喜歡使用金屬和白瓷元素,且偏向東方藝術審美。



“十方界石創”則帶來了手工雕刻的石雕藝術品。團隊負責人王先生介紹道,大眾對石雕的認知還是停留在廟堂前的石獅子,目前團隊開發更多石雕藝術品,希望大眾擺脫對石雕體型大、重量大、耗時太長的印象。
展出的福娃產品平均售價在8000元左右。王先生認為,大眾的審美在逐步提到,以后對于裝飾也會有更高的要求,“其實這就是一個長期主義,有人喜歡石頭的材質能經得住時間淘洗,石頭是千百年不變的。”

此外,還有一家來自貴州榕江的靛染品牌——青于藍(INDIGO)吸引觀眾眼球。據悉,青于藍誕生于非遺傳承、文創幫扶以及鄉村振興的模式。
官方介紹,產品以傳統植物染色(藍靛染)+苗侗民族傳統蠟染、刺繡、木工等非遺手工藝,提取傳統民族文化元素再設計。
貴州榕江縣當地對民族藍靛染、刺繡、蠟染、草木染、手織布等非遺文化有較好的群眾基礎,目前主要圍繞藍染自主設計及聯名產品,內含7大品類,合計400多款產品。
其文創板塊負責人羅小姐表示,此次是收到主辦方邀請進行首次參展,產品合作方面,只要是能運用到藍染布料的家具,都可以進行代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