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咖門
近兩年,咖啡賽道火熱,咖啡創業故事也熱火朝天。
今天我想講一個90后青年的故事,他在山東臨沂,一個北方三線城市,開出了21家咖啡店,如今他的新店,3個月就能盈虧平衡,而且店均日出400+杯。
他是如何通過本土化運營,“做透”一個城市的咖啡生意的?
01 一個90后的咖啡創業:不到3年時間,開出21家店
咖啡創業,是當下的熱門話題,在抖音上,“咖啡創業”的視頻累計有2275萬次播放。
通過咖啡實現創業夢想的人,是什么樣?
在臨沂,有一位90后的咖啡創業青年,不到3年的時間,他在一個北方城市開出了21家咖啡店,能夠做到日均450杯。
2019年,王振生在國外研學期間,對發達國家的咖啡文化和氛圍觸動很大。
回國之后,他想從事咖啡相關,當時瑞幸開始在下沉市場招募合伙人,王振生成為臨沂第一批“瑞幸加盟商”,曾經連續開出了11家店,一度是全國開出最多的瑞幸咖啡店的加盟商。
瑞幸在臨沂的數據,讓王振生感覺到了這座城市的咖啡消費潛力和活力,還有巨大的空間可挖掘。
于是,他決定在臨沂自創精品咖啡品牌。
2021年9月,他創立了精品咖啡品牌YOU KOFFEE有咖咖啡,陸續開出了5家店。
咖啡主要分為經典咖啡和創意咖啡,客單價22元左右,目前可以做到日均200杯+,多款顏值高的創意咖啡很出圈,被網友稱為“臨沂必打卡的咖啡館”、“臨沂精品咖啡的天花板”。
從2022年底,王振生又開出多家庫迪咖啡,有了之前的經驗積累,他的新店,基本上開業3個月就可以實現盈虧平衡,可以做到日均450杯,縣區的店面也可以做到日均400杯。
這個90后創業青年,是如何“做透”三四線咖啡市場的?
02 直播5小時,賣出12604杯,他的秘訣是“本土化運營”
1、連鎖+精品,“做透”一個城市的咖啡需求
2021年決定自創精品咖啡品牌時,王振生想得很清楚,一定要在選址、產品上,都和連鎖品牌做出差異。
YOU KOFFEE的5家店,主要在工業、藝術園區,交叉分布于城市的不同位置。每家店畫風都不同,幾乎都有外擺區,兼具涂鴉、打卡路牌等時下最流行的打卡元素,產品和環境,都力求滿足三線“咖啡愛好者”和“打卡人群”的雙重需求。
“一個城市,需要連鎖咖啡品牌的快速布局和培育,這是人們口糧化咖啡的選擇,也需要精益求精的精品咖啡館,兩者相輔相成,才能共同營造一個城市的咖啡文化氛圍。”王振生說。
2、“粉絲選址”,和本地顧客保持高頻互動
在微博、小紅書等官方賬號上,每天會有很多粉絲留言,王振生都會一一回復,其中有不少粉絲留言“希望店面開在XXX”,王振生也會一一去考察,并做耐心回應。
因此,他開出的很多咖啡店,選址和開店計劃,都是由粉絲“獻計獻策”的。
每個店都有一個群,目前已有20個粉絲群,人數達到2萬+,他和團隊會積極響應顧客的每一個需求,甚至在“投訴中尋求機會點”,針對顧客反饋去做專門的復盤。
“你想要在本地做好,一定要學會和本地顧客共創、共成長,日積月累,這些力量就是巨大的后盾。”王振生說。
3、直播、團購全都上,在本地做到“全媒體覆蓋”
從一開始做加盟店,王振生就比較重視自媒體的矩陣,包括抖音、快手、視頻號、小紅書、微博、直播、團購……基本做到了在當地的全媒體覆蓋,目前,這些賬號已擁有一千多到十幾萬不等的粉絲。
采用年輕人易于接受的傳播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新店的拓客率,減少新店的“煎熬期”。
2月1日,他的店在抖音首次直播,5小時,成交了8254單,賣出12604杯,轉化率超54%。
4、策劃當地咖啡文化節,潛移默化提升影響力
“在北方做咖啡生意,是慢活。”
在臨沂,王振生會不定期在臨沂舉行咖啡學習交流類活動,比如家庭咖啡師公開課、家庭烘焙師,每周都做周末咖啡分享會。
2021年~2022年,他連續策劃舉辦了臨沂咖啡文化節和臨沂咖啡青年節。
他和團隊,還會舉辦“小小咖啡師”公益課,并推出《給小朋友的咖啡書》,以繪本閱讀+走進咖啡店的形式,幫助小朋友學習咖啡文化,體驗咖啡制作。
一場場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公益活動,讓品牌力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收獲本地用戶的認可和喜愛。
5、用文化做鏈接,做有“本土自信”的產品
“北方咖啡和南方咖啡具有明顯的時間差,在北方做咖啡是挑戰,也是機會點。”
去年4月,YOU KOFFEE推出3款臨沂拿鐵,“將臨沂的文化融入杯中”,并推出臨沂文化相關的周邊產品,在社交媒體上很受歡迎。
如果一杯咖啡如果能夠喚起人們的“本土自信”,無疑就具有了更強的競爭力。
03 什么樣的人,適合做當下的“咖啡創業者”?
近兩年,具有商業思維、又不乏情懷的新一代咖啡創業者,正在我們身邊不斷涌現。
有的像王振生這樣,專注深耕于一個三四線城市,致力于本土咖啡運營,默默為中國咖啡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還有的則選擇突圍一線,在激烈競爭中做出自己的獨特風格。
比如去年在深圳以國風咖啡館走紅的紅盞咖啡,從產品到風格滿滿的國潮風,開業就登上熱門榜第一,做到日銷800杯。
其主理人朱子昊是一位00后,目前第二家紅盞咖啡正在準備開業。
“突破咖啡固有的概念和模式,利用讓年輕人滿滿自信感和驕傲感的國風,可能就是紅盞咖啡成功的原因所在吧。”
而90后青年文樂,在天津縣城開出自己的咖啡小連鎖品牌,7家店,會員復購率達71%;在村里開出了5家店,把村里的咖啡館打造成了“景點打卡地”;開出的火星咖啡登陸計劃,45天營業額達50萬,凈利潤80%。
開在天津薊縣五名山的“火星咖啡登陸計劃”
“咖啡的體驗感和業態可以無限延伸和探索,就是咖啡創業的機會。”文樂說。
從去年到今年,我采訪了幾十位咖啡創業者,懂咖啡、懂商業、懂年輕人,是近兩年咖啡創業者的共性。
中國咖啡本土化進程的絢麗多姿,未來,或許也將由這樣一批有活力、有想法、有膽識的創業者來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