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戴晶晶
繼黨的二十大工作報告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及要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
3月5日上午9時,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其中包括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改善等。
2022年10月,黨的二十大報告就提出,要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逐步轉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 ??????
化石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從當前形勢看,想要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總量,重要任務是推動煤炭和石油消費量下降。
煤炭是碳排放強度最高的化石能源。去年,中國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56.2%,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出現自2012年以來的首次回升。
電力是煤炭行業最大的下游行業,電用煤消費在煤炭總消費中占比超過一半。
去年6月,生態環境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提出,要嚴控煤電項目,“十四五”時期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時期逐步減少;嚴禁在國家政策允許的領域以外新(擴)建燃煤自備電廠等。
對于新建機組,煤耗標準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與此同時,應有序淘汰煤電落后產能,加快現役機組節能升級和靈活性改造,積極推進供熱改造,推動煤電向基礎保障性和系統調節性電源并重轉型。
除了電煤外,非電用煤也將受到控制。上述方案要求,重點削減散煤等非電用煤;持續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新改擴建工業爐窯采用清潔低碳能源,優化天然氣使用方式,優先保障居民用氣,有序推進工業燃煤和農業用煤天然氣替代。
在降低石油消費量方面,提高電動車滲透率,以及調整石油化工產業結構是重要方式。
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了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了96.9%和93.4%,連續八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新車的銷量,已達汽車新車總銷量的25.6%。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為900萬輛,同比增長35%,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到35%左右。
國務院此前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還提出,保持石油消費處于合理區間,還應逐步調整汽油消費規模,大力推進先進生物液體燃料、可持續航空燃料等替代傳統燃油,提升終端燃油產品能效等。
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同時意味著風光等非化石能源將得到更大力度發展。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等發布的《中國風電光伏發電的協同效益》報告預計,到2030年,中國風光發電將減少化石能源消耗近3億噸標準煤。
去年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印發的《“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下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要提高到20%左右,較“十三五”末提高了4.1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應達到39%左右,電能占終端用能比重達到30%左右。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數據顯示,去年國內全口徑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同比增長8.7%,占總發電量比重為36.2%,同比提高1.7個百分點。
非化石能源包括風電、水電、太陽能、核電、生物質發電等。《規劃》提出,“十四五”將加快負荷中心及周邊地區分散式風電和分布式光伏建設,加快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建設,鼓勵建設海上風電基地,積極發展太陽能熱發電等。
此外,到2025年常規水電裝機容量達到3.8億千瓦左右;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達到7000萬千瓦左右;抽水蓄能裝機容量達到6200萬千瓦以上、在建裝機容量達到6000萬千瓦左右。
“十四五”以來,中國能源結構清潔轉型進展順利。去年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突破12億千瓦,歷史性超過了煤電裝機。
但受疫情及國際形勢變化等影響,中國在降低能耗和推動化石燃料消費達峰方面仍面臨著一定壓力。
根據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十四五”期間,中國單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應分別降低13.5%、18%。
2021年,中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7%;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同比降低3.8%。
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中國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0.1%,萬元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0.8%。這一減排降耗同比速率出現了明顯下降。
2022年,由于新冠疫情導致工業活動減少等因素,中國的化石燃料碳排放量同比下降0.9%,但總量仍達到114億噸,位列全球第一。
去年,國內煤炭消費量同比增4.3%,原油消費量同比降3.1%,天然氣消費量降1.2%,電力消費量增長3.6%。能耗雙控政策調整,以及高價下天然氣替代煤炭受阻,是導致煤炭消費占比逆勢回升的部分原因。
中金公司在2月7日發布研報表示,能耗雙控政策自2021年底適度放松,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這一調整或導致煤、油原料消費增長,至2030年多增煤炭消費6000萬噸,石油7000萬噸。
“預計煤炭消費在2029年前后達峰,較原規劃情景延遲兩年。”中金公司稱。
去年,歐洲天然氣價格大漲并推高了全球天然氣價。其中,亞洲JKM天然氣均價約為34.11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同比上漲超80%。需求放緩和價格高漲,導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歷史首次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