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財信 蘇向前
風水輪流轉,今年新能源板塊在成長陣營中勢頭減弱,相反包括信創、半導體芯片等大安全領域的公司強勢崛起。此消彼長下,尤其科技成長類基金的表現出現巨大變化,名將蔡嵩松躍居前列。
截至3月2日收盤,在內地混合型基金的排行榜上,次新基金廣發先進制造暫時排在倒數第一位。這只成立于去年3月1日的次新基金恰好剛過一歲生日,但是如今的處境卻頗為尷尬:一方面是去年四季度末的最新規模合計約為4.64億元,另一方面其兩類份額目前在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排在倒數第二位。要知道基金經理孫迪也是公司具備一定知名度的人物,何以淪落至此呢?
重倉押注新能源遭遇行業回調
從基金經理孫迪的簡歷看,他曾任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發展部研究員、部門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現任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發展部總經理。從管理基金的情況看,雖然他現任基金資產總規模不過是33.64億元,不過他管理產品任職最佳回報已經超過200%。特別是他和鄭澄然曾經合作的廣發高端制造,曾經在單年度創造過排名前十的輝煌。
但是沒想到,廣發先進制造這只基金卻成為他的滑鐵盧。該基金成立至今,產品發布了三份基金季報。整體來看,雖然基金的重倉風格都是新能源,不過大方向相同下具體路徑還是差異明顯。基金二季報時,最被看重的就是光伏賽道的股票,前四大重倉股的占比都超過了8%,它們分別是隆基綠能、陽光電源、晶澳科技和天合光能。同時,包括寧德時代和億緯鋰能等另六只股也是新能源各行業中的公司。基金經理在二季報中表示:“我們在5月初快速提升了倉位,主要配置了光伏、風電、電動車、半導體、汽車零部件等景氣度較高、前期大幅下跌的行業。”
到了基金三季報時,重倉股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分化,這里面前五位的重倉股占比超過9%,后五位的重倉股占比均不到6%。對組合更具決定意義的五家公司分別是陽光電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錦浪科技和隆基綠能,也就是說成為光伏和儲能的天下,特別是陽光電源和晶澳科技的占比均超過了10%的上限。在季報總結中,他堅持了自己的觀點:“本基金三季度總體持倉變化不大,我們堅定看好并基本維持了光伏、儲能、電動車等高景氣板塊的核心配置,隨著近期市場調整,以新能源龍頭公司為代表的很多優質成長股的估值再次回落到合理甚至明顯低估的區間,帶來了中長期良好的投資機會。”
這樣的重倉兩極分化風格在四季度達到頂峰,十大重倉股中的前七只占比都超過了7%,但是另外的三只占比不到4%,同時突破10%上限的重倉公司達到了三家,它們分別是天合光能、陽光電源和晶澳科技,尤其是第一重倉股天合光能的占比竟然達到了11.23%。雖然基金業績表現不佳,但基金經理在季報中依然固執己見“本基金四季度總體持倉變化不大,維持了以光伏、儲能、新能源電池等高景氣板塊為核心的配置,盡管在四季度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波動,也和市場反彈的方向并不一致,但我們認為以新能源龍頭公司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仍是2023年景氣度較高、成長性較為明確的方向之一,隨著近期股價的大幅調整,很多優質成長股的估值再次回落到低估的位置,帶來了中長期的投資機會,預計隨著2023年一季度的需求和業績的逐步兌現,可以看到優質公司價值的明顯修復。”
再從重倉股2023年的表現來看,截至3月2日,12月31日時的重倉股大面積表現不佳,特別是鵬輝能源、派能科技和億緯鋰能的股價年內跌幅已經超過了15%。
孫迪提攜成名的鄭澄然同樣開局不佳
與孫迪一同管理廣發高端制造出名的鄭澄然,去年以來同樣遭遇煩惱,這位擅長光伏投資的年輕基金經理,很有可能也是因為板塊的起伏而影響了成績。目前,他所管理的基金資產總規模已經突破了300億元,但是多只產品的凈值仍沉于面值下方。
2023年從年初至今,他所管理的產品幾乎全線虧損,只有兩只僅有不到1.5%的漲幅。再看他當初一戰成名的廣發高端制造,存在的問題幾乎和廣發先進制造如出一轍。基金四季報顯示,他超限持有天合光能、陽光電源和錦浪科技。
不過,他也如孫迪一樣不為所動:“我們觀察到市場的蹺蹺板效應仍然十分明顯,高景氣的成長方向如光伏、儲能等有明顯的下跌。從行業基本面上看,光儲的需求仍然強勁,海外需求持續超預期,國內隨著上游硅料和碳酸鋰的價格下跌,對價格十分敏感的國內需求預計會有很強的釋放。展望2023年,我們對產業鏈相關公司的業績仍然有信心,對其發展前景也比較看好。”
在最近的一次上月初公開采訪中,他依然故我:“具體到配置方面,重點關注受益于經濟復蘇、景氣超預期的高成長方向,如光伏、儲能等。從行業基本面上看,光儲的需求仍然強勁,海外需求持續超預期,而隨著上游硅料和碳酸鋰的價格下跌,對價格十分敏感的國內需求預計會有很強的釋放力度。”
*來源| 壹財信(ID:yicaixin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