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牛鈺
“深刻反思過去發展中的不足和問題,吸取經驗教訓,堅決調整。”去年底融創那份“遲到”的業績報中,孫宏斌如此表態。
“調整”落地的速度非常快,繼去年底對集團總部職能部門進行精簡提效后,曾是融創業績“壓艙石”的大西南區域也有新的變動傳來。
界面新聞獲悉,3月2日,融創成渝區域正式發文新的組織調整和人員換防動作。
具體則為,原成渝區域拆分為成渝和環融兩大區域,成渝區域負責重慶及蓉置項目的整體經營管理工作,環球融創負責四川、云南、湖南地區環融項目的整體經營管理工作。
人事方面,原環融公司總經理魏冬成環球融創區域副總裁,融創副總裁鄭甫兼任環球融創區域總裁,不再兼任成渝區域總裁,成渝區域總裁助理兼經營管理中心總經理趙強將調整為環球融創區域總裁助理。
跟隨孫宏斌已有20多年、曾在“融綠大戰”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鄭甫,是在去年剛從上海公司總經理一職調來接管成渝區域的,如今入主新區域,也是被寄予在西南這一重要陣地提效的厚望。
另外,原上海區域副總裁、蘇州公司總經理張強被任命為集團副總裁,調任主管成渝區域。張強在當年融創與金科的“股權之爭”中,被派駐在金科董事會,4年間多次因在金科董事會、股東大會上所投的反對票備受關注。
2020年,張強正式退出金科,繼續在融創上海區域工作,如同諸多公司內高管一般位置穩定,直至如今才有新的任務。
界面新聞獲悉,在內部文件中,最新調整的原因與去年如出一轍,也是為了聚焦項目經營管理、減小管理跨度、提升管理效率。
“環融的重點文旅大盤項目是比較多,這次拆分是為了提升管理效率,實現更精細化的管理。”知情人士對界面新聞透露。
談及需要提升效率的原因,知情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在過去兩年中,文旅類大盤基本都是困難戶,而無論是運營還是配套銷售,過去兩年都很艱難,而原西南區域恰好這部分項目較多。
作為行業內中組織架構相對穩定,“老將”鮮少出現變動的融創,在西南做出拆分動作卻是近一年的第二次。
去年2月,融創將原來的7大區域劃分為9大區域,其中最重要的調整即為將此前管轄范圍頗廣的西南大區拆分為成渝、云貴兩大區域,時任西南區域總裁的商羽調回總部。
如今再次拆分新成立的第10個區域“環融”,就是2019年時,融創以152.69億元收購的環球世紀及時代環球51%股權所成立的環球融創會展文旅集團。
按照當時的數據,環融的資產涉及成都、武漢、長沙、昆明等城市的18個項目,疊加潛在土儲,融創在這筆交易中獲得了總建筑面積超6600多萬平方米的土儲。
如今環融從成渝區域里獨立出來,入駐兩名融創“老將”,全面管理環融開發項目。
實際上,在當年商羽主管西南區域要直奔3000億目標的過程中,既有發力自主拿地,也有收購的環球及彰泰的資產做支撐,使得融創至今在西南區域有大量土儲。
據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融創權益土地儲備約1.6億平方米,權益土地貨值約1.77萬億,其中在原西南區域的權益土儲面積占比接近1/3。
新年市場的回暖對融創大西南區域來說算是一個“天時”。據了解,融創云貴區域的一些項目,在旅游市場整體復蘇之下,銷售端開始大幅回暖。
有數據顯示,2月的第一周,融創云貴7城項目在僅僅6天內,便完成了累計成交281套的戰績。另外,據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僅從1月份數據來看,融創在重慶繼續保持了第一名的市場份額,不過四川市場的銷售狀況差強人意。
另外,在去年底開始融創一些重點項目率獲AMC注血紓困時,原西南區域還遲遲未有類似的利好消息傳來。
對新任川渝區首張強、環融區首鄭甫以及去年10月從集團調至云貴區的時宇來說,將融創在大西南的資產盤活做細,對助力融創回歸良性經營之路可謂是較為關鍵的一局。
孫宏斌的反思不僅體現在西南區域,亦有另一個“千億大區”華北區域。據悉,元旦前后,融創華北區首也由遲訊變更為易緒兵,新上任的易緒兵上任之后從天津、鄭州為起點開始巡視各個項目并梳理總結問題。
對內區域收權、提效管理的動作日漸清晰,就意味著保經營的想法在與日俱增的精細化。
雖然孫宏斌不再像當年那般在公開場合發聲,但無論年前年后帶領全公司密集開會,還是集團內部、區域層面實際的“調整”,都印證了他想讓融創在年中前“回歸正常經營”的決心。
據知情人士透露,融創境內債成功整體展期后,境外債務的談判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債務重組方案細節在正在與債權人小組溝通敲定。
新的年報季將至,融創還處于停牌之中,離回歸“正常”的節點也將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