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馬悅然
今年剛剛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隆基綠能(601012.SH)董事長鐘寶申,為全國兩會準備了《關于城鄉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和《關于有效落實全民健身計劃》兩份建議。
在關于城鄉綠色建筑建議中,鐘寶申表示,應制定鄉村綠色建筑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助力城鄉協同發展。

鐘寶申稱,非常有必要對農村的綠色建筑發展做出規劃和實施計劃,保證農村能夠和城市同步發展,也使農村的一次能源得到綠色化,降低以后冬季采暖過程中造成的污染。
“‘十四五’時期是鄉村振興、傳統農房更新換代為現代建筑的關鍵時期,也是綠色建筑在農村普及的窗口期。”鐘寶申稱。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立足中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
“建筑碳排放將是減排的重點。”鐘寶申認為,“雙碳”目標提出以來,城市在推動低碳發展,包括綠色建筑發展方面正在快速推進,而農村新建建筑還受制于觀念、經濟水平等影響,依然以傳統建筑為主。
鐘寶申給出的數據顯示,2020年底,全國累計建成綠色建筑面積66億平方米,在全國城鄉建筑總面積中占比僅為個位數。其中,城鎮新建綠色建筑占當年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77%,農村新建面積比例則較低。
2022年3月11日,住建部發布《“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將全面建成綠色建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穩步提升,建筑用能結構逐步優化,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長趨勢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的建設發展方式。
上述規劃要求,到2025年,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3.5億平方米以上,建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億平方米以上,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全國新增建筑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0.5億千瓦以上,地熱能建筑應用面積1億平方米以上,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建筑能耗中電力消費比例超過55%。
鐘寶申表示,現有規劃在城鎮綠色建筑方面較為完善,在鄉村綠色建筑方面相對薄弱。根據屋頂分布式和光伏建筑一體化技術發展和成本降低情況,結合可安裝空間潛力考慮,可大幅度超額完成上述規劃目標。
鐘寶申還建議,應在推廣使用地源熱泵方面開展專項工作,為綠色建筑清潔采暖打開突破口。
申萬宏源研報指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占全國碳排放51%,綠色建筑有望帶來建筑全產業鏈變革。中國建筑存量規模巨大,多為高能耗建筑,當前中國綠色建筑存量占比約12%,新建綠色建筑占比約65%,仍有提升空間。綠色建筑將帶來建筑材料、設計、施工安裝以及生態園林企業的產業鏈各環節機遇。
作為綠色建筑的重要應用場景,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優勢突出。相較傳統的農村建筑,BIPV更加美觀、節能,且可以創造超過25年的發電效益。
“未來建筑不會再有單純的屋面,未來建筑的屋面一定是能發電、能節能的屋面。”鐘寶申稱。
他建議,應充分考慮光伏建筑一體化的發展潛力,加快部署進程,使其為城鄉建筑提供更多的綠色一次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