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婷婷
2023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中小民營企業的發展問題再獲關注。
界面新聞獲悉,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禹洲集團(01628.HK)創始人林龍安將提交三份提案,其中在支持民營企業方面,提交了《關于做好支持中小民營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提案》。
林龍安在提案中表示,面對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形勢,要及時分析中小企發展困難情況,以金融政策大力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小民營企業健康有序發展。
首先,在符合金融市場風險的情況下,對中小民營企業、進行跟蹤調查,促進地方銀行在實際風險可控的范圍內將民營企業、地產開發企業列入白名單。
具體而言,在法治化和商業可持續原則基礎上,可通過創新信貸產品、開辟綠色信道、降低融資成本等方式,堅持優先服務優質中小企業,努力滿足白名單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發放貸款開發貸、經營貸等,優先幫扶臨時困難企業渡過難關,因地制宜開展按需延期付息、延長還本期限、調整還款方式。
民企融資困難已成為普遍現狀。林龍安指出,還要將經營較好、債務結構合理的優質民企列入可增信名單。
“對民企而言,信用保護工具可以提高發行債券的信用等級,降低融資成本。”因此他建議,將一些自身經營較好、債務結構合理的優質民企列入可增信名單,提供征信保護、通過幫助企業信用增進完成債券發行,讓其能夠在公開市場發債,從而打通資金流循環鏈條,讓企業健康發展。
此外,應以政策改善中小民營企業營商環境。林龍安認為,從政策上鼓勵支持中小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利用財稅政策幫助民營企業發展,通過不斷優化政策以支持和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刺激市場經濟恢復及上升。
自2022年11月以來,房地產支持政策接連出臺,由“三支箭”到“金融16條”,再到“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試點”,這一輪的政策發力點也將紓困方向從“保交樓”調整為“保交樓與保主體并存”,為房企流動性提供全面支持。
不過,目前來看,無論是銀行授信、債券,股票增發,基本都集中在少數民營房企,如旭輝、美的置業、格力地產、合生創展、碧桂園、濱江、龍湖等,多數中小房企融資難的問題并未有改變。
近日,惠譽發布報告表示,政府出臺的這些支持性措施使得部分民營房企的銀行融資渠道更加通暢,或有利于其更好地應對短期內到期的資本市場債務。然而,中小型民營房企因可抵押資產不足且銷售恢復緩慢,或仍然存在兌付壓力。
另外,未出險民營房企在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期間到期或可回售的境內和美元債券本金總額同比將上升8.9%,達1672億元人民幣,其中3月、4月和7月為債券到期高峰月份。
一般而言,較之國央企及大型房企較強的韌性,中小房企因其普遍較弱的抗風險能力,以及深陷資金及債務壓力中,往往更容易面臨市場壓力的挑戰。
事實也是如此。從今年前兩個月的房企銷售業績來看,與頭部房企相比,中小房企尤其是出險房企銷售業績仍增長乏力,甚至不少房企銷售額呈現大幅下滑態勢,恢復自身“造血能力”尚有難度。
由此看來,從政策上多維度鼓勵支持中小民營企業,方能使其在新一輪周期中恢復正常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