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侯瑞寧
浙江浙能燃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浙能燃氣)正在沖刺主板IPO上市。
3月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交所)網站披露,已受理浙能燃氣在A股上市的申請書。
浙能燃氣本次發行股數不低于12540萬股、不超過3762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不低于10%、 不超過25%。本次發行的股份全部為新股,不涉及公開發售老股。
招股書顯示,浙能燃氣擬募資8.52億元,主要用于紹興市上虞區天然氣高中壓管網工程、義烏市天然氣利用工程(三期)、嘉興市平湖市天然氣利用工程(三期)、湖州市安吉縣天然氣利用工程和信息化建設項目。
浙能燃氣成立于2010年11月, 旗下有子公司28家,分布在浙江省內九個地市。該公司直接控股股東為浙江能源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浙能天然氣),持股比例為63%。浙能天然氣為浙江省能源集團全資子公司。
此外,中石化長城燃氣持股25%,浙江浙能綠能基金持股12%。這兩家公司均為浙能燃氣申報上市前引入的戰略投資者。中石化長城燃氣為中國石化(600028.SH)全資子公司。
浙能燃氣主營業務為天然氣銷售和天然氣工程安裝服務。其中,天然氣銷售占主營業務收入約九成。
與新奧能源(02688.HK)、港華智慧能源(01083.HK)、華潤燃氣(01193.HK)、昆侖能源(00135.HK)等全國性的大型燃氣企業相比,浙能燃氣主要經營區域集中在浙江省內,且浙江省范圍內已經有數家競爭對手正在經營, 經營區域有一定的局限性。
截至2021年末,浙江省內規模以上城市燃氣運營公司超過130家。浙能燃氣表示,未來如果要進一步擴大經營區域和營業規模,需要通過新建管網及收購其他燃氣公司等方式進行,所需資金較大。
2019-2021年,浙能燃氣的天然氣售氣量分別為11.15億立方米、11.72億立方米和15.06億立方米,對應的浙江省市場占有率分別為7.53%、8.20%和8.37%。
同期,浙能燃氣營業收入分別為36.7億元、34.73億元和51.02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0.6億元、1.37億元、2.3億元。
根據浙江省“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浙江省天然氣消費量達315億立方米,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提高至12.98%;LNG接收能力達到3000萬噸以上,儲氣能力達到18.4億立方米以上。
2022年,浙江省的天然氣消費量為180億立方米,與上年持平,其中,城市用氣13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發電用氣48億立方米,同比下降4%。
浙能燃氣目前融資方式主要依賴銀行借款,相較外資和其他上市燃氣企業公司,在資金實力方面均存在較大差距。隨著業務快速拓展,這種單一的融資方式已難以滿足該公司的發展需求。
截至2022年6月底,浙能燃氣的總資產為45.19億元,資產負債率為43.09%。
浙能燃氣的采購天然氣主要包括管道天然氣和LNG。2019-2022年上半年,該公司天然氣采購金額占營業成本的比例分別為85.36%、80.5%、84.98%和89.99%。
招股書顯示,浙能燃氣所采購的LNG為市場化定價機制,主要從中海油浙江、寧波昊燃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福建省希瑞能源有限公司、寧波城際能源貿易有限公司、浙江國源宇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宸諾投資有限公司等采購。
如果上市成功,浙能燃氣將是浙能集團旗下第五家上市公司。目前,浙能集團旗下有浙能電力(600023.SH)、寧波海運(600798.SH)、浙江新能(600032.SH)和錦江環境(新加坡主板掛牌上市公司,股票代號:BWM)四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