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電網
防控政策松綁,加上一籃子促消費、穩經濟的舉措與政策先后施展,各地客流量恢復明顯,線下消費回溫顯著,帶動家電線下市場增長。時不我待,面對不斷回暖的線下市場,一眾家電企業開啟了線下市場“橋頭堡”的爭奪戰。
線下家電市場回暖
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第7周,家電全品類線上和線下渠道銷售額分別較2022年同期上漲了約28%和89%,其中,洗碗機、嵌入式微蒸烤品類、掃地機器人和洗地機等漲幅較大,嵌入式微蒸烤品類中的復合機產品銷售額和銷量分別同比增加了約647.66%和584.66%;2023年1月,盡管經歷了春節假期,但線下市場仍然出現了恢復性增長態勢,全品類合計銷售額和銷量分別較2022年12月環比增長了20.04%和34.75%。
近日,包括北京、南寧、濟南、鄭州、湖北、廣東等在內的多地城市相繼宣布發放大額消費券,其中部分地區還延長了新年推出的優惠活動時間。從消費券類別來看,汽車和家電是促消費的大頭,具體來看,廣東省商務廳13部門聯合印發《廣東省綠色智能家電消費實施方案》,北京市商務局發布《關于發放“京彩·綠色”消費券的通知》,不少地區發放消費券總金額可觀。
有上海某家電賣場的銷售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之前的存貨都已經售完了,后續要看廠商如何盡快供貨,近期可能會有新品上市?!?;蘇寧易購線下市場負責人同樣表示,“一二線城市和下沉市場的線下門店客流及銷售情況都在穩步增長,換新需求正在進入高峰期”,特別是在下沉市場,空調、冰洗、廚衛等家電品類均保持了高速增長趨勢。
業內人士預測,2023年家電市場將迎來確定性修復,隨著一系列促消費政策的出臺,家電消費潛力將會持續釋放。在渠道方面,隨著疫情防控策略措施不斷優化,以及線上平臺流量紅利消減,線下市場將迎來更多的機會。
爭奪“橋頭堡”
線下市場一直是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對于家電、3C等大件耐用而言,體驗是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據此前網上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國內下沉市場成交規模達到2775億元,同比增長8.9%,增速明顯跑贏整體市場,占比超過整體市場的31%。為了更好地爭奪線下市場,一眾家電企業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
2月,海爾三翼鳥廣州體驗中心001號店在廣州天河區正式開業。據了解,消費者不僅可以在體驗店沉浸式體驗現場的智慧客廳、智慧廚房、智慧臥室等智能家居場景,同時還能享受到從裝潢到家電的全屋定制服務。據海爾方面表示,三翼鳥今年還將累計布局3300+智慧生活體驗中心。
另一家同樣來自青島的家電企業海信也在不斷布局智慧家庭線下體驗店。據海信財報顯示,2022年,布局了28家智慧生活全場景線下體驗店,并對2600余家門店進行智能化升級。此前,海信表示,將在1年內持續推進線下布局,目標是完成一千萬次線下體驗。
不止是家電企業,電商們同樣發起了猛烈“攻勢”。資料顯示,京東MALL、京東電器超級體驗店、京東電器城市旗艦店已遍布全國近60個大中城市,據了解,與傳統的電子賣場不同,京東電器線下門店在3C潮電的基礎上,融入了家居、娛樂等多元化業態,幫助消費者完成對產品的深度了解。兔年春節,西安京東MALL在年貨節期間的成交額同比增長200%以上,京東電器超級體驗店合肥門店客流量環比增長60%,京東家電專賣店東北地區春節期間門店營業率達到85%以上。
誰能笑到最后?
各種線下體驗店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過去傳統線下零售門店形式單一,還有強導購服務,再加上線上線下不同價、商品迭代慢、價格不透明等問題,導致消費者進店意愿不強,客流量不斷下滑,最后導致一個惡性循環。而新型的線下體驗店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隨著Z世代、00后成為消費主力,與70、80后消費者不同,他們有著自己的消費觀念,也更加追求生活享受,重視消費體驗,他們看展、逛店,喜歡打卡LOOK,有調查顯示,“精心布置、獨特的商店概念和專注于少量產品的商店體驗”對他們來說十分關鍵。如何能夠將購物、休閑、娛樂、體驗自然地融為一體,讓消費者留下除了商品交易之外的記憶點,將會是將“流量”轉換為“留量”的關鍵。
另一方面,隨著家裝、家居、家電的不斷融合,購買家電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獨的環節,從整體的家裝風格、到家具家電的選購與布置,都是需要考慮的點;也有消費者不愿為家庭裝修奔波勞累,希望家電、家居、家裝一站解決。這時候,可以提供從體驗、設計、配送到安裝的完整鏈條一站式服務的線下體驗店自然會成為不少消費者的首選。
最后,分析人士表示,無論是何種形式,其本質還是在于企業硬軟實力的比拼,誰能給消費者帶來創新的服務與體驗,占據消費者的心智,誰就能在線下市場“橋頭堡”爭奪戰中取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