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昱
繼龍湖吳亞軍之后,碧桂園靈魂人物楊國強也選擇退休了。這群地產行業的創一代接連隱退,意味著房地產行業的一個時代結束。
3月1日,碧桂園公告稱,現年68歲的主席及執行董事楊國強因年齡原因提出辭任,41歲的楊家二小姐楊惠妍順理成章接棒,成為碧桂園新任主席。
碧桂園方面表示,楊國強辭任后仍將以特別顧問的形式繼續參與公司經營,同時幫助楊惠妍順利過渡到新的角色當中。
包工頭出身的楊國強曾經是那個高歌猛進、草莽爭鋒的地產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充分挖掘遠郊大盤及三四線城市紅利,帶領碧桂園從一家小小的建筑公司發展成為“宇宙第一房企”。楊國強所堅持的高周轉策略同樣是一柄雙刃劍,一路走來也遇到不少危機。
如今,楊國強隱退意味著碧桂園將進入新的時代,楊惠妍能否為這家龍頭房企打開新局面這是外界所關注的。
高光
毫無疑問,楊國強是碧桂園的靈魂人物,帶領碧桂園從無到有,從小變大。
楊國強1955年出生于佛山順德的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用他的話說,18歲之前沒有穿過鞋,曾因貧窮面臨輟學,得到了政府資助,免了7塊錢學費,還有2塊錢助學金。就這樣,楊國強勉強完成了高中學業,但是沒有上大學。
楊國強踏足房地產行業算是歷史洪流下的必然選擇。1992年,因佛山順德碧桂園項目的開發商陷入困頓,佛山順德土生土長的包工頭楊國強索要工程款不成,毅然接盤,自此開始進軍房地產。
然而,1993年前后,國家對房地產調控嚴厲,幾乎所有的房地產開發商都遭遇危機,楊國強接盤的順德碧桂園樓盤銷售慘淡。楊國強找到新華社記者出身的策劃人王志綱,最終打出“教育牌”,吸引購房者到城鄉結合部買房置業,碧桂園也因此一炮而紅。
碧桂園發展初期在廣告上很舍得花錢。公開信息顯示,這家公司曾經在1995年借2000萬元,全甩于廣告,當年賺了 5000萬元。第二年又把5000萬元全做廣告,賺了1億元。
幾年下來,碧桂園“給您一個五星級的家!”的廣告語深入人心。憑借著這一句廣告語,楊國強領導碧桂園乘著中國城鎮化發展的的東風,選擇在城市郊區大面積造城。
“高周轉、高去貨”是碧桂園成功的重要經驗。
外界深刻感知到楊國強超強的高周轉能力是在2001年,這一年廣州鳳凰城項目開啟,70棟樓同時施工,幾百臺塔吊同時運轉,最終推出自帶花園的洋房比周邊毛坯房還要便宜,連續8個月銷售額穩居同期全國房地產開發項目第二,這不僅讓市場詫異,也創造了業內銷售神話。
2007年是碧桂園的發展轉折點,碧桂園成功在香港上市。對接資本市場后,碧桂園的房產交易量也不斷提高,從上市到2016年,這十年時間碧桂園營業收入從不到200億直接漲到了近1600億,翻了8倍有余。
2012年,碧桂園成為首批出海的房企之一,首站落腳到馬來西亞。碧桂園在這里拿下了一個開發周期可長達二三十年的項目——“森林城市”。
2016年是碧桂園業績大爆發的一年,全口徑銷售增長120%至3088.4億元,首次跨入行業前三,2017年實現合同銷售金額5508億元,同比增長78.4%,自此年年蟬聯房地產行業銷售第一。
“關鍵是人才!”這是楊國強時常掛在嘴邊的話。
對人才的招攬,碧桂園曾引發過轟動。2013年下半年,碧桂園啟動“未來領袖計劃”,給入職博士們開出超出40萬的年薪,創下行業先例。2015年-2018年,碧桂園從全球招收的博士生人數分別為256位、403位、1037位、1300位。
一邊給出高薪,一邊推出“成就共享計劃”等激勵制度,楊國強將員工的利益與公司的利益捆綁起來,最終實現碧桂園的銷售規模突飛猛進,在2017年登頂銷冠。
在高歌猛進的歲月中,碧桂園大部分開發項目都在三四線城市,少量在一二線城市,成了公認的三四線開發之王,但也給如今在行業調整期留下了隱患。
過去多年,碧桂園在一二線城市核心地段拿地不多,楊國強常說的理由至少有三:第一,地價太貴;第二, 資金周轉慢;第三,算不過來賬、風險大。
隨著中國城鎮化速度減慢,三四線城市銷售顯現疲態,一二線城市更具韌性。如何解決三四線城市銷售占比過高的問題,這是楊惠研接棒后所面臨的挑戰。
在2月份碧桂園召開的2023年年度工作會議上,已經透露出今年會重啟拿地,投資方向上將聚焦市場恢復更好的一二線城市,這意味著碧桂園在行業新形勢下的投資策略也會有所調整。
隱退
2018年的安全事故讓楊國強開始冷靜下來,不再將規模作為第一追求,宣布碧桂園進入“提質控速”新階段。從這一年開始,楊國強個人也投入了大量精力到農業和機器人業務中去。
在2018年6月舉辦的“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揭牌儀式上,楊國強曾言:“地產業務在莫斌管理下做得這么好,我都失業沒事干了,所以未來我盡量把精力放在其他地方,其中一個就是農業。40年前我種田,40年后我還是回去種田。”
同年7月,碧桂園旗下用來開展建筑機器人業務的平臺博智林成立。碧桂園曾計劃五年內在機器人領域投入800億元。不過,除了披露2019年全年機器人業務的研發費用約人民幣19.7億元后,碧桂園近幾年并未對外直接披露在機器人方面的投入。
在機器人領域,楊國強自稱還是一名小學生,甚至需要從學電腦開始,但這并不妨礙他對建筑機器人的看好。在楊國強看來,機器人會顛覆傳統的地產行業和建筑行業,未來一定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價值。
截至2023年1月,碧桂園建筑機器人已獲得一些突破,已有33款建筑機器人投入商業化應用,累計應用施工面積超千萬平米。
從2019年初開始,碧桂園將地產、農業以及機器人確立為未來發展的三個重點。彼時碧桂園方面表示,“如今楊國強每天95%以上的精力都已投入到如何打造高科技企業上。”
地產業務交給碧桂園總裁莫斌,楊惠妍過去幾年也將主要精力放在教育、醫療、新零售等新業務的發展上。
隨著房地產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碧桂園將現金流安全作為主要目標,但建筑機器人仍然是其布局的重點。
2022年8月的中期業績會上,碧桂園總裁莫斌透露,在市場底部盤整的過程中,碧桂園新業務的唯一重點是博智林機器人,其它一些新業務都暫緩了。
及時的控速以及在新業務上的理性投資,讓碧桂園避免跟恒大一樣倒在這一輪地產行業危機中,也讓楊國強最終順利將權杖交到楊惠妍手上。
外界對于楊惠妍的接班并不意外。楊惠妍自2005年大學畢業后便在碧桂園任職,一直是楊國強著力培養的接班人。她先后在碧桂園擔任多個職務,從采購部門負責人一路上升至公司副主席,再到2018年底升任聯席主席。
2012年至2018年擔任碧桂園副主席期間,楊惠妍主導了博實樂教育集團和碧桂園服務兩大公司的成功上市,這也成為她在碧桂園任職期間最大的加分項。
碧桂園方面對界面新聞表示,自2018年以來,楊惠妍就與楊國強共同管理碧桂園日常工作,並負責碧桂園的戰略投資及基于現有業務的新業務探索。
在股權層面,早在2005年,楊國強就把碧桂園70%的股份轉給了楊惠妍,這也使得后來碧桂園香港上市時楊惠妍獲得“中國女首富”稱號。
碧桂園內部人士稱,楊惠妍的接班是順理成章,內部都不覺得此次楊國強退休是一個特別震驚的消息。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認為,楊國強的退休是碧桂園核心團隊新老交替的必然,也是新一代負責人接班的標志。不過作為實際控制人,退休后的楊國強對于企業重大性和方向性的問題的影響力同樣還是不言而喻,只不過是從一線經營管理層面淡出而已。
為了讓女兒更好的接管碧桂園,楊國強在退休前為碧桂園進一步蛻變成一家現代化企業下了最后一步棋。
去年底,碧桂園對執行董事名單進行調整,楊國強的侄子楊志成及老臣宋軍退出,新加入常務副總裁程光煜、副總裁及首席財務官伍碧君,這兩位都是楊國強十分看中的職業經理人。
如今,隨著楊國強退休,楊氏家族在碧桂園董事會的人數進一步減少,6名執行董事中,只有兩名楊家人,除了楊惠妍外,另一名則是小女兒楊子瑩。
經歷這一輪調整,地產行業已經進入下半場,尋找新發展模式的重任落到了二代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