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侯瑞寧
繼墾利6-1油田、墾利10-2油田之后,中國渤海再獲億噸級油田發現。
3月1日,界面新聞從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海油)獲悉,旗下渤海油田渤中26-6油田發現超億噸級探明地質儲量。該油田為國內最大的變質巖潛山油田,也是渤海油田連續第三年勘探發現的億噸級油田。
渤中26-6油田探明地質儲量超1.3億噸油當量,按正常采收率,共計可開采原油超2000萬噸,提煉成汽油后可供1萬輛小汽車行駛30年;可開采天然氣超90億立方米,能夠滿足天津市常住人口使用約15年。
根據2022年發布的《油氣礦產資源儲量分類》,油氣礦產地質儲量按地質可靠程度分為預測地質儲量、控制地質儲量、探明地質儲量三級,其中探明地質儲量可靠程度最高。
中海油首席執行官周心懷表示,渤中26-6油田的發現,打破了渤海南部探區潛山一直沒有規模性商業發現的局面。
渤中26-6油田所在的潛山形成于32億年前,儲層主要的巖石組成類型是變質巖,自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歷經多輪勘探,效果均不理想。
2018年以來,中海油部署了10余口深層探井,研究斷裂對潛山分割性的影響,提出斷裂對潛山儲層具有封閉能力的理論認識,從而發現了渤中26-6億噸級油田。
渤海油田是中國海洋油氣生產的主力油田之一。2022年,渤海油田繼續保持國內第一大原油生產基地,原油產量為3175萬噸。
近年來,中海油在渤海地區多個重大發現。
2020年,中海油在渤海萊州灣北部地區獲得墾利6-1大型發現,石油探明地質儲量超過1億噸,成為中國渤海萊州灣北部地區首個億噸級大型油田。
2021年9月,中海油發布消息稱,經自然資源部審定,墾利10-2油田原油探明地質儲量超過1億噸。
過去五年,渤海油田累計新增油氣探明地質儲量已超10億噸,為渤海油田上產4000萬噸提供了資源保障。
去年,中國原油產量2.04億噸,時隔六年重上兩億噸;天然氣產量約2200億立方米,年增產量連續六年超百億立方米。
《中國海洋能源發展報告2022》顯示,去年中國海洋原油產量預計為5862萬噸,同比增長7%,增量占到全國總增量的一半以上;海洋天然氣產量216億立方米,同比增加9%,約占全國天然氣產量增量的13%。
2023年,中國海洋石油產量預計將突破6000萬噸,天然氣產量突破23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