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下網商 楊潔
編輯|吳羚瑋
沒人能想到,以前人見人罵的娛樂圈“泥石流”張大大,在直播間逆風翻盤了。
近期,靠著直播間連麥的形式,張大大一天連上好幾個熱搜,熱度碾壓一眾“頂流”。吃瓜群眾輪番進入他的直播間,拋出一個個荒謬的問題,張大大在屏幕前露出震驚而無措的表情。這成了網友的快樂源泉,在微博上,#張大大直播間好抓馬#的熱搜閱讀量超4000萬。
飛瓜數據顯示,2月13日至2月19日期間,張大大共漲粉526.5萬,其中直播漲粉448.1萬,成為抖音漲粉榜第一名。這期間開設的9場直播中,場均觀看人次達到780萬,場均在線人數45.4萬——這些數字盡管離抖音頭部主播的直播表現較遠,比如小楊哥的場均觀看人次在4000萬以上,但已經接近劉畊宏目前的場均觀看人次。作為一個2月8日才正式開啟直播首秀的藝人,張大大在一周內躋身抖音中腰部主播的位置,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成績。截至發稿前,張大大抖音粉絲為809萬,總漲粉量超700萬。
在演藝圈中,張大大算是個不討喜的主持人,挨罵、遭嫌棄都是常有的事。2015年《我是歌手》第三季,歌手譚維維表演后,作為經紀人的張大大臺下淚崩,因場面過于“搶戲”被罵慘,加之主持風格偏毒舌,他一直處于黑紅的狀態。路人緣不好,但在娛樂圈卻相當吃得來,楊冪、楊穎、迪麗熱巴、楊超越、范丞丞等明星都稱自己是他的好友。
槽點不少、敢調侃自己也敢調侃他人、娛樂圈人脈廣……他身上或好或壞的標簽,意外地在直播間中串聯了起來。
在張大大的主頁中,顯示他已簽約MCN機構“無憂傳媒”。據了解,簽約時間為2023年1月。短短幾周內,張大大從“討厭”變“討喜”,究竟歸功于網友的自發“整活”,還是無憂傳媒的助推?
是真的“內容共創”,還是“深度表演”?
起初,張大大直播的主題是替人圓夢,采取連麥形式,記錄網友們的心愿。張大大表示,只要不涉及他人隱私,要求不是很過分,自己都會努力去實現。走溫情路線的直播間,的確誕生過為外賣小哥過生日、為粉絲拿到偶像簽名的溫情瞬間。
而真正的狂歡,起于2月11日。
“張譯為什么不宣傳狂飆,他是不是和劇組有什么矛盾,他為什么不去參加慶功宴?”當晚,一位《狂飆》狂熱粉發出三連問。彼時的張大大,維持著主持人的基本素養,給出了一個回答:可能因為菜不好吃?
此后,以《狂飆》為引子,直播間衍生出了“你聯系到張頌文了嗎?”“張譯跟張頌文究竟誰演技好?”等一系列問題。網友的“咄咄逼人”和張大大的手足無措形成強烈反差,讓直播間的喜劇效果拉滿。
在連麥碰撞出火花之后,陷入玩梗熱情的網友們,集體沖向張大大直播間,讓他說出娛樂圈離婚的三對夫婦、追問偶像八卦……一系列劇情,再一次將直播間熱度拉上高峰。
直播間里的張大大越是表現出驚慌失措,連麥網友的要求越瘋狂,流量也就越迅猛。數據顯示,張大大直播間在24小時漲粉200萬+,實時在線搶麥人數最高102萬多人。
以往,人們將張大大當成娛樂圈的“邊緣人”,認為他需要依靠加戲才能擠進娛樂圈的核心。但在這種連麥互動關系中,網友站在調侃者的位置上,將張大大視為自己了解娛樂圈八卦的中介,開始把他視作“自己人”。在這個過程中,藝人的身份被重構了,網友們也在所謂的內容共創中,獲得了參與感與滿足感。
隨著慕名而來的網友越來越多,質疑聲也逐漸變大。在社交平臺上,不少人直指張大大直播為劇本:為什么每次都有不同的奇葩故事?團隊面對無理取鬧的要求為什么不掛斷?為什么連麥者的IP地址幾乎都在浙江?有自稱從事過MCN行業的網友認為,張大大直播間的劇本痕跡很重,全是演員+劇本呈現出來的效果。
近期,“張大大直播劇本”“張大大無憂傳媒”的標簽也沖上了熱搜榜。在個人微博,張大大并沒有直接對“劇本”一說進行回應,而是強調直播間的娛樂性。
如何從“吸睛”變“吸金”
這不是張大大第一次直播。
早在2022年1月份,只有50萬粉絲的張大大就宣布進軍直播帶貨行業。當天,張大大共開直播6小時,直播間充斥著質疑和調侃,張大大一度眼眶發紅,不得已宣布下線。在結束后的發文中,張大大直言自己堅持不下去了,非常在意差評。
“明星網紅化”早已是大勢所趨。越來越多的明星開始意識到,成為“流量網紅”,比當一個“低線明星”更有流量價值。張大大也不例外。時隔一年再次進軍直播的他,顯然已經轉變了心態,自降身份求連麥,且接受質疑聲。
幾次直播后,他被評價為“內娛客服”,張大大本人似乎也接受了這個新身份,還自稱是“許愿池里的王八”,在直播間對每一位網友禮貌說道:“您好,有什么可以幫到您?”
對于從明星轉變為達人身份的張大大來說,接踵而至的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從吸睛變吸金?
在“娛樂圈有人脈”的張大大,其實早早開始了商業布局,但更多圍繞著影視方向。據企查查數據顯示,張大大(真名張韡)現關聯3家企業,為浙江樂心影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張韋華影視文化工作室、上海大感謝影視文化工作室,其中浙江樂心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為張大大持股公司,持股比例為30%,而上海張韋華影視文化工作室企業類型為個人獨資企業,由張大大100%控股,上海大感謝影視文化工作室目前已注銷。
爆火之后,張大大IP價值水漲船高。《天下網商》搜索發現,“張大大”已被多個公司及自然人申請注冊商標,最早申請追溯到2015年5月,國際分類包括教育娛樂、方便食品、廣告銷售等,目前已有多枚商標注冊成功。
與此同時,出圈之后,不排除張大大日后再次“殺回”直播賣貨圈。
作為2023開年大爆的第一位明星網紅,和去年話題度十足的向太、張蘭對比,張大大走的是一條相對不同的路徑。
以向太為例,在進軍直播之前,她曾通過符合自身定位的短視頻內容吸粉,通過短視頻的話題度帶動站外熱搜,最終將流量聚攏在直播間,這也是網紅達人吸粉的常規方式。而張大大是從直播間運作,用娛樂化的方式擴散話題,點燃觀眾情緒后,回到直播間賣貨。
背后的操盤資本:抓住機會的無憂傳媒
能不能把流量成功轉化為帶貨率?品牌會不會選擇投入這個流量池?目前還無法定論。不論下一步的商業動向如何,但張大大直播間當下的盛況,隱約有劉畊宏直播鼎盛時期的影子。
張大大和劉畊宏,背后的操盤手都是無憂傳媒。
業內有一句話,“抖音網紅千千萬,無憂傳媒占一半”,據灰豚數據,無憂傳媒藝人矩陣人數超過6萬人,簽約了大狼狗鄭建鵬&言真夫婦、張欣堯、王乃迎、麻辣德子、家常美食-白糖、溫精靈等數百名高粉達人,也捧紅過不少現象級的網紅,如劉畊宏、劉思瑤、多余和毛毛姐、一只小耳朵等。這一名單還在持續增加。近期有從業者爆料,身邊大大小小的達人,都被無憂傳媒盤摸了一遍。
這家MCN機構于2019年提出“互聯網+藝人經紀”的運營模式,也相當熟悉互聯網傳播法則,擅長挖掘達人身上的特點去“立人設”,然后再把人設發揮到最大。
去年四月,劉畊宏的走紅便是MCN和流量平臺“合謀”的產物,將“健身大神”“過氣藝人”“周杰倫的摯友”的標簽立起來,凸顯記憶點。更關鍵的一環,還有無憂對“劉畊宏穿羽絨服跳操”“本草綱目健身操”等切片內容的傳播助推。今年張大大的走紅,也是類似的模式。
無憂傳媒放大了張大大身上“充滿爭議”的特性,配合著直播間不斷產生、發酵的熱梗與熱搜。直播間的名場面,都會被二創剪輯后進行再傳播,例如陳凱歌的兒子陳飛宇“塌房”后,有人問張大大“你為什么不轉發他的聲明”……這些踩中娛樂圈熱門話題的連麥提問,病毒式地鋪滿短視頻平臺,推送給用戶。
在直播間造梗,再配合全平臺營銷,已成無憂打造網紅的“標準模板”。
但本質上,內容場與消費場有較大的區分,娛樂內容受眾和直播電商的受眾差異巨大,俗話說“流水的網紅、鐵打的平臺”,今天屬于你的流量,也許隔天就會成為別人的數據。這種事在短視頻平臺上不斷上演。
從毛毛姐、劉思瑤、再到劉畊宏和如今的張大大,對于這些紅人來說,如何抓住現有的熱度,將娛樂流量變現,也是擺在無憂傳媒面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