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T財經
從2月中開始,每晚睡前都會刷刷小紅書的程琪(化名),已經連著好幾天刷到了優衣庫的筆記,而且標題的風格都不同:
有直接感嘆的:U系列要把我的口袋掏空嘛!
有專心測評的:Lemaire平替絕了!U系列高級穿搭測評合集;
還有“詐騙”的:真不知道優衣庫U系列這粉色有什么好搶的?(點進去文字第一行:我錯了)
抱著“穿優衣庫有什么好大驚小怪”的想法,程琪隨機點開其中一些筆記,結果“意外地發現這個系列的確有點東西”。于是,程琪在周末約上朋友一起去線下店試穿,當場就種草了在視頻里看過的粉色襯衫、系帶連衣裙和一個抽繩水桶包,不過“因為價格稍微有點高,所以還沒入手”。
像程琪這樣被U系列吸引的年輕人并不少。從2015年至今,U系列已經推出9年,每一季上新都讓消費者都贊不絕口。為什么優衣庫U系列這么受歡迎?和年輕人的流行趨勢有什么關系?
一年只上新兩次,一上新就暢銷
2023年2月10日,優衣庫U系列春夏季正式上市。在上海淮海中路上的優衣庫旗艦店里,U系列被擺在1樓顯眼的位置,展示區旁邊還印著設計師Lemaire的簡介。
而在更早之前,社交平臺上就已經開始出現不少分享的帖子。
根據千瓜數據,近30天內,以U系列為主題的小紅書筆記新增了1319條。1月26日,U系列第一次在天貓旗艦店進行預告。1月27日,小紅書就有博主開始預告新一季預覽圖,并進行搭配,整體熱度逐漸上漲。
在產品上線的第二天,即2月11日,小紅書相關筆記的閱讀量達到184.7萬,攀上一個高峰。后續又分別在2月15日和2月17日出現互動量破萬的U系列穿搭筆記。
從優衣庫天貓官方旗艦店的銷量來看,U系列2023春夏季上線兩周(截至2月24日),在春天真正來臨之前,賣得也還算不錯。
在月銷量TOP 10的U系列產品中,衣服和褲子各占一半。至今賣得最好的是一款99元的AIRismT恤,月銷量在一萬以上,賣點是穿上有涼感,舒服清爽;其次是一款79元的圓領T恤,月銷量達到7000以上,有10種顏色可以選擇,但是基本上都是低飽和色。
雖然都是以基本款為主,但U系列并非像設計師Lemaire說得那樣“不隨潮流而動”,而是跟隨潮流的動作,往往圍繞顏色、面料、剪裁本身進行更新。
比如顏色上,2023春夏季以豆沙粉、淺鵝黃、丁香紫為主色系,輔以灰綠色、紅棕色,清新自然,整體上符合“戶外大年”的趨勢。剪裁上,被稱為“神褲”的U系列牛仔褲也在不斷進化,2017年春夏季的版型是直筒九分褲,到了18年春夏季就改為A字大寬腿,到了22年春夏季又變成高腰闊腿,始終跟隨者流行的前沿。
唯一不變的,大概是U系列自誕生以來就擁有的“高級”的基因。
無性別“高級”基本款,流行的知識分子風
U系列的來源,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而且多年來一直離不開設計師Lemaire。
在正式加入優衣庫之前,他最為人知的經歷是在2010-2014年間,在愛馬仕擔任首席女裝設計師。離職后,在2015年開始專注打造個人品牌Lemaire,以法式極簡優雅的風格聞名。
也是在2015年,優衣庫邀請Lemaire推出設計師聯名系列第一季,結果大獲成功。
那并不是優衣庫第一次與設計師聯名合作,但因為打著設計師是“愛馬仕前任創意總監”和“用優衣庫的價格買愛馬仕”的噱頭,造成了聯名款被瘋搶的現象,這次聯名從此也成為教科書級別的案例。
因為聯名系列大賣,兩人的審美也非常相似,一年后,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邀請Lemaire正式擔任優衣庫巴黎研發中心創意設計總監,全權負責Lemaire x Uniqlo聯名系列。
于是,Lemaire在2016年正式加入優衣庫,并將聯名系列改名為U系列,旨在為優衣庫打造時尚和功能性兼備的單品。
從小紅書相關筆記的高頻詞來看,年輕人對U系列的贊美首先離不開對Lemaire風格的喜愛,“Lemaire平替”“百元買Lemaire”等評價就是對優衣庫U系列設計風格最常見的概括。然后是“高級”“日常”“松弛”等。
邱可人(化名)從U系列推出的第一季就開始入手,一直非常信任U系列的質量,而且“自己的穿搭風格也偏簡潔,買U系列來搭配就完全不費腦子”。
設計師Lemaire曾對外將U系列稱為“高級基本款”,也是最優性價比的量產品,為的是填補日常和時尚之間的空隙。
換句話說,U系列在面料和款式上更加面向大眾,但吸引大家的內核依然是像Lemaire個人品牌那樣極簡、低調、高級的風格。
為什么大家如此推崇極簡、百搭、有格調?
盡管Lemaire設計師本人不建議盲目地追逐潮流,但無論是知識分子風、老錢風、簡約法式風還是智性時髦,它們的關鍵詞都是相似的,本質都是強調簡約、百搭、有格調、有質感。
于是,社交平臺上,相似的穿搭公式接連誕生:低飽和色系的顏色、略微寬松的版型、同色系疊搭、再配上一副金屬框眼鏡、一個造型獨特的包包、一頂同色系帽子……舉手投足間,智性美就會充斥在衣服每一個不經意的褶皺里。
這種符號化穿搭的背后,往往隱藏著人們對松弛感的渴望。人們渴望通過“智感穿搭”,讓自己看起來“更像精英”,甚至“更有權力”。
如果你在社交平臺上多刷幾屏,就會發現優雅法式風的分享筆記中,常常強調“仿佛貴族在南法悠閑度假”的既視感,知識分子風和老錢風則約等于 “低調但有品味,重視物質但大腦性感”。
而且這恐怕并不是一種個人的自我意淫。舉個例子,保羅·福塞爾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在社會學著作《格調:社會等級與生活品味》中犀利地指出社會不同等級的品味的區別。書里的第三章《以貌取人》中提到,帶有灰度的低飽和色是決定中上階層衣著品位的兩條基本準則之一,“顏色越柔和、黯淡越有檔次”“低調是共同的傾向”。
換句話說,這些風格都早已被共同塑造成一種看似不經意、實際卻意味著一種更高級的審美。
當然,這沒有好壞之分,反而說明許多年輕人正是因為無法處在這樣的狀態中,才會被勾起對“松弛感穿搭”和“高級感穿搭”的向往。人們通過時尚想要達成的目的,依舊是靠近更理想的自我。
(2023春夏U系列搭配;圖源:優衣庫官網)
回到最現實的層面,當年輕人收入和支出收緊,對購物的規劃也在轉型——希望一件頂好幾件,構建自己的膠囊衣柜。
坐標上海的95后邱可人平時會在多抓魚購買不錯的二手衣服,而且預算的分配不同,“普通T恤和毛衣的預算大概在幾十到兩百之間,但如果碰到真的適合自己的外套,2000以下的價格都能接受,因為可能一生就只有這一件”。
程琪則傾向“現在的穿搭不需要太多的設計和亂七八糟的‘潮流元素’,更多追求得體,最好穿幾年也不會過時”。
這和過去單純的省錢、摳門不同。以前提到“百搭”,通常是指一件普通的白Tee、一條水洗耐磨的牛仔褲、或者一雙普通的小白鞋。現在,年輕人對“百搭”的定義發生了變化,而且對品質的要求更高,既要經典耐用,也愿意為設計和面料花更多錢,希望擁有基礎款標準線以上的穿著體驗。
正如設計師Lemaire所說,“時尚趨勢每六個月就會更新一次,但是自我風格不會。我們所理解的奢侈不應該是消費主義,而是實用主義”。
于是,“高級基本款”走紅,簡單、松弛的無性別穿搭逐漸成為一種流行的可持續的生活方式,也就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內了。
文 字:鄭曉慧 編 輯:唐也欽
數 據:鄭曉慧 設 計:鄭舒雅
運 營:蘇洪銳 監 制:唐也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