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代周報 涂夢瑩
編輯|洪若琳
運動巨頭減產的“蝴蝶效應”正在不斷蔓延。
近日,據法新社消息,全球最大的運動鞋代工廠寶成國際集團(下稱“寶成集團”)計劃裁員3000人,主要集中在越南代工廠。
創立于1969年的寶成集團,靠著運動巨頭的訂單一舉成名,多年為耐克、阿迪達、銳步以及亞瑟士等50多家國際知名品牌提供設計制造及生產服務。按業內流傳的說法:全球名牌運動鞋中平均5雙鞋就有1雙是寶成集團制造的。
但這樣的代工“神話”正在破滅。
去年12月,美國體育商業媒體Front Office Sports的報道,耐克(NKE.US)和阿迪達斯(ADDYY.US)等運動品牌預計從2023年開始大幅減產,訂單量減少的數字達30%~40%。業內人士預計該計劃會持續到2024年。
動作背后,是全球運動市場已經到達整體飽和臨界點,過去三年疫情更加速了這一進程。
美國市場調研機構NPD集團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自2020年疫情開始以來,運動鞋服的銷售整體已經飽和,“消費者對于運動服飾類產品的購買欲望下滑明顯?!?/p>
頭部品牌的生存境況可以窺知一二:近兩年,從耐克到阿迪達斯,都面臨了庫存過剩、業績滑坡以及增長碰壁等難題。而在種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下,不斷關停線下門店、發展頻頻“受挫”的耐克,似乎更加處于不明朗的局面。
國際巨頭風光不再
這兩年,夾縫生存不只是中小運動品牌的境遇,巨頭同樣深陷其中。
最明顯的一部分現象是,整體業績走勢并不樂觀。
去年12月,耐克發布了截至2022年11月30日止三個月內的2023財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二季度耐克實現總營收133億美元,同比增長17%,凈利潤約13.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3.4億元微降。
表面上看,收入有所上漲,但仍增收不增利。2023財年Q2,耐克的凈利潤約為13.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3.4億元微降;同時,耐克的毛利約57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0%;毛利率僅42.9%。
大中華區曾是耐克的重要增長點,多年領跑其他地區收入。
據公開數據顯示,大中華區近5年的業務營收CAGR(年復合增長率)保持著17%的高增速,是耐克最大的增量市場,一度有超30%的強勁業績增長。2019年,耐克大中華區營收首次突破60億美元,息稅前利潤達到23.76億美元,同比增長31%。
現如今,耐克正處于失守中國市場的尷尬局面。
2023財年Q2,耐克北美、EMEA以及APLA地區均實現超過30%的增長,而大中華區實現收入18億美元,同比增長僅6%,業績疲軟明顯。此前,耐克大中華地區業績已連續三個季度收入同比下降。
除了不復往昔的業績,耐克在中國市場難以站穩腳跟,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
一組阿里官方公布的數據,2021年,國內運動品牌安踏在雙十一預售期間首次超越耐克和阿迪達斯,成為運動鞋品類中預售額最高的品牌;據魔鏡市場數據顯示,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耐克淘系電商平臺銷售額有長達12個月出現同比負增長。
圖源:耐克公司官網
彭博資訊高級電子商務和運動休閑分析師普南·戈亞爾(Poonam Goyal)曾在采訪中表示,中國是許多運動品牌的增長引擎,不僅僅是耐克?!暗绻袌龅膹吞K受到影響,將延長包括耐克等品牌的增長曲線。”
不論如何,留給耐克的時間或許并不多了。
據Wind數據,耐克過去三月(12月1日至今2月24日)的股價累計增幅7.94%,跑輸國內行業品牌,不及李寧、安踏的8.57%、13.31%。而2022年至今,耐克累計跌幅達28.41%。
年輕人不愛耐克了?
耐克在中國市場發展的制約因素,有外因、也有內因。
首先是全球運動市場增速的普遍放緩。歐睿信息咨詢公司調研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運動鞋銷售額總計1524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7%,但與2021年的19.5%相比大幅放緩。
運動鞋市場高速增長的時期已經過去。“從近兩年的整體表現來看,運動市場需求趨于飽和,耐克增長趨勢呈現下滑在正常范圍內?!敝袊b行業戰略專家楊大筠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與此同時,新一代的消費者對國際品牌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此前,虎撲發布了《2021年度裝備球鞋TOP5》榜單,位列第一的是李寧的馭帥14,第二名是匹克澎湃大三角,其它三雙上榜球鞋依次為李寧全城9v2、李寧閃擊8和阿迪達斯的羅斯10,耐克罕見缺席。
“國貨運動品牌在中國消費市場崛起影響了國際品牌的業績?!痹跅畲篌蘅磥?,中國本土企業設計能力、水平以及品牌推廣能力的提升帶動業績增長,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品牌的優勢逐漸被壓縮。
除此之外,近兩年,因新疆棉事件,耐克更失去了一部分中國消費者。
如今,難以抓住消費者需求的耐克,已經明顯受困于高庫存帶來的發展瓶頸。
Business of Fashionn在近期報告中稱,耐克、阿迪達斯均面臨了庫存過剩難題。其中,目前,耐克倉庫中持有價值 93 億美元的庫存,曾經帶給耐克高額利潤的運動鞋占據了庫存貨物60%以上。
財報披露的數據顯示,耐克2023財年Q1的庫存比去年同期增加44%至97億美元;最新Q2,耐克庫存同比增長43%至93億美元,較上一季度有所下降,但仍處在較高水平。
耐克繼而利用大幅降價減少庫存,做出更多降價促銷活動,最終壓縮了利潤空間致使“增收不增利”。
“中國消費市場快速變化,耐克跟進的速度不夠積極。”2月26日,有國內服裝行業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耐克早年憑借國際體育賽事的知名明星代言,品牌建設更貼近于精英體育,能夠獲得熱衷于體育運動的消費者青睞。
上述人士進一步透露,近些年,耐克從精英體育轉向競技體育再到全民健身的轉變,并沒有同步打開品牌建設思路?!岸还苁窃诒就粱?,還是研發能力以及品牌打造、宣傳等方面耐克與國際同行、中國品牌的差距不再明顯,優勢不再?!?/p>
步步緊追的耐克
在中國市場失速的耐克,正在努力追趕。
“耐克看好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和市場前景?!?022年12月,耐克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唐若修(John Donahoe)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耐克十分重視中國Z世代消費者,他們期待最具創新力的產品、喜愛國際化品牌。
圖源:耐克公司官網
過去一年,耐克嘗試更靠近Z世代消費者。
2022年10月,NIKE官宣與中國電競運動員UZI(簡自豪)簽約,UZI一度成為了在全球范圍內首位與NIKE達成簽約合作的電競運動員;同月,耐克在上海推出了全新概念零售店Nike Style中國首店,主打和年輕一代消費者消費者共創的時尚潮牌。
不過,耐克此前已有相關概念門店偃旗息鼓。
今年1月,有媒體報道,耐克在日本東京南青山開設的全球第七家NikeLab門店正式關閉,而位于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北區的NikeLab門店也顯示停業狀態。
與Nike Style相比,NikeLab曾同樣有“最高端”、“最潮流”的定位,一度是為時尚和潮流的年輕消費群“量身定做”的門店。此前,耐克幾乎將所有全球最火爆的限量聯名單品放在NikeLab發售。
此外,近些年在全球范圍內,耐克同樣積極探索元宇宙及NFT等新興領域,除了此前在Roblox平臺打造的耐克虛擬空間NIKELAND后,耐克又推出了一個消費者與設計師共創的線上虛擬社區——“DOT SWOOSH”。
但耐克眼下更緊迫的,是如何探尋更多本地化的方式,加強與中國消費者的溝通。
去年“雙十一”期間,耐克宣布全面升級“耐克天貓會員進階計劃”,推出可供消費者進行個性化共創的3D虛擬人物,計劃以這樣的方式實現品牌與會員“買家”的強鏈接。
此外,繼2021年投資13億元建立“耐克中國技術中心”投入使用后,耐克又在2022年增投1億美元設立全自動無人立體倉庫,設想以迅捷、高效的供應鏈系統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電商購物體驗。
不過,中國運動品牌同樣正在步步緊逼。
主打多品牌戰略的安踏,國潮年輕化為代表的李寧、“起死回生”引發野性消費的鴻星爾克,均在通過創新發展抓住國潮紅利,獲得中國消費者廣泛關注。
相比之下,這些本土運動服飾無疑比耐克更懂中國Z世代。以安踏、李寧等品牌為例,在電競、二次元、潮玩等新興方向的投入似乎比耐克更迅速。
李寧不僅早就推出了電競相關的聯名裝備,更直接運營自身的電競俱樂部。2023年1月,李寧與英雄聯盟職業聯賽(LPL)正式達成戰略合作,成為該聯賽戰略合作伙伴、官方運動品類合作伙伴及英雄聯盟運動服飾品類官方授權商。
在數字化方面,安踏早在2020年便宣布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戰略,通過精細化運營管控、數字驅動決策的能力深化,實現自身供應鏈、生產制造以及會員管理及零售渠道等環節的效率提升。
錯過在中國市場最佳沖刺機遇,耐克行業第一的寶座,已然危機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