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程大發
界面新聞編輯 | 翟瑞民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蔣勝男向界面新聞表示,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她將建議對企事業單位八小時工作制的執行情況加強監督管理,加強勞動法對勞動者的休息權保護。
蔣勝男在提案中表示,在全球快速發展背景下,勞動者的權益保障和工作條件并未得到充分保障,一些單位和行業存在違反八小時工作制度的情況。尤其是近年來,互聯網、金融、制造業等行業因特殊崗位臨時趕任務存在的“996”(即早9點上班,晚9點下班,一周工作6天)情況,變成了多企業非臨時的過度加班。“996”成為常態,不僅對勞動者的身體健康和家庭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且嚴重違背了勞動法規的規定。
我國勞動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由于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蔣勝男介紹,這本是為了照顧企業非常規狀態給予的特殊性、臨時性的調整空間,但在一些企業流行的“996”工作時間,“看似符合勞動法每日不超過3小時的規定,但實際算起來,996狀態下,合計已經達到每周工作72小時,比法定44小時時間超過28小時,而合計每月甚至超過法定時間近120小時,遠遠超出最高限時36小時。”她說。
界面新聞注意到,2019年以來,全國兩會上已經多次出現關注996工作制、保障勞動權益的提案。2021年,全國政協委員李國華建議對“996”工作制進行監管,李國華調研發現,從2019年到2021年,“996”的問題不僅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愈演愈烈;同年,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工會聯合會榮譽會長林淑儀表示,八小時工作制來之不易,超時加班與體面勞動、舒心工作、全面發展不相符,希望“兩高”像重視治理欠薪一樣,重視解決超時加班問題;2022年,全國人大代表董明珠則建議檢察機關對“996”工作制進行監督,為相關勞動者開展公益訴訟工作,最大限度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中國勞動學會特約研究員蘇海南也曾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996超時加班現象引發了社會上很大的負面評議,其本身并不符合勞動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侵害勞動者的休息權,即使給錢也是違法的。”
蔣勝男認為,超時工作首先危害到勞動者個體生物學層面的再生產;其次超時工作看似得利,實際上是過度榨取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得到更多剩余價值,會危害到勞動者精神層面的再生產;最后,超時工作還會危害到整個社會分配方面的擴大再生產,尤其是內涵式的再生產。
“因此,加強勞動法對勞動者的休息權保護,對企事業單位八小時工作制的執行情況加強監督管理,已經是當前最需解決的事情。”蔣勝男說。
我國勞動法第九十條也規定了用人單位違法延長工作時間的法律后果: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規定,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并可以處以罰款。
然而,蔣勝男在提案中介紹,一些公司正采取以“動態優化”“每月KPI增長”等無限制的“業績”與失業、崗位邊緣化等掛鉤手段,讓職工“自愿加班”“避峰下班”,不但逃避加班費用支付,更將勞動者加班時間模糊化以逃避法律責任。
為此,2021年8月,最高法、人社部曾聯合發布超時加班典型案例,明確“工作時間為早9時至晚9時,每周工作6天”的內容,嚴重違反法律關于延長工作時間上限的規定,應認定為無效。2022年3月,北京、山東、安徽、河南、廣西、青海、湖南、湖北、江西等9個省份人社部門則宣布,組織開展為期2個月左右的工時和休息休假權益維護集中排查整治,聚焦重點行業、企業、園區,重點突出互聯網(平臺)企業及關聯企業,集中排查整治超時加班問題,依法保障職工工時和休息休假權益。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教授范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要解決超時加班問題,一方面要做好工會的集體協商,對公司加班程序做限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勞動行政部門應該加強勞動監察執法力度,對于違法超時加班作出行政處罰。
根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規定: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勞動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標準計算,處以罰款。
然而范圍表示,從實際經驗來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對于超時加班的罰款數額比較低,震懾力度還不夠,需要提高相關單位的違法成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馮文猛則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對996的監管,需要進一步細化相關規定,包括如何處罰超時加班、如何定義和區分必要性加班和非合理性加班,完善相關制度和細則。
“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機制,既有激勵,也有懲戒,完善好內外兩種監督機制”,馮文猛說,一方面是監管部門的監督和檢查,另一方面是要暢通員工內部的監督和舉報維權渠道,發現問題能得到及時有效地解決。
蔣勝男呼吁,八小時工作制成為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寫入法律的共識,這是世界無數勞動者為之長期斗爭的結果。在后疫情時代,全社會更應該加強對于勞動者健康權和休息權的保護,充分落實八小時工作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