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達財經 李亦輝
編輯|深海
一路狂奔的極兔,似乎離資本市場越來越近了。
根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快遞公司極兔速遞(J&T Express)計劃于今年下半年赴港上市,籌資至少10億美元。極兔速遞相關負責人對此回應為“不予置評”。
實際上,去年開始市場便傳出極兔計劃IPO的消息。傳聞稱,極兔計劃去年8月份赴美上市,融資金額10億美元,但因為疫情影響擱置。后又有傳聞稱極兔調整了上市計劃,轉赴香港IPO。
屢次傳出上市背后,這家誕生于印尼的快遞品牌,進入中國不足三年時間便從各大巨頭口中搶下屬于自己的市場份額。但其“燒錢換市場”的競爭策略,也讓自身忍受著巨額虧損,口碑不斷下滑。
在并吞百世快遞之后,極兔看似有了和“三通一達”較量的實力,也有望在淘系電商件中分得一杯羹。但據《晚點LatePost》,阿里在有意扶持申通,抖音電商傾向于聯合中通,極兔自和百世并網之后,并未能爭取到拼多多之外更多的訂單,這也導致其擴張勢頭放緩。
此外,由于配送效率低、丟件多發,極兔速遞屢遭用戶投訴,截至目前其在黑貓投訴平臺上累計投訴量達1.99萬。
有行業內人士認為,極兔想要維持高估值,還需要加強基本功。
靠價格戰突圍
極兔創始人李杰,和拼多多的黃崢一樣,都被外界貼上了“段永平門徒”的標簽。
資料顯示,李杰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專業是市場營銷,畢業后在步步高從事銷售工作,期間得到步步高創始人段永平的賞識。
2008年,李杰被段永平推薦去OPPO,任命他為OPPO蘇皖地區總經理。2013年,OPPO決定開拓海外業務,印尼成為出海的第一站。得知這一消息后,李杰主動請纓去印尼拓展業務。
在印尼市場上,李杰抓住高端機空白的市場機會,一舉將OPPO打入印尼高端手機市場,僅用一年時間,就將OPPO的市場份額從0做到了7%。到了2015年,這個數字提升到20%。
在印尼的兩年多時間,李杰深刻感受到當地的物流運輸效率極低,也發現了其中的創業機會。
2015年,在OPPO R7印尼發布會上,李杰突然對外宣布,自己將卸任OPPO印尼CEO職位,投身于新事業。當年8月,極兔在印尼誕生,業務覆蓋中國及東南亞國家。
極兔成立之后,背靠步步高、OPPO、vivo的強大經銷網絡,很快在印尼殺出一條血路。根據IDC的數據,OPPO、vivo共占據了印尼智能手機市場40%以上的市場份額,擁有約2萬個銷售點。
印尼之外,極兔的業務也擴張至越南、新加坡、菲律賓等國家,到2019年,其在東南亞擁有4000多個自營網點、1000多個加盟網點。但東南亞不能再滿足這只“兔子”的野心,2019年極兔通過收購龍邦快遞,拿到了中國快遞市場的許可證。
天眼查顯示,上海龍邦速遞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注冊資本1億元,于2020年4月份更名為極兔速遞有限公司。
當時國內的電商快件市場已是一片紅海,通達系和京東系并存,只有正在崛起的拼多多,選擇和極兔合作。《棱鏡》曾報道,早期極兔90%以上的單量來自拼多多。
同時,OPPO、vivo的資源繼續向極兔傾斜。2020年3月,極兔在國內正式起網后,把中國OPPO經銷商轉化為極兔的加盟商。
然而,僅有這些合作方還不夠,極兔需要搶下更多的市場,開始復制起拼多多的低價策略。
“極兔的打法和拼多多很像,一套打到最低價,不考慮盈利的方式。在江西某個地級市,他們的價格基本上在1塊5左右,但是極兔基本上都是1塊2,如果一天發100萬件,這個數字很嚇人?!蹦畴娚虅撌既讼颉吨袊髽I家》表示。
通過掀起價格戰的方式攪局,極兔實現了快速擴張。據了解,從2020年在中國正式起網,到單量穩定在2000萬單以上,極兔僅用了10個月,并一躍成為國內單量第六的快遞公司。
不過,這樣激進的價格策略,不但引起了同行的抵制,還迎來了監管重拳。
2021年7月,七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做好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明確保護快遞員權益,敦促整個行業由“價格競爭”轉向“價值競爭”。
阿里系訂單不好拿
依靠低價補貼策略,極兔在國內初步構建起了版圖。但在價格戰被叫停之后,極兔想要更進一步挑戰“三通一達”,讓業務規模再上一個臺階,則需要拿到拼多多之外更多的訂單。
機會很快來臨。2021年下半年,市場傳出百世快遞將出售的消息,業內推測極兔可能是接盤者,這有助于其穩住地盤、補齊短板。一方面二者在網點資源上存在不小的差異,互補優勢明顯;另一方面,收購百世將為極兔帶來關鍵的淘系訂單。
2021年10月29日,百世集團和極兔共同宣布達成戰略合作意向,百世集團同意其在國內的快遞業務以約68億元的價格轉讓給極兔。當年12月17日,該交易交割完成。
根據二者當時的市場份額計算,百世快遞和極兔合并后,兩者的日單量約在4600萬單。而在2022年6月中旬的一場客戶交流會上,極兔曾放出一組數據。2022年5月極兔全網日均票量突破4000萬,月票量已超過12億。
這意味整合百世之后,極兔的單量有了明顯提升。不過,這筆并購有利也有弊,首先使得極兔的虧損加重了。
在并購之前,百世快遞自2017年上市后的近5年時間里,累計虧損超50億元。同樣,在極兔收購百世快遞之前,曾有媒體報道稱,在短短10個月里,極兔速遞便燒掉將了200億元,用于拓展市場。
另有極兔內部人士稱,“實際虧損或超過300億元”。真實數據無法證實,但收購持續虧損的百世快遞無疑使得燒錢中的極兔財務負擔進一步加重。有消息稱,李杰曾規劃 2022 年中國地區業務盈利,但受疫情等影響,這一目標未能實現。
其次,百世快遞也并未如外界預期那樣,幫助極兔拿下更多的淘系電商訂單。據晚點LatePost報道,收購前阿里曾承諾,將會長期保持對百世快遞中國區的接口不變,這對極兔來說極為重要的資源接口。
然而,極兔對淘系電商的實際突破有限。上述報道稱,截至去年12月份,極兔訂單中依然有超7成來自拼多多,阿里的訂單系高峰期不足2成,抖音、快手和其他渠道的單量約1成。
或是礙極兔和拼多多的“曖昧關系”,據了解,極兔接入菜鳥網絡后,一些淘寶商家接到了平臺工作人員口頭傳達的不要使用極兔的要求。
而崛起較快的抖音電商,其中很多商家都來自淘系,過往就有成熟的快遞合作方,這也加大了極兔從直播電商中尋找增量的難度。
除了獲取淘系訂單不順,極兔和百世的“兩網融合”一度出現問題,甚至那段時間里運輸慢、快件滯留等問題波及到了消費。
2022年年1月開始,各大社交平臺上關于極兔、百世快遞停滯的話題討論不斷。去年6月,極兔速遞還曝出部分站點拖欠員工工資,出現快件積壓等現象。
并網陣痛疊加疫情等影響因素,晚點LatePost獲悉去年下半年,極兔單量在3500 - 3700 萬單之間,前進勢頭放緩。
用戶投訴不斷
本質上,快遞屬于服務行業,如果不能滿足用戶的基本的配送服務要求,那么快遞公司的用戶口碑則難有保障。
對極兔而言,蒙眼狂奔之后,一系列問題開始浮出水面,其中包括快件丟失、寄件速度慢、客服服務態度差、丟件不賠償等服務問題。
以黑貓投訴平臺為例,過去30天,有關極兔速遞的投訴量為1352條,而截至目前累計投訴量則已達到19932條。
有投訴者稱,“到了網點不配送,上次等了三四天投訴了才給送?!薄白约旱目爝f到站20余天后仍沒有派發。”也有多位消費者稱極兔快遞寄丟了自己的快遞,但網點在索要了一堆價值證明之后卻沒了下文,一拖再拖推諉賠付。
1月30日九派財經報道稱,近日在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平臺,有多位消費者反映極兔寄件緩慢,與極兔速遞客服溝通的體驗感差。消費者在聯系極兔速遞客服的時候,常常出現投訴電話無法接通、客服推諉敷衍甚至態度惡劣的情況。
從官方的統計數據也能看出,用戶對極兔的滿意度較低。
2022年11月,國家郵政局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國內快遞公眾滿意度排名,快遞品牌前五名分別是:京東快遞、順豐速運、郵政EMS、中通快遞、圓通速遞,得分均在80分以上。極兔得分則處于低一檔的77-80分之間。
即便負面消息不斷,此前極兔曾獲得了眾多資本的加持。天眼查顯示,極兔速遞完成了兩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基金、高瓴資本、博裕資本等,融資總額超過20億美元。最近一輪融資發生在2021年8月。
2021年11月,外媒消息顯示,極兔速遞最新一輪融資獲得25億美元資金,投后估值約為200億美元,投資方包括博裕投資、高瓴資本、紅杉資本中國、騰訊控股等。
如果此消息屬實,則意味著極兔吸金已超過45億美元。另據2022年8月發布的《胡潤2022年中全球獨角獸榜》顯示,極兔速遞的估值已達1300億元人民幣。
只是如今隨著擴張速度放緩、服務質量飽受詬病,在看不到盈利前景的情況下,極兔還能撐起如此高的估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