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球財說 宋涵
近年來受經濟環境影響,險企償付能力普遍下滑,再加上“償二代”的出臺更是令險企資金捉襟見肘,其中尤以中小險企困境表現突出。融資勢在必行。財信吉祥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財信吉祥人壽)也不例外。
近日,財信吉祥人壽披露了3個月內第二次增資計劃。
增資兩大看點
2月8日,湖南省首家本土保險法人企業財信吉祥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財信吉祥人壽”)發公告稱,擬增發7.69億股,增發價格為1.02元/股,增資擴股總額為7.84億元,增資擴股對象為2名原股東和新股東芒果傳媒有限公司。
這是自2022年12月30日湖南銀保監局核準其增資7.67億元,注冊資本由34.63億元變更為42.31億元后,財信吉祥人壽的第二輪增資擴股。
3個月前,該公司即經歷過一輪增資擴股。去年11月,公司在2022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確認財信吉祥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增資擴股實施結果的議案》相關內容。彼時增資擴股總額就高達了7.83億元。
2022年12月30日,最終經監管核準公司注冊資本由34.63億元增至42.31億元。
《全球財說》發現,公司此次增資擴股對象依舊延續上次增資模式即現有股東+引進外來投資者形式,均以現金方式出資。本次增資擴股目的和上次相同,所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補充公司資本金。
財信吉祥人壽此次內部增資擴股對象分別為湖南財信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和長沙先導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分別認購2.54億股和1.15億股。
二者增資后持股比例保持不變,而公司原有股東因未參與此次增資,持股比例被稀釋。
湖南財信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持股33%,依舊穩坐第一大股東寶座;長沙先導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4.9%,榮升第二大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大股東上海潞安投資有限公司在增資完成后持股比例將由15.01%降至12.7%,股東排位從第二位滑至第三位。
除此之外,公司新引進1名外部投資者為芒果傳媒有限公司,其認購股份4.01億股,其增資完成后持股比例為8.01%,成為財信吉祥人壽第五大股東。
增資完成后,財信吉祥人壽注冊資本將由42.31億元攀升至50.15億元。
關于財信吉祥人壽此次增資擴股有兩大看點。
第一,最近兩次表決情況透露出不尋常信號,公司股東內部或有分歧。
2022年11月,公司增資表決時,并非股東全體通過,結果顯示有6.35億股反對,占出席會議有效表決權股份數的18.34%。適時第二大股東上海潞安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就為18.34%。彼時因其未參與增資,最終其股權比例被稀釋為15.01%。
無獨有偶,此次財信吉祥人壽增資表決時,依然有6.35億股反對,占出席會議有效表決權股份數的15.01%。巧合的是,這與上海潞安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再次相同。
第二,新引進的外部投資者芒果傳媒跨界做保險引關注。
芒果傳媒作為湖南廣電下屬單位,擁有國資背景,是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控股子公司,也是上市公司芒果超媒的控股股東。
芒果傳媒此次豪砸4億增資財信吉祥人壽跨界進軍保險業,足以讓外界瞠目結舌。
不過第五大股東話語權較弱也是事實,電視和保險二者跨次元結合能擦出怎樣的火花,同樣引人遐想。
有行業人士大膽猜測,保險公司和傳媒公司合作或采用電視購物方式銷售保險。
事實上,2016年起湖南電視購物頻道就曾試水保險領域,曾與財信吉祥人壽和富德生命人壽等保險公司合作通過電視購物賣保險。
也有行業人士從股東性質分析認為,此次增資的三位股東均有地方國資背景,芒果傳媒跨界進軍保險或是湖南國資對財信吉祥人壽控制權進一步強化的體現。目前,對此觀點認同的更多一些。
經營承壓
一般來說,具有地方國資背景的保險公司在外界看來有“背靠大樹好乘涼”的先天優勢,在經營發展上自然會多些甜頭。
財信吉祥人壽成立于2012年9月,總部位于長沙,是湖南省首家本土保險法人企業。主要經營范圍涵蓋人身保險業務,包括人壽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保險業務。
2019年之前,公司凈利始終處于虧損狀態。2013-2018年凈利分別虧損1.32億元、1.77億元、1.36億元、3.63億元、4.55億元、0.79億元。
2019年是個分水嶺,公司開始扭虧為盈。2019-2021年公司分別實現盈利0.23億元、2.55億元、2.46億元。
去年,不少保險公司遭遇了投資端和負債端“雙殺”,財信吉祥人壽也不例外,2022年凈利大幅收窄。
最新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累計實現保險業務收入63.35億元,累計實現凈利0.87億元。
受制于權益市場大環境影響,去年公司投資端同樣受挫。具體表現為凈資產收益率為2.69%,總資產收益率“貼地飛行”僅為0.29%,投資收益率為4.74%,綜合投資收益率為3.15%。
從保險主業來看,2022年公司實現簽單保費81.6億元。其中,新單首年期交簽單保費14.62億元;續期簽單保費16.54億元。
從渠道來看,公司簽單保費主要以銀保渠道為主。銀保渠道簽單保費占總簽單保費近6成;個人渠道簽單保費占比為24.57%。
事實上,個人渠道簽單保費占比較低與壽險行業代理人隊伍“脫落”不無關系。去年,財信吉祥人壽個人營銷員數量銳減。截至2022年期末公司個人營銷員數量為6692個,營銷員脫落率為50.15%。
同時,受壽險改革、疫情等影響,2022年公司新業務價值為1.67億元,新業務利潤率僅為4.12%。
從保單持續率和退保率來看,公司13個月續保率為80.87%,綜合退保率為17.6%。不過,單從產品來看,部分保險產品退保率較高。
2022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傳統險吉祥人壽金彩年年年金保險產品年度累計退保率為77.31%,吉祥人壽附加吉財寶B款兩全保險(萬能型)產品年度累計退保率高達100.2%。
從償付能力來看,盡管2022年已經歷經一輪增資擴股,公司償付能力雖有所提升整體依舊偏低,且預測下季度償付能力再次下滑。
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末,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86.33%,較上季度環比上升16.21個百分點;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21.16%,較上季度環比上升20.99個百分點。
最新償付能力報告明確表示,償付能力或繼續下滑。下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61.22%,較本季度下滑25.11個百分點;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04.79%,較本季度下滑16.37個百分點。
不難看出,較高的產品退保率和日益嚴格的償付能力監管標準給公司發展戴上了“緊箍咒”。
主業承壓同時,還經歷了不少人事變動。截至目前公司總經理和董事長重要崗位均空缺。
去年9月,公司原總經理周江軍因個人原因辭去總經理職務,孫安明代行總經理職權。而周江軍從被監管任命為總經理到卸任僅1年有余。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6月,周江軍因工作原因調動辭去董事長職務,轉任公司總經理后,新董事長任職資格遲遲未獲監管批準。
除此之外,公司高管變動頻繁。副總裁易衛紅任職資格獲批,助理總裁曹義資格獲批。另有3名助理總裁許強、潘穎、熊平任職資格被免除,其中熊平首席風險官、合規負責人資格一同被免。由仲凡接替其任合規負責人,任職資格已獲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