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觀潮新消費 王叁
編輯 | 杜仲
2月21日中午,“老牌國貨公司隆力奇人去樓空”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此前,多家媒體披露,江蘇隆力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之偉,于2023年1月12日因涉嫌非法集資被蘇州警方取保候審。
實際上,這不是隆力奇首次陷入負面新聞,反而是這家日化巨頭近年來生存現狀的縮影。
隨著國潮的崛起,中國日化市場風云際會,國內外品牌陷入了持久的拉鋸戰。但曾經憑借一款護手霜就橫掃市場的隆力奇,似乎迅速“撤離”了新消費的中心地帶。
老牌國貨日薄西山的話題已是老生常談,但初代“蛇王”的故事,很難一筆帶過。
01 “蛇村”出了個“蛇王”
1953年,徐之偉出生于常熟市辛莊鎮界善村(今常南村)的一個儒商世家。界善村是十里八鄉有名的“蛇村”,1953年是癸巳蛇年,徐之偉的一生也與蛇結緣。
1966年,13歲的徐之偉僅僅讀到五年級就離開校園回家務農,按照他本人的說法,在生產隊當農民是他的第一份工作,而坊間流傳的他從知名木匠轉行創辦隆力奇,已經是第二次跨界轉型了。
1968年,徐之偉在生產隊起早貪黑,全年掙了840個工分,每個工分7分錢,全年收入58.8元。作為對比,木工每天工資1.5元,而且香煙、老酒、魚、肉、飯都是由東家提供,算下來日薪能有3元。讀到五年級的徐之偉很輕松地算出了其中的差距:大約20倍。
“1969年學校復課時,由于我家成分不好,輪不到我讀書。家父是讀書人,他希望我們能自己解決生活問題,建議我們去學手藝。”
于是,徐之偉拜師學藝,成了一名木匠。他能吃苦、思路活、有創意,很快就成為遠近聞名的木匠,按照他本人的說法,9年木匠生涯,讓他成了萬元戶。
1978年,徐之偉在與鄰居閑聊時得知,當下最賺錢的是抓蛇。他立即騎上自行車,抓到一條大蛇,把蛇膽賣到藥店,賺了84元。
那一年,改革春風吹過,滿地都是生意。江西和廣州的兩家制藥廠主營蛇膽川貝露和蛇膽陳皮末,去“蛇村”收蛇膽,在徐之偉看來,相比于每天拉鋸推刨,抓蛇幾乎算得上是“躺賺”。
1979年起,“蛇村”的蛇類繁殖與半成品交易開始變得活躍,出現了父子、兄弟、夫妻搭檔抓蛇的大場面。思維活泛的徐之偉將這些人組織起來,將抓蛇這門手藝活從分散經營變成了集中經營。
1985年,“蛇老板”徐之偉的手下已經培養起三四十人的團隊,常熟市的鄉、村兩級領導找上了門,動員他帶領鄉親們實現共同富裕。老徐本來想說,這事兒不難,告訴老默想吃蛇了,找了一圈原來是串臺了,他的身邊沒有老默,于是決定自己出山。
1986年,已經擔任界善村經濟合作社副社長的徐之偉創辦了常熟市蛇業公司,這個地道的鄉鎮企業,就是隆力奇集團最初的起點。
當時的界善村沒有商業化基礎,名為“公司”,其實經營方面還沒有本質的變化。徐之偉帶領幾十位同鄉外出收蛇,將蛇膽賣給醫藥公司,蛇皮則就地加工成蛇皮制品。這樣的經營方式持續了一年,界善村出了個百萬富翁。
1987年,徐之偉從上海聘請技術人員,建起皮革廠,蛇皮包、蛇皮帶、蛇皮夾、蛇皮鞋等產品迅速打開了銷路,甚至挺進了國際市場,90%以上的產品銷往歐美市場。
到了90年代初,常熟市蛇業公司每年加工的蛇多達七八十噸。除少量出口日本外,大量的蛇肉被賣給農民當飼料。徐之偉開始思考兩個問題:蛇肉當飼料豈非可惜?日本商人收購蛇肉有何深意?
經過調查發現,日本人會把加工后的蛇粉、口服液加在飯里,據說可以實現美容養顏的功效。相比于當成飼料賤賣,小學肄業三十多年的百萬富翁這次已經算不清相差多少倍了,他只是覺得無法忍受:“中國人不能給日本人作嫁衣,要爭這口氣!”
1992年,徐之偉與外商合資成立蘇州東方蛇園有限公司,占地200余畝,經營蛇類養殖與觀賞并加工銷售各類蛇系列保健品等,并與上海醫科大學等科研單位合作,借助中國蛇協顧問、原沈陽藥科大學陳建智教授的配方,在國內推出純蛇粉保健品。
為了打開市場,徐之偉聘請了20位美女銷售在上海淮海路進行推廣,發了一百多萬張廣告單,逐漸打開了市場。同年,東方蛇園有限公司實現產值1.5億,凈利潤1177萬元。
1992年,蛇業公司確定了隆力奇的品牌名,這是英文名Long Rich的音譯版,其實可以意譯為長貴。
在中國商業史上,保健品一直是一個極為特殊的行業,爭議不停、造富不休,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落得“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下場。
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徐華鋒曾回憶起這樣一個故事:1988年的一天,浙江一個校辦廠經理,在沿街推銷課外輔導資料時,得知浙江大學一名教授有一個配方,對小孩營養消化有好處。登門拜訪后,這位經理研制成一款兒童營養液,3年便銷售過億。
這個產品的廣告詞是“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這位經理是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
1996年之前,國內保健品市場處于粗放而狂野的增長期,全國保健食品廠家超過3000家,太陽神、紅桃K、昂立一號、生命壹號、腦黃金輪番登場。
在信息閉塞的年代,五花八門的品牌和產品接連刺激著消費者的腦神經,這些消費者有望子成龍的父母,也有戲彩娛親的兒女,這些身份賦予他們“花錢少動腦”的使命,他們從鋪天蓋地的廣告里看到了通往“夢想”的捷徑。
亂象源于監管的缺席,于是監管很快到來。1996年,《保健食品管理辦法》正式施行,面對行政與輿論的雙重監管,保健品行業告別了粗放經營的時代,一邊快速走向專業化,一邊尋找新的增長曲線。
同年,徐之偉將企業改制為隆力奇集團公司,出資百萬元導入CIS形象戰略,建造現代化廠區、辦公區、商貿區,并持續聘請蛇類專家,從傳統中醫理論中挖掘蛇的藥用功能,并用現代科學技術加以佐證,為蛇類保健品賦予文化和科技的雙重屬性。
進入新世紀時,隆力奇已經打通了蛇類養殖、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成為擁有3億元凈資產、年銷售額6億元、員工上千人的現代化集團。
界善村脫貧致富,徐之偉加冕“蛇王”。
02 從保健品到日化巨頭
新的增長曲線,就是后來隆力奇最讓大眾熟悉的產品——護手霜。
1998年,隆力奇進軍化妝品行業,開發了化妝品系列和洗滌產品系列,涉及洗發水、洗面奶、沐浴露、花露水、香皂、牙膏、胭脂等多款日化家用產品,這些產品讓隆力奇闖入了更廣闊的消費市場。
當時,中國的日化用品市場被國際品牌分割占據,國產日化品牌面對寶潔、聯合利華們的圍追堵截,在資金、技術、營銷層面都不占優勢,很難闖出自己的路。
但“蛇王”自有妙計。隆力奇在用戶定位方面眼光毒辣,走低價路線,瞄準了大眾市場,尤其是常年靠手吃飯的體力工作者,用如今的話說,就是“五環外”的市場。
選擇低價路線,自然意味著要薄利多銷,多銷的切入點是宣傳與銷售渠道。隆力奇在全國各地開設分廠,就近銷售,從而實現了壓低價格的目標,這種免去中間商賺差價的方式,也非常“現代化”。
2002年,隆力奇以10億元銷售額在國內化妝品行業十大龍頭企業銷售額排名中奪冠。兩年后,隆力奇上榜“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名48位,而且是前百名中唯一的日化品牌,品牌價值95.52億元。
2004年,隆力奇決定再加一把火。2004年和2005年,在央視黃金時段廣告的競標中,隆力奇先后以1.4億元和1.68億元的高價成功競標,連續奪得國內本土日化品牌的“標王”。2006年,隆力奇再次以5606萬元的和9300萬元,分別拿下央視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獨家冠名權和下半年黃金時間電視劇獨家特約冠名權。
除了央視黃金時段的廣告位,隆力奇多次聘請明星代言。近年來,“小鮮肉”代言產品的營銷思路被人詬病,但這種模式早在21世紀之初就存在了,同樣是誰紅就請誰,差別在于當時明星的“塌房”頻率要低一些。
(流水的代言人,鐵打的隆力奇)
憑借三種“跨時代”的先進操作,隆力奇的護手霜銷量連續11年位居全國第一。與此同時,已經成為日化用品集團的隆力奇旗下產品多達千種,并且還賣到了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
據隆力奇官方透露,其在2003年創造了破25億元的銷售收入,2008年創造了70億元的銷售紀錄,不過這之后,隆力奇就再未主動公開過銷售收入。
2006年,徐之偉在越南參加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與一眾企業管理者聚餐。席間有人提到,中國的人口紅利即將消失,未來是自動化的時代。
這種預判讓徐之偉深信不疑。回國之后,他馬上調整戰略,集團全方位轉型直銷模式,縮減銷售團隊。
2009年7月,隆力奇獲得直銷牌照,正式走上了直銷的路線。
但是,直銷與傳銷只有一線之差。2013年,隆力奇被舉報,舉報人稱隆力奇的直銷運作方式、盈利模式疑似非法傳銷。當時的媒體報道中提到,會員繳納26000元會費即可加入華夏國際直銷聯盟,發展兩個會員進來,就可以享受近4000元的獎勵,新會員再向下繼續復制。
當時,徐之偉回應稱,這個銷售模式確實違規了,但只是隆力奇經銷商華夏國際直銷聯盟的個人行為,不是隆力奇公司的行為。但如今看來,一條暗線早在十年之前就已埋下。
2013年12月8日,隆力奇在上海舉辦“2013年定制營銷峰會暨2014戰略發布會”。徐之偉在會上宣布卸任江蘇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由徐曉平接任。
徐曉平出生于1983年,曾留學英國,24歲進入隆力奇,先后在人事、銷售、審計、檢驗等部門實習,這是培養二代接班人的典型路線。徐曉平曾說:“董事長讓我從基層到高層,希望我能在這個過程中熟悉企業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知道以后遇到問題怎么處理。”
徐之偉在發布會上表示,作為創始人CEO,退任CEO是個不容易的決定。“但對于年逾花甲的我來說,非常高興能于此時將領導權交給新任CEO,因為我看到的是隆力奇年輕人的夢想比我更美,更燦爛,他們有蓬勃的激情,有勇挑重擔的果敢,更有創造奇跡的無限潛能。給他們提供更多、更大的舞臺是我的責任,更是我的榮幸,也是我能為隆力奇未來創造最大的貢獻所在。”
對企業未來最大的貢獻,不是從一個窮鄉僻壤中建立起國際化集團,而是親手將這個集團交到兒子手中。果然,父愛如山。
不知是不是巧合,在這場發布會前后,隆力奇開始大力宣傳企業文化中的“孝道”。不但發布會用了一個大大的“孝”字作為開場,邀請培訓師現場講解孝道進行催淚,還在員工中發起給父母洗腳的活動,并且評選“孝星”,在發布會現場進行頒獎。
徐之偉說:“接任創始人CEO是個艱巨的工作,幸運的是,現任隆力奇股份公司副總裁,我的兒子徐曉平勇敢地接受了這份挑戰。”
徐曉平則說:“百善孝為先,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國。感恩于我敬愛的父親、公司董事長徐之偉的養育之恩、培養之恩、知遇之恩,接過公司總裁的帥旗是董事長給予我的一種責任和使命,更是一種無上榮耀的承擔。”
這也對應了徐之偉一直以來的夢想,他要打造百年隆力奇,最重要的似乎不是發展,而是傳承。
03 “國貨之光”的掙扎
進入徐曉平時代后,隆力奇的關鍵詞是智能化。
比如,建造占地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萬平方米的“智能化新工廠”,建造2.6萬平方米的智能化化妝品凈化車間、全自動原料、材料及成品高架倉、自動配送系統,并對現有的設施、設備進行自動化、智能化的升級改造,建造符合GMPC標準的化妝品生產廠房。2014年,隆力奇完成了從半自動化和全自動化到智能化的轉型升級。
十三五期間,國家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引導中國智造的轉型升級,這是近年來“科技國潮”興起的基礎設施保證。隆力奇緊跟政策趨勢,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建立多個研發機構,引起生產線和生產設備,吸引人才,補充科技成色。
這是一條正確的發展路線,但為何隆力奇走到了如今的局面?
問題的關鍵在于銷售路線,就是前文提到的一條暗線。
2013年那場風波中,《央視財經》發文點名批評“隆力奇涉嫌非法傳銷”,報道中曾提到,“隆力奇在江蘇、天津、遼寧等省市活動猖獗,學員在利誘下開始了拉人頭的傳銷之路。”
據中國網財經報道,南京的郭女士爆料稱,隆力奇以組織旅游為名,將其父母拉到隆力奇江蘇一培訓地點,通過培訓“洗腦”,讓兩位老人每人認購26000元的消費或投資,并要求兩位老人發展下線,聲稱下線越多分紅越多,兩位老人對此深信不疑。
同年,《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有22名隆力奇經銷商因“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入獄,涉案傳銷資金達數億。
實際上,這并不是隆力奇首次陷入傳銷風波,類似的負面消息始終伴隨著隆力奇的直銷路線。2010年8月,隆力奇南昌營銷部因涉嫌傳銷被南昌工商部門調查;2011年8月,沈陽市鐵西區工商局在公安部門配合下,打掉一個為隆力奇做傳銷的團伙;2012年,沈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透露因舉報和經營問題約談隆力奇。
2023年元旦,有媒體報道稱張博川涉嫌傳銷被捕,這條暗線爆發,成為隆力奇當前危機的導火索。
張博川于2006年被聘為隆力奇市場總監,2009年建立了博川國際系統,以推銷隆力奇產品為名進行傳銷活動。2013年,張博川因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被抓,后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然而,張博川出獄后重新回到隆力奇,后來多次出席隆力奇公開場合,2021年1月的聚好新零售感恩答謝年會上,張博川還曾上臺演講。
十年后,如果張博川再次因涉嫌傳銷被捕的傳聞屬實,隆力奇也將涉嫌違規聘請前科職業經理人繼續開展直銷活動。
更大的隱患在聚好商城。據天眼查APP,上海聚好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聚好商城)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從事軟件和信息技術為主的企業。企業注冊資本2886.2796萬人民幣,超過了96%的上海市同行,并于2021年完成IPO。截至2022年4月,徐之偉持有聚好商城20.90%的股份。
據官方網站介紹,聚好商城是“中國領先的會員制線上到線下化妝品、健康營養補品及家居產品電子商務平臺之一”。聚好商城向客戶提供自己的品牌產品,并在平臺上銷售和分銷其他公司的健康和營養補充劑、化妝品和某些家用產品。此外,聚好商城允許第三方在平臺上開設店鋪。
顯然,為了打破直銷帶來的限制和負面印象,隆力奇試圖打造自身的電商平臺,擴展銷售渠道。
但聚好商場的表現實在堪憂。2021年,聚好商城歸母凈虧損638.9萬美元;2022年上半年歸母凈虧損803.5萬美元,半年虧損已超過上一年。而最新財報顯示,其在2022年第三季度的凈虧損為200萬美元,仍與2021年同期的210萬美元凈虧損持平。
截至2月23日,聚好商城的市值只有1363萬美元,相比于上市首日的2.2億美元,只剩下零頭。
為了盤活電商業務,隆力奇曾乘著“國潮”的風向加大營銷力度。2019年起,隆力奇開始布局直播帶貨,曾與多位頭部帶貨主播合作,徐之偉更是親自下場搞起了直播。
2022年,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主管媒體的官方公眾號「產品可靠性報告」曾點名批評隆力奇,稱徐之偉攜主持人華少等多位明星推廣產品的廣告涉嫌違法違規。
事情的起因是,消費者購買了隆力奇除螨、止癢的沐浴皂液后,不僅沒效果,反而又癢又疼,只能去醫院。事后經查證,這款產品并沒有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編號,而且檢測報告顯示,該檢測針對的是布料里的螨蟲,而不是皮膚。
目前,隆力奇的官方直播間正主推一款據說可以淡化法令紋、頸紋的產品,徐之偉也曾親自帶貨,這位年過古稀的董事長在帶貨時表示,“大家可以看到,我的頸部還像年輕人(一樣順滑)”,網友則在評論區刷屏:“先把美顏關了”。
而聚好商城的問題也不僅在于具體的經營層面。
《南方周末》曾援引一份“原始股協議”稱,2017—2018年,隆力奇以聚好商城上市為由,進行了至少四輪原始股發售。據聚好商城披露,2019年曾獲得原始股東注資的23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600萬元。
但完成上市后,購買聚好商城原始股的股民卻被告知,招股書規定股票禁售期為180天。在禁售期結束后,隆力奇以各種理由,將原始股折算成當初1/40,導致不少股民虧錢。
2023年2月初,據多家媒體披露,徐之偉于2023年1月12日因涉嫌非法集資被蘇州警方取保候審。
報道中提到,2015—2018年,江蘇隆力奇集團有限公司以眾籌和股權名義,在全國范圍內向社會公眾吸收存款高達7億-8億元人民幣,由于近年來隆力奇公司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導致資金鏈斷裂,無力償還投資人投資款而遭到投資人長期投訴舉報。目前,蘇州警方已立案偵查。
按照《證券法》的相關規定,向不特定對象發行證券,或者向特定對象發行證券累計超過200人的,屬于公開發行證券,必須經過證券監管部門的核準。這條高壓線之下,是“非法集資”的重災區。
事件持續發酵。2月21日,“老牌國貨公司隆力奇人去樓空”的詞條登上微博熱搜,該消息稱,位于廣州越秀區黃花崗街道的隆力奇亞洲運營中心已經撤場。
對此,隆力奇不同部門的工作人員回應稱,對董事長被取保候審“沒有收到消息”,目前公司正常運營,“線下業務正常開展”。
天眼查APP顯示,1月12日,也就是報道中提到徐之偉被蘇州警方取保候審的日子,蘇州市公安局凍結了隆力奇集團在濰坊農村商業銀行的2000萬股權,以及隆力奇集團在海陽市佳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1.3億股權,合計1.5億,凍結時間為2023年1月至2023年7月,約180天。
實際上,隆力奇最大的癥結在于產品。經過幾十年的經營,砸入重金進行智能化改造,隆力奇始終沒能再造一款像護手霜一樣的國民化產品,反而在輿論的漩渦中越陷越深。
比如,隆力奇在2016年推出“包治百病”的魔力鞋,被質疑虛假宣傳;近幾年熱推的祛紋去皺的蛇油膏,再度陷入虛假宣傳的風波。對于一家消費品公司而言,沒有拳頭產品,比什么都可怕。
隆力奇官方公眾號上在2023年1月21日發布了一條拜年視頻,截至目前,這是徐之偉最后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04 結語
在徐之偉的辦公室里,曾經掛著一幅字——人生苦短須努力,自強不息必得救,這是他的座右銘。
從窮鄉僻壤里掙工分的農民,到萬元戶木匠,再到國際化集團的掌舵人,“蛇王”徐之偉親手打造了聞名海內的“國貨之光”,憑借的不僅是木匠斧劈錘鑿的毅力,還有無數次押注消費風口的洞察力。
花甲之年后,“公開卸任”的徐之偉仍要“自強不息”,憑借十年的“努力”,一點一點磨掉了隆力奇曾經璀璨的光環。
LongRich,永富,真的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