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股研究社 堅白
近年來,全球科創風口不斷變換,虛擬貨幣、元宇宙等輪番登場,不少企業匆忙上臺又很快謝幕,但在此期間,有些企業扮演淘金潮中“賣水人”的角色,卻也能夠見證歷史且屹立不倒。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其可以獨善其身,當潮水退去時,代價也會隨之而來,比如芯片巨頭英偉達。
歷經近一年,英偉達業績仍未走出虛擬貨幣退潮的陰影,礦工賣鏟釋放的廉價顯卡還有待消化。但舊潮退卻,新潮又起,ChatGPT的爆火,又帶給英偉達嶄新的“賣水良機”。那么,ChatGPT接棒礦工能驅動英偉重回巔峰嗎?
營收繼續下滑,兩大業務沒有明顯改觀
日前,英偉達發布2023財年第四季度財報(截至2023年1月29日),關鍵財務數據優于市場預期,但仍然延續二季度以來的下滑態勢。財報數據顯示,英偉達四季度實現營收60.51億元,略高于華爾街預估的60億美元,但同比下滑21%,較三季度下滑17%有所擴大;凈利下滑有所收窄,四季度錄得14.14億美元,同比下降53%,而三季度下降幅度則高達72%;調整后攤薄每股收益為0.88美元,同比同樣下滑,但好于市場預期的0.81美元。
業績繼續低迷,源于貢獻營收大頭的兩大業務仍無明顯改觀。在英偉達的業務條線中,游戲業務和數據中心業務一直貢獻營收大頭,盡管二季度以來,兩大業務條線持續低迷,但三季度及四季度,營收占比仍然均超過90%,可見英偉達對兩項業務的極度依賴。
具體而言,曾經扛起營收大旗的游戲業務,四季度僅實現營收18.3億美元,同比下降46%,而營收占比也縮水至30%。英偉達在財報中表示,下滑的原因是“向合作出售的芯片減少了,他們目前有太多的庫存”。這說明英偉達游戲顯卡業務受虛擬貨幣退潮的影響仍在持續,庫存的積壓與大量礦卡流入市場導致顯卡滯銷密切相關。
而接替游戲業務扛起大旗的數據中心業務,四季度營收規模則達到36.2億元,同比增長11%,英偉達將增長的原因歸為“美國云服務提供商購買了更多的產品”。雖然增速可觀,但相比三季度同比31%的增速,已經明顯放緩。而且,鑒于ChatGPT在去年12月份開始爆火,而四季報是截至1月底,可以說ChatGPT在爆火初期,并未對英偉達業績有所拉動。
但由于業績好于預期,疊加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重申ChatGPT給公司所帶來的重大利好——“生成式AI的多功能性和能力引發了全球企業開發和部署AI戰略的緊迫感”,AI正處于“拐點”,將推動各種規模的企業購買英偉達芯片來開發機器學習軟件,對此,資本市場再次做出積極反應,財報公布后,英偉達盤后大漲8.56%。
虛擬貨幣退潮,游戲業務仍受礦卡拖累
英偉達的游戲業務主要面向PC廠商,為其提供用于組裝電腦的顯卡,而高性能顯卡是游戲機必不可少的配件,這也是為什么把此類顯卡業務叫做游戲業務。英偉達以游戲業務起家,游戲業務一直是主力業務,貢獻超過50%的營收,并于截至2022年4月底的2023財年第一季度登頂,達到36.2億美元,此后調轉直下,二季度驟降至20.42億元,三季度繼續下滑至15.74億元,到第四季度則略微回升至18.3億元。
英偉達游戲業務的持續下滑,一方面與全球半導體行業迎來蕭條周期相關。2022年以來,隨著三年疫情進入尾聲,疫情效應所帶來的個人電腦需求逐漸消散,疊加后疫情時代世界經濟整體下行,個人PC市場陷入低迷。報告顯示,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個人電腦的出貨量總計6530萬臺,較2021年第四季度下降28.5%。
而作為上游元件供應商,除了英偉達,英特爾、AMD等芯片巨頭,都同樣感到陣陣寒意,營收凈利均出現大幅下滑。以英特爾為例,最新財報顯示,英特爾2022年全年營收為631億美元,同比下滑20%,凈利潤為80.41億美元,同比下滑60%。
但英偉達游戲業務的困局并不僅限于此。英偉達的顯卡除了可以用于玩高端游戲,還可以用于挖礦,在虛擬貨幣引發的挖礦熱潮中,GPU巨頭英偉達是礦工們繞不過去的企業。英偉達的高端顯卡曾經廣受挖礦界追捧,甚至一卡難求,以2020年9月上市的RTX3090顯卡為例,英特爾官方定價為11999元,但在此后的虛擬貨幣牛市狂潮中,曾一度被礦工們炒到了20000元。
而在狂潮退去時,英偉達作為挖礦潮中的“賣鏟人”,其高增長不僅戛然而止,同時也無可避免地遭到反噬。虛擬貨幣在2022年初開始退潮,從數據來看,英偉達游戲業務的衰退與之在時間上基本是同步的,其營收在截至2022年4月底的第一季度登頂,然后調轉直下。
但影響不僅是不再“賣鏟”給礦工那么簡單,以前賣出的顯卡也會被以低廉的價格釋放進市場,對英偉達的新卡銷售產生沖擊。在發布2022財年第一季度報告時,英偉達首席財務官Colette Kress曾透露,彼時用于挖礦的顯卡占據英偉達當季總體銷量的四分之一,由此可以想象,虛擬貨幣退潮后,會有多少礦卡被釋放進市場。
告別虛擬貨幣挖礦市場后,英偉達游戲業務回歸常態,需要面對的是一個全球半導體行業的寒冬,同時需要消化礦卡流入市場的沖擊,可以預見,英偉達的游戲業務后續難以重新扛起營收大旗,屬于它的時代似乎已經一去不復返。
ChatGPT接棒礦工,能驅動英偉達重回巔峰嗎?
英偉達無疑也是非常幸運的,在虛擬貨幣潮退后,很快又迎來了ChatGPT潮起。
ChatGPT自去年12月開始爆火后,國內外科技巨頭紛紛快速跟進入局,前有Google匆匆發布對標產品而慘烈翻車,后有百度宣布將于3月份推出“文心一言”,還有眾多創業團隊和風投摩拳擦掌奔走入場……
但隨著聲勢越來越大,用戶的直接使用體驗卻是ChatGPT回答問題的速度越來越慢了。原因不難理解,隨著用戶數量指數級的暴增,ChatGPT算力有限難以應對,最好的辦法就是讓用戶排隊。由此可以看到ChatGPT一個至關重要的特點,那就是其運行除了精巧的算法之外,還需要強大的硬件提供算力支持,源源不斷的硬件投入(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芯片),意味著巨大的成本壓力,而截至目前,除了ChatGPT推出的杯水車薪的付費訂閱模式之外,其實并無其他變現途徑。
所以,可以說ChatGPT賽道的火熱,對于硬件廠商來說,又是一件很好的“賣水”生意。截至目前,基本所有芯片巨頭包括英偉達、英特爾、AMD、高通在內,在該領域均推出了芯片產品,但英偉達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市占率高達70%,而且這是英偉達賴以起家的老本行,其技術實力也同樣遙遙領先。
這個業務板塊就是英偉達的數據中心業務,近年來,該業務條線營收占比持續增長,已經接棒游戲業務扛起營收大旗。亞馬遜AWS、微軟Azure、谷歌云、甲骨文等科技巨頭,均采用英偉達的A100、H100 GPU,而根據IDC統計數據,國內的云服務提供商和超算使用的也都是英偉達的芯片,市占率更是高達95%。英偉達在AI芯片領域的絕對統治地位,意味著在本輪ChatGPT大潮中,其作為“賣水人”,可以首先獲利。
但面對新一輪熱潮引發的巨大需求,英特爾的老對手們也不可能無所作為。可以看到,盡管目前英偉達芯片仍是各大AI公司的首選,比如在ChatGPT的訓練過程中,訓練transformer語言模型的訓練集群,使用的是大約10000個英偉達A100 GPU,但據投行KeyBanc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師預測,也有一些公司比如谷歌會選擇使用張量處理單元(簡稱tpu)來進行自己的訓練,也可能會使用替代芯片,比如AMD的MI300。
此外,在中國市場,英偉達也面臨掣肘因素。英偉達的A100、H100 GPU是目前ChatGPT使用量最大的芯片,但遭到美國政府出口禁令的,也恰恰正是這兩款芯片。為此,英偉達推出了“閹割版”的替代芯片A800 GPU等,但性能方面明顯有差距。在這種形勢下,中國市場ChatGPT賽道的火熱,勢必會對英偉達數據中心業務的拉動力造成影響。
同時,正如此前的虛擬貨幣、元宇宙熱潮一樣,在風口出現前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泡沫,各方人馬的入場很可能只是暫時的喧囂,如果說連曾經推出過AlphaGo的科技巨頭Google,在快速跟進ChatGPT時都不免翻車,那么縱觀國內外,其實真正有實力持續做好的企業少之又少。
因此,ChatGPT對于英偉達顯卡的拉動,在初期很可能像挖礦一樣,迎來一波爆發性增長,驅動英偉達重回巔峰,但煙花易冷,終究也要像虛擬貨幣退潮那樣回歸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