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商業評論 錢洛瀅
編輯|葛偉煒
消費者桃桃最近發現,蘋果醋飲料似乎正在重回人們的視線。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狂飆》里,“天地壹號”蘋果醋飲料作為廣東特色飲品露了面,隨即該公司發表聲明,要向《狂飆》劇組捐贈10噸蘋果醋。
小紅書上,海天、綠杰、美汁源等品牌的蘋果醋飲料頻頻有人種草、測評。而東方甄選也推出了自己的蘋果醋飲料,引發了小紅書用戶的熱烈討論。
圖源東方甄選抖音直播間
經常點輕食外賣的桃桃,還發現了一款名為“萬有引力”的蘋果醋氣泡飲料,經常會與熱門的輕食產品捆綁,以貴1~2元的價格成為輕食套餐的搭配,而這瓶飲料單買價格接近5元……
桃桃不禁心生好奇:蘋果醋飲料并不是一個新事物,如今頻頻曝光出現,難道它的風口真的來了嗎?
藍海市場?
蘋果醋,是指由蘋果汁發酵成醋,再兌以蘋果汁等原料而成的飲品。無論在調料市場還是飲料市場,蘋果醋都不是一個新鮮玩意兒,在歐美、日本等市場已經發展成熟。
據傳,歐洲人早在公元前5000年就開始使用果醋,如今,海外果醋產品的使用場景十分豐富,包括但不限于食用、清潔、護膚、消毒、頭皮護理等。
相關資料顯示,上世紀90年代美國的醋年產量為5.6億升,其中蘋果醋就占了1億升;而日本在上世紀70年代末就已經將蘋果醋納入國家標準,并在80年代掀起過一股果醋保健的風潮。
但在中國,蘋果醋作為商品出現于上世紀90年代末,且沒有在全國范圍內掀起太大波瀾,更多存在于兩廣、福建的飲食文化中。
這個賽道上的中國品牌確實也不多。細分市場上,目前占據龍頭地位的是已經第三次申請IPO的天地壹號,該品牌曾經創下一年狂賣25億元蘋果醋飲品的驕人成績。
然而,這樣的成績卻是“廣東限定”。天地壹號創始人陳生早在2016年就制定了“北拓計劃”,想要復刻同為“廣東兄弟”的王老吉、加多寶在全國推廣上的成功。
但2020年12月,陳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天地壹號的省外市場仍在虧損狀態。2022年的招股書也顯示,廣東省內銷售收入占天地壹號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在65%以上。
然而,即便是廣東本土市場,天地壹號在近三年來也受到了挑戰。受疫情影響,依賴線下餐飲渠道的天地壹號,生意更加不好做了。
此外,產品單一也為天地壹號帶來了隱患。財報顯示,蘋果醋產品毛利率在加速下滑。財報顯示,2020~2022 年,“330蘋果醋”的毛利率分別從53.21%下滑到19.45%、10.46%。
據其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財報顯示,該公司上半年的營收為3.199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5.115億元下降了37.45%,凈虧損為1.86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虧損8604.25萬元同比擴大了116.82%。
無獨有偶,做醬油的海天,也多次嘗試過跨界做蘋果醋飲料。
2016年,海天推出了“張小主蘋果醋爽”,當時在天貓上的定價為19.9元4罐(330ml),線下銷售最初只在廣州、上海等重點市場開展,計劃逐步鋪貨到全國。然而未滿兩年,這款產品已在天貓和京東上不見了蹤跡。
2021年3月,海天再次推出一款名為“愛果者”的蘋果醋飲料,始發零售價9元左右。如今,這款產品仍在海天天貓旗艦店內售賣,但月銷僅為24。
除了天地壹號的堅持和海天的跨界,百事可樂也打過果醋飲料的主意,在2018年推出了 “醋之語”果醋氣泡飲料。
彼時,百事十分看好氣泡果醋飲在中國的未來發展趨勢,其在官微中寫道:“在日本和韓國,氣泡果醋飲已經成為潮流飲品,每季會上市3、4款醋飲新品;2015年中國醋飲銷售額為37.5億元,過去5年銷售額平均增長幅度超過15%。”
按照當時的數據,預計到2020年,中國果醋飲料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00億元。在百事眼中,這是一片碩大的藍海市場。
然而,事到如今,這款飲料早已銷聲匿跡。而共研網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果醋市場規模達76.16億元,其中,果醋飲料行業市場規模為49.95億元,占果醋整體規模的65.6%——遠不及當時的百億預期。
為何蘋果醋飲料歷史悠久,卻一直沒能成為一種大眾飲品?
究其原因,一是果醋飲料由于發酵工藝,相較于普通的果汁、氣泡水等飲品,會有一種沖鼻的醋酸味,使很多消費者無法接受。也因此,果醋飲料的最大市場一直以來都局限在兩廣、福建。
也正因此,蘋果醋想要走向全國,就需要相當大的營銷投入。在此不得不提天地壹號想要學樣的王老吉。
同是出自廣東地區,王老吉的營銷力度十分驚人:2012年王老吉市場推廣的預算是20億元——這樣的投入已占到王老吉當年全年銷售總額的一半,而其凈利潤僅為3096萬元。
在當時的快消品行業,通常廣告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是10%~20%。
而天地壹號在“北拓計劃”元年(2016年),銷售費用僅增長了30%,達4.58億元;2017年,增長了約0.8億元。相比王老吉的大手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直接反饋到銷售上,2017年天地壹號在新興市場(指除廣東、廣西、海南之外的市場)的收入僅增長了0.9億元。
在此之后,天地壹號的營銷運營費用開始不斷下滑,財報顯示,到2021年,其銷售費用中的“業務外包費”,下降了近1億元。
2022年11月,天地壹號選擇黃曉明作為代言人,強化“好喝解膩”的產品印象,也一度沖上了微博熱搜榜,但這樣的營銷力度,對果醋飲料的推廣可謂不痛不癢。
此外,大眾對于健康飲食追求也是近幾年才逐漸開始的,蘋果醋飲品的功效在此前的多年來并沒有被消費者所重視。不過,這一點如今倒是成為了蘋果醋飲品再掀波瀾的錨點。
與健康餐飲掛鉤
當低糖低油的健康飲食成為一種新風尚,想躺著減肥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這使得像元氣森林這樣主打0糖0脂的品牌一夜爆紅,而蘋果醋與輕體、健康相關聯的功效,也再次被新入局者們挖掘了出來。
與萬有引力的定位幾乎一致的新品牌“輕了”,在產品詳情頁上標注了“喝輕了,真輕了”“1餐1罐,90天輕了”這樣的標語,并引用了2009年日本味滋康公司中央研究院的一個以155人為實驗對象的實驗報告。
該報告顯示,持續飲用蘋果原醋12周后,體重、腰圍和脂肪量都會顯著下降。
圖源“輕了”果醋飲品詳情頁
萬有引力也是恨不得把兩篇論文全都打在自己的包裝上。
新零售商業評論攝
但仔細探究不難發現,這多少是在玩文字游戲——實驗用的是蘋果原醋,而果醋飲料按照國家標準每瓶只含5%蘋果原醋,兩者之間相差了十萬八千里,減脂功效也自然無法相提并論。
顯然,光有這樣的噱頭還不夠。飲料市場已經過分擁擠,新興品牌想要闖出名頭,必須有與眾不同之處。
在渠道布局上,萬有引力就另辟蹊徑,放棄了傳統電商,開始大力布局外賣渠道。
新零售商業評論在淘寶搜索萬有引力蘋果醋飲料,并未找到它的旗艦店,只看到輕食品牌Guaka的供應商鋪有批發銷售。而在外賣平臺上,正如本文開篇桃桃發現的,萬有引力的蘋果醋氣泡水出現在了一些輕食品牌的套餐選項中。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萬有引力或許是想復刻虎邦辣醬的成功。但問題在于,消費者或許需要一袋“互聯網辣醬”來下飯,但不一定需要一罐“互聯網蘋果醋”來佐餐。
互聯網果醋也救不了這個品類
在虎邦出現之前,像老干媽這樣的傳統辣醬品牌很少涉足外賣渠道,此外,傳統辣醬大多是大瓶裝,對“外賣黨”來說不方便儲存和食用。虎邦針對外賣場景,創新性地推出了小包裝辣醬,再加上強調鮮辣椒制作以及口味上的創新,補足了市場上的空白。
然而,飲料市場品類眾多,對于不同餐食的搭配,消費者有著豐富的選擇和多元的偏好,比如漢堡配可樂、炸雞配啤酒、蛋糕配奶茶……這意味著,蘋果醋所面對的競爭對手,是所有飲料品類。
果醋飲料們最終選擇從減脂搭配的角度切入,與輕食品牌聯合,讓原本只能在手作酸奶、0糖氣泡飲中做選擇的消費者多了一個選項,也算是走出了一條垂直細分之路。
然而,這樣的佐餐搭配帶來了褒貶不一的評價。新零售商業評論調查發現,身邊的小伙伴們大多在嘗試了一次之后,便不會再選擇購買蘋果醋,哪怕它宣稱可以幫助減肥、提高免疫力、穩定血糖、緩解高血壓……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喝不慣”。
說一千道一萬,蘋果醋飲料所面臨的最大的問題,不是定位、創新,也不在渠道、營銷,而是在于口味。
在極度內卷的中國飲料市場上,如果有相當多的消費者無法接受這樣的味道,那它注定只能走小眾路線。
或許,品牌們更應該考慮把果醋飲料做成一門供給特定人群的、小而美的生意,而不是砸重金希望其成為所有人餐桌上的必備品。
參考資料:
1. 《天地壹號上半年凈利下滑116%,公司遭監管問詢,陳生邀黃曉明代言》,子彈財觀
2. 《百事可樂準備殺入醋飲市場 8月推出“醋之語”果醋氣泡飲料》,界面新聞
3. 《天地壹號IPO:營收兩年降3成、減員2309人,7年分紅額超凈利、大股東拿走17億》,搜狐財經
4. 《2022年中國果醋產業規模及市場格局分析》,共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