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另鏡 鄭浩鈞
編輯|陳彥旭
時隔僅一周多,余承東2月18日現身阿維塔011車主交流體驗會,這也是繼2月初首次為阿維塔站臺后,再度公開出席阿維塔的活動。
今年2月余承東獨掌華為汽車業務,接管了目前處于虧損,短期難盈利的HI模式業務。
兼任華為消費者BG CEO和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的余承東,十分忙碌。“我每天晚上干到12點,有時候一兩點,人家周末有兩天休息,我一天都沒有。”
2月21日,余承東又澄清了華為與江淮汽車聯手造車的傳聞,表示雙方還是通過智選車模式合作,華為并沒有親自造車。
對于華為未來是否會親自造車,余承東也在2月18日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車廠已經有這個能力,為什么我們要再去建工廠,自己去造車?沒必要。中國的汽車工廠閑置很嚴重,我們把閑置的資產充分利用,是對社會資源最大的保護,車廠掙大錢,我們掙小錢。”
在采訪中,余承東除了透露了華為汽車業務的戰略方向,也具體解析了智選車模式、HI模式和車BU業務盈利情況,并首次提出華為打造生態聯盟。
余承東認為,智能電動車的機會稍縱即逝,只有未來兩三年是窗口期,華為必須抓住這段時間的機會。目前全球汽車行業在大洗牌,就像十幾年前的手機行業一樣。未來很多汽車企業會進行大兼并、大調整,可能會死一大批。
一個個工作接踵而來,在外界看來,沒有喘息的余承東,正在加快布局手中的籌碼,以此獲得今年更大翻盤機會。
談智選車模式
華為車BU有三種業務模式,而智選車模式則可以為華為造車奠定基礎。一是零部件供應商;二是Huawei Inside(HI)模式,提供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比如與長安合作的阿維塔;三是智選車模式,余承東會親自主導參與產品定義、整車設計,以及銷售和服務等各個環境,華為可以更好了解造車的所有流程。
隨著華為智選車模式合作車企名單不斷擴大,外界對于未來與賽力斯合作前景也多加揣測。
賽力斯是華為智選車模式的第一個合作伙伴,余承東在此次采訪中表示,由于華為與賽力斯在智選車模式上的合作最深入、最早的,所以賽力斯受益很大。未來,華為會繼續大力投入。
余承東稱,雙方是聯合研發而不是代工模式,華為不僅提供零部件,還從設計、質量、用戶體驗、整體的質量管控、OTA的版本升級等方面出發,去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并不斷升級軟件。
余承東還透露了智選車模式的盈利情況,表示目前華為只是盈虧平衡,不過車廠還存在小幅虧損。原因是目前還處于投入期,車廠的車型開發、研發費、模具費、工廠改造、建設的費用較為昂貴。但是未來大部分利潤會給車廠,車廠在度過大概一兩年的投入期后就會轉虧為盈。
近期,AITO問界官方微博發布的海報右上角LOGO由AITO換成了華為品牌的菊花LOGO,外界也傳出“華為研發人員撤離賽力斯”、“華為全面主導問界”等消息。
“AITO還在,本來廣告都是帶華為的,這是正常行為。”余承東明確否認了這些消息,“華為不僅沒有撤離研發人員,對賽力斯投入反而在增加。”
首提華為汽車生態
對于智選車與HI這兩大業務模式內部是否存在競爭,華為稱會一視同仁地全力支持兩者。
余承東稱,希望兩者都能成功。對于HI模式未來的銷量,并沒有預期,相信會多起來。“HI模式的智能座艙底層是華為做的,產品的決策、體驗以車廠為主,未來走向取決于車廠的能力。”
同時,余承東在采訪中首次提出華為汽車生態概念。他表示,通過打造問界生態聯盟,把體驗做到極致,產品又不沖突,讓幾家合作車企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活下來。
對于華為智選車模式與其他廠商合作的原因,余承東表示是因為賽力斯資源有限,目前兩個工廠處于滿產狀態,新工廠還在建設。
在產品換代方面,余承東透露,目前的問界M5、M7會繼續銷售,不過未來會推出具有高階智能輔助駕駛、價格更貴的新版本。不使用高精地圖,而是使用普通地圖,配上華為的融合感知、算法、AI,去實現領先的智能輔助駕駛體驗。
同時,余承東信心滿滿,“我相信我們的合作模式(智選車模式)會讓別人從看不起到看不懂,到最后讓他們追不上。”
談盈利預期
關于行業競爭格局,余承東認為,目前全球汽車行業在大洗牌,就像十幾年前的手機行業一樣。未來很多汽車企業會進行大兼并、大調整,可能會倒閉一大批。
關于盈利預期,余承東表示,銷量突破100萬,車BU就能盈利。華為智選車模式是標準化的,可以將車型方案拉通,比如多個廠商共用一套電池包。產能提升后,電機方案、布置方案、座艙方案以及智能駕駛方案都可以拉通,減少重復定制的成本,大幅提升效率,提高單品產量。
“賣手機和賣車的要求完全不一樣。”余承東也承認在銷售方面仍存在問題,比如在許多門店的接待能力和人員素質無法勝任賣車,造成不良的用戶體驗。
余承東稱,華為未來不會盲目擴張銷售網絡,而是優化升級,提升店的能力,甚至還會關掉一些店。
此外,余承東再次辟謠華為下場“造車”,他表示不會造華為品牌汽車,問界這個生態品牌就是華為主導的生態品牌。華為是做通信的企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都是華為最擅長的,車廠則擅長機械方面。
“我們在做終端的這十幾年,積累了很多To C的能力,打造高端體驗才是核心。”余承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