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酒業財經派
在直播界占據一席之地的抖音平臺,又將目光鎖定在了電商、外賣領域。2月22日,小編注意到,不少社區電梯內張貼抖音電商的海報。除此之外,近日有關“抖音外賣將于3月1日全國上線”的消息在登上微博熱搜的同時,也引發業界關注。而在1月底,抖音App內上線“抖音超市”,打響酒類電商變革信號槍。值得注意的是,在抖音布局電商、拓展酒類市場的同時,美團也上線“歪馬送酒”小程序。除此之外,傳統酒類新零售企業也在加強轉型、打造全渠道建設。諸多動作的背后,是近年來酒類渠道在悄然生變。
市場添新人
隨著線上渠道的快速發展,抖音的直播帶貨成功占領了行業頭部位置。在此背景下,抖音也開始布局電商渠道。小編注意到,“抖音電商”在四處宣傳的同時,“抖音超市”也悄然上線。除此之外,抖音外賣3月1日全國上線外賣服務的消息也引發高度關注。
小編對此致電抖音方面,截至發稿,電話并未接通。不過抖音官方在回應其他媒體時稱,“團購配送”項目目前仍在北京、上海、成都試點當中,后續將視試點情況,考慮逐步拓展試點城市,目前無具體時間表。
今年1月,抖音上線了“抖音超市”,用戶在抖音App頂部搜索欄直接搜索“抖音超市”便可進入。小編注意到,“抖音超市”商品分為乳飲沖調、紙品洗衣、酒水保健、家庭清潔等九大類。其中,“酒水保健”類赫然在目。“酒水保健”中則分為“白酒黃酒”“紅酒”“洋酒”“啤酒果酒”以及其他茶類、保健類產品。
事實上,在抖音布局電商新零售賽道的同時,美團在2022年11月上線“歪馬送酒”小程序,平均15分鐘送達。與此同時,酒類傳統新零售企業近年來也在不斷變革。小編了解到,2022年10月,1919進一步向即時零售轉型,原1919連鎖門店逐漸轉為“1919快喝店”。酒仙網也打造全渠道建設,積極努力布局新零售賽道。除了傳統渠道外,酒企也加速渠道搭建。去年9月,五糧液上線五糧液新零售平臺小程序。貴州茅臺2022年上線的“i茅臺”App,日均申購用戶數超300萬,日活用戶近400萬。
廣科咨詢首席策略師沈萌表示,抖音在做各種嘗試,來尋求流量變現的方式,同時也為實現更健康的財務結構。酒類在流通階段的收益空間更大,因此抖音布局酒類市場,消費群體穩定、業務基礎有保證。
搶奪消費者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在線上進行消費。在此背景下,新零售渠道也成為品牌關注的重點。其實無論是垂直酒類渠道拓展新零售,還是酒企推出自有渠道,都是為了進一步貼近消費者。
近年來,酒類即時零售正在迅速崛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愿意為即時零售買單。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2中國即時零售發展報告》預測,國內即時零售的市場規模未來幾年的復合增長率將在50%左右。預計到2026年底,即時零售行業相關市場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
消費者石先生在接受小編采訪時表示,自己會在直播間買酒,或者在品牌官方旗艦店購買。除此之外,也會在華致酒行等渠道類品牌的小程序上進行線上下單。線上下單等待時間短,基本半小時之內可以送到家,而且選擇的品類更全。不少店鋪還有優惠券,價格上相對有所優惠。同時還沒有時間限制,基本24小時都可以進行配送。
萬聯證券發布的研報顯示,今年1月,淘系、京東、拼多多三大電商平臺酒類線上銷售額較去年末整體呈回暖態勢。1月白酒三大電商(淘系平臺、京東和拼多多)線上銷售總額95.64億元,同比增長8.41%。
抖音電商則是在春節前夕推出“抖音好物年貨節”活動,白酒商品日均成交總額對比年貨節前增長185%,銷售額過百萬的白酒單品就有近400款。抖音電商還舉辦“家鄉年貨”專場直播活動。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線上購酒的消費習慣,正在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下沉和滲透。對于國內酒類新零售企業而言,借助互聯網技術,可以有效打破線下渠道封鎖,這對于行業有著積極的意義。從近段時間來看,新舊渠道可能會在價格、產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競爭,但從長期來看,未來會趨向于融合發展。
競合發展
隨著抖音電商等其他非酒類渠道的入局,也意味著酒類渠道之間的競爭將不斷發生新的變化。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電商平臺的發展,酒類電子商務平臺也將迎來更加規范的標準。
3月1日,《酒類電子商務平臺銷售及配送規范》團體標準將正式實施。小編通過團體標準的內容了解到,標準從企業社會責任的共性要求以及酒類行業的特性要求等方面,提出對電子商務平臺、服務商、酒類零售商等利益相關方進行酒類在線銷售與配送環節的合規性、未成年人保護、理性飲酒、教育與培訓等方面開展社會責任工作的指導意見。
業內人士表示團體標準的上線,一方面可以有效保障渠道商在電子商務上健康發展,另一方面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規范、便捷的渠道。可以讓消費者在消費時更加放心,不會買到假冒偽劣產品,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酒企的品牌公信力。
事實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傳統酒類渠道的收益率也在不斷下降,加之運營成本在不斷提高,因此對于傳統酒類渠道而言,轉型是必然的。而新零售雖然在流通環節減少了固定成本,但在流通環節依然需要依賴物流網絡,因此新舊零售渠道更應該相互取長補短。
沈萌分析認為,互聯網技術只是工具,還需要企業合理利用,并在經營策略層面實現更大的靈活性,才可能實現成長空間的可持續。傳統流通行業收益率較低,且成本還在不斷提高,所以企業必須要拓展更多新的業態。新零售是在技術基礎上削減流通環節的固定成本,但對于商品流通仍然需要依賴物流網絡,因此兩者應該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并進行融合。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分析認為,數字化、智能化新技術對于傳統行業而言,具有加持效果,可以讓傳統行業更加接近互聯網消費人群。線上與線下一體化經營、資源互融共通、短板互補三個方面,是行業未來整體發展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