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淼
“國民零食第一股”三只松鼠(300783.SZ)再遭股東大舉減持。
2月21日晚間,三只松鼠披露減持公告稱,因自身資金需求,其股東LT GROWTH INVESTMENT IX (HK) LIMITED(下稱“LT GROWTH”)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 2402.83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當前總股本的6%。
據了解,LT GROWTH為今日資本旗下基金,若以三只松鼠2月22日收盤價21.27元/股計算,LT GROWTH或將通過此次減持套現約5.11億元。
事實上,這并非LT GROWTH的首份減持計劃,其自三只松鼠股票解禁以來已發起三輪減持。
2020年7月15日,LT GROWTH首拋擬減持三只松鼠不超過9%股份的減持計劃,彼時其持有三只松鼠16.73%的股份,至2021年2月4日減持計劃期限屆滿,LT GROWTH持股比例降為14.38%,套現金額約為5.54億元。
2022年7月29日,LT GROWTH發起第二輪擬減持不超過6%的減持計劃,截至2023年2月21日減持計劃屆滿,其股份比例再度降至11.39%,此次減持套現金額約為2.35億元;同日,該公司無縫銜接發起此次擬減持6%的第三輪減持,綜合上述套現金額粗略估算,待第三輪減持計劃完成,LT GROWTH通過減持三只松鼠股份累積獲得的套現金額或將達1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LT GROWTH以外,三只松鼠的另一股東IDG資本旗下子公司NICE GROWTH LIMITED(下稱“NICE GROWTH”)也在接連減持,且減持力度更大,截至目前已發起五輪減持。
2020年7月8日,NICE GROWTH及其一致行動人GAO ZHENG CAPITAL LIMITED(下稱“GAO ZHENG CAPITAL”)發起擬減持9%的首輪減持計劃,彼時其持有三只松鼠24.83%的股份,為該公司當時的第二大股東,至2021年1月28日減持計劃期限屆滿,其持股比例降為21.72%。
此后NICE GROWTH幾乎每半年就會進行一輪減持,分別在2021年2月2日、2021年9月30日、2022年4月29日和2022年12月11日分別拋出4份擬減持三只松鼠不超過6%的減持計劃,截至2023年1月17日,NICE GROWTH的持股比例已降至11.58%,其最后一輪減持計劃期限未滿。
資料顯示,三只松鼠創立于2012年,于2019年7月登陸深交所,是一家覆蓋全渠道,以堅果為核心,向消費者提供休閑食品與服務的公司,旗下包含聚焦堅果的主品牌“三只松鼠”和聚焦嬰童食品的子品牌“小鹿藍藍”;其堅果類產品包含每日堅果、碧根果、夏威夷果、開心果、紙皮核桃和手剝巴旦木等。
業績方面,三只松鼠營收曾于2019年成功突破百億大關,達101.73億元,但凈利潤卻出現21.43%的下滑,當年僅實現2.39億元;此后其營收小幅下降,凈利潤有所回升,分別于2020年和2021年實現營收97.94億元和97.70億元,實現凈利潤3.01億元和4.11億元。
不過,2022年三只松鼠凈利潤再度下滑,根據該公司2022年度業績預告,其預計去年將實現凈利潤1.20億元-1.40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5.95%-70.81%,預計將實現扣非凈利潤4000萬元-60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1.23%- 87.49%。
對此,三只松鼠給出的解釋是,報告期內公司主動優化門店、推動SKU結構調整、加大品牌費用投入等影響當期利潤,同時,由于疫情對人力、運力產生影響,公司物流成本上升,疊加股份支付費用持續列支,導致當期業績發生變動;此外,由于疫情全面放開后第一波感 染高峰的到來對主要品項堅果禮生產及發貨帶來影響,使得整體業績表現未達公司預期。
二級市場方面,自2020年5月以來,三只松鼠股價接連下挫,盡管在2021年3月中旬至當年4月下旬期間曾出現一波回調,到達2021年4月22日61.13元/股的階段性高點,但未能改變其下跌趨勢,此后三只松鼠重回下跌通道。
截至2023年2月22日收盤,三只松鼠報收21.27元/股,最新市值約為85.29億元,較2021年4月22日的階段性高點縮水約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