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代周報 穆瑀宸
編輯|陳秋
深陷倒閉傳聞的家樂福,迎來喘息的機會?
2月20日晚,時代周報記者獲悉,家樂福中國與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政府達成戰略合作簽約,雙方將圍繞產業互聯網業務、數字經濟創新業務、首店經濟標桿項目等,推動雙方在供應鏈、資金、商業運營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
針對前期洽談情況以及雙方合作等具體問題,2月21日,家樂福中國相關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稱,暫時無內容可回復,后續情況會以公告或者發布會的形式公布。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陳立平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即便是引入地方國資,想要解決家樂福中國的問題也十分困難。對于家樂福中國而言,此時放出該信息更多的是給社會市場一些信心。”
“目前家樂福中國的現金流較為緊張,引來地方國資戰投肯定有助于緩解壓力。”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賴陽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就當前情況來看,家樂福中國若想真正改變頹勢,僅靠國資介入是行不通的,其亟待解決的是業態問題。
合作有跡可循
今年2月8日,家樂福中國執行總裁張奎在家樂福“開創50天”內部會議上,進一步明確家樂福“近場零售服務商”定位,號召員工要主動求變、以用戶為中心、用執著拼搏的創業精神,大干50天開創新局面。而本次與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政府的合作無疑給家樂福中國打了一針強心劑。
據上述相關人士透露,家樂福中國計劃與安慶市迎江區政府所屬國資平臺開展深度合作,有望進一步提升迎江區產業互聯網布局的廣度以及深度。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政府相關人士則表示,看好智慧零售行業高質量發展前景,將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助力家樂福的轉型升級。
事實上,家樂福中國與安慶市迎江區政府早有淵源。
2019年,蘇寧通過蘇寧易購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的股份,成為了家樂福中國的控股股東。2022年8月初,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戰略合作專班曾到訪蘇寧易購。隨后不久,據天眼查信息顯示,同年8月29日,安徽省迎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金京,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供應鏈管理服務、技術服務、技術開發、計算機軟硬件及輔助設備零售等。股權穿透圖顯示,該公司由安慶市迎江區財政局間接持股70%,蘇寧易購持股30%。
去年8月,蘇寧易購集團社交云公司總裁張奎曾在迎寧供應鏈項目的簽約儀式上表示, “迎江區的自然條件和發展定位,具備零售和電商發展的重要潛力。迎寧供應鏈公司的成立,將助力迎江區第三產業的發展,提升批發零售業發展水平。”
據安慶市迎江區人民政府公開資料顯示,安慶是長江十大港口城市之一,迎江區內的安慶港是安徽省內水運能力最大的口岸,擁有馬窩散貨物流基地、長風新港鐵水聯運綜合物流基地等三大基地以及安慶港綜合物流信息中心、貨物配送中心展示交易中心等四大中心。
業態模式尚未清晰
在與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政府合作前,受電商沖擊疊加疫情影響的家樂福中國就早已陷入頹勢。財報顯示,2020年至2021年,其凈虧損從7.95億元增加至33.37億元。2022年上半年,凈虧損4.71億元。
另外,自2022年以來,多個城市的家樂福宣布閉店。7月,開業長達22年之久的北京家樂福方莊店走向了閉店的結局;3月,被稱為“亞洲規模最大旗艦店”的北京家樂福中關村店正式歇業。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家樂福的閉店數量為54家,門店數量從2021年底的205家減少至151家。
在賴陽看來,家樂福中國想要持續發展,必須要擁有具備對消費者有價值的業態。當前正在進入“云消費時代”,其特征是通過平臺的資源對接整合,使交易成本趨近于零。如此一來,大賣場業態種類豐富、一站式購物的優勢便不再明顯。
面對市場變化,家樂福中國也在積極謀求轉型。2014年,家樂福中國曾試水便利店市場,推出“家樂福Easy”;2015年上線電商業務“家樂福網上商城”。蘇寧成為家樂福中國的控股股東后,家樂福中國繼續進行業務創新,2021年10月,家樂福中國推出首家會員店,并表示要將國內一大半賣場升級為會員店,但該計劃進展緩慢,目前也只在上海開出了兩家會員店。
值得注意的是,轉型尚未成功之時,家樂福中國又陷入倒閉的傳言中。今年1月以來,北京、上海、沈陽、無錫等多個城市的家樂福因賣場內貨架空無一物,購物卡受限等問題被傳即將倒閉。
彼時,家樂福中國相關負責人曾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否認了倒閉傳言,并表示,“公司供應鏈處于升級的狀態中,所以導致系統更新,目前正在逐步恢復中。”
如今,家樂福中國又欲從大賣場轉向社區品質生活中心,基于“近場零售服務商”定位,為消費者提供“購物+服務”的線上線下融合的多元“家庭場景解決方案”。
在賴陽看來,家樂福中國如今的困境,是因其對自身的商業模式不清晰。
“目前家樂福中國的發展,只是在現有的大賣場業態上‘縫縫補補’,即便是引入國資戰投,恐怕也是杯水車薪。”賴陽判斷道,家樂福中國要學會研究出其自身優勢資源,并運用到轉型中,才能盡量避免走彎路。比如山姆的會員店,其在冰鮮產品上具備優勢,包括優質供應鏈、采購價格便宜等,這就是吸引消費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