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買車家
數據顯示,今年1月我國狹義乘用車市場的新車銷量僅為129.3萬輛,同比及環比下滑幅度分別達到了37.9%和40.4%,整體來看與往年春假期間的車市表現并沒有太大區別,但如果細看,我們會發現,今年1月的SUV榜單發生了一些非常有趣的變化。
首先,1月份國內SUV車型的總銷量為62.3萬輛,同比增長幅度達到了36.2%,其中前十五榜單中有10款都是來自自主品牌,而合資表現普遍不佳,日系中不少曾經的熱銷主力車型,甚至連前十五都沒進。
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看看,今年1月國內SUV銷售榜單的情況。
首先,排在榜首的是來自去年銷冠品牌比亞迪旗下的宋系列車型,其當月總銷量達到了4.97萬輛,同比增長幅度高達121.4%,從這款車型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出,在DMI系統及刀片電池等新能源招牌的加持下,目前比亞迪的銷售勢頭非常火爆。
在比亞迪宋之后的長安CS75,雖然排在了榜單第二的位置,但它的銷量卻只有宋的一半不到,其同比下滑幅度高達32.7%。而曾經的SUV神車哈弗H6更是只賣出了1.67萬輛,銷量相較去年幾乎腰斬。事實上這兩位選手的“隕落”,很大程度上要歸咎于當前國內“燃油車市場”持續萎縮的現狀。
而排在第四位的是比亞迪旗下的另一款車型元,它以1.43萬輛的銷售成績擠進了前五,其同比增長達到了夸張的617.1%,而排在第五位的則是奔馳GLC,其銷量與比亞迪元不分伯仲。
排在第六至第十五的車型,咱們打包來說,具體有特斯拉Model Y、吉利博越L、長安CS55、華晨寶馬X5及X3、長安CS35、吉利繽越、吉利星越L、上汽大眾途觀以及比亞迪唐,其銷量分別為1.42萬輛、1.36萬輛、1.30萬輛、1.07萬輛、1.06萬輛、1.05萬輛、1.04萬輛、1.02萬輛、0.89萬輛和0.85萬輛。
綜上來看,自主品牌車型幾乎占據了榜單的半壁江山,而合資品牌只有BBA的三款豪華車型以及大眾途觀,至于特斯拉的表現也不盡人意,在今年1月他們國內的電動車總銷量已經被比亞迪給超越。
而本次SUV銷量排行榜中,最讓人意外的,或許還是日系車型的全面滑坡。
先說豐田,他們旗下表現最好的兩款車型分別是鋒蘭達和威蘭達,其銷量為0.77萬輛和0.76萬輛,RAV4榮放則賣了0.74萬輛,而豐田1月份的總銷量則為11.38萬輛,同比下滑23.5%。
本田方面,CR-V仍是他們的主力車型,其1月銷量為0.7萬輛,此外皓影和冠道也分別賣出了0.58萬輛和0.26萬輛,而他們上月在中國一共賣出了6.42萬輛新車,同比下滑56.2%。至于日產和馬自達,其1月的銷量僅為4.75萬輛和0.4萬輛,相較于當前一線自主品牌而言,存在感實在不強。
不過考慮到近期豐田、本田、日產等車企正在經歷一系列的人事變動和架構調整,因此也不排除在他們完成調整后,會逐步調整產銷策略以促使其銷量回暖。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自主品牌產品力不斷提高且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情況下,這些吃老本的合資品牌,要想回到此前那種在華呼風喚雨的狀態,基本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