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趕碳號
昨晚(2月21日),對于奧聯電子的投資者們,注定是一個傷心的夜晚。
有人形容這是“2023第一鐮”。一位知名媒體人更是用“全面注冊制后(涉嫌)造假崩盤第一股”來評價。
2月21日,在A股尚未收盤時,幾個奧聯電子維權群就已爆滿。昨天下午兩點多,奧聯電子牢牢封在跌停板上,一位投資者在群里悲痛欲絕:“誰能把板開開啊,放我出去啊”。撕心裂肺,泣不成聲。聞者傷心,聽者落淚。這段語音群聊截屏迅速在幾個維權群中擴散,更增加了眾人的焦慮與不安。
一位投資者則借用《狂飆》的經典橋段,表達黑色幽默式的憤怒:“叫阿默來,我想吃魚了”。
憤怒的人們都在表達情緒,有人不敢和家人交待,有人擔心第二天會繼續踩踏,有人想找曾推薦過奧聯電子的機構問責,更多人則在討論如何聘請律師,集體維權。即便現在,已是凌晨一點多,各個群里依舊悲聲罵聲一片。
2月14日,趕碳號撰文《奧聯電子請來了鈣鈦礦大神》,表達了對胥明軍學歷、專業、履歷、能力、專利的格外關注。今天,趕碳號微信后臺及官方客服私信收到大量留言。
2月21日整個晚上,趕碳號其實都在等待奧聯電子的公告。從常理判斷,上市公司如果遇到這種非黑即白、一探即明的大事,肯定要迅速核實情況并公告。但是,現在已經不能用常理來判斷了。投資者并沒有等到公司的一個說法,卻再次等到了交易所向奧聯電子發出的關注函。
前述報道中的質疑或許已引起監管層的注意,關注函要求奧聯電子必須在2月23日前回復、公告,并抄送江蘇證監局上市公司監管處。
上述內容,其實任何人都能在公開信息平臺上檢索到。接下來,就看奧聯電子怎么自圓其說了。
西安天鷹防務科技有限公司曾申請過破產的公開記錄;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西安天鷹防務科技有限公司勞動糾紛記錄;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據主流財經媒體報道,無錫眾能光儲科技有限公司咸姓高管表示,“他(胥明軍)說成是指導我們,肯定有非常夸張的成分,他只是一個工作人員。公司一開始是想雙向選擇,沒隔幾個月我們就發現他確實不合適,到8月底我們就發出解聘通知辭退了他。公司董事會文件上也沒有任命他為高管,只是一個生產總監。”
奧聯電子曾表示公司做過背景調查。現在看,這是一件記者打個電話都能搞清楚的事,更加不要說碰瓷碰得太具體、結果碰到鐵板上的華能清能院了。
說幾句題外話。
筆者忽然想起在十幾年前的一檔電視節目中,與吳曉波、秦朔有一場對話,請他們談談對三聚氰胺事件中一家乳企的評價。
出乎意料,他們雖然和那位企業家私下熟識,但卻在這樣的公開場合沒留任何情面。兩人觀點出奇地一致:這樣的公眾公司,就像我們商業生態中的毒瘤惡瘡一樣,必須剜除,哪怕很痛。如果姑息縱容,壞的東西就像癌細胞一樣擴散,影響到整個商業機體的健康。
2008年到現在,已經15年過去了,他們的話言猶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