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真探Alpha 祖楊
時隔三年半后,漫威電影終于重返中國內地大熒幕。可惜的是,兩部重磅大片在國內接連遭遇“滑鐵盧”。
截至2月21日,《黑豹2》在國內上映15天,票房1.02億,是自2011年之后內地票房最低的漫威電影,豆瓣評分也僅有5.5;《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以下簡稱《蟻人3》)上映五天,內地票房1.45億,豆瓣評分跌到了6.1分,在海外,該片的爛番茄新鮮度也僅有47%,和漫威最差影片《永恒族》持平。
一部是漫威電影第四階段的收尾,一部是漫威電影第五階段的開篇,選擇這兩部作品率先與中國觀眾見面,意義非同尋常。然而兩部影片從票房到口碑全方位“翻車”的市場表現(xiàn),不僅讓中國觀眾感到“失望透頂”,也表明了如今的漫威在中國市場,號召力與影響力已大不如前。
從2008年開始,漫威憑借類型化的制作方式開啟了全球超級英雄電影的新時代,以統(tǒng)一的敘事主題、統(tǒng)一的情緒風格、統(tǒng)一的工業(yè)標準,批量塑造出了鋼鐵俠、美國隊長、雷神等經典的超級英雄形象,坐擁全球龐大的電影市場和廣大的受眾群體。類型化創(chuàng)作的好處顯而易見,既能提升生產效率,也確保了投入與收入的穩(wěn)定性——過去15年間,漫威產出了30部電影,拿下了近300億美元的票房。
但頻繁的超級英雄大片轟炸也令觀眾感到審美疲勞。《黑豹2》《蟻人3》兩部漫威電影在中國的相繼失利,正透露出類型化的創(chuàng)作套路失靈。如何在保證生產效率和質量的基礎上,給予觀眾更多的“新鮮感”,這是漫威電影發(fā)展至今需要解答的新問題。
時過境遷
雖然是《黑豹2》先一步在國內上映,但《蟻人3》才意味著漫威與中國市場的正式破冰——中美同步上映,提前一個月定檔的宣發(fā)窗口期也恢復了疫情前的狀態(tài)。
不過,相比起2015年《蟻人》的6.71億票房、2018年《蟻人2》的8.31億票房,2023年回歸后的《蟻人3》在中國市場的票房差距還是給人時過境遷之感。如果將視角拉長來看,三部《蟻人》的上映時間正串聯(lián)起了漫威在中國發(fā)展的三個關鍵節(jié)點——鞏固、巔峰、重啟。
2008年到2012年是漫威電影的起步期。2008年《鋼鐵俠》在中國內地上映,正式拉開了漫威第一階段的序幕,隨后《復仇者聯(lián)盟》引爆內地市場,兩天票房達到1.14億人民幣,創(chuàng)下超級英雄電影在國內的首映新紀錄。這一階段,中國電影市場處于發(fā)展初期,大眾對于漫威IP的認知也處于初步的教育認知階段。
2008年《鋼鐵俠》
2013年開始,漫威電影進入第二階段。彼時中國觀眾對漫威塑造的超級英雄形象已有了進一步的認知,而且《復聯(lián)1》在內地市場大爆后,第二階段的漫威電影從內容到票房有了整體性的升級。超級英雄不斷擴張,在鋼鐵俠、雷神、美國隊長等經典角色之外,銀河護衛(wèi)隊、蟻人作為新角色被引入;從票房表現(xiàn)看,2015年上映的《蟻人》也吃到了紅利,即便比北美晚三個月上映,在中國市場的票房也達到了6.71億元。
2015年《蟻人》
到了《蟻人2》上映的2018年,中國市場電影總票房在這一年破600億,漫威電影在中國市場也迎來了高光時刻。此時處于第三階段的漫威電影,漫威宇宙開始完整,票房和口碑也進入穩(wěn)定模式。
第三階段的11部影片,單人篇與集合篇在國內市場總票房達到147.81億元,11部影片的豆瓣評分也達到7.54。此外,《復聯(lián)4》上映期間更是掀起全民狂潮,零點場票房超1.88億,打破了中國影史零點場票房紀錄,導演羅素還曾表示,沒有中國影迷就沒有漫威的今天。
2019年《復仇者聯(lián)盟4:終局之戰(zhàn)》
2008年到2019年,漫威前三個階段的發(fā)展與中國市場密切關聯(lián),但從漫威電影第四階段開始,情況急轉直下。疫情黑天鵝與流媒體平臺推出,也對漫威造成了影響,不斷加快流媒體劇集制作的步伐,希望以量能在院線和流媒體間取勝,但也直接導致質量和口碑大幅下滑。
不只如此,2020年起,第四階段首部電影《黑寡婦》一直未定下內地上映檔期,接下來幾部《尚氣與十環(huán)傳奇》《永恒族》等影片也均因不可抗力因素無緣內地市場,三年半的斷檔期,直接讓中國觀眾缺失了漫威電影的第四階段,漫威電影也暫時失去了中國市場這個大票倉。
本月初,闊別已久的漫威重新登陸中國市場,第四階段的收官之作《黑豹2》2月7日上映,第五階段的開篇《蟻人》2月17日中美同步上映,缺席已久的“后果”也很明顯,觀眾的觀看連續(xù)性和情感粘性被打破,兩部電影票房、口碑雙失利。漫威或許還是曾經的漫威,中國電影市場早已發(fā)生了千變萬化。
從頭再來
當然,漫威缺席內地市場已久、國內漫威迷流失只是票房不佳的原因之一,最根本的還是在于漫威自身,新老英雄交替青黃不接、創(chuàng)作陷入套路化模板、觀眾審美疲勞。
自誕生到現(xiàn)在,漫威電影宇宙的獨特性在于將超英電影和類型元素相結合,借助復合類型片的優(yōu)勢呈現(xiàn)宇宙的世界觀,用超級英雄的單人電影去展示宇宙的小切面,起到人物鋪墊作用,再利用大事件把不同風格的人物聚集,呈現(xiàn)出不同種族、不同文明的多元宇宙。表面看是一個個故事,又都在同一個大的世界觀下串聯(lián)。
隨著漫威電影宇宙編織的故事架構愈發(fā)龐大,人物關系越來越復雜,視覺特效越來越沒有新意,優(yōu)勢也成了前進的阻礙。
內容敘事陷入疲態(tài)。在第四階段漫威電影強調世界議題、展現(xiàn)不同類型的文明,但在落地環(huán)節(jié)只做到了表面的多元,核心價值觀仍然是強者愈強、殺百救一的美式個人英雄主義,《黑豹2》的豆瓣熱評區(qū)里,“在幻想的世界里,瓦坎達的外交還是美國那一套”被頂?shù)搅饲芭拧?/p>
而支撐起觀眾粘性的超級英雄角色,其延續(xù)性也在減弱。因為生病、與原公司做官司切割等等,老英雄離開,但新英雄未長成,也造成了斷代,進而影響了整個世界觀故事線的邏輯。《黑豹2》第一部的主角患癌后,劇本被重新調整,而調整后的人物和故事主線也讓第四階段的收尾的豐滿度有所減弱。
《黑豹2》
龐大的世界觀和復雜的敘事主線,高度一致且頻繁轟炸的視覺特效,以及各路英雄的“串聯(lián)集結”情懷向玩法,讓漫威電影的受眾圈層逐漸縮減,成為粉絲向的影片,很難去吸引年輕的增量觀眾。
貓眼研究院發(fā)布的《2022中國電影市場數(shù)據(jù)洞察》報告顯示,2017年至2019年進口分賬片前十名的平均觀影年齡為28歲,而2022年進口分賬片前十名的平均觀影年齡已達到30.3歲。也就是說,三年間分賬電影的主要受眾人群并沒有發(fā)生改變,主要增量年輕觀眾出現(xiàn)了明顯缺失。同時報告中也提到,進口片情懷難以吸引新一代,偏好類型減少、加速年長化。
此情此景之下,漫威的危機感也在逐步加深,如今意識到問題的漫威,也在試圖從零開始解決問題。
比如將戰(zhàn)線從高產量的流媒體劇集收縮,縮減成本,注重提升影片的質量。前段時間,漫威影業(yè)總裁凱文·費奇在接受《娛樂周刊》采訪時提到,漫威電影第五階段、第六階段會調整步調,減少每年推出的數(shù)量,播出間隔也會延長,在后期制作中進行一些調整;此外,回歸迪士尼CEO的艾格也表示,迪士尼需要更好地管理IP內容的產出,希望關注屏幕上的質量,同時也要注意控制它們的成本。
過去幾年漫威陪著無數(shù)影迷成長,其IP的商業(yè)價值也越來越高,那對于觀眾而言,漫威影片是一個能讓情懷和感動所延續(xù)的載體,因此他們希望看到的能與其商業(yè)價值匹配的內容質量以及持續(xù)不斷的新鮮感。聚焦中國市場,漫威缺失內地的這三年,本土影片的創(chuàng)作水平和票房影響力也在持續(xù)上漲,想要重新贏回中國觀眾的心,漫威要有打破重塑、從頭再來的勇氣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