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新聞
國務院批復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范區國土空間總規劃
中國政府網周二發布消息稱,國務院近日發布關于《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批復。批復指出,要嚴守規劃確定的“三區三線”等國土空間管控底線,聚焦生態綠色一體化,把生態保護好,不搞大開發,切實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防止擴大建設用地規模,嚴格控制開發強度,嚴禁隨意撤并村莊搞大社區、違背農民意愿大拆大建,嚴禁違規興建政府性樓堂館所。
深圳部分銀行暫停存量房貸客戶經營貸申請
據第一財經報道,當前,多家銀行將房貸是否結清作為經營貸借款“門檻”,如有未還清的房貸,暫時不受理經營貸相關業務。
美團外賣進軍香港
據券商中國報道,美團擬在香港推出外賣服務。招聘資料顯示,美團已在多個渠道投放招聘廣告,近日正式開啟送遞員招募。從待遇細節來看,假設配送任務達成,“步兵”(即步行送外賣)收入可超過兩萬,車手收入最高可達3.5萬港元。
上海允許在部分區域擺攤
據第一財經報道,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日前公布《關于進一步規范新時期設攤經營活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指導意見指出,允許設攤開放區有序設攤。區人民政府會同市有關部門根據需要,綜合考慮市民需求、市容環境衛生、交通安全、公共安全、食品安全、“菜籃子”供應保障等因素,可以劃定設攤開放區,設置特色點、疏導點、管控點。
央行在香港發行250億元人民幣票據
據央行官網發布消息,2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在香港發行了兩期人民幣央行票據,其中,3個月期央行票據100億元,1年期央行票據150億元,中標利率分別為2.40%和2.75%。此次發行受到境外投資者廣泛歡迎,包括美、歐、亞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銀行、央行、基金、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以及國際金融組織踴躍參與認購,投標總量超過700億元,約為發行量的2.8倍。
財經觀點
廖群:中國經濟今年有很大可能實現報復性復蘇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廖群在“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官方微信公眾號撰文稱,中國經濟今年有很大可能實現報復性復蘇,GDP增速或達到7%。他表示,這主要基于兩點判斷,一是政策寬松的力度,二是外圍環境的演變。近50天來,這兩大條件朝著更為有利于復蘇的方向發展。政策寬松方面,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穩增長是首要任務的精神進一步加強,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定于5%以上的可能性明顯增加。外圍環境方面,全球經濟增長,特別是美國經濟增長前景有所改善,雖仍比去年放緩,但前一段市場關于美國和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擔憂已大幅緩解。
鐘正生:過早去工業化將影響經濟增長效率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日前在《中國金融》雜志撰文指出,和日本、德國等制造業強國的去工業化相比,中國工業增加值占比從峰值降到30%的時間間隔較短,且該比例達30%左右時人均GDP水平較低。他認為,過早去工業化將影響經濟增長效率。首先,制造業是技術創新的主戰場,過早去工業化不利于提高創新活力與科技進步。其次,我國亟待發展的高端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需要穩定制造業份額作為基礎,有“量”的沃土才會有“質”的飛躍。此外,傳統制造業可以吸納大量非熟練勞動力,而過早去工業化將沖擊低技能勞動者,進而導致勞動力市場失衡。
財經數據
我國研發經費投入首次突破3萬億大關
據《中國日報》報道,近日,科技部、國家統計局在國家創新制度實施10周年工作座談會上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達到3.09萬億,首次突破3萬億大關,是2012年的3倍,穩居世界第二大研發投入國。
滬指收漲0.49%,人民幣對美元跌179點
股市收盤,上證綜指報3306.52點,漲0.49%;深成指報11968.6點,漲0.12%;創業板指數報2469.81點,跌0.44%。盤面看,炭、鋼鐵、有色、地產等板塊漲幅居前;釀酒、傳媒、半導體、醫藥等板塊走低。匯市方面,在岸人民幣對美元16:30收盤報6.8734,較上一交易日下跌179點。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8557,較前一交易日上調86個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