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消費財研社
對于很多餐飲企業而言,2022年都是頗為艱辛的一年。疫情陰影之下,餐飲巨無霸百勝中國也很難獨善其身。
近日,肯德基、必勝客母公司百勝中國披露2022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務業績。2022年,百勝中國實現營收95.7億美元(人民幣約649.01億元),同比減少3%;實現凈利潤4.42億美元(人民幣約29.98億元),同比下滑55%。
2022年四季度,百勝中國營收約20.9億美元(人民幣約141.74億元),同比下滑8.9%,低過預期的22.2億美元;凈利潤減少5300萬美元(人民幣約3.59億元),同比下滑達89%。
其首席財務官楊家威表示,百勝中國必須保持靈活,并制定多種情形下的應對方案,今年的重點是提振銷售。
兩大主力品牌銷售額明顯下滑
公開資料顯示,百勝在中國市場擁有肯德基、必勝客和塔可鐘三個品牌的獨家運營和授權經營權,并完全擁有小肥羊和黃記煌連鎖餐廳品牌,同時,百勝也與意大利咖啡品牌Lavazza合作,在中國探索發展咖啡店。
其中,肯德基和必勝客為百勝中國的兩大主力品牌,兩大品牌營收占公司整體營收的90%以上。
然而最新財報顯示,2022年百勝中國主力品牌的銷售額出現明顯下滑。其中,肯德基營收72.19億美元,同比上漲3%,但系統銷售額同比下降4%,同店銷售額下降7%;必勝客營收19.60億美元,同比下跌7%,系統銷售額同比下降3%,同店銷售額下降6%。
單第四季度,百勝中國系統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下降4%,其中肯德基和必勝客分別下降1%和6%;同店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下降4%,其中肯德基和必勝客分別下降3%和8%。
百勝中國解釋稱,去年10月和11月,防疫措施和封控管理進一步收緊。12月防疫政策重大調整,餐廳出現人員短缺,導致12月平均超過1300家門店暫時停業或只提供有限的服務。
在此期間,該公司暫時停業或只提供外賣和外帶服務的門店數量不斷增加,并在11月下旬達到4300家的峰值。另外,隨著餐廳逐步恢復正常運營以及今年春節假期較去年更早,又恰逢疫情防控措施的調整,今年1月份該公司銷售實現環比上升,但仍低于2019年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去年在中國市場業績下滑,但百勝中國卻有逆勢擴張的打算,其高管宣稱將于2023年凈新增1100至1300家門店。
通過招股書可知,截至2020年6月30日,百勝中國就有9900多家餐廳,主要覆蓋中國1400個城市。其中肯德基在1400多個城市就有6700多家,必勝客在500多個城市經營超過2200家餐廳。
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百勝中國凈新增538家門店,創下開店新紀錄。其中,肯德基凈新增419家門店,必勝客凈新增97家門店,其他品牌則新增22家門店。截至2022年年底,百勝中國餐廳數目為1.29萬家,按年增9.8%。其中,肯德基餐廳數目9094家,按年增11%;必勝客餐廳數目2903家,按年增12%。
除了主力品牌以外,百勝中國也將對咖啡品牌Lavazza及墨西哥風味快餐塔可鐘(Taco Bell)門店擴張的意圖放在了明面上。致力于在2022年底將品牌門店網絡拓展到至少100家門店,到2025年底拓展到至少225家門店。但截至2021年12月31日,塔可鐘在中國有37家門店。
逆勢擴張是明智選擇嗎?
對于百勝中國逆勢擴張的舉動,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百勝中國加速開店,租金應該是最低的,有點像抄底價,這或是百勝中國抵消單店客單量及營收下滑的抓手。
不過,在諸多快餐品牌布局下沉市場的當下,百勝中國的擴張之路似乎也并沒有那么好走。
《中國西式快餐品類發展報告2023》顯示,截至2023年1月5日,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分別約有33.9%、20.9%、26.2%的門店位于三線及以下城市。紅餐大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約有67.4%的西式快餐門店分布于二線及以下城市,相比2021年,新一線、二線、三線、四線城市的門店數占比均有所提升。
與此同時,華萊士、德克士、塔斯汀、派樂漢堡等平價品牌在三線及以下城市都有大量的門店布局,且這部分市場的門店數基本上均超過各品牌門店總數的一半。百勝中國要想在這些城市開店擴張,勢必要和這些更早布局市場的品牌產生競爭。
此外,還有業內人士對新消費財研社表示,百勝中國雖然是餐飲巨頭,實力雄厚,但是肯德基和必勝客在食品安全方面負面新聞較多,可能也會影響下沉市場消費者對其的認知。
2022年7月,有媒體曝光北京兩家必勝客——和諧廣場店、魏公村店存在為過期食品原材料更換標簽,烹炸油長期不更換等問題。
針對此次食品安全問題,北京市豐臺區和海淀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現場對其食品原材料、半成品等食品的保質期限、使用和庫存情況,從業人員的生產加工操作過程等進行全面檢查?,F場檢查發現后廚冷凍庫中存放有保質期至7月19日的法式吐司面包片1袋,另外檢查發現其洗消間臟亂、存有大量待清洗的餐具、地面油膩濕滑,以及食品庫房中存放有非食品和個人衣物等問題。
對此,必勝客中國在微博回應稱,“我公司高度重視,已立即對上述兩家餐廳進行閉店調查。感謝社會對我們的監督?!?/p>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必勝客和諧廣場店在此次問題發生前4個月(2022年3月)就曾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18版)第三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即使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被豐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沒收違法所得337.01元,罰款5萬元。
除此之外,新消費財研社還在微博和黑貓投訴等平臺發現有不少消費者因團購券不能使用、不退款、食物未熟透、食品質量差以及員工態度不好等問題投訴肯德基、必勝客。
業內專家認為,食品安全問題頻出的背后,是百勝中國運營及質量管理體系存在較大漏洞,在食品產業鏈的完整度方面也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