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股神”巴菲特的老搭檔、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副董事查理·芒格在出席Daily Journal年度股東大會時,對自己的投資標的比亞迪進行了一番夸贊, 引起美國網友激烈爭論。99歲高齡的芒格表示投資比亞迪是他職業生涯中最成功的案例,并稱比亞迪在中國市場讓特斯拉相形見絀。
“我從來沒有幫助伯克希爾做過任何和(投資)比亞迪一樣好的事情,而且僅此一件。伯克希爾的初始投資現在價值約80億美元或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46億元或615億元)。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回報率。”芒格表示,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投資回報率能超過比亞迪。
當被問到更愿意投資特斯拉還是比亞迪時,芒格表示,特斯拉去年在中國兩次降價,而比亞迪提高了價格,兩家公司是直接競爭對手,比亞迪在中國市場遙遙領先特斯拉,令特斯拉相形見絀。
方舟投資管理公司創始人、“木頭姐”凱西·伍德則持相反觀點,認為特斯拉與比亞迪之間沒有可比性,因為特斯拉的銷量是來自海外銷售而比亞迪的銷量大部分來自中國。她表示,芒格和許多華爾街人士都不明白,將技術創新帶來的較低成本傳遞下去,就像特斯拉的電池和傳動系統那樣,會導致單位需求的激增。
伯克希爾于2008年9月首次買入約2.2億股比亞迪的股票,在過去十多年里,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爆發式增長,比亞迪股價上漲了600%以上,去年其市值一度突破萬億。
但是去年至今,伯克希爾卻在不斷減持比亞迪進行套現。自2022年8月披露首次減持以來,伯克希爾累計減持9次、套現超過150億港元。目前伯克希爾對比亞迪的持股比例,已從首次披露減持前的20.49%降至11.87%。
對于減持比亞迪,芒格表示,其市盈率已經50倍了,價格已經不便宜。而且以目前的股價來看,比亞迪現在的市值比整個奔馳公司還高,這不是一只便宜的股票。雖然從業績方面來看,今年比亞迪可能會有50%以上的增長。芒格同時強調,減持比亞迪并不代表不看好它了,比亞迪是一家非常出色的公司。
“去年比亞迪在中國的汽車業務稅后利潤超過20億美元,這令人難以置信,如果算上比亞迪在中國的所有汽車制造工廠,這將占據整個曼哈頓島的很大一部分,就在幾年前還很少有美國人聽說過比亞迪。”芒格說道。
芒格認為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與眾不同,并稱其是天才和工作狂。他同時也表達了對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的欣賞,認為其是一個有天賦且“奇特”的人。“雖然我不會買特斯拉的股票,但也不會做空它。”
2022年,比亞迪全年銷量超過186萬輛,問鼎全球全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同期特斯拉在全球交付131.4萬輛電動汽車。如果僅以純電車型來比較,特斯拉仍領先比亞迪,后者去年純電車型銷量為91.11萬輛。
特斯拉在全球30多個國家開展銷售業務,根據乘聯會的數據,特斯拉中國2022年銷量約43.98萬輛,占比約為33.47%。比亞迪全年乘用車累計出口5.59萬輛,雖然增速達到了307.2%,但海外市場的銷量占比微乎其微,中國本土貢獻了比亞迪絕大部分的銷量。
不過比亞迪也正在加速乘用車業務的出海,去年先后進入日本、德國、挪威、比利時和荷蘭等市場。為了尋求海外市場的更大增量,比亞迪一方面正打造自己的汽車運輸船隊,另一方面建廠推動產品本地化生產,其中比亞迪泰國工廠預計在2024年開始運營,年產能約15萬輛。而特斯拉已經在中國、美國和德國布局了五座整車工廠,下一座超級工廠或將選址墨西哥。
在產品策略上,比亞迪采用“車海”戰術,價格覆蓋10萬元至30萬元的市場,而且提供了插電混動和純電車型,這種策略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大的選擇權,覆蓋范圍更廣。特斯拉定位高端,僅有純電車型,多次降價后的入門車型Model 3仍22.99萬元起售。
這種產品策略上的差異直接反映在利潤上。特斯拉去年全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27.15%,達到125.48億美元。比亞迪預計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151億元至163億元,同比增長1103.55%至1199.20%。在單車利潤上,特斯拉每輛車的利潤約為9400美元,而比亞迪為1454美元。
比亞迪和特斯拉都是垂直整合方面的佼佼者,這種模式為二者的銷量增長帶來了巨大的貢獻。比亞迪在動力電池、半導體等方面的布局優勢更為明顯。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零部件,比亞迪的動力電池不僅實現了自給自足,還向外供應給其它汽車制造商,而特斯拉大部分電池需要向外部供應商采購。
現如今,比亞迪和特斯拉正在著相反的兩個方向走。比亞迪在大眾市場突飛猛進后,開始品牌向上,推出仰望品牌打造百萬豪車。特斯拉則從高端做起逐步下探,將要推出20萬以內的“廉價車型”,以實現更高的市場份額。
作為新能源汽車時代兩個風格截然不同的競爭對手,隨著競爭日趨白熱化,比亞迪和特斯拉之間的“比特大戰”仍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