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牛其昌
ChatGPT概念被熱炒,此前自稱“人工智能服務器領域市占率位居全球AI服務器市場第一”的浪潮信息(000977.SZ)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股價接近翻倍。
然而面對監管層面的關注,浪潮信息的回復卻沒了底氣。2月20日晚間,浪潮信息發布關于對深交所關注函的回復,直言相關應用與ChatGPT存在差距,存在短期內無法大規模落地行業應用的風險,且相關應用尚未產生實際收入。
界面新聞注意到,隨著AI聊天機器人ChatGPT火爆出圈,自今年2月9日起,浪潮信息在互動易平臺頻繁高調回復投資者關于“ChatGPT”及“AIGC”等相關問題,坦言公司目前在ChatGPT和AIGC相關方向上已有布局,產品迭代相關的專項研究也在有序推進。
那么,浪潮信息的業務具體是如何跟ChatGPT“掛鉤”的呢?簡單來說就是“模型應用+服務器”。
浪潮信息彼時表示,公司于2021年發布的“源1.0”是面向中文的超大規模預訓練自然語言模型,模型結構與GPT-3類似,與GPT-3相比參數量增加40%,訓練數據集提升10倍,達到了2457億參數,訓練使用了5TB的高質量中文數據。
得益于此,浪潮信息表示“源1.0”的對話、問答、翻譯、古文大模型在細分領域精度業界領先,對話模型打榜CUGE兩項榜單均位居榜首,翻譯模型打榜業內權威WMT數據集及CUGE兩項榜單均位居榜首;打榜WebQA任務上,問答模型以55.97%的準確度在業界遙遙領先,可直接應用于人機交互、知識檢索、語言翻譯和文學創作等領域。
在應用落地方面,浪潮信息也提出一直在推進大模型的行業應用落地。
面對“有沒有打算推出中國版ChatGPT應用”的提問,浪潮信息表示已在開發者社區打造了如“AI劇本殺”、“ 心理咨詢AI陪練”、“AI反詐”、“金陵詩會”等爆款應用,并在智能客服領域打造出了“智能客服大腦”。而ChatGPT的出現,對其規劃設計產品提供了借鑒。

除了語言模型外,在AIGC所依賴的人工智能服務器領域,浪潮信息自稱市占率位居全球AI服務器市場第一,在中國市場份額已連續五年保持50%以上。
浪潮信息對此表示,“AIGC時代對AI算力需求越來越大,每六、七個月就翻倍,超過摩爾定律,AI算力已成為驅動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動力。人工智能服務器承載AI新型算力基礎設施的供給水平,是直接影響AI創新迭代及產業AI應用落地的關鍵因素,未來行業市場規模仍將保持快速增長”。
在市場對于ChatGPT概念股的輪番炒作下,浪潮信息的股價自2月9日起連續五個交易日內三次漲停,最高曾于2月16日觸及40.44元/股的高點。自進入2023年以來(2022年12月30日收盤價21.52元/股),截至2月20日收盤,浪潮信息股價累計漲幅超過78%,近兩個月的時間內股價接近翻倍。
頻繁且高調的互動,加之二級市場股價被爆炒,浪潮信息成功引起了監管層的注意。
2月15日,深交所向浪潮信息發出關注函,要求結合公司AIGC、人工智能服務器等業務相關的具體產品、應用情況、實現的收入規模、行業競爭情況、技術研發進展等,說明互動易回復表述的具體依據,相關回復是否審慎、客觀,并充分提示相關業務技術研發、應用實踐、行業競爭等風險。
此外,深交所還要求公司核查公司控股股東、持股5%以上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直系親屬最近一個月是否有買賣公司股票的行為,是否存在違規買賣公司股票的情形,未來三個月是否有減持計劃。
由于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浪潮信息也不得不于2月16日提示風險,稱截至目前公司源大模型及相關應用尚未產生實際收入,提示投資者理性投資。

盡管如此,投資者對于了浪潮信息的“追捧”并沒有因此而降溫。截至2月20日收盤,浪潮信息股價再次大漲4.98%,報38.33元/股,成交額77.29億元。
然而令投資者大跌眼鏡的是,浪潮信息在回復深交所關注函時卻突然有些“慫了”,措辭也收斂了許多。界面新聞注意到,與跟投資者互動時運用的“遙遙領先”、“爆款”、“全球第一”等措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此次回復函明顯低調了很多,且并未做進一步的說明和解釋。
浪潮信息表示,2022年3月,公司基于“源1.0”大模型研發了對話、問答、翻譯和古文四個技能模型。截至目前,“源1.0”大模型開源開放平臺注冊開發者3000多名,基于平臺提供的模型推理API服務,在源平臺工作人員的技術指導下,開發者獨立開發了“AI劇本殺”、“反詐AI”、“心理咨詢師的AI陪練”、“社區數字員工助理”等少量創新應用。此處,浪潮信息一改前述“爆款”措辭,而是用“少量”進行替代。
浪潮信息稱,公司基于“源”大模型打造的“智能客服大腦”已應用到浪潮智能客服系統中。目前,公司API服務免費開放,相關應用也在開源開放平臺免費開放,尚未產生實際收入。
在“源1.0”大模型通用能力上,尤其在用戶意圖理解方面,浪潮信息坦言與ChatGPT還存在差距,“源1.0”大模型表現的能力距通用智能的差距也較大,存在短期內無法大規模落地行業應用的風險。而此處對于其曾經宣稱“問答模型以55.97%的準確度在業界遙遙領先”并未做進一步解釋。
在人工智能服務器方面,浪潮信息表示,目前在售人工智能服務器產品10余款,在研產品6款,分為人工智能訓練服務器、人工智能推理服務器、元宇宙服務器等類型,主要應用場景包括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大型推薦系統等。
根據全球權威市場咨詢機構IDC發布的《2022 H1中國加速計算服務器市場報告》,其人工智能服務器產品市場占有率達到50.3%,同時保持31%的高速增長,主要得益于下游互聯網、公共服務、金融等行業客戶需求的持續增長。而此處亦沒有進一步對前述“市占率位居全球AI服務器市場第一“做進一步解釋。
浪潮信息還指出,芯片功耗和互聯速率持續提高給下一代產品研發設計帶來挑戰,存在單機性能提升不及預期的風險。
此外,雖然近期大型語言模型、AIGC等技術突破對人工智能算力產品的銷售可能產生帶動作用,但從技術突破到真正實現大規模應用落地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存在下游客戶需求及公司市場拓展不及預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