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樊旭
來自全國31?。ㄗ灾螀^、直轄市)的預算報告顯示,財政部已提前下達2023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21900億元,創歷史新高,較上年提前批大幅增長50%。分析師指出,在項目儲備和資金來源相對充裕的情況下,基建投資有望延續較高增速。
提前批債務是指在上一年提前下達下一年的部分新增債務額度,從而方便各地根據額度儲備項目,在來年及時使用。2018年底,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授權國務院在2019年以后年度,在當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的60%以內,提前下達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授權期限為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財政部提前下達的2023年新增專項債額度正是2022年新增專項債限額(3.65萬億元)的60%,這是2020年以來財政部首次頂格下達提前批專項債。
地方債尤其是專項債,是拉動基建投資的重要手段之一。分析師指出,提前批額度早下達、多下達,說明財政節奏前置,對應財政態度更積極。在超2萬億元提前批專項債的支持下,加上央行基建類項目資本金和專項再貸款等結構性政策工具,預計2023年基建投資有望延續較高增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比上年增長9.4%,增速比2021年加快9.0個百分點。
“監管部門按照上限下達專項債的提前批額度,或意味著基建仍然是今年穩定經濟的重要方向,而資金快速到位也有望帶動基建投資開復工提速?!碧祜L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孫彬彬在研究報告中稱。
興業證券分析師黃偉平也表示,專項債發行持續前置,有利于保障項目資金需求,促進有效投資擴大,同時各省市加速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進度,全力穩經濟、穩投資的決心正盛。此外,交通運輸部、水利部等加速推進項目復工開工,多方面因素共同驅動下,2023年基建投資在自上而下支持下有望延續高增長,實物工作量有望加速形成。
專項債發行延續了上一年節奏前置的特征,在今年春節假期相對更早的情況下,1月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較去年同期還有所擴大。據中泰證券統計,1月,地方債發行達6435億元,其中新增專項債占當月地方債發行總量的76.3%,也就是近4910億元。而財政部數據顯示,2022年1月份新增專項債券發行4844億元。
分析師普遍表示,今年一季度是新增專項債的發行高峰。據天風證券估計,2023年新增專項債額度或接近4萬億元,一季度新增專項債發行規??赡苷既甑娜种?。
地方政府預算報告也多提到加快專項債發行和使用。比如,山東省預算報告顯示,力爭在上半年全部使用完畢提前下達的專項債券。陜西提出,圍繞重點領域,精準儲備項目,加快債券發行,督促加快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充分發揮專項債券對有效投資的拉動作用。
從專項債提前批分配額度來看,廣東、山東、浙江和四川分配到的額度位居前四。其中,廣東(不含深圳)分配到2543億元,也是所有省份中唯一超過2000億元的地區,山東、浙江、四川分別分配到1865億元、1439億元和1339億元。而東北的黑龍江和遼寧,西北的內蒙古、青海、西藏和寧夏分配到的額度均未超過100億元,青海、西藏和寧夏甚至不到10億元,還不及大連一個市分配到的額度。
去年4月,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在回答有關專項債額度分配時表示,首先是充分考慮各地區財力和債務風險水平,專項債分配會向財政實力強、債務風險低的省份傾斜,同時控制高風險地區新增限額規模,避免高風險地區風險累積。其次是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對成熟和重點項目多的地區予以傾斜,重點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重大項目以及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另外還要體現“獎罰分明”,對違反財經紀律和資金使用進度慢的地區扣減額度,對管理好、使用快的地區予以適當獎勵。
此外,從地方政府預算報告和2023年已發行的專項債券項目實施方案來看,交通運輸、產業園區和城鄉基礎設施、民生服務是主要投資方向。
例如,上海市表示,提前批新增專項債額度主要用于軌道交通建設、鐵路、中心城區舊改等。廣東省表示,主要用于鐵路、機場、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等。黑龍江省表示,主要用于鐵路、公路、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據海通證券統計,截止至2月中旬,2023年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達 5801.6億元。從用途來看,城鄉、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民生服務和社會事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新增專項債前三大用途,發行金額分別為2690.9、2360.3、721.1億元,占比分別達46.4%、40.7%與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