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財報 百川
最近,在電商領域內備受關注的莫過于1月28日在抖音APP內低調上線的“抖音超市”。說它“低調”主要是因為“抖音超市”并沒有像抖音此前“新品”上線時那樣進行大張旗鼓的宣傳和預熱,而是采用一種淡化處理的方式,甚至在抖音APP內它連專門的入口都沒有,用戶想要使用也只能在搜索欄或購物入口內搜索“抖音超市”才能啟用該服務。基于此,以至于許多人認為“抖音超市”目前可能處于試水階段。
事實上,早在去年6月就有媒體報道,抖音開啟了一項類似京東超市的自營業務——“抖超送貨上門”,并在廣州、深圳及杭州等城市試點。報道稱,該業務由字節跳動電商部門負責開發,與抖音本地生活業務分屬兩個團隊。該自營項目希望滲透一二線城市年輕的高收入群體,以提高用戶使用抖音電商頻次。
10月,抖音超市試點城市進一步擴大,增加了惠州和東莞兩座城市,不過,當時的超市板塊直接內嵌于抖音商城界面,用戶能夠快速找到入口。11月,據天眼查信息顯示,北京字跳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申請注冊了“抖音超市”商標,國際分類為廣告銷售和教育娛樂。
可見,此次上線的“抖音超市”并不是許多人所說的試水產品,而是經過試點測評后的正式產品。至于,“低調”上線和“入口”需要搜索的問題,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不想過于刺激到競爭對手;二是抖音超市的權重在抖音內部還存在不少爭議。綜合來看,后者可能更多。
當然,比起這些更值得關注的還是抖音為何要做線上超市,以及抖音超市在行業內的競爭力如何等問題?
抖音為何做線上超市?
抖音的電商野心由來已久,不過,在眾多電商模式中,近年來抖音一直主抓的是“興趣電商”部分。
2021年4月,抖音電商總裁康澤宇首次闡釋了“興趣電商”概念,意指區別于傳統電商目的性較強的購物,抖音依據短視頻、直播等內容,通過大數據算法,滿足消費者潛在的購物需求。通俗的說,就是用戶在抖音上刷視頻時看到喜歡的東西后,下單購買的交易模式。
事實證明,抖音的“興趣電商”確實給其開辟了一片全新的商業天地。據抖音官方數據,2021年,抖音GMV是2020年的3.2倍,全年購買用戶數同比增長69%。但缺點也很明顯:據抖音在 2022 年上半年多次測試后發現,如果平臺展示的電商內容一旦超過8%,主站用戶留存、使用時長就會受到明顯的負面影響,即一旦用戶在抖音電商購物遇到非常不好的體驗,很多會徹底離開抖音,甚至不再繼續刷短視頻。
此外,據相關媒體報道,結合流量比例、用戶購買行為等數據,抖音興趣電商的GMV天花板約在2萬- 3萬億元。這相比于阿里2022財年全球商品交易8萬余億的總額,很明顯,僅靠“興趣電商”撐不起抖音電商的未來。所以,數據差異之下,抖音電商業務要想實現更大發展,勢必要在傳統的貨架電商等方向上找增量。
而在傳統貨架電商中,線上超市已成為近年電商發展中的大趨勢。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2021年,國內Top100超市線上銷售規模近1000億元,比上年增長了40%,成為超市業務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此外,線上超市也確實是一塊值得下手的“肥肉”。資料顯示,天貓超市2022年上半年,在與集團盒馬、高鑫零售等線上超市高度關聯的零售業務中,僅一個季度內就為集團貢獻了超過600億元營收;而京東旗下的京東超市,早在2017年就已經實現了交易額過千億,到2022年更是全面向品牌化提速,目前自營品牌超1萬5千個、第三方賣家店鋪超4萬家。
另外,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等發布的調研數據,我國以線上超市為主體的即時零售市場,在今后幾年中將連續保持50%以上的復合增長率。面對如此巨大的商業機遇,曾急于在電商領域做出成績的抖音自然不會錯過。
當然,除了這些之外,抖音還具備一個關鍵的競爭優勢:流量。數據顯示,2022年抖音用戶數量在8.42億左右,日常活躍人數超過7億。
在流量熱潮和抖音絕佳的內容運營之下,此前抖音發力的商業化項目:本地生活服務就迎來了大發展,截至2022年10月,抖音生活服務已經覆蓋全國377個城市,整體交易金額同比去年增長了30多倍。類似來看,抖音超市項目也有很大的可能在短時間內迎來爆發式增長。
所以說抖音做線上超市,一個是自身業務發展的需要,另一個則是看到了線上超市的紅利。
短路是什么?
當前抖音最大的優勢依舊是首屈一指的流量,但這于“貨架電商”而言并沒有多大用處。因為“興趣電商”所依賴的KOL內容和算法推薦并不完全適用于貨架電商。也就是說在以內容為主的生態中,算法驅動的內容流量是主體,這對基于精準搜索商品的消費流量而言,影響并不大。
同時,在貨架電商賽道中天貓、京東、拼多多經過多年發展,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形象。消費者也習慣于在這些平臺主動搜索、選購相應的商品,基于這種主動式的商城定位,貨架電商也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將流量引流至超市業務。這也是天貓、京東超市這么多年長盛不衰的原因。
反觀抖音,其目前的定位仍然是短視頻內容平臺,主要的優勢也是基于算法推薦呈現內容和商品,消費者也還沒有養成主動搜索商品的習慣,這就和主動型的超市業務存在天然的裂痕。不過,與這些相比,抖音超市真正的短板主要還是在“供應鏈”和“物流”方面。
目前,抖音超市頁面顯示的主要經營的品類為,“乳飲沖調、紙品洗衣、酒水保健、家庭清潔、個護美妝、零食糖巧、母嬰寵物、糧油速食、電器百貨”九個大類,基本覆蓋了超市經營的商品門類。但如果搜索其中的某一個品類,很明顯在商品數量上少于其他平臺的線上超市,如手機耳機類目下,僅有iPhone 14系列和AirPods Pro合共五款產品,其中AirPods Pro還是第一代的產品。
在日用百貨版塊,雖然商品數量有了明顯增長,但是依然集中在少數幾個知名品牌上,比如立白等,大多數類目的商品數量都不會超過兩位數,與天貓超市感覺拉不到底的類目列表相比,抖音超市的商品數量有著明顯劣勢。這些看似是小問題,但背后實則反映的是抖音超市的供應鏈問題。
除了供應鏈之外,對抖音超市而言,最大的難題莫過于物流配送。
雖然,在去年抖音在物流方面已與多家配送平臺達成合作,如8月與餓了么合作為用戶提供物流配送服務;9月與京東快遞、中通、圓通、韻達、順豐等接入抖音電商“音需達”服務。但在行業愈發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合作”并不是最優解。
電商按照運輸時效,可以分為多日達、次日達、當日達、半日達、小時達。目前抖音超市主要是多日達和次日達,當日達只在少部分城市有。很明顯,這并不能滿足消費者的多元需求。而且在京東和天貓實現“次日達”、“次晨達”甚至“半日達”的同時,阿里、京東、美團等大廠也正將目光瞄準向半小時履約,甚至精準到分鐘級履約的即時零售市場。
同時,對于次日達、半日達、小時達,這類有高時效要求的超市配送業務來說,抖音超市更是需要將產品提前貯備在物流平臺的倉庫中,或者與本地實體商超達成倉儲合作。倉儲物流管理也是平臺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交易環節的增多也必然會帶來成本的提升,與此同時,第三方平臺合作的模式也考驗著平臺對配送服務質量的把控。
天貓、京東怕不怕
短期來看天貓、京東超市于抖音超市有著絕對優勢,但從長期來說,抖音超市肯定是天貓、京東的強勁對手。畢竟,憑借著8億用戶,抖音做成什么只是時間的問題。
此前,據海外媒體The Information援引兩位了解抖音內部數據相關人士的消息表明,2022年抖音電商的GMV達到了1.41萬億元、同比增長76%。不過這一數據很快遭到了官方否認。但綜合目前各類流出信息顯示,抖音電商去年的GMV或許略高于The Information所提及這一數據,并且非常接近1.5萬億元。
若果真如此,那抖音電商發展的速度堪稱“恐怖”。要知道,從0到萬億元GMV,阿里用了10年、京東用了13年、拼多多也花了近5年。如今抖音GMV破萬億元,距離抖音電商部門成立,僅僅2年多。
而且,抖音重倉電商的野心也是有目共睹。早在2018年,手握流量的抖音就涉足電商,為淘寶等第三方平臺帶貨;2019年,抖音開始自建抖音小店;2020年,抖音正式成立電商部門,進攻傳統的貨架電商;去年5月,抖音將“商城”放到了抖音首頁,如今又上線抖音超市業務,這于阿里、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巨頭而言無疑是巨大挑戰。
不過,當下抖音超市首當其沖要面對的還是消費者的認知問題:為什么要到抖音超市買東西,而不是天貓和京東超市?
因為經過多年發展,消費者已經對原有電商平臺形成了固有認知,如淘寶商品數量多、京東買數碼更有保證、想要便宜便去拼多多。每個消費者幾乎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消費習慣,選擇對應的平臺。而新入局超市業務的抖音,與各大平臺相比似乎并沒有什么特色,而且從目前抖音超市的幾大宣傳點來看,京東的“影子”很明顯。
當然,關于消費者的認知問題,也是需要一個慢慢培養建立的過程,急不來。但是一旦在抖音8億用戶中建立起來,那抖音超市“后來者居上”的可能也并不是沒有。畢竟,在互聯網領域中從來不缺乏“后來者居上的”神話。